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波斯語:;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是伊朗的沙王,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他是禮薩汗的長子,巴勒維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後一位沙王。他被通稱巴列維國王。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 |||||
---|---|---|---|---|---|
百王之王(Šâhanšāh)[1]、雅利安人之光(Aryamehr)、战士的首领(Bozorge Arteštārān)[2] | |||||
1973年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 |||||
伊朗沙阿 | |||||
統治 | 1941年9月16日-1979年2月11日(37年148天) | ||||
加冕 | 1967年10月25日 | ||||
前任 | 礼萨汗 | ||||
繼任 | 废除 | ||||
伊朗總理 | 列表
| ||||
雅利安人之光 | |||||
統治 | 1965年9月15日-1979年2月11日(13年149天) | ||||
前任 | 新建 | ||||
繼任 | 废除 | ||||
巴列维王朝国王 | |||||
在位 | 1941年9月16日-1980年7月27日(38年315天) | ||||
前任 | 礼萨汗 | ||||
繼任 | 禮薩·巴列維 | ||||
出生 | 波斯德黑兰 | 1919年10月26日||||
逝世 | 1980年7月27日 埃及开罗 | (60歲)||||
安葬 | 1980年7月29日 | ||||
配偶 | 埃及的茀絲亞·福阿德公主 (1939年-1948年) 索拉雅·伊凡迪亞利-巴克提亞利 (1951年-1958年) 法拉赫·迪巴 (1959年) | ||||
子嗣 | 沙赫娜茲·巴列維 禮薩·巴列維 法拉納茲·巴列維 阿里-禮薩·巴列維(已故) 勒伊拉·巴列維(已故) | ||||
| |||||
王朝 | 巴列维王朝 | ||||
父親 | 礼萨汗 | ||||
母親 | Tadj ol-Molouk |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什叶派 | ||||
簽名 |
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 的敬稱 | |
---|---|
參考敬稱 | 尊敬的国王陛下 |
語體敬稱 | 尊敬的国王陛下 |
其他敬稱 | 阁下 |
二戰期間,禮薩汗暗中支持納粹德國,英蘇入侵伊朗後強迫其父親禮薩汗禪讓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巴列維在位期間,伊朗的石油工業在民選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台的領導下基本完成了國有化,但美国支持的1953年伊朗政變推翻了摩萨台,外国石油公司重新进入伊朗[3]。巴列維也主持舉辦了慶祝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的波斯帝國成立2500週年慶典。他領導了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和政治改革,並通過國有化某些產業來實現國家現代化,給予婦女選舉權以使伊朗並成為世界性的大国。
作为一个世俗主义的穆斯林,由于巴列维推行的现代化、世俗化的政策与传统巴扎商人(bazaari)阶层的冲突,对以色列的承认以及皇室及领导阶层的腐败丑闻,巴列维逐渐失去了伊朗什叶派教士和劳动阶层的支持。他随后推行了若干富有争议的政策,如查禁共产主义的伊朗杜德黨和建立镇压政治异议者的情报机构——萨瓦克等。根据官方统计,伊朗在1978年有2,200名以上的政治犯,这一数字因革命而快速增加[4]
巴列维与伊斯兰主义者的冲突、英美对他的支持以及国内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加剧了伊朗境内若干人群对他的反对情绪。1979年伊朗的政治动荡转变为一场革命,國王拒絕下令向示威者開火,这导致他在1月17日被迫離開伊朗。随后伊朗皇室被正式废除。伊朗被宣佈為由霍梅尼領導建立的伊斯蘭共和國。巴列維回到伊朗後可能會被處決,他流亡并逝世于埃及,埃及总统薩達特给予了他庇護權。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常被称为“伊朗末代沙阿”或是“沙阿”。
生平
1925年底獲立为王储,礼萨汗对其十分宠爱,先后把他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方教育。
1941年英、苏军队进驻伊朗(英苏入侵伊朗),父親遭放逐,王储登基为王。
即位之初,1941年英、苏军队进驻伊朗之後的次年,美军进驻伊朗。
二战后他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国界,并于1946年12月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出任首相后,他被软禁在王宫。到1953年8月在美国政府中情局的支持下夺回政權。
1963年发起改革运动白色革命,但因個人生活的奢華與敵視伊斯蘭宗教勢力,引起了下階層人民和伊斯蘭教徒的不满,爆發了反對王室的抗議行動。到1979年1月被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蘭革命推翻。
流亡海外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他带同全体王室成员先后流亡到英国和美国,后来在埃及得到埃及总统萨达特收留,他曾经悔恨地哭着对萨达特总统说:“我当初信错了美国人,想不到他们在紧要关头出卖了我”。流亡的日子长了,国王知道自己复国的机会已经越来越缈茫了,心情常常处于忧郁低落的状态,他的癌症也不断恶化,他最后于1980年7月27日因血癌病逝于埃及开罗。
家室
他一生先後娶了三個妻子,分別是埃及的茀絲亞公主、留學瑞士,伊朗南部部落的望族之女索拉雅和法拉赫·迪巴。義大利導演將他和摯愛的第二任妻子蓄意改革伊朗及兩人的愛情婚姻故事拍成電影《索拉雅:悲傷的公主》。
- 王后茀絲亞 (1939–48)
- 王后法拉赫 (1959–80)
参考文献
- D. N. MacKenzie. A Concise Pahlavi Dictionary. Routledge Curzon, 2005.
- M. Mo'in. An Intermediate Persian Dictionary. Six Volumes. Amir Kabir Publications, 1992.
- All the Shah's Men, Stephen Kinzer, p. 195–196.
-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19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國際特赦組織.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巴列維王朝 出生于:1919年逝世於:1980年 | ||
---|---|---|
前任者: 礼萨·汗 |
伊朗沙王 1941年9月16日-1979年1月16日 |
王朝覆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