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人

菲律宾人為擁有菲律賓共和國國籍者、菲律賓境內的民族、族群與擁有菲律賓血統者。在菲律宾國內约有92,000,000人[21] ,菲律宾境外則约有11,000,000人。[22]“Filipino”一词得名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23]大部分菲律宾人自称「Pinoy」(女性自称「Pinay」),这是一个俚语单词,由「Pilipino」的最后4个字母以及后缀"-y"组合而成。

菲律宾人

總人口
116,000,000[1]
分佈地區
 菲律賓103,775,002[2]
 美國3,416,840[3]
 沙烏地阿拉伯1,066,401[4]
 马来西亚636,544[5]
 阿联酋529,114[4]
 加拿大436,190[6]
 日本305,972[7]
 英國203,035[4]
 墨西哥200,000
 195,558[4]
 科威特139,802[4]
 義大利134,154[8]
 香港130,810[9]
 澳大利亚129,400[10]
 中華民國74,483[11]
 以色列70,000[12]
 63,464[13]
 西班牙40,000[14]
 新西蘭16,938[15]
 荷蘭16,719[16]
 挪威12,262[17]
 奈及利亞4,000[18]
 巴基斯坦3,000[19]
 泰國1,000[20]
語言
菲律宾语英语菲律賓語言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及其他语言
宗教信仰
基督宗教 (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新教
伊斯兰教佛教菲律賓傳統宗教以及其他信仰
相关族群
南島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馬來族印尼人

最早的菲律賓人其實是指在菲律賓出生的土生西班牙人,在菲律賓革命後指所有在菲律賓生活的公民。

历史

菲律宾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距今约40,000年前。该远古人类头骨与下颌骨的化石碎片,由北美人类学家罗伯特·福克斯博士于1960年代发现[24]

约30000年前,矮黑人开始在菲律宾群岛定居。他们是今天阿埃塔人等民族的祖先。[25] 2,000 年前,台湾原住民开始在菲律宾上定居。菲律宾的土著居民与其他亚洲人也有接触,如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25]

从13世纪开始,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地区的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菲律宾。大部分土著人奉行泛灵论与伊斯兰教。土著村庄由拉者达图苏丹统治,那些信仰伊斯蘭教的則成為摩洛人[25]

从16世纪开始,菲律宾进入西班牙殖民时代。早先的西班牙定居者包括来自西班牙墨西哥的探险家、士兵等。“菲律宾”即以西班牙国王的名字命名。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取得菲律宾的控制权。

由于各国间的人口流动,菲律宾人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皆有分布。[26][27]

语言

按照《民族语》记载,菲律宾人使用大约180种语言。[28]菲律宾宪法规定菲律宾语为菲律宾的国语,菲律賓語与英语为官方语言[29]

血源

儘管西方學術界近年已開始棄用舊有的人種分類法[30],但在亞洲,三大人種學說似乎仍是主流,並偏向支持多地起源說,例如中南大學在2019年和2020年就有兩項研究表明蒙古人種在遺傳特徵上有其明顯的獨特性,並認為其起源與非洲起源說有所衝突[31][32]

菲律宾华人

菲律賓華人,可以說遍佈全菲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

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這項研究,遍處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與當地人種混血出生最多的,首推泰國,其次為菲律賓,在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20%;以菲律賓現有九千五百萬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应该超過一千五百萬人。過去由於漢學教育不發達,大部份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也由於信奉天主教,結果同化成純粹的菲律賓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含有中國血統的,因為接受華語教育而未徹底同化。

如果依照氣質和文化的觀點來說,目前凡是自認為華人、身處華人社會、保持華人傳統生活習俗、加入華人社團、在家裏和華人社群場所說華語或漢語方言、有意讓子女接受華文教育、以華人為子女選擇婚配主要對象、保有其成為華人的條件和傾向的華人,在菲律賓大約有六十萬至八十萬人;其中聚居在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者,約佔百分之六十,散居在各地的,約佔百分之四十。如果加上跟這許多所認定華人標準比較接近,或是有間接關係含有中國血統者,放寬認定的標準,目前菲律賓華人的總數,當於百萬以上。

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

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三邑晉江縣惠安縣南安縣)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也以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原屬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金門縣)、漳州府龍溪縣海澄縣(今合併為龍海市)等,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棉蘭老島各處。

臺灣人因對菲律賓有投資事業,投資人眷屬及應聘前來之經營管理或製造技術人員,早年來菲人數不少;但近年來已逐漸減少,陸續被中國大陆越南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所取代。

出版物

  • Peter Bellwood.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1年7月, 265: 88–93.
  • Bellwood, Peter; Fox, James; & Tryon, Darrell. .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5. ISBN 0-7315-2132-3.
  • Peter Bellwood. . Review of Archaeology. 1998, 18: 39–48.

参考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菲律宾人
  1. Combination of Filipinos living in the Philippines and Filipinos living abroad (OFW)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3. Filipino Statistics: US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20-02-12 US Census Bureau. Retrieved 30 June 2009
  4. Stock Estimates of Overseas Filipinos 2007 Report 存檔,存档日期2009-03-06.. Philippine Oversea Employment Administration. Retrieved 22 July 2009.
  5. Filipinos in Malaysia 存檔,存档日期2009-04-23.. Office Press Secretary of the Philippines. Retrieved 22 July 2009.
  6. Filipino Canad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tatistics Canada. Retrieved 30 June 2009
  7. . Japan. 12 March 2011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8. .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9. Filipinos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ong Kong Bureau of Statistics. Retrieved 30 June 2009.
  10. Filipino Austral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ustralia Bureau of Statistics. Retrieved 30 June 2009
  11. Demographics of Taiwan#Foreign residents
  12. . Israeli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5).
  13. Filipinos in South Kore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Korea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KOIS). Retrieved 21 July 2009.
  14. . Philippines:Gov.Ph: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Portal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1 July 2006].
  15. Filipinos in New Zealand. Statistics New Zealand. Retrieved 2 July 2009 存檔,存档日期26 April 2009[日期不符].
  16. . The Philippine Embassy in The Hagu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5).
  17. . Statistisk sentralbyra (Statistics Norw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5).
  18. .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19. . 5 November 2007 [19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20. . 5 November 2007 [19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21. Philippines Statistics 存檔,存档日期2011-08-11. National Statistics Office projection. Retrieved 30 June 2009
  22. Yvette Collymore. .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June 2003 [200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6). An estimated 1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or nearly 8,000,000 people, are 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 distributed in 182 countries, according to POPCOM. That is in addition to the estimated 3,000,000 migrants who work illegally abroad
  23.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2).
  24. . Wilhelm G. Solheim II foundation for Philippine Archaeology, Inc. [201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8).
  25.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plomacy in Action. [April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26.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27.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28. . Ethnologue. [201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29. Article XIV, Section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1987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0. http://sitn.hms.harvard.edu/flash/2017/science-genetics-reshaping-race-debate-21st-century/
  31. .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32. .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