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

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基本資訊
所屬部門臺北市政府
授權法源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
主要官員
主任委員柯文哲
副主任委員蕭伶伃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2015年9月1日
聯絡資訊
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臺北市市政大樓

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簡稱青年事務委員會),2015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所設立之任務編組

簡介記事

2017年7月7日,第三屆「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7月7日上午8時止開放網路報名至7月24日[1]

2018年7月11日,第四屆「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7月11日上午8時止開放網路報名至7月24日[2]

簡介

臺北市政府(下稱本府)為強化本府青年事務整合政策規劃及研訂發展策略,以加速本市青年事務發展,特設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下稱本會)。所屬性質為府層級任務編組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市長兼任,委員係由市府聘派兼,並訂定《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

任務

本會每三個月召開會議一次,會議由主任委員召集之並擔任主席,主任委員因故不能主持時,得指派副主任委員代理之;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均因故不能主持時,由主任委員指定一人代理之。委員不克出席時,本府委員得委任代理人出席。但外聘委員不適用委任出席規定。 本會及各工作組得依會議需要,邀請本府相關局處首長、其他民間團體代表及專家學者列席。本會任務如下:

(一)規劃本府青年之綜合計畫及研究發展政策。

(二)營造本市有利青年之就業及就學環境。

(三)整合本府與民間之財力資源,推動本市青年住宅政策。

(四)規劃本府協助青年成家及育兒政策。

(五)整合本府青年旅遊及青年志工政策。

(六)適時與青年界召開研討會,強化青年事務發展政策之前瞻性與可行性。

(七)其他與本市青年事務有關之重要事宜。

工作分組

本會設四工作組,分組研議青年事務事宜,各工作組得視實際需要召開工作會議。分工情形及主政幕僚機關如下:

(一)青年發展組:研議本市之青年就學、就業、創業政策,由產業發展局為主政幕僚機關,勞動局為協辦機關。

(二)青年成家組:研議本市之都會青年住宅、成家育兒及托老政策由社會局為主政幕僚機關,都市發展局為協辦機關。

(三)樂活城市組:研議本市青年藝術、文化、生活發展政策,由文化局為主政幕僚機關。

(四)旅遊暨志工組:研議本市青年旅遊暨青年志工發展政策,由觀光傳播局為主政幕僚機關,教育局及民政局為協辦機關。

第一屆委員

第一屆委員名單(任期: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 第一屆委員名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職稱 身份 姓名 經歷
主任委員 府內兼任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內派兼 周麗芳 臺北市副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外聘兼 陳怡潔 親民黨籍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
委員 府內派兼 許立民 臺北市社會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賴香伶 臺北市勞動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藍世聰 臺北市民政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林崇傑 臺北市產發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簡余晏 臺北市觀傳局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林之晨 之初創投創辦人
委員 府外聘兼 林以涵 社企流創辦人
委員 府外聘兼 黃建興 文化大學新媒體與社群行為研究中心顧問
委員 府外聘兼 林大涵 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林群倫 安盟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徐挺耀 潮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陳彥良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協理
委員 府外聘兼 凌瑋隆 視覺藝術家/導演/製片
委員 府外聘兼 顏瑋志 CAMPOBAG希嘉文化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顧廣毅 藝術家/牙醫師
委員 府外聘兼 石孟嵐 丹麥技術大學永續能源工程 碩士生
委員 府外聘兼 施俊宇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學生
委員 府外聘兼 羅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學生

第二屆委員

第二屆委員名單 (任期: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
職稱 身份 姓名 經歷
主任委員 府內兼任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內派兼 王寶萱 市長室專員
副主任委員 府外聘兼 黃建興 文化大學新媒體與社群行為研究中心顧問
委員 府內派兼 許立民 臺北市社會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賴香伶 臺北市勞動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藍世聰 臺北市民政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林崇傑 臺北市產發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簡余晏 臺北市觀傳局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林大涵 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呂欣潔 同志諮詢熱線資深研究員
委員 府外聘兼 林韋銘 臺北市花藝設計製作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顏瑋志 CAMPOBAG希嘉文化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陳彥良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協理
委員 府外聘兼 游知澔 Biome Arts共同發起人
委員 府外聘兼 林群倫 安盟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楊千潁 2016社區技藝培訓營策劃發起人
委員 府外聘兼 陳佳菁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學生
委員 府外聘兼 林煥鈞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替代役男
委員 府外聘兼 陳伯瑋 國立臺灣大學化工所 碩士生
委員 府外聘兼 廖郁雯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雙主修食品科學系 學生
委員 府外聘兼 巫榮申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學生

第三屆委員

第三屆委員名單 (任期: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
職稱 身份 姓名 經歷
主任委員 府內兼任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內派兼 蕭伶伃 市長室專員
副主任委員 府外聘兼 黃建興 文化大學新媒體與社群行為研究中心顧問
委員 府內派兼 許立民 臺北市社會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賴香伶 臺北市勞動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鍾永豐 臺北市文化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林崇傑 臺北市產發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陳思宇 臺北市觀傳局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邱昱凱 金融業 從業人員
委員 府外聘兼 潘姿吟 台灣運動產業協會 秘書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陳德君 萬華社區小學創辦人
委員 府外聘兼 饒又驎 開平餐飲學校 學生 (為歷屆委員中唯一高中職生)
委員 府外聘兼 黃意晴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學生
委員 府外聘兼 蔡宗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學生

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 協力團隊成員

委員 府外聘兼 施曠軍 台灣街舞藝術協會 創會理事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劉辰岫 人嶼科技藝術國際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委員 府外聘兼 劉昱亞 APT台北辦公室專案經理
委員 府外聘兼 張雲淞 Pickone挑場地 (好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陳彥良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協理
委員 府外聘兼 江軍 英國皇家工藝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院士
委員 府外聘兼 陳韻竹 Plan b 第二計劃有限公司 資深合夥人

第五屆委員

第五屆委員名單 (任期: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
職稱 身份 姓名 經歷
主任委員 府內兼任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內派兼 蕭伶伃 市長室專員
副主任委員 府外聘兼 許立民 台大醫院主治醫師
委員 府內派兼 陳雪慧 臺北市社會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曾燦金 臺北市教育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蔡宗雄 臺北市文化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林崇傑 臺北市產發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劉奕霆 臺北市觀傳局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周世恩 Qsearch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周聖傑 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品牌管理協會專案經理
委員 府外聘兼 陳彥良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協理
委員 府外聘兼 曾廣芝 青年發展協進會秘書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柯伯麟 玖樓共生公寓 共同創辦人
委員 府外聘兼 張筱嬋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
委員 府外聘兼 寇惠琪 大學光學商品部課長
委員 府外聘兼 王振瑜 國際NGO工作者
委員 府外聘兼 林子凱 大陸全國台企聯青委會創會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周亦宣 極限電競股份有限公司 營運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李成蔭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班
委員 府外聘兼 蔡壹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委員 府外聘兼 張家馨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第六屆委員

第六屆委員名單 (任期: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
職稱 身份 姓名 經歷
主任委員 府內兼任 柯文哲 臺北市市長
副主任委員 府內派兼 蕭伶伃 市長室顧問
副主任委員 府外聘兼 許立民 台大醫院主治醫師
委員 府內派兼 曾燦金 臺北市教育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周榆修 臺北市社會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陳信瑜 臺北市勞動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林崇傑 臺北市產發局長
委員 府內派兼 劉奕霆 臺北市觀傳局長
委員 府外聘兼 王思翰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重建外科 住院醫師

台灣急救加護醫學會住院醫師委員

委員 府外聘兼 邱昱凱 悠遊卡公司 資深經理
委員 府外聘兼 劉又瑄 轉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Re-lab) 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周世恩 Qsearch 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曾吉弘 翰尼斯企業有限公司 經理
委員 府外聘兼 林家安 時習教育有限公司 執行長
委員 府外聘兼 柯伯麟 玖樓共生公寓 共同創辦人
委員 府外聘兼 王振瑜 奇謀良策諮詢顧問有限公司 首席顧問
委員 府外聘兼 王曦涵 國泰金控企業 永續襄理
委員 府外聘兼 周亦宣 極限電競股份有限公司 營運長
委員 府外聘兼 孫瑋成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系二年級
委員 府外聘兼 劉紘瑋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一年級
委員 府外聘兼 梁政馨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二年級

參考資料

  1. 沈佩瑤. . 《自由時報》. 2017-07-07 [2018-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1) (中文(繁體)‎).
  2. 郭美瑜. . 《蘋果日報》. 2018-07-11 [2018-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繁體)‎).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