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行政区划

大区系统在1926年曾作为纳粹党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领土变更所设计的理想辖区[1]。1934年,大区系统正式成为纳粹党政策“一体化”的一部分,并受到德国政府的正式启用,以代替先前《德國1933年授權法》后所使用的组成州系统及普鲁士省份制度并减少德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数量。每个大区均由大區長官领导,通常该职位由纳粹党内较高排位的官员担任,大区长官的职能可类比联邦德国联邦州长职位。

1944年纳粹德国的行政区划图
1919年至1937年间德国组成州行政规划图
1944年纳粹党所规划的行政区划
德国大区系统在1926,1928,1933,1937,1939及1943年的变更图

大区(德语: Gaue)为1934年至1945年期间,纳粹德国事实上所采用的主要行政区划单位。

1934年,德国被划分为32个大区,德国在1938年至1939年期间通过德奥合并慕尼黑协定和对立陶宛的外交威胁获得了部分新地区,使得大区数量发生增长(包含奥地利地区蘇台德地區梅梅尔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通过闪击波兰法兰西战役,获得了但泽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收复了因凡尔赛条约所割让的领土)并这些新领土并入已存在的大区或将其改组归于帝国领(一种特殊的大区系统)下进行管理。德国的大区规划参考了德意志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地区规划,在获得新领土后重新为地区更换与德意志文化相关的地名并通过德意志化政策对非德裔族群进行再定居或弹压。从1934年至1945年期间,大区的数量最高抵至42个,1945年5月8日,随着纳粹德国投降,大区系统随之瓦解。

词源

大区(德语: Gau),最早为古德语中用于指涉国家中的一个地区,通常指形式或实际上的省份,州或邦国,中世纪时期曾被翻译为英格兰郡制的同义词。大区一词在1920年代,基于魏玛共和国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被纳粹党用作各个地区党组织划界的代名词。

大区,帝国大区和组成州

在纳粹德国时期,大区系统、州、组成州及普鲁士省份制度实际上处于同级存在的情况。形式上而言,魏玛共和国行政区划被保留了下来,对于组成州系统保留,是因为希特勒为安抚各个地区党员并巩固权力而缩小了帝国改革的范围;出于同样的原因,这段时间内大区的边界也并未发生改变。大区系统在1938年德国攫取新领土后才开始发生变更[2],此时组成州因法理上不被重视所以并未适用于新领土,导致地方层级的权力开始由大区长官管理,而非各州的主席或州长。大区长官直接由希特勒本人任命并仅对其本人负责,实际情况上,中央政府对地区事务的干预非常有限,而大区长官的权力基本是绝对的(统辖地区的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3]

1934年所设立的大区

中文名 德语名 首府 设立时间 备注
巴登-马尔萨斯 Baden 卡尔斯鲁厄 1934年 由原巴登邦继承而来,1940年至1945年期间,原属法国的下莱茵省上莱茵省被划入该大区
拜罗伊特 Bayreuth 拜罗伊特 1934年 由原巴伐利亚邦继承而来,1938年后划入了部分捷克斯洛伐克领土
杜尔塞多夫 Düsseldorf 杜塞尔多夫 1934年 由原普鲁士莱茵省北部组成
东普鲁士 Ostpreußen 柯尼斯堡 1934年 由原来普鲁士东普鲁士省继承而来,1939年后划入了部分从波兰攫取的领土
东汉诺威 Ost-Hannover 吕讷堡 1934年 由原普鲁士汉诺威省的北部,中部及东部组成
黑森边领 Kurhessen 卡塞爾市 1934年 由原普鲁士黑森-拿骚省的北半部组成
科隆-亚琛 Köln-Aachen 科隆 1934年 由原普鲁士莱茵省的中北部组成
埃森 Essen 埃森 1934年 由原普鲁士莱茵省的一部分组成
弗兰肯 Franken 纽伦堡 1934年 由原巴伐利亚邦继承而成
大柏林地区 Groß-Berlin 柏林 1934年 由原普鲁士大柏林省继承而成
哈雷-梅泽堡 Halle-Merseburg 萨勒河畔哈雷 1934年 由原普鲁士萨克森省的南半部组成
汉堡 Hamburg 汉堡 1934年 由原汉堡邦继承而成
黑森-拿骚 Hessen-Nassau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 1934年 由原黑森邦与普鲁士黑森-拿骚省的南半部组成
科布伦茨-特里尔 Koblenz-Trier 科布伦茨 1934年 由原普鲁士莱茵省的南部组成,1942年后卢森堡被划入该大区
马德格堡-安哈尔特 Magdeburg-Anhalt 德绍 1934年 由原安哈尔特自由邦与普鲁士萨克森省的北半部组成
美茵河畔-弗兰肯 Mainfranken 维尔茨堡 1934年 由原巴伐利亚邦的一部分组成
勃兰登堡边领 Mark Brandenburg 柏林 1934年 由原普鲁士勃兰登堡省继承而成
梅克伦堡 Mecklenburg 什未林 1934年 由原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梅克倫堡-什未林自由邦组成
慕尼黑-上巴伐利亚 München-Oberbayern 慕尼黑 1934年 由原巴伐利亚邦的一部分组成
波美拉尼亚 Pommern 什切青 1934年 由原普鲁士波拉美尼亚省继承而成
萨尔-普法尔茨 Saarpfalz 魏恩施特拉瑟地区诺伊施塔特 1934年 由原巴伐利亚普法爾茨地區及普鲁士薩爾蘭地区组成,1940年划入洛林地区后更名为西马尔克大区
萨克森 Sachsen 德累斯顿 1934年 由原萨克森邦继承而成
西里西亚 Schlesien 弗罗茨瓦夫 1934年 由原上西里西亚邦(涵盖1939年重新吞并的波兰控制的上西里西亚地区)与下西里西亚地区组成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Schleswig-Holstein 基尔 1934年 由原普鲁士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呂貝克自由市奥尔登堡自由邦组成
汉诺威-不伦瑞克 Südhannover-Braunschweig 汉诺威 1934年 由原布倫瑞克自由邦及普鲁士汉诺威省的南部和西部组成
斯瓦比亚 Schwaben 奥格斯堡 1934年 由原部分巴伐利亚邦组成
图林根 Thüringen 魏玛 1934年 由原图林根邦及其毗邻的部分普鲁士萨克森省组成
威悉-埃姆斯 Weser-Ems 奥尔登堡 1934年 由原奥尔登堡自由邦(除偏远地区外),不來梅自由市及汉诺威省的西部边陲组成
威斯特法伦-北方 Westfalen-Nord 明斯特 1934年 由原利珀自由邦及普鲁士威斯特法伦省的北半部组成
威斯特法伦-南方 Westfalen-Süd 多特蒙德 1934年 由原普鲁士威斯特法伦省南半部组成
符腾堡-霍亨佐伦 Württemberg-Hohenzollern 斯图加特 1934年 由原符腾堡人民邦及普鲁士霍亨索伦省组成

1930年代成立的帝国大区

新的帝国大区系统在德奥合并和合并苏台德地区后被建立起来。根据《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南方地区也被让与德国,但由于该地区并非苏台德地区的一部分,因而被划入奥地利北方的帝国大区。

中文名 德语名 首府 设立时间 备注
卡林西亚 Kärnten 克拉根福 1938年 由原奥地利卡林西亚联邦州及蒂罗尔州东部组成,1941年划入斯洛文尼亚上卡尼奥拉德語:)地区。
下多瑙河 Niederdonau 克雷姆斯

1938年 由原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布尔根兰州北部组成,1939年划入摩拉维亚南部
上多瑙河 Oberdonau 林茨 1938年 由原奥地利上奥地利州及施泰尔马克阿萨尔地区组成,1939年划入波西米亚南部部分地区
萨尔茨堡 Salzburg 萨尔茨堡 1938年 由原奥地利萨尔茨堡州继承而成
苏台德地区 Sudetenland 赖兴贝格 1938年 由《慕尼黑协定》划予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语区组成
施泰尔马克 Steiermark 格拉茨 1938年 由原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及布尔根兰州组成,1941年划入斯洛文尼亚下施蒂利亚地区
蒂罗尔-福拉尔贝格州 Tirol-Vorarlberg 因斯布鲁克 1938年 由原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州北部组成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 1938年 由原奥地利維也納及周边的下奥地利州地区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立的帝国大区

1939年,纳粹德国在获得了从波兰兼并领土的领土以及但泽自由市后,瓦尔特兰但泽-西普鲁士两个帝国大区在前波兰东部领土与但泽走廊上被建立起来,余下的部分被兼并领土则被划入大東普魯士西里西亚两个帝国大区。1940年,法兰西战役胜利后,新获得的卢森堡阿爾薩斯-洛林(前德国领土)被兼并入德国西南大区。

中文名 德语名 首府 设立时间 备注
但泽-西普鲁士 Danzig–Westpreußen 但泽 1939年 主要由原但澤自由市及波兰属波拉美尼亚地区组成,两地在1939年波兰战役后均被德国占领,随后两地与原东普鲁士省内的西普鲁士地区共同组成该帝国大区
瓦尔特兰 Wartheland 波兹南 1939年 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后,由原波兰的波茲南省及周边的波兰省份组成


行动区

1943年,盟军入侵意大利,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7月被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罢免并随即被捕,意大利随之同同盟国停戰。1943年9月8日納粹德國為了防止盟軍繼續由意大利南部向北推進而執行軸心方案,占领北意大利地区並將意大利軍隊繳械,同月德国伞兵党卫军发动橡树行动,营救墨索里尼前往意大利北部,并扶持他成为由德国在北意大利建立的傀儡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领袖。德国在意大利王国投降后正式接管了北意大利地区,意大利北部邻近瑞士亚德里亚海的地区被重新构建为行动区(德语: Operationszonen),行动去的大部分领土大多曾属于意大利统一奥地利帝国所掌握的地区,或神圣罗马帝国所统治过的地区;该部分地区被德国正式吞并,并随即被兼并入邻近的帝国大区。

当时所成立的两个行动区:

中文名 德语名 首府 设立时间 备注
亞德里亞滨海 Operationszone Adriatisches Küstenland (OZAK) 的里雅斯特 1943年 由德国意大利占领区的斯洛文尼亚地区,伊斯特拉半島弗留利戈里齐亚两省组成
阿尔卑斯山麓 Operationszone Alpenvorland (OZAV) 博尔扎诺 1943年 由原意大利的南蒂罗尔省,特伦托省及相邻的部分意大利东北部领土组成

波兰总督府

1941年八月波兰总督府所管辖的地域

在波兰南部,部分地区并未如西部领土或但泽一样被直接兼并入德意志帝国,纳粹政府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波兰总督府以管辖该部分地区。尽管理论上波兰总督府在德国国界之外,但纳粹政府仍然认为波兰总督府属于德国本土(或大德意志)中的一个“自治区”,即并不直接接受柏林政府的管辖但仍属于德国的一部分)[4]

波兰总督府被划分为4个地区(德语: Distrikten):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第五个辖区-加里西亚辖区被从前奥地利属加利西亚分割出来并纳入波兰总督府管辖[5]

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行政区划

慕尼黑会议后,作为德国承诺和平的条件,苏台德地区及一部分可观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被让与德国。1939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剩余的领土被德国占领,斯洛伐克成立独立的卫星国,而捷克的剩余领土则作为德国自治领[6]被构建为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保护国内建立两个相互独立的行政管理结构[7]。保护国境内被纳粹政府划分为两个地区: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两个地区则各自建立的更小一级的行政区划系统。而纳粹党则采用划分保护国为四个党支部管辖区的形式,通过将这些党支部安排在周边大区与帝国大区(苏台德帝国大区,拜罗伊特大区,上多瑙大区和下多瑙大区[8])党支部作为次级党支部的形式对保护国进行政治管理。这套党国分离的行政区划的行政框架一直存在直至保护国覆灭[9]

计划设立的行政区

纳粹政府公开推行和实施激进的扩张主义,计划进一步扩大已经大大增加的德国领土范围[10]。在对长期内可能发生的大规模领土扩张,纳粹思想家、政府官员以及国土计划部门对这部分潜在领土进行了提前规划和设计。纳粹德国计划针对东欧地区与吞并日耳曼人国家两种不同的情况实行这些规划和设计。

将领土拓展至东欧地区

为了扩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针对通过巴巴罗萨计划所获得的东欧地区,纳粹政府计划将斯拉夫人口灭绝,驱逐,饥饿与奴役的组合手段来实现该地区的斯拉夫人口清除和去斯拉夫化,并最终令该片地区的德意志化进程在长期可以有效的执行[11]。纳粹种族事务部门计划通过德意志人殖民与再定居的形式征服东欧地区;该计划集中实施在被称为“定居进军行动”(德语: Siedlungsmarken)或帝国英格利亚领(即圣彼得堡周边的东北欧地区,德语: Reichsmarken of Ingermannland)地区,梅梅尔-纳雷夫地区以及乌克兰南部与克里米亚半岛[12];克里米亚地区的目的在于重新规划克里米亚哥特人大区[13]波罗的海地区的楚德湖则被拟定划归爱沙尼亚道加瓦河地区则被划归拉脱维亚(即瓜分俄罗斯部分北方领土并给予波罗的海国家[14]

在一次举行于1941年7月16日,讨论未来重新组织苏联被征服领土的会议上,希特勒表示,他不仅打算对上述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同时希望将整个波罗的海三国地区(即東方總督轄區),计划中的伏尔加河德意志殖民地以及未来占领的巴库地区纳入德意志帝国未来的领土(德语: Reichsgebieten)[15]。同年11月3日,希特勒还阐述了他对东部领土在地名上进行德意志化的看法。

在对于波兰总督府所管辖的中部及上维斯瓦河地区的讨论上,纳粹党内以各种方式讨论的其未来的规划方式,包括将其建设为一个独立的汪达尔人大区(德语: Vandalengau或将其设立为3至5个帝国大区[16];在1939年时更早提出的提案中,计划的贝斯基德山帝国大区(德语: Reichsgau Beskidenland)也意图将其领土范围从克拉科夫以东一直推进到桑河西岸。[17]在轴心国占领下的南斯拉夫多瑙河士瓦本人巴尔干及南斯拉夫境内的德语人口)的纳粹专员塞普·扬科则力推建立巴纳特帝国大区或欧根亲王大区,这两个方案将把南斯拉夫地区下的巴奇卡,巴纳特及部分特兰西瓦尼亚巴兰尼亚纳入德国版图[18]

吞并日耳曼人国家

纳粹政府在对于族裔群体的种族认知上,判定北欧人,尤其是在民族血缘上更为接近德国人的(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人自身在该种族认知上被判定为单一民族,而瑞士人与奥地利人仅被认为是带有次级地区身份的德意志人)族裔,如荷蘭人佛拉芒人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英格蘭人被视作上等雅利安-北欧优等民族[19][20](德语: Herrenrasse)。德奥合并以及大德意志国成立后,希特勒认为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和政策在未来所有他认为具有足够美德与民族资质的国家实施,并认定这些国家理应属于帝国。这意味着,低地国家,至少包括瑞士德语区列支敦士登[21]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会最终被德国吞并以建立一个大日耳曼帝国。而帝国境内的行政区划将通过拆分较小的国家以及其党支部并重组进入新的大区系统以进行管理,如计划中将丹麦划入北部大区(德语: Gau Nordmark)[22]和将尼德兰划入西部大区(德语: Gau Westland)[23]

在此兼并完成之后,任何这些国家意图独立或在帝国体制内分割管理的概念都将被永远禁止[24]。计划的目标被定义为以新时期快速强制实施一体化从而完成各个日耳曼国家的兼并,最终结果将导致除去地方语言之外,这些国家将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的完美复制品,从政治到社会的任何层面都将与德国统一。

此外,德国意图恢复其西部边界上,法国部分曾属于中世纪晚期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从法国东部的索姆河萊芒湖(亦在当时被称为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禁止区或关闭区)地域被计划以勃艮第帝国大区的名义兼并入德意志帝国,并以南希作为该帝国大区的首府[25]

参见

来源提供

  • Der große Atlas der Weltgeschichte (in German), Historical map book, published: 1990, publisher: Orbis Verlag, Munich,

参考文献

  1. (德文) Die NS-Gaue 存檔,存档日期August 27, 2014,.,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accessed: 25 June 2008
  2. (德文) Gau (NSDAP) - Kontinuität der Gaugliederung nach 1933 存檔,存档日期November 15, 2015,., Historisches Lexikon Bayerns, accessed: 25 June 2008
  3. (德文) Die NS-Gaue 存檔,存档日期August 27, 2014,.,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accessed: 25 June 2008
  4. Majer, Diemut (1981). Non-Germans under the Third Reich: The Nazi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Germany and Occupied Eastern Europe with Special Regard to Occupied Poland. Harold Bold Verlag, p. 343.
  5. Magocsi, Paul Robert (1996). A History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 627.
  6. Lemkin, Raphaël (1944). Axis Rule in Occupied Europe. Harold Bold Verlag, p. 343.
  7. Teigh, Mikulas (1998). Bohemia i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74.
  8. Teigh, Mikulas (1998). Bohemia i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74.
  9. Teigh, Mikulas (1998). Bohemia i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74.
  10. Kallis, Aristotle (2000). Fascist Ideology: Territory and Expansionism in Italy and Germany, 1922-1945. Routledge.
  11. Gumkowski, Janusz; Leszczyński, Kazimierz (1961). Poland under Nazi Occupation. Polonia Pub. House. . [201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9).
  12. Wasser, Bruno (1993). Himmler's Raumplanung im Osten: Der Generalplan Ost im Polen. Birkhäuser.
  13. Wasser, Bruno (1993). Himmler's Raumplanung im Osten: Der Generalplan Ost im Polen. Birkhäuser.
  14. Lumans, Valdus O. (2006). Latvia in World War II,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p. 149.
  15. Martin Bormann’s Minutes of a Meeting at Hitler’s Headquarters (July 16, 1941)
  16. German 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Office (2003).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5 part 2: Organization and Mobilisation in the German Sphere of Power. War Administration, Economy, and Manpower Resources 1942-1944/5.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GmbH (1999), p. 16.
  17. Burleigh, Michael (1988). Germany Turns Eastwards: A Study of Ostforschung in the Third Rei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2.
  18. Manoschek, Walter (1995). "Serbien ist judenfrei": militärische Besatzungspolitik und Judenvernichtung in Serbien 1941/42. 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p. 27.
  19. MacDonald, Michael H. (1996). Europe: A Tantalizing Romance. Past and Present Europe for Students and the Serious Traveller.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 128.
  20. Strobl, Gerwin (2000). The Germanic Isle: Nazi Perceptions of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6-60.
  21. Rich 1974, pp. 401-402.
  22. Kieler, Jørgen. . Gefen Publishing House Ltd. 2007: 43. ISBN 965-229-397-0.
  23. Louis de Jong (1969).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Voorspel. M. Nijhoff, p. 97.
  24. Rich (1974), pp. 19-20, 139-140, 168-169, 195-196.
  25. J.Th. Leerssen, Joseph Theodoor Leerssen, Manet van Montfrans (1993). Borders and territories. , pp. 38-39. (in French)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