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音
老国音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國 |
母语使用人数 | 不详(日期不详) |
語系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中國(1913-1932) |
管理机构 |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zh |
ISO 639-2 | chi (B) zho (T) |
ISO 639-3 | cmn |
历史
1913年,读音统一会通过投票方式确定了“国音”标准,这种标准音习惯上称之为“老国音”[1]。1923年,当时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了“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称之为“新国音”[1]。
產生
在清末維新運動興起的同時,中國的語文界也興起了切音字運動和國語運動。通過語文學界有識之士二十多年的拚搏努力,製定民族共同語標準音的時機成熟。審定每個漢字的標準讀音,核定漢語的語素,採定拼音字母的全國“讀音統一會”,終於在1913年的2月15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選舉吳敬恆爲議長,王照爲副議長,會員80人,除了各省選派的代表,絕大多數是在切音字運動和國語運動中卓有成績的傑出語文學者。會議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各抒已見,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辯論,然後採取民主集中的原則取得共識,做出決定。
會議的第一步是審定國音(法定標準音),依清李光地《音韻闡微》中的常用字作爲審音字類,每省爲一表決權,各省交注音單,由記音員逐一比較,以最多數爲會上審定的讀音。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民族共同語語音標準的全民代表性。經過一個多月,共審定了6500多個字的標準讀音(包函聲韻調)。
第二步是核定音素,每個字的標準讀音確定了,核定音素就容易了。以清代的《字母切韻要法》爲依據把傳統的三十六字母的十個濁音字母去掉,再把知、照兩組字母合並,就得到二十四個聲母;從十二撮裏得出了十二個韻母;從正、副韻和合口正、副韻裏得出齊齒ㄧ、合口ㄨ、撮口ㄩ三個介音(開口無介音)。這樣就核定了漢語的三十九個音素。第三步就是採定注音字母。採定字母爭論很大,許多會員各有方案,歸納可分三派:偏旁派、符號派和羅馬字母派。各執已見,互不相讓。最後通過了魯迅及浙江會員許壽裳等人的提案,把會議用的記音符號(主要是章炳麟的《紐文韻文》)作爲正式字母。以後調整了排列次序,又增加了一個ㄜ韻母,成爲四十個字母。即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 、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這套字母就是“老國音”字母。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佈了“國音”字母(注音符号),1919年出版了《國音字典》。
1932年5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布並出版以新國音為標準的《國音常用字彙》,取代了以老國音為標準的《國音字典》地位。
音系
聲母
在北京音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微母[v](ㄪ )、疑母洪音[ŋ](ㄫ)和細音[ɲ](ㄬ),區分尖團音(如區分「箭」、「劍」),保留入聲(採用南京話的入聲形式)。
雙唇音 | 唇齒音 | 齒齦音 | 捲舌音 | 齦顎音 | 硬顎音 | 軟顎音 | |||||||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清音 | 濁音 | ||
鼻音 | ㄇ [m]m | ㄋ [n]n | ㄬ [ɲ]gn | ㄫ [ŋ]ng | |||||||||
塞音 | 不送氣 | ㄅ [p]b | ㄉ [t]d | ㄍ [k]g | |||||||||
送氣 | ㄆ [pʰ]p | ㄊ [tʰ]t | ㄎ [kʰ]k | ||||||||||
塞擦音 | 不送氣 | ㄗ [ʦ]z | ㄓ [ʈʂ]zh | ㄐ [ʨ]j | |||||||||
送氣 | ㄘ [ʦʰ]c | ㄔ [ʈʂʰ]ch | ㄑ [ʨʰ]q | ||||||||||
擦音 | ㄈ [f]f | ㄪ [v]v | ㄙ [s]s | ㄕ [ʂ]sh | ㄖ [ʐ]r | ㄒ [ɕ]x | ㄏ [x]h | ||||||
邊音 | ㄌ [l]l |
唇音 | 舌尖中音 | 舌根音 | 舌面音 | 捲舌音 | 舌尖前音 | ||||||||||||||||||
---|---|---|---|---|---|---|---|---|---|---|---|---|---|---|---|---|---|---|---|---|---|---|---|
ㄅ | ㄆ | ㄇ | ㄈ | ㄪ | ㄉ | ㄊ | ㄋ | ㄌ | ㄍ | ㄎ | ㄫ | ㄏ | ㄐ | ㄑ | ㄬ | ㄒ | ㄓ | ㄔ | ㄕ | ㄖ | ㄗ | ㄘ | ㄙ |
b | p | m | f | v | d | t | n | l | g | k | ng | h | j | q | gn | x | zh | ch | sh | r | z | c | s |
韻母
ㄧ | ㄨ | ㄩ | ㄚ | ㄛ | ㄜ | ㄝ | ㄞ | ㄟ | ㄠ | ㄡ | ㄢ | ㄣ | ㄤ | ㄥ | ㄦ |
---|---|---|---|---|---|---|---|---|---|---|---|---|---|---|---|
[i] | [u] | [y] | [a] | [ǫ] [ɔ] | [ɤ] | [ɛ] | [aɪ] | [eɪ] | [ɑʊ] | [oʊ] | [an] | [ən] | [ɑŋ] | [əŋ] | [əɻ] [ɐɻ] |
ㄧㄚ | ㄧㄛ | ㄧㄝ | ㄧㄞ | ㄧㄠ | ㄧㄡ | ㄧㄢ | ㄧㄣ | ㄧㄤ | ㄧㄥ | |
---|---|---|---|---|---|---|---|---|---|---|
[ia] | [iǫ] [iɔ] | [iɛ] | [iaɪ] | [iɑʊ] | [iǫʊ] | [iɛn] | [in] | [iɑŋ] | [iŋ] | |
ㄨㄚ | ㄨㄛ | ㄨㄞ | ㄨㄟ | ㄨㄢ | ㄨㄣ | ㄨㄤ | ㄨㄥ | |||
[ua] | [uǫ] [uɔ] | [uaɪ] | [ueɪ] | [uan] | [uən] | [uɑŋ] | [uɤŋ] [ʊŋ] | |||
ㄩㄛ | ㄩㄝ | ㄩㄢ | ㄩㄣ | ㄩㄥ | ||||||
[yǫ] [yɔ] | [yœ̜] | [yœ̜n] | [yn] | [iʊŋ] |
聲調
老國音有五個聲調,就是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五聲並無規定調值。老國音聲調與古代韻書聲調有對應,雖有個別字例外。兩者關係如下:
韻書聲母 | 聲調 |
---|---|
見、溪、端、透、知、徹、幫、滂、非、敷、精、清、心、照、穿、審、影、曉母清音字 | 平聲字讀陰平,上去入聲不變。 |
疑、泥、娘、明、微、喻、匣、來、日母濁音字 | 平聲字讀陽平,上去入聲不變。 |
羣、定、澄、並、奉、從、邪、牀、禪母濁音字 | 平聲字讀陽平,上聲字讀去聲,去入聲不變。 |
1920 年王璞在上海製成了《中華國音留聲機片》,陰、陽、上、去聲均從北京音,入聲讀得比北京的去聲短一點。1921 年趙元任在美國製成了《國語留聲機片》,陰、陽、上、去聲也是均依北京音,只是入聲以南京音為標準。[2]金陵馬漢裔編輯的《國音學生字典》以文字形容說:「陽平聲浪高而揚,上聲聲浪強而曲,去聲聲浪遠而墜,入聲聲浪急而促,陰平聲浪輕而平。」[3]
注音
使用豎寫注音符號標注發音。五聲調中,陰平不標號,陽平、上、去、入聲,分別在注音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方加一小點表示,稱之四聲點聲法。例如:
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書法體式》決定取消四聲點聲法,改為在韻母右上端加標聲調符號:陰平“ˉ”(可不標)、陽平“ˊ”、上“ˇ”、去“ˋ”和入“˙”五種符號,例如:ㄏㄞˇ ㄋㄚ˙ ㄅㄜ˙ ㄔㄨㄢ ,除入聲外和現今的注音符號標記法相同。後採用新國音後,將˙符號由標記入聲改為標記輕聲,改為標註在字音的上頭(直書)或橫頭(直書),例如:˙ㄅㄚ(表示輕聲),ㄅㄚ˙(表示入聲)。
推行
限于當時各方面的條件和認識,未能很好地推廣,后被新國音(純粹的北京音系,即現在的普通話和国语音系)取代。之后對于老國音產生了種種争议,如“雜糅古今南北是無法推廣的”,甚至出現了“只有趙元任一個人會說”的言論。
老國音與北京音對照表
1921年曾出版過《國音京音對照表》,以列舉老國音(國音)與北京音(京音)不同的讀音。
下表列出該書中部份讀音不同的漢字[5][6],注意北京音並不代表現行讀音,部分漢字的讀音在北京音與現行標準漢語中的讀音仍有不同。
原表並無漢語拼音,拼音為方便不熟悉注音人士而添加。此拼音為體現標準漢語中不存在的讀音與組合,與現行漢語拼音略有不同,其中在詞頭的ng表示「ㄫ」,gn表示注音「ㄬ」,ê表示ㄝ,在詞尾的h表示入聲,其他與現行漢語拼音相同。此对照僅供參考,若有歧義則以注音為準。
下表注音以˙指代入声。新国音注音将此符号改用于轻声。
例字 | 老國音 | 北京讀書音 | 北京俗音 | 今国语音[7] |
---|---|---|---|---|
俄 | ㄫㄛˊ(ngó) | ㄜˊ(é) | ||
偶 | ㄫㄡˇ(ngǒu) | ㄡˇ(ǒu) | ||
全 | ㄘㄩㄢˊ(cüán) | ㄑㄩㄢˊ(quán) | ||
六 | ㄌㄨ˙(luh) | ㄌㄧㄡˋ(liù) | ||
勺 |
|
ㄕㄨㄛ˙(shuoh) | ㄕㄠˊ(sháo) | |
卻 | ㄑㄧㄛ˙(qioh) | ㄑㄩㄛ˙(quoh) | ㄑㄩㄝ˙(queh) | ㄑㄩㄝˋ(què) |
嚼 | ㄗㄧㄛ˙(zioh) | ㄐㄩㄝ˙(jueh) | ㄐㄧㄠˊ(jiáo) | |
姓 | ㄙㄧㄥˋ(sìng) | ㄒㄧㄥˋ(xìng) | ||
學 | ㄒㄧㄛ˙(xioh) | ㄒㄩㄝ˙(xueh) | ㄒㄧㄠˊ(xiáo) | |
宅 | ㄓㄜ˙(zheh) | ㄓㄜ˙(zheh) | ㄓㄞˊ(zhái) | |
容 | ㄩㄥˊ(yóng) | ㄩㄥˊ(yóng) | ㄖㄨㄥˊ(róng) | |
封 | ㄈㄨㄥ(fōng) | ㄈㄨㄥ(fōng) | ㄈㄥ(fēng) | |
小 | ㄙㄧㄠˇ(siǎo) | ㄒㄧㄠˇ(xiǎo) | ||
屆 | ㄐㄧㄞˋ(jiài) | ㄐㄧㄞˋ(jiài) | ㄐㄧㄝˋ(jiè) | |
岳 | ㄧㄛ˙(yoh) | ㄩㄝ˙(yueh) | ㄩㄝˋ(yuè) | |
岸 | ㄫㄢˋ(ngàn) | ㄢˋ(àn) | ||
左 | ㄗㄛˇ(zǒ) | ㄗㄨㄛˇ(zuǒ) | ||
幕 | ㄇㄛ˙(moh) | ㄇㄨ˙(muh) | ||
度 |
|
|
ㄉㄨˋ(dù) | |
弄 | ㄌㄨㄥˋ(lòng) | ㄌㄨㄥˋ(lòng) | ㄋㄥˋ(nèng) | |
昨 | ㄗㄛ˙(zoh) | ㄗㄨㄛ˙(zuoh) | ||
森 | ㄕㄣ(shēn) | ㄕㄣ(shēn) | ㄙㄣ(sēn) | |
榮 | ㄩㄥˊ(yóng) | ㄖㄨㄥˊ(róng) | ||
沃 | ㄨ˙(wuh) | ㄨㄛ˙(woh) | ㄨㄛˋ(wò) | |
液 |
|
|
ㄧㄝ˙(yeh) | ㄧㄝˋ(yè) |
淚 | ㄌㄨㄟˋ(luì) | ㄌㄟˋ(lèi) | ||
溪 | ㄑㄧ(qī) | ㄑㄧ(qī) | ㄒㄧ(xī) | |
瑞 | ㄕㄨㄟˋ(shuì) | ㄖㄨㄟˋ(ruì) | ||
白 | ㄅㄜ˙(beh) | ㄅㄜ˙(beh) | ㄅㄞˊ(bái) | |
者 | ㄓㄝˇ(zhê̌) | ㄓㄛˇ(zhǒ) | ||
舌 | ㄕㄝ˙(shêh) | ㄕㄛˊ(shó) | ||
蔬 | ㄕㄨ(shū) | ㄕㄨ(shū) | ㄙㄨ(sū) | |
虐 | ㄬㄧㄛ˙(gnioh) | ㄬㄩㄝ˙(gnueh) | ㄋㄩㄝˋ(nüè) | |
角 | ㄐㄧㄛ˙(jioh) | ㄐㄩㄝ˙(jueh) | ㄐㄧㄠˇ(jiǎo) | |
誡 | ㄐㄧㄞˋ(jiài) | ㄐㄧㄞˋ(jiài) | ㄐㄧㄝˋ(jiè) | |
黑 | ㄏㄜ˙(heh) | ㄏㄜ˙(heh) | ㄏㄟ(hēi) | |
仄 | ㄗㄜ˙(zeh) | ㄓㄧㄜ˙(zhieh) | ㄗㄜˋ(zè) | |
劣 | ㄌㄩㄝ˙(lüeh) | ㄌㄧㄝ˙(lieh) | ㄌㄧㄝˋ(liè) | |
澀 | ㄕㄜ˙(sheh) | ㄕㄜ˙(sheh) | ㄙㄜ˙(seh) | ㄙㄜˋ(sè) |
在《國音京音對照表》裡北京俗音存在大量入聲。除了讀書音有可能保留入聲外,其他的研究多記載當時北京俗音早已失去入聲,包含王璞自身的著作《京音字彙》也未列出入聲,但王璞在此書北京音記載入聲的來源及緣由已難以考據,只能從其他依據去猜測。有學者徐芳敏認為王璞似乎有意創造了入聲[8]。
而黎錦熙在《國語運動史綱》頁 102 中所述:「王璞在上海發音之中華國音留聲機片,則陰陽上去都全依北京,入聲就把北京的去聲讀得短一點兒……」,有可能此處的北京俗音入聲只是短促版的北京俗音去聲[9]。此處的北京俗音也有可能是少數北京士大夫階層使用的北京雅言音,跟絕大多數的一般北京大眾使用的北京土音不同。
參考
- 南京大學(國立東南大學與南京高師)1920年,教授張士一发表《國語統一問題》,其主张以北京話作為國語標準基礎的意見得到當時多數人支持。见:“普通话”“拼音”和“简化字”的尝试过程,作者:彭泽润,《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第10期
- 于錦恩 2007:《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 金陵陸馬漢裔編輯、若耶馬斯廉校訂:《國音學生字典》,上海:有益書局,1941年。
- 張慧婷. (PDF). 語言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 2006年6月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03).
- 王璞編,《國音京音對照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年10月初版。
- 《國音京音對照表》中,老國音稱作「國音」,而北京俗音和北京讀書音相同者只標註其一,此時統一稱作「京音」,否則分開稱作「北京讀書音」及「俗音」。
- 萌典版《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供对照。
- 徐芳敏 1997:〈老國音與切韻音〉,收入《聲韻論叢》 第 6 輯,台灣:學生書局, 頁 785-825
- 秦慧芳 2011:〈老國音研究:以王璞《國音京音對照表》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