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學界大罷課

2019年香港學界大罷課是指於2019年6月12日6月15日9月2日9月13日9月30日(只限中學學界),香港中學生及大學生等學界人士所進行的罷課行動,罷課形式包括舉行公眾集會、校內集會、組成人鏈等,目的是爭取五大訴求。罷課期間,有部分學校校方與罷課學生出現爭執和爆發衝突,亦有警員向部分罷課學生搜身,以及於罷課學校附近巡邏。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香港公眾抗爭行動
系列條目

6月罷課行動

2019年6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會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7位代表成員呼籲於大專學界於6月12日罷課,以抗議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及讓出時間參與於6月12日舉行的示威,阻止草案通過[1]

延長罷課

教協於6月12日佔領行動期間表示鑑於現時社會氣氛正急劇惡化,決定宣布發動該周(即6月12至15日)全港罷課。教協亦強調,當時有大批市民於金鐘一帶聚集,故強烈要求警方克制,並強調警方使用過分武力將令市民和政府的關係推進深淵[2]

9月罷課行動

背景

中學生發起罷課

8月11日,香港眾志、中學生反修例關注組及青年反修例關注組,宣布組成「中學生罷課籌備平台」,以醞釀9月份全港中學生罷課。並透過網上問卷收集學生對罷課日期、形式的意向,以及為中學生提供自發罷課預備所需的行政、文宣、家校聯繫及資訊整理支援。另外,學生動源、中學時政、青年前線、悉政學揚和學生抗爭力量等組織亦宣布組成「香港學生罷課聯盟」,以籌備罷課事宜,希望藉罷課喚醒中學生對政治觸覺,讓中學生行使公民責任。[3][4]

8月16日,「中學生罷課籌備平台」發佈問卷結果,顯示接近 2 萬名學生中,有近9成學生支持罷課,有6成多的學生支持「校內集會」或「分區公眾集會」,亦有5成多的學生支持9月2日罷課。並表示考慮於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設立集會地點,以及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以保障學安全。[5][6]

8月22日,網民發起「8.22 中學生反修例集會」,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並獲批不反對通知書。集會期間,立法會議員譚文豪、進步教師同盟成員戚本盛等嘉賓曾上台發言,而參與的中學生則進行小組討論及交流意見,並到台上發言及分享。晚上6時,有糾察指有人於中環站出口擺攤募捐,稱收得的款項會交入一個浸大教授的戶口,支援9月2日學生罷課。唯經查證後,當天並沒人發動募捐行動,並報警處理。該名人士最終收拾攤位離去,並批評糾察打壓罷課學生。集會發起人表示當天集會有2,000至3,000人出席,警方則表示高峰時有1,510人參加。[7][8]

8月30日,香港學生罷課聯盟表示因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及「光復元朗」遊行申請人鍾健平受襲,故基於人身安全,決定取消9月1日舉辦的添馬公園集會。[9]

大專學界發起罷課

8月22日,多個大學學生會發起於9月2日至13日罷課,並號召9月2日下午3點半在中大百萬大道舉行集會,邀請中學生、大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出席。此外,亦會舉辦公民講堂及其他罷課活動,貫徹「罷課不罷學」精神。而港大學生會署理會長黃程鋒表示政府若在9月13日下午8時前未回應五大訴求,不排除將行動升級,如延長罷課和發起罷工、罷市。[10][11]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校友及學生戴上口罩、頭盔、眼罩等裝備,與學校門外組成人鏈,並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等口號,以及高唱校歌。該校學生會及舊生會亦為罷課學生設立了「公民課習課」,邀請了前保安局局長黎慶寧、前財政司司長政治助理羅永聰等人士作為講者和進行分享。[12][13]

喇沙書院

喇沙書院部分學生於早上上課前在操場默站,亦有校友在校外派傳單聲援。而該校校方以為免嚇到中一新生為由,禁止派發口罩、戴頭盔等,並以壁報版遮擋記者拍攝默站情況。有學生反駁校方說法,相信不少新生了解香港的情況,以及不會嚇到他們。期間,有防暴警察校門外截查一名校友的隨身行李及身分證,其後獲放行和警員離去。警方指有市民看到有人聚集可能有擔憂,強調和平理性和沒有違法便沒問題。該校校方稱沒有報警。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不應視為白色恐怖,警察是依職責維持治安。[14][15][16][17]

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有約30名學生在校門外罷課,部分人戴上口罩、頭盔、眼罩等裝備,用紅布將右眼遮住,並拿著「坐下來和我們一起談」的字樣牌及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表達訴求,亦有20名校友響應和參與罷課。[18][19]

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傑靈女子中學早上有校友於校門外聚集和派絲帶及口罩,期後有多輛警車到場。聖傑靈女子中學表示絕不鼓勵學生罷課,而該天早上因聲浪太大而被報警投訴,有警員到場登記校友身份證。校方並沒有報警和向在場警員表示沒有對學校滋擾。[18][20]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罷課學生被校方下令要留在校內演講廳,網上其後流傳疑似是校長梁秋雲的錄音,向學生表示從來沒有自由選擇在哪裏上課或集會,若要自由就不做該校學生。亦提到按照教育局指引,每間學校都要呈交罷課學生的人數名單,並強調每間學校都需要這樣做。[21][22]

該日下午放學後,有近百名學生、校友及街坊聚集在校門外,要求校長梁秋雲解釋,並高呼「罷課無罪,政治迫害」口號。於下午3時,該校副校長及訓導主任隔著大閘向群眾表示,不會將學生個人資料交給教育局,且罷課期間有觀看一些新聞片段,以及學生有彼此交流,學生也可以去廁所和飲水。下午5時30分,校長梁秋雲願意與學生及校友代表進行閉門會議,並容許該校的反修例關注組以instagram進行聲音直播。會議期間,梁秋雲沒有否認其錄音,並表示學生可以與學校協商,但學校在多方考量下未必答應其要求,且承諾不會追究罷課的同學,唯必須出示家長信及遵守學校的規矩。[21][22]

晚上時,於校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期間梁秋雲座駕離開學校時,有示威者設路障阻擋車輛前進,最後其座駕退回學校。期後,有大批防暴警員到場戒備和與市民對峙,曾一度舉起藍旗,警告在場人士有機會被控告參與非法集會。最後群眾陸續散去。[21][22]

其他

網上流傳伊利沙白中學舊生會中學趙聿修紀念中學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等中學外有警員截查學生。那些中學皆表示並沒有報警,其中伊利沙白中學舊生會、高主教書院表示有校友在校門外聚集及有警員到場。趙聿修紀念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表示有警員到場。而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表示不清楚是否有警員到場了解。[20]

中學學界再度罷課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Kwok, Ling. . HK 港生活.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香港)‎).
  2. . 信報. 2019-06-12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中文(香港)‎).
  3.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4. 李偉欣. . 香港01. 2019-08-10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中文(香港)‎).
  5.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英语).
  6. . news.rthk.hk.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中文(台灣)‎).
  7. 鄺曉斌. . 香港01. 2019-08-21 [2019-09-08] (中文(香港)‎).
  8. 王潔恩, 李家偉, 鄭翠碧. . 香港01. 2019-08-22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香港)‎).
  9. 胡家欣. . 香港01. 2019-08-30 [2019-09-08] (中文(香港)‎).
  10. . skypost.ulifestyle.com.hk.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中文).
  11. 鄺曉斌. . 香港01. 2019-08-22 [2019-09-08] (中文(香港)‎).
  12. 黃偉倫. . 香港01. 2019-09-02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中文(香港)‎).
  13. . topick.hket.com.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14. 鄺曉斌. . 香港01. 2019-09-02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中文(香港)‎).
  15.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英语).
  16. . news.rthk.hk.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台灣)‎).
  17.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繁體)‎).
  18.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繁體)‎).
  19.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台灣)‎).
  20. 鄺曉斌, 侯彩琳. . 香港01. 2019-09-02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中文(香港)‎).
  21. . 信報即時新聞.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22. . 眾新聞.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