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寮拱範宮

麥寮拱範宮,是臺灣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的一座媽祖廟,主要奉祀媽祖。前身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於海豐港街的廟宇;乾隆七年(1742年),遷建於麥寮街現址。全國分靈廟宇約有四千餘間。[10]每年媽祖誕辰皆有信徒前來朝拜。

麥寮拱範宮
麥寮拱範宮廟景
麥寮拱範宮廟景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雲林縣麥寮鄉中正路3號
經緯度 23.748248°N 120.255573°E / 23.748248; 120.255573
創建年份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清嘉慶五年(1800年)
清道光七年(1827年)
廟格 地方宮廟
本殿構造 一埕、三落、四院、五殿
等級 國定古蹟
保護狀況 良好(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
改建(左廂、右廂)
主神 天上聖母 [1](開山媽祖)[2][3][4][5]
例祭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聖誕)
農曆九月初九日(媽祖得道)
麥寮拱範宮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正殿
登錄名稱麥寮拱範宮
舊稱海豐街天后廟 [6][7][8]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寺廟
登錄公告日期中華民國101年(2012年)7月18日(公告國定古蹟)
中華民國95年(2006年)6月20日(公告縣定古蹟)
位置雲林縣麥寮鄉中正路3號
建成年代 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9]
 大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大清嘉慶五年(1800年)
 大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
舉辦時間05:00-23:00
材質木、磚

歷史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純真璞禪師自湄洲廟迎來媽祖神像,登陸於海豐港(海豐村),於海豐港街創建「拱範宮」。乾隆年間,新虎尾溪水患,海豐港遭沖毀。乾隆七年(1742年),遷廟於麥寮街現址(海豐汛/麥豐村[11][12][13])。 [14][15][16][17][18]

嘉慶五年(1800年),集公眾資金修建。此時規模已有三楹三進,廊房九間。前殿祀天上聖母,後殿祀觀音大士。[19]贈「觀自在」匾額。道光十二年(1832年),舉人林廷璋林世賢重修。[20]贈「神昭海表」匾額[21]

同治十三年(1874年),監生林欽若整修。明治卅九年(1906年),大德林仁慈倡修。昭和十二年(1937年),董事林炮重建。有「黃龜理陳天乞潘春源」作品。[22]

民國95年(2006年)6月,雲林縣政府公告指定「麥寮拱範宮」為縣定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前)過水廊、拜殿、正殿」。同年12月發函擴大範圍「後殿及兩側廂房、 過水廊(正殿與後殿之間)、龍虎門、文昌殿、神農殿」。[23]

民國101年(2012年),文化部公告指定「麥寮拱範宮」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前過水廊、拜殿、正殿、後過水廊、後殿」。[24]「左廂、右廂」改為開山殿、太歲殿。開始修復工程。

民国107年(2018年)7月1日,重修完工。[25]

彰德祠

彰德祠原本位於麥藔街西北,奉祀文昌帝君。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舉人丁捷三、生員張嘉言重建。[26]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洪水氾濫,彰德祠受損。其後五尊文昌神像遷祀於拱範宮左護室(今文昌殿),並將舊祠拆除後的磚石移至拱範宮墊高地基。該整修工程始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至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秋天竣工。[27]

奉祀神祇

地方文物

地方民俗

  • 五股遶境
  • 元宵遶境
  • 聯合遶境
  • 天公生遶境
  • 五股迎媽祖

音樂歌曲

圖片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2.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9).
  3.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4. 故宮博物院-青花留白 (明洪武)
  5. 故宮博物院-留白蓮瓣 (明洪武)
  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麥寮拱範宮 (海豐街天后廟)
  7.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8.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685年拱範宮
  10.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1. 拱範宮沿革誌-1742年拱範宮 遷 於(海豐汛) 現址(麥豐村)[2021-01-14]
  12. 雲林縣採訪冊-海豐汛 麥藔街(拱範宮/麥豐村)[2021-01-14]
  13. 雲林縣採訪冊-拱範宮(麥豐村) 麥藔街[2021-01-14]
  14. . [201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15.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16.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7.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18. .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19.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20.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21.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2. .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23.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4.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1).
  25. . [2019-01-01].
  26. .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27. .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28.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30).
  29. .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30.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31. .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2. 故宮博物院-青花留白 (明洪武)
  33. 故宮博物院-留白蓮瓣 (明洪武)
  34. .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中文(台灣)‎).
  35. .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中文(台灣)‎).
  36. .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中文(台灣)‎).

外部連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