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

華人(英語對應詞:),又稱華族,是對原居於中國的民族與族群群體及其後代的泛稱,其概念源自於華夏、中華或中華民族, 由於中國最多的民族是漢族,因此狹義上的華人,大多定義為漢人(漢族)。

華人分布地圖
  中國大陆與臺灣
  5,000,000人以上
  1,000,000人以上
  100,000人以上

華人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並非一個有嚴格定義的學術名稱,類似於華人名称还包括唐人中國人等稱呼,這些名稱隨著政治與歷史變遷,其內涵也隨之改變[1][2][3][4]。在化約主義種族主義的影响下,時常產生混淆不清,難以清楚定義的情況。[5]「華人」的概念一般不以政治或行政區劃甚至國籍做劃分,例如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蒙古國以及汶萊等的華裔人士也被稱為華人。

概論

華人觀念,最早起於華夷思想,指的是華夏之人,與蠻夷戎狄相對。西晉時,江統作《徙戎》〉,其中,華人即中國人,居住在九州,居住在九州之外的為四夷,江統認為在周朝之後,特別是在東漢年間,夷狄不斷遷入中國與華人雜居。主張將他们驅除離開中國,回到他們原有居地[6]。在魏晉南北朝時,

清朝時,漢人反抗滿人的統治,當時的漢人文學家归庄谭嗣同在其作品中稱漢人為華人,稱滿人為夷狄[7]

清朝末年,梁啟超等人提出中華民族概念,將華人與西人相對,作為自身民族的概稱[8]

中国以外的地区

一般上,父亲具有华人血统,子女都会被称呼为华人,但部分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后代认为自己是“混血儿”,不完全是华人。海外华人不代表拥有中国国籍,许多华裔已经归化入籍,如泰国华人马来西亚华人等等。

由于避免其他族群的猜疑,海外华人对于中国的事物大多都保持中立与低调,例如马来西亚华校教学时强调以马来西亚为主轴。在地华人勾结外国政府是叛国,需要交由法院处理。

定義

語言

東亞各国家地區的華人,普遍能說漢語標準語(華語)或漢語方言(包括粵語客家話闽语吴语、其他官话方言等),也能使用漢語漢字(繁體或簡體)。在海外华人占多数的地区以外,除第一代華人移民外,大部分的第二代華人(包含混血華人)可能因为缺乏华语教育,而无法流利的書寫漢語漢字,或衹會說漢語口語和簡單的閱讀,甚至完全不懂漢語,衹能以該地區的語言作溝通。 然而,在有完整的华语教育下,海外华人还是能够基础的掌握华语文化,如马来西亚因为有相对完善的華文教育,使馬來西亞華人普遍都能說流利的華語漢語方言(以閩南話客家話廣府話為主),而新加坡雖然以英語教育為主,但仍提供基礎華語課程,因此新加坡華人也普遍能使用基礎華語

政治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家解讀:[9][10][11]

華人即華僑,即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及其後代。華僑仍保留中國國籍。
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及其後代,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者,是「外籍華人」:「原是華僑或華人後裔,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而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華裔是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

中華民國政府

旅居海外的華裔人士。如:「華人遍布世界。」[12]。因此不是血統而是國籍定義。
華僑:根據《中華百科全書》定義為「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其未喪失中國國籍者」,入外國籍者也包括在內。[13]因此不是血統而是國籍定義。

歷史

華人

華人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概念,大致自周朝时起:

  • 西周时,夏夷之辨尚不甚严,但已开始自称“有夏”,认同自己与夏的关系。
  • 春秋时代,“华”、“夏”并称,《左传·定公十年》“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 自唐以後華夏文明擴展到東亞各地,「華人」的概念漸由當初单單指華夏族,擴展到受華夏文明影响的周邊其他民族身上。
  • “夏”表明血源传承,“華”表明文化上的認同。

華人一詞在晚清開始具有民族认同的概念,光緒33年(西元1907年)7月5日,章炳麟日本東京民報》上發表的《中華民國解》考證:

  • 漢族源自西來,定居二州(均在今陝西境內)。雍州之地東南至於華陰而止,梁州之地東北至於華陽而止,就華山以定限,名其國土曰「華」,此為「華民」或「華人」一詞之由來。中古字是代表旗幟,是部落社會號召人民議事的大旗。三代時只有王可以樹立"中"的大旗,後與國連用,為中國,春秋戰國時成為華夏領域的泛稱。

唐人

部分漢語方言,如粤語以唐人作为华人代称,而以這些語言為母語的族群移居到中國海外之後,往往以「唐人」自稱,也因此使得「唐人」成為在華人在海外的代稱,而在部分方言里「華人」一詞,在这些地區普遍不如「唐人」常用。「唐人」一詞不同於其他包含中國籍人士(一般被称稱為「中國人」)的廣義稱呼,在大中華地區亦没有类類似「唐人」的自稱或他稱的使用習慣與慣例。

另一種說法是「唐人」為明清时時期流亡至外國的華人,而在中國的漢族則被稱為漢人,但這時期的「唐人」大多数已同化並融入當地社會,或於流亡之後回到中國。

一些國家,如日本等國,直到近現代仍稱中國人為「唐人」,而此稱呼約以19世紀中期之後開始盛行。20世紀後,「唐人」之稱呼雖普遍不如「中國人」、「華人」常用,但仍見於各國地名,例如「唐人街」 (,中國城),並普遍應用於海外華人廣府人占多數)。

各地华人

華僑和海外華人問題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到東南亞華僑及華人問題,可能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爭議。因此在1953年9月,總理兼外長周恩來於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報告海外華僑問題時,提出解決華僑(華人)問題的方法,內容如下:

美国錢永健事件

现代的「中國人」,嚴格意義上僅指「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中國國民)。

化約主義中國民族主義影響下,部分中國人會認為外籍華人是狹義上的中國人,如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如祖先已移居美國許久的美籍華人得主錢永健在記者採訪中自稱「我有中國血統」、「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而引來一些人的廣泛抨擊[16][17]

参考文献

  1. Edward L. Davis. . Taylor & Francis. 10 September 2012: 335–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0-415-2412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Southern Chinese refer to themselves as Tangren, so that overseas Chinese "Chinatowns' are usually called.
  2. Melvin Ember; Carol R. Ember. .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1999: 237 [19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The southern Chinese, who form the core of immigrants to Southeast Asia, also refer to themselves as “Tangren”
  3. David Levinson. . G.K. Hall. 1993: 74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0-8168-88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The southern Chinese, who form the core of immigrants to Southeast Asia, also refer to themselves as "Tangren" (people of Tang)
  4. 王賡武; 黃堅立. . 八方文化创作室. June 2002: 100– [19 January 2013]. ISBN 978-1-879771-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就是我想講的唐人,南方就講唐人;北方人因為滿清的關係就講漢人。那麼,到最後什麼時候開始用華人呢?這是很有意思的,與政治變遷有關。
  5. 陳國賁. .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1 October 2010: 41– [7 March 2014]. ISBN 978-962-8931-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9) (中文). 由於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學術概念來指稱華人,因此'要在中國人和華夏人之間尋找單一的文化,肯定會犯下化約主義式的錯誤...
  6. 《晉書》〈江統傳〉〈徙戎論〉:「夫夷蠻戎狄,謂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及至周室失統,諸侯專征,以大兼小,轉相殘滅,封疆不固,而利害異心。戎狄乘間,得入中國。……建武中,以馬援領隴西太守,討叛羌,徙其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是以充國、子明能以數萬之眾制群羌之命,有徵無戰,全軍獨克,雖有謀謨深計,廟勝遠圖,豈不以華夷異處,戎夏區別,要塞易守之故,得成其功也哉!……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於計為長。」
  7. 《歸莊集》卷1〈斷髮〉:「親朋姑息愛,逼我從胡俗。……棄華而從夷,我罪今莫贖。」「華人變為夷,苟活不如死。所恨身多累,欲死更中止。」
    譚嗣同《仁學》:「嗚呼悲哉!彼北狄之紀綱文物,何足與華人比並者!顧自趙宋以後,奇渥溫、愛新覺羅之族,迭主華人之中國。……華人若猶不自省其亡國之由,以畏懼而亟變纏足之大惡,則愈淫愈殺,永無底止,將不惟亡其國,又以亡其種類,不得歸怨於天之不仁矣。」
  8. 梁啟超〈論變法不知本源之害〉:「今夫人之智愚賢不肖,不甚相遠也。必謂西人皆智,而華人皆愚;西人皆賢,而華人皆不肖,雖五尺之童,猶知其非。然而西官之能任事也如彼,華官之不能任事也如此,故吾曰:不能盡為斯人咎也,法使然也。」
  9. .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10. .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 [7 March 2014]. ISBN 978-7-5050-01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9) (中文(中国大陆)‎).
  11. .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12.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13. . 中華百科全書. 1983年 [2014年3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21日).
  14. En-han Lee; 李恩涵.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1– [7 March 2014]. ISBN 978-957-11-3405-5 (中文(台灣)‎).
  15. 張啟雄. .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硏究學會. 2005.
  16. .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5).
  17. 吳天泰.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305– [15 February 2013]. ISBN 978-957-11-417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18. . 红旗出版社. 1997 [1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8).

相關條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