王任重
王任重(1917年1月-1992年3月16日),河北景县人,前中共高级领导人。193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至十三屆中央委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王任重 |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88年4月 至 1992年3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
任期 1983年3月 至 1988年4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
任期 1978年12月 至 1980年9月 |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 |
任期 1980年3月 至 1982年4月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7年1月 中华民国直隸省景县 |
逝世 | 1992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
籍贯 | 河北景县 |
国籍 | 中华民国(1917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92年)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配偶 | 萧惠纳 |
学历
| |
经历
|
早年经历
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1月,王任重出生在直隶景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景县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期间,16岁的王任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开始职业革命生涯。
自1938年起,王任重一直在直隶地区从事中共地方领导工作;历任中共冀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冀南五地委书记,冀南区委组织部、宣传部部长;中共冀南区委常委、副书记,冀南行署副主任、主任等职。由于,王任重拥有长期在宣传方面的党务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修养,毛泽东曾称他为“华北第一才子”[1]。
建国后
1949年5月,王任重随军南下,到达湖北武汉;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协助李先念主管全省的财经工作,时年仅32岁。两年后,他又先后担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委第一书记、代市长等职。1954年,王任重晋升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时年37岁。1956年5月31日,当毛泽东到武汉视察工作时,同样喜爱游泳的王任重陪同毛泽东一起,在长江里游泳;后来,他还曾多次陪同毛泽东畅游长江。
执掌中南
1960年9月起,王任重出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除负责湖北省的工作外,还协助陶铸主持中南各省的工作。在陶铸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后,王又接任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华中协作区主任等职务。“大跃进”期间,王任重表现活跃。《人民日报》曾出现湖北麻城“天下第一田”的浮夸报道。[2]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曾三次请示毛泽东,“李达可不可以批判”,毛泽东前两次均未表态,直到第三次表示在校内批判一下,但不要点名,也不登报,又指示王任重说:“不要把李达整死,要照顾一下。”6月30日,李达作为“三家村”黑帮受到公开批判和声讨,受到武汉大学红卫兵的残酷批斗,于8月24日死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辞世
在担任湖北地方和中央领导期间,王任重一直是三峡工程的坚实支持者。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在这次会议召开前的半个月(即3月16日),王任重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病故,享年75岁。[4]
参考文献
- . 中小学教育网. 2007-03-16 [2017-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 《1958年,王任重过黄陂》,《武汉文史资料》 2004年第四期
- 《马文瑞回忆录》节选,第10章 主持陕西省委工作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05.
- . [200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
---|---|---|
前任: 楊靜仁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1988年4月—1992年3月 |
繼任: 方毅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 | ||
新頭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主席 1955年2月-1978年1月 |
繼任: 赵辛初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 ||
前任: 李瑞山 |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8年12月-1979年2月 |
繼任: 于明涛 |
前任: 李先念 |
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 1952年12月-1954年11月 |
繼任: 宋侃夫 |
中国共产党职务 | ||
前任: 胡耀邦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80年3月-1982年4月 |
繼任: 邓力群 |
前任: 李瑞山 |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8年12月10日-25日 |
繼任: 马文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