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衝突

香港理工大學衝突英語:,又稱理大事件[6][7]理大圍城戰[8][9]理大攻防戰[10]理大保衛戰[11]理大圍困[12]理大之圍[13][14]理大激戰[15]理大暴亂[16][17][18]理大暴動[19][20]),是指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反修例示威者與香港警方在香港理工大學周邊爆發的包圍及衝突。由于香港理工大學連接港九要道紅磡海底隧道而被聚集的示威者阻路,其後演變為警方連日包圍香港理工大學紅磡校區。起初示威者於紅磡海底隧道附近一帶設置路障。2019年11月17日早上有市民清理路障,反修例示威者阻止,其後警察到場驅散,並發射催淚彈及出動水炮車發藍色射水柱及催淚水劑,反修例示威者投擲汽油彈及磚頭還擊[21]。過程中理工大學多番要求在場學生及教職員離開校園,警方在圍堵校園以絕糧水後亦已多次呼籲市民和記者離開現場,切勿前往該區。示威者制止警察攻入校園,並擊退一架銳武裝甲車[22]。警方施放催淚彈並使用水炮車等攻擊校內示威者,隨後封鎖理工大學各出入口,包圍校內示威者,不准其他市民接近校園,並禁止所有身處校園内人士包括醫護人員離開,記者需出示記者證才可離開,而根據被登記及被捕人士身份亦證明校園內有外援示威者[23][24][25]。而警方前往理工大學包圍校園的原因,有消息指因為該校校董劉炳章就佔領事件通報西九龍警區所致,但無人能證實劉炳章是否有報警[26]。11月18日,抗爭者持續被圍困,因此有巿民發起「圍魏救趙」的行動到九龍其他區域前往理大進行營救,引發之後的更大衝突和油麻地人踩人事件。事件被形容為反送中運動以來最大的人道危機[21][27][28][29][30],最後有1,377位反修例抗爭者遭拘捕,318位未成年反修例抗爭者被要求登記身份及個人資料,成為單日最多拘捕人數的一次。[31][32]

香港理工大學衝突
Siege of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三罷行動的一部分
17日3時,示威者在暢運道對開與警察對峙
日期2019年11月13日 07:30 (2019-11-13T07:30)-2019年11月29日 12:20 (2019-11-29T12:20)(16天)
地點
起因
目標
  • 佔領位於紅磡的理工大學、海底隧道及港鐵站,強行完成三罷行動
  • 要求無罪釋放所有於反修例事件中的被捕人士
  • 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 承諾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不會取消或延期
方法
  • 示威者: 佔領校園,堵路、設路障、縱火、汽油彈、石油氣罐、磚頭、發射鋼珠、弓箭、錘、氣槍、危險性化學物( 流酸,硝酸等)[2]、射箭
  • 香港警察: AR-15、掃蕩衝擊、圍堵校園,催淚彈、實彈(發生於理大校園外)[3]水炮車聲波砲[4]閃光彈震撼彈裝甲車橡膠子彈警棍
結果示威者行動失敗,超過1100名示威者接受警方條件以離開校園或被捕,部分人逃離,大三罷行動也在事實上結束
衝突方
反修例人士
領導人物
盧偉聰鄧炳強(警務處處長)
人數
逾1200反修例人士
泛民派議員(支援)
數百人
傷亡
超過280人受傷
6人受傷
1輛銳武裝甲車疑嚴重損壞[5]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香港公眾抗爭行動
系列條目

經過

初期衝突

11月11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示威者發動「三罷」(「罷工」、「罷課」及「罷市」)行動,期間有身在紅隧示威者避開警方追捕時,而進入校園範圍。警方在未得到校方同意下擅闖校園,並向校園發射催淚彈。[33][34]11月11日上午9時05分,理工大學發布消息緊急停課,並要求示威者離開校園。及後,示威者開始設置防線。

佔領校園

11月13日上午9時35分,理工大學發布消息提醒學生和職員切勿返回校園。當日起,校園設施被重塑,出入需經黑衣示威者安檢,以防共产勢力混入。多間實驗室化學物品被徵用作軍事用途。[35]

泳池練武

11月15日,有片段顯示,有大批示威者在香港理工大學的泳池旁練習投擲汽油彈,火光熊熊,泳池形同「練靶場」。當時泳池已被放水,泳池旁有大批示威者聚集,人聲嘈雜,期間有人不斷向泳池投擲汽油彈,先後有3個汽油彈擲出,泳池底部被熊熊烈火燒成焦黑,估計最少已被擲逾數十個汽油彈。期間有示威者叫人後退一些,當汽油彈擲出爆出大火時,旁人哄動。[36]

夜間衝突

11月16日晚上10時許,理工大學一批反修例人士聚集,防暴警員隨後發射多枚催淚彈,反修例人士隨後於漆咸道南柯士甸道交界投擲燃燒彈,反修例人士繼續扔燃燒彈還擊。深夜11時許,有在紅磡理大校園的反修例人士與防暴警員爆發激烈衝突,期間反修例人士在漆咸道南,連番向十字路的路障投擲多枚汽油彈阻止防暴警員推進。防暴警員則在科學館道向理大校園方向,連環施放多枚催淚彈還擊[37]

理大發言人表示,校內多個實驗室受破壞,內裏的危險化學品被人取去,校方認為事態嚴重,可能對公眾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和傷害,決定報警備案[38]

衝突再起

11月17日早上約10時,柯士甸道漆咸道南交界,近九龍玫瑰堂一帶有市民自發清理路障,他們將磚頭、欄杆等雜物搬上行人路,理大示威者上前阻止,其間有人向清理路障市民投擲磚塊,防暴警察其後亦到場,示威者組成傘陣與警方對峙。早上約11時,防暴警察開始向示威者發射多枚催淚彈,示威者就投擲汽油彈[39][40]

蔓延惡化

水炮車向理大校園和示威者發射透明和藍色催淚水劑

11月17日中午時份,警民衝突愈演愈烈,警方出動兩部水炮車銳武裝甲車同時向示威者防線推進[39],水炮車發射透明和藍色催淚水劑,示威者則投擲汽油彈及磚塊還擊作為回應[40]。此外,行動蔓延到旺角。警察多次喝令記者離開並粗暴對待記者和巿民[21]。其後《癲狗日報》攝影記者遭水砲車射中,腦部內出血需做手術[41]

約下午2時,在理大外的衝突現場,一名警察傳媒聯絡隊隊員於距離大約30米處、漆咸道南柯士甸道交界近九龍玫瑰堂位置被箭射穿小腿,他之後送廣華醫院治理,需要接受手術[42]。不久后,一名警员被鋼珠射中头盔[43],但未受伤[44]

警方包圍校園

傍晚5時半,警方在暢運道天橋發射大量催淚彈
晚上7時左右,紅隧出入口天橋被示威者縱火,到約7時半,消防員到場撲熄

11月17日下午4時50分,理工大學要求,在場人士,包括學生及教職員,切勿留在校園[21],然而已無路可離開。晚上7時左右,紅隧出入口天橋疑被示威者縱火,到約7時半,消防員到場撲熄。其間示威者再嘗試封閉通往紅磡站天橋,雜物堆至往紅磡站的天橋出入口。晚上近8時半,示威者再次往天橋投擲汽油彈,火勢猛烈[45]

晚上8時50分左右,警方出動兩輛銳武裝甲車沿暢運道天橋往理大方向推進,示威者向其投擲大量汽油彈,其中一輛着火,火勢猛烈,幾乎燒着整個車頭[23]。起火的裝甲車其後停止推進並後退至警方防線。火勢其後已撲熄[46]

晚上10點,警方一方面呼籲人們從Y Core離開理大,惟出爾反爾,另一方面則於該處發射催淚彈、震撼彈。甚至逮捕多名依照指示從Y Core離開的市民、急救員及記者,一個個雙手被綁排列坐在地上[47],更有警員用槍指向列坐地上人士。警方否認發射催淚彈,指有「暴徒」在上述出口附近放火,導致現場煙霧瀰漫,并指對「暴徒」罔顧別人生命安全行為予以譴責[48]。但有示威者透露,當時並無任何火勢及有傳出槍聲,隨後煙霧瀰漫。亦有記者稱事發現場曾傳出槍聲及爆炸聲,而冒煙起火位置無雜物無人,因此傾向相信是警方發射催淚彈[49]。前往現場的立法會議員欲作營救以護送市民離開,但被警方以催淚彈阻止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更在Facebook怒斥警方不尊守諾言和胡亂地作出拘捕行動[50]

警方封鎖校院同時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留守者離開後,欲以心理戰手法令校園內示威者心理崩潰,故播放《友誼之光》、《十面埋伏》、《告別校園時》等歌曲[51],並嘲笑校內人士「小船撞冰山」等等[52]

示威者開始突圍

示威者焚燒在校內入口的路障
早上8時許,示威者想從理大育才道住科學館道衝出警察防線時,一名警方特別戰術小隊成員曾拔出左輪手槍警告示威者不可再前行
有前往理工大學營救者在加士居道被特別戰術小隊警員推倒地上
傍晚近6時,理工大學衝突現場儼如死城

11月18日,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多名民主派議員到紅磡,要求與指揮官見面,希望可以緩和局面,但遭到防線警員呼喝[53],其後多名民主派議員一帶見記者,指理大校園一帶正發生「人道危機」,呼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立即正視,避免發生嚴重後果[21]

根據《香港01》報導,記者於尖沙咀進行直播採訪期間,有數名防暴警突然衝到記者面前,要求記者離開,當中一人向記者大叫:「你係咪襲警啊?(你是否在攻擊警察?)[21]」有40人因受水炮射擊而出現低溫症,警方曾攻入大學醫療避難處[54],將EMT救護小組綁上束帶,禁止醫療救護。有記者由警方指引處離開時,被警員要求雙手舉高接受搜身,而前方亦見有急救員已被鎖上索帶拘捕[55]。香港警方則在例行記者會強調,有確切情報顯示有人換裝以逃避刑責。警方共拘捕51名自稱醫護及記者的人,其中12人無任何急救或醫護資格,部分無任何記者證明,有專業記者經證明身份後已獲放行[56]。另一方面,有警察持續於理工大學附近持HK MP5AR-15實彈步槍巡邏[57],蘋果日報引述有部分警察稱要六四事件重演[58]

理大校長滕錦光指17日晚上與警方一直有溝通,他稱收到警方承諾「若示威者不主動使用武力,警方會暫停使用武力」,同時又指警方「容許校園內的人和平離開」。滕錦光會陪這些人到警署確保他們的個案獲公平處理。理大學生會會長廖建鈞和理大學生校董李傲然則指警方特別戰術小隊在約5時30分時利用水炮車和催淚彈向校園推進,並一度攻入理大範圍作拘捕,但警方於其後發放的新聞稿中否認曾進入理大校園範圍[59]。滕錦光亦透過視像錄影力勸示威者自首,又聲稱曾計劃到理大現場,但被警方以安全為由拒絕[60]

在清晨5時30分左右,警方特別戰術小隊攻入理大正門,一度攻入大學醫療避難處,現場留下大灘血漬,而理大學生校董李傲然更指警察從三方切斷示威者逃走路線,他亦同時指出有多名留守的示威者眼晴受傷,以及因被水炮車射出的液體而出現低溫症,不過因為所有義務急救員已被捕而無法得到合適的治療[61]。理大學生會署理會長胡國泓表示,校內至少有500名示威者,有70至100人想嘗試離開,但還沒走到警方防線就被催淚彈逼退[62]

而在上午9時,一名在理大校園範圍內的香港電台記者按照警方的指示,前往警方指定的位置接更時,被防暴警察喝令舉高雙手前往警方防線檢查記者證和身份證,當記者向防暴警察解釋想接更時,防暴警指現場有大量危險爆炸品,要求記者經其他路線離開,期間全程被槍指向。此外,其他記者經過紅隧欲拍攝校園範圍情況時,亦被防暴警察禁止和要求關閉攝影機,同時指所有在理大範圍的人,都會被控暴動罪[63]。其後接二連三有大量在理大校園的示威者及學生嘗試逃出警方包圍網,包括跳橋、跑公路及走下水道等方法[64]。當日有部份人士從理工大學逃走,其後被錄得被押上東鐵列車,有片段拍下有關列車玻璃全封並傳出女子慘叫聲。有陰謀論者指警察懷疑將有關示威者送到到大陸惠州等地[65],警方則指列車只是開往旺角東站[66]

九龍「開花」

當晚「全城出動救理大學生」行動,示威者一度佔領尖東紅磡繞道,其後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
11時半,示威者和警察在彌敦道油麻地位置對峙
凌晨1時,防暴警察在煙霧瀰漫彌敦道驅散民眾

11月18日上午10時45分,有示威者在柯士甸聚集,警方在柯士甸道發射大量催淚彈[67],有民居遭催淚彈射爆玻璃窗及被催淚彈引發的火警焚毀[68]

上午11時,警方於伊利沙伯醫院外發射多枚催淚彈,有示威者受傷倒地[69],有求診的孕婦表示擔心影響胎兒,在院內逗留數小時無法離去[70]。院方因應情況,以膠紙封窗門,並暫停專科門診[71],暫停抽室外空氣,又派發N95口罩給員工[72]。其後,被警方圍困的示威者三度嘗試突破警方防線,但均失敗告終[73]。明報有引述警察消息的報導,指他們希望採取消耗戰「圍佢十日八日(將他們困上十天八天)」,謀盡拘最激進勇武派[74]。下午4時許,在理大香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樓突然起火,並冒出濃濃黑煙,現場曾傳出多下爆炸聲。數名消防員其後到場,並開喉救火。下午約4時半,火勢已受控[75]

警方快速驅散釀踩踏事故

晚上11時10分,示威者和警察在彌敦道窩打老道交界對峙,當示威者多次向警方設立的防線投擲燃燒彈,警方曾一度後退,不過其後突然施放多枚催淚彈,並急速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在碧街及彌敦道走避時釀成「人踩人」,有義務急救員稱有60至70人跌倒,並疊成4至5層高,大量傷者高呼不能呼吸。而速龍警員更警告要求急救員離去,否則會拘捕。理大學生報編委會記者目擊有示威者在逃跑期間跌倒,其後堆疊在一起。同時發現有手持警棍的警員在後方追打示威者。而社媒(USP)記者在場拍攝時,亦被警員阻止拍攝採訪,並噴射胡椒噴霧攻擊。警員到場後亦拘捕在場提供協助的市民,而且阻礙救援[76]

消防處表示在晚上11時32分收到執勤消防員報告有「人疊人」,有161名消防及救護人員到場救援。事件有31名傷者,送往7間醫院,當中16人情況嚴重。而警方表示當場拘捕213人,表示沒有看到「人踩人」。稱「現場情况及傷者傷勢與人踩人事件不脗合」[77]

而《傳真社》目測警方在油麻地拘捕逾70人,並傳出至少8下爆炸巨響及閃光,可能為連環閃光彈。現場最少有13名傷者需用擔架抬離送院[78]

不過《蘋果日報》接獲消防處內部的事故訊息紀錄卻顯示,當晚有66名傷者,其中41名較輕傷的傷者由旅遊巴運送。但由於警方回覆稱傷者要先到警署,結果對外公佈只有31名傷者由意外現場直接送院,可能有逾一半(35名)傷者未能即時送院。而人踩人事發後2.5小時,警方才准許消防員分流傷者,錯過了急救黃金時間,被指嚴重延誤救援。[79]

斡旋及救援

由於理大校園有多名傷者等待救援,香港紅十字會基於人道需要及經過評估後,在下午2時許終獲警方指揮官批准在理工大學逗留數小時救治校內傷者[80],香港紅十字會派出14名職員及義工進入理工大學,紅十字會秘書長蘇婉嫻指,在急救站接觸約50名傷者,大多數屬骨折,有人手指爆開、下顎骨折、或有開放性傷口,其中約30人由救護車送往醫院,而最年輕的傷者只有十多歲[81]

家長跪求見子女

下午3時,有家長到尖東往理工大學的橋口外,要求在場警員讓他們見子女一面,有母親向警察跪地痛哭。到4時有約70名市民靜坐。有家長表示17日晚上難以入眠,在今天和丈夫不上班下,前往尖東送上食物,並希望能夠進入校內見到女兒一面。亦有家長表示只能靠電話連繫,認為政府不應將所有責任轉嫁在學生身上。[82]

與警協商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引述校長代表表示,經與警方協調後,於理大校校內18歲以下學生暫毋須被捕,可由校長接走。警方只拍照和記下身分證資料後,可直接回家。但警方會保留追究的可能,至於18歲以上學生,則會立即被捕。深夜陸續有中學生,在校長陪同下離開。他們戴上口罩,有人疑受傷需要攙扶[83][84]

據媒體報導一名台灣高中生因偶然路過理工大學碰見示威遊行,為躲避催淚彈而躲進理工大學校園。因其已滿十八歲所以出來後就被攔截,後於11月20日保釋[85][86][87]

社會人士赴校協助離開

滕錦光與一眾管理層到校園視察

11月18日晚上曾鈺成張達明林大輝及一批中學校長,到理大游說示威者離場,表示離開校園的人將被警方拘捕,但並非等同認罪或投降,其中18歲以上人士,將即時被拘捕,18歲以下人士被警方記下資料後可回家;至於是否被檢控,則視乎是否有足夠證據。[88][89]

曾鈺成說,有同事與警務處副處長及分區指揮官聯絡,警方拒絕他們提出,不再追究示威者的要求,但就說只要留守的人放下武器,願意讓他們安全離開校園,而警方亦未有提及示威者退場時限。曾鈺成又說,沒有事前知會特首林鄭月娥,但相信對方知悉有關做法。他並一共陪同近100名留守理工大學的人士,安全離開校園,超過一半是18歲以下的年輕人。[90]

留守示威者家長靜坐

11月19日,十多名理工大學示威者的家長在尖東新文華中心外警方封鎖線外靜坐,希望政府及警方讓子女平安離開,承擔法律責任已非首要。協助家長的牧師向傳媒表示表示,目前仍有小部分未成年人在現場,期望學生可在入夜前離開。他強調,家長都認同,如果兒女真是違法,應該受法律制裁[91]

義務急救員及部分示威者離開

傍晚,理大有學生用毛巾做出SOS字眼

19日清晨有部分示威者擔心被警方拘捕後以武力對待,嘗試跳落理工大學創新樓的地下渠離開,被消防員即時叫停,有多人被拉起,並多次落渠搜索兩個多小時。而最終被困人士稱因渠道「太臭」而被逼放棄[92]

早上10時,陸續有近百名留守人士因低溫症和懷疑吸入不明氣體而感到不適,需要由救護員帶領到校園外的空地,並蓋上錫紙保暖,坐在地墊上等候登上救護車離開。同一時間陸續有年輕學生選擇跟隨校長和老師離開,並在科學館徑由警方設立的封鎖線接受搜身及登記個人資料,有學生表示因身邊的同伴都離開而感到被遺棄[93]

下午3時,警方表示在理大及附近拘捕和登記約1100人,當中約600人「自願離開」,包括約400名成年人及約200名未成年人。而警方初步分析,「自願離開」者的人士大部分並非理大學生。而理大校長滕錦光一度在校園逗留不足一小時,但未有與校內學生或示威者見面,記者上前追問亦快跑未有理會[94]

晚上8時,20多名留守在理大的義務急救員宣布由於校園內只有很少示威者,加上食水和食糧不足,以及自身安全,決定宣布已完成救援工作,離開理大校園[95]

晚上10時,剛履新警務處長鄧炳強在多名警員陪同下,到理工大學外的暢運道及漆咸道南視察,並且與防暴警談話及握手,未有進入校園範圍。到11時,最少6名示威者趁義務急救員撤離期間突圍逃走,爬過鐵絲網進入紅隧範圍,但最後被多名防暴警追截而被捕[96]

大量傷者送院

11月19日醫管局表示,多間公立醫院的急症室在當日早上合共接收了約80名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傷者,而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其後再接獲消防處通知,獲悉現場仍有大量傷者,於是派出緊急醫療隊到場協助分流傷者,現場大約200名傷者陸續分送12間公立醫院處理,包括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瑪嘉烈醫院明愛醫院仁濟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屯門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律敦治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瑪麗醫院[97]

11月20日,衝突稍微降溫,仍有約100名示威者留守在校內。在晚上,數名警員採用心理戰戰術,在漆咸道南向理工大學用擴音器大聲呼叫校園內的示威者:

同時批評在場有人拍攝。其後播放周杰伦的《四面楚歌》,有警員亦高叫「食飯未呀死曱甴![98]

保安局長稱所有留守者涉暴動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會以暴動罪拘捕所有離開理大人士,希望外界清楚知道任何集結涉及破壞社會安寧便屬暴動。同時強調任何人犯法都要負上法律責任[99]

留守者經水渠離開被綁

11月20日早上10時許,警方按照《蘋果日報》指示威者從渠口成功突圍報道,於理大周邊及紅磡的所有下水渠口伏擊,其中6人在暢運道橋底被捕,涉暴動罪和協助罪犯,其中一人為熱血公民鄭錦滿。而早上約9時有一人成功從渠口爬出[100]熱血公民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鄭松泰後來在Facebook發文大罵《蘋果日報》,表示《蘋果》經協商已刪除有關報道[101]

理大外清路障

11月20日,大約300人下午在香港體育館外聚集,手持膠袋、手套、掃帚等,稱自發在紅隧收費廣場附近清理示威者留下的路障。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陳勇,以及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等亦有參與。不過與警方商討後,拒絕人群進入封鎖線範圍。其後改為到香港體育館平台及附近執垃圾[102]

衝突後期

11月21日,校園飯堂內的廚房在教會人士與及一些外國記者努力下,衛生環境漸漸改善
11月24日,有留守校園的人士感到不適送院

11月21日,警察公共關係科警司劉肇邦透過Facebook直播交代理工大學現時的情況,指至21日已有約1000人自理工大學離開。當中約300人是18歲以下人士,18歲以下人士離開時會被登記身份、影相及放行。劉肇邦重申警方現無設立任何死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事件[103]。到晚上,警員繼續在理大外喊話並用強光電筒照向理大,稱在這幾個月中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能力低於未受過教育者,「連讀毅進嘅毅力都無」,又嘲諷留守人士如基層、拾荒者及長者一樣,吃「冰冰冷冷的生命麵包」,而自己放工後可北上深圳食「海底撈」、飲冰凍啤酒[104]

11月22日,凌晨,再有8人步向警方防線,進入附近的尖東救護站。保守估計仍然有30人在校園內留守,並藏身不同大樓內[105]。但校園環境情況惡劣,雜物散落一地。其中飯堂傳出陣陣惡臭,棄置的飯菜原封不動。理工大學校董會成員—應用科學系助理教授朱偉志陪同社工團隊進入校園,嘗試說服大學內的人士離開[106]

11月23日下午4時許,連日在理大飯堂為留守者煮食的「廚房佬」中年男子,在救護員陪同下送院離開。而記者發現飯堂的燈也關掉,地下亦撒上白色粉末。有在場記者表示「廚房佬」在22日晚上情緒波動,曾手持鐵筆搶走一名記者的證件,事後道歉。[107]晚上,內地媒體報道此前喊话“海底捞”的警员前往深圳海底捞吃火锅[108]。同日,一名到場協助的急救員透露,有兩名示威者已出現精神錯亂的狀況[109]

11月24日,非建制派在應屆區議會選舉取得大勝,奪得452個民選議席中的389席。其中一位理大留守者,循灣仔區議會大佛口選區參選的梁柏堅亦成功當選[110]。當晚,港鐵公布因衝突而關閉的紅磡站將於11月25日重新投入運作,但由於紅磡海底隧道和理大校園仍然封閉,車站出入口A及D(通往尖東、理工大學、紅隧隧道口來回方向巴士站)繼續關閉[111]

下午4時,逾百名非建制派區議會選舉當選人在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舉行集會聲援理大留守者,並發表聯合聲明
晚上,一批市民在科學館道一帶馬路聚集,聲援理大留守者
防暴警察在附近設防線戒備

11月25日上午5時20分,因衝突而關閉的紅磡站重新投入運作,但由於紅磡海底隧道和理大校園仍然封閉,車站出入口A及D(通往尖東、理工大學、紅隧隧道口來回方向巴士站)繼續關閉。[112]警方封鎖理大第10日,媒體估計校內仍有數十名示威者留守,並匿藏不同位置。而校內衛生環境非常惡劣,周邊堆滿雜物垃圾。其中學生飯堂除了傳出陣陣惡臭,食物殘渣仍然原封不動,廚餘更爬滿大量蛆蟲,但仍有留守者在廚房尋找食物。[113]下午,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向媒體表示,警方將籌組由中學校長、社工、臨床心理學家、防止自殺機構人員、救護員、消防員和警方談判組人員組成的安全小隊, 準備進入理大校園,游說留守者盡快和平有序地離開。他強調警方不會第一時間拘捕有關人士,而是會如早前處理18歲以下人士般,為他們拍照和登記個人資料,日後再跟進[114]

11月25日晚上11時45分,理工大學發表聲明,指為了確認校園內留守人士的情況,理大將於翌日(11月26日)派遣包括由教職員、專業輔導員、醫療人員、社工和保安同事等成員組成的多個小組,到校園内盡力尋找留守人士。一旦發現留守人士,校方會盡最大努力去勸喻他們立刻和平離開校園。校方希望警方能早日解封校園,以便校方可以立刻進行修復,令學校盡快恢復正常運作[115]

聲援留守者

11月25日下午4時,逾百名非建制派區議會選舉當選人在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舉行集會聲援理大留守者,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應屆區議會選舉結果已對特區政府發出非常清晰的聲音,顯示香港人不會屈服於暴政及警暴。民意從沒逆轉,而區議會選舉的勝利並無使他們忘記一眾仍被困理工大學的留守者。其後他們兵分兩路,其中一批前往禮賓府請願,餘下的則在警方於理大外圍防線請願,經與在場警員交涉後,派出范國威鄺俊宇鄭達鴻陳劍琴黃國桐五人代表,在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陪同下進入理大校園接觸留守者[116]。葉建源表示留守者狀態良好,希望警方退場,讓理大校方接管校園[117]

11月27日,有網民號召晚上在多區發起「和你唱」活動,包括沙田大埔屯門銅鑼灣觀塘旺角荃灣等,以聲援理工大學內的留守者。「和你唱」活動於晚上8時半開始,其後會在場讀出支持理大留守者的宣言,活動地點包括大埔超級城觀塘APM沙田新城市廣場將軍澳Popcorn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等。[118][119]

11月28日,有宗教團體於尖沙咀鐘樓發起「聲援理大反對圍捕」集會,對警方連日包圍理大示威者表達不滿,令留守者未能得到人道支援,希望在這個距離理大不遠的地方鼓勵留守者。部分集會人士戴口罩,有人彈結他,全場舉手機電筒唱歌。[120][121]

林鄭回應事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在被問到會否要求警方盡快撤離理工大學時回應稱,警方包圍理大校園是一個執法工作,但警方已經按照她的要求,就仍留在理大校園內的人士採取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做法。她再次呼籲現時仍然留在理工大學校園的人士可以盡快和平、安全地離開[122]

同日,黃夏蕙臉書專頁發表帖文,她稱自己很想幫助理大的「小朋友」出來,呼籲他們盡快離開理大校園,稱她已找得義務律師和專業團隊照顧他們[123]

上午9時起,由理大副校長衞炳江帶領的6隊協助小組進入理大校園尋找仍未離開的人士,到下午人手增至7隊,並於下午3時許發現有一名女性留守人士,她身體虛弱和情緒不穩,在場紅十字會人員即時為她提供醫療服務,理大輔導員正全力勸喻她和平離開。校方決定翌日繼續尋找工作,並考慮再度增加小組人手[124]

下午2時,政府召開跨部門記者會,宣布因衝突中受破壞而關閉的紅磡海底隧道將於11月27日上午5時起恢復行車[125]

下午4時,葉建源鄺俊宇范國威楊雪盈張達明朱幼成獲准進入理大校園尋找留守者[126]

搜尋留守者

11月27日上午5時起,紅隧恢復通車,所有途經紅隧的巴士線亦恢復行駛[127]

警方圍封理大校園第12日,上午9時30分起,理大派出100人組成9隊小組再次進入理大校園尋找仍未離開的人士,同時檢視辦公室和實驗室内設施被破壞的情况。小組搜索校園内所有樓層及房間再沒有發現留守者,行動在中午結束[128]

同日下午4時,理大再發表聲明,指校方的小組在過去兩日已進行了全面尋找留守人士的工作,校方建議警方無需再採取類似的行動,並立刻解封校園[129]。不過到傍晚,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向媒體表示,警方安全小組(包括談判小組、爆炸品處理課、傳媒聯絡組、臨床心理學家、救護及消防代表)及刑偵人員將於翌日(11月28日)聯同理大代表進入理大校園處理危險品及攻擊性武器,並進行搜證。稱防暴警察不會入內[130]

深夜,一名留守者阿邦(化名)與傳媒會見時,估計校內留守人士不足20人,而他們對警方極不信任,認為警方不應踏足理大校園[131]。而且現場的危險品可交由消防處理,沒有蒐證價值。他亦表示自己無做錯事,不認同離開校園要向警方登記資料的安排[132]

警方蒐證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員在現場搜證時檢獲大量玻璃瓶和易燃液體物品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進入理工大學李兆基樓Y座實驗室搜查

11月28日上午9時起,警方及消防人员進入理大校園,包括數十名便衣警察、警察公共關係科人員、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員、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早前,香港警方宣布組成安全小組,包括警察爆炸品處理課、刑偵小隊、談判小隊,以及消防、救護、社署、心理學家等。警方也重申,此次行動目的是處理危險品及處理罪案現場蒐證工作[133]

晚上9時,警方及消防代表在理大校園外向傳媒交代安全小組工作情況。警方人員在理大校園範圍內共檢獲3,801支汽油彈(當中100支綁上卡式石油氣罐),921支卡式石油氣罐、558瓶強酸和強鹼等化學物品、大量花生油、一些弓和自製弩、一把氣槍、一些可製造炸藥的物品,但現場並沒有製成品。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警方人员在校園不同位置拆除大型投擲器,相信是用以攻擊附近目標,而在停車場則有44輛車被毀壞,主要是油箱被打開或破壞,估計被人取走汽油製造汽油彈。警方表示他們有信心可以在翌日(11月29日)能完成所有工作,警方在相關工作完成後會解除對理大校園外的封鎖線,把校園交還理大校方[134]

而消防人員在理大校園巡查期間,發現大量汽油彈和卡式石油氣罐,還有逾550公升屬第五類危險品的易燃液體、20公升屬第三類危險品的腐蝕性液體、80公升屬第四類危險品的有毒物質,以及其他危險物品。此外,消防人員發現實驗室被破壞和曾經有人進入,校內的消防喉轆、滅火筒、消防警鐘、出口指示牌等消防設備也遭到破壞。至於危險品倉,除15支放在倉外的滅火筒被取去,全部27間危險品倉都上了鎖,沒有受損,倉內消防設備運作正常[135]

衝突結束

校方派出黑人保安在校園出入口

警方和消防人員於中午前完成搜查理工大學,移除校內危險品和處理校內罪案現場等工作。警方隨即解除理大範圍的封鎖線,並已將校園交還理大校方管理。警方在11月29日再撿獲280支汽油彈、318支卡式裝石油氣、28桶化學品,另有各類攻擊性武器[136]

中午12時20分,理工大學發表聲明,指警方已宣布解封校園並已將校園交還理大校方。理大接收校園後,會即時進行盤點和全面的環境及安全評估工作。但由於校方需時進行清理、盤點及修復工作,故校園仍需關閉,現時只限校方授權人士進入,直至另行通告為止[137]

但仍有市民在理工大學解封後進入校園了解情況。有受訪市民看到校園破落的環境後感觸落淚,並向傳媒形容場景「超級震撼」。她同時希望學生都可以平安回家,見到家人[138]

衝突後續

11月29日下午,理大校方管理層進入校園視察後見記者
2020年7月17日,O記探員搜查理工大學學生會,成員最初拒絕打開會室大門

下午,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校長滕錦光等管理層在巡視理工大學校園後會見記者。滕錦光表示從理工大學校園離開的1,100多位示威者中只有46人是理工大學學生,並指過去兩星期理工大學校園被大量街外示威者佔據。滕錦光形容理大是今次政治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影響和破壞很大。他指,事件得到和平解決,無人傷亡,躲過一場更大的浩劫,形容算是「不幸中的大幸」[139]。滕錦光表示理工大學會聘請專業的公司負責評估復修工作,暫未知涉及的開支,有信心下學期可如期於2020年1月13日開學[140]

下午4時,警方召開記者會交代理大衝突情況。警務處助理處長周一鳴表示,警方組成的安全小組用了一日半時間,完成在理工大學搜證及移除危險品。期間警方於理大校園內共檢走3,989枚汽油彈、1,339支壓縮燃料、601支化學品,以及573件攻擊性武器(包括鎚子、28支弓、200支箭、大型投射器及氣槍等),這與11月17及18日理大一帶衝突場面中示威者使用的武器非常吻合[141]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在搜證過程中,感覺到當時在校內的人士,處心積慮與警方作戰[142]

11月30日晚上8時半後,九龍灣站外有黑衣或戴口罩抗議人士聚集,組成人鏈,聲援早前理大示威中學生,並遊行至觀塘道。有抗議人士亮起手機燈光,在觀塘道行人路一字排開,有人高叫口號。[143]

九龍灣彩石里聖若瑟英文中學荒廢十多年校舍多次用作「警察训练」[144]。2020年5月2日,有射擊運動者發現地下男廁格內有一個行李箱,行李箱內藏3個盒形爆炸裝置、手擲式土製炸彈、手提電話、經改裝的電路板、10公斤化學品包括哥羅芳、山埃等毒品、4公斤炸藥、壓力煲等。警方調查後認為部分化學品為去年11月於香港理工大學失竊的物品,隨即封鎖彩石里,更一度封鎖往啟業邨行人天橋及觀塘道觀塘方向一條行車線。[145]

2020年7月17日,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持九龍城裁判法院發出的法庭手令搜查理工大學學生會會室,擬尋理大箭藝會會員名單,搜查兩小後帶走5部電腦離開。[146]

被捕,提堂和判決

一名來旅行的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的3年級生井田光在11月17日被擄,至11月20日被釋放。他在被釋放後對日媒稱,自己只是站在抗議現場站著看,不知道為何被壓制毆打綁走[147]

11月29日,警方再召開記者會交代理大衝突情況。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郭嘉铨表示在理大衝突事件中,警方共拘捕1,377人,當中只有46位理大學生,其中由理大離開而被拘捕的有810人,18歲以下已登記離開理大(未被即時拘捕)則有318人,另有567人在理大外圍及周邊被拘捕[148]

242人被控在佐敦彌敦道一帶參與暴動,當中包括歌手莊正、前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棍網球港隊成員温耀輝、「毛記葵涌」員工梁嘉星,亦有被告任職護士、救護員、教師、跌打醫師、大學研究員和編輯等[149][150]。眾被告於11月20日分6間法院提堂。除3人被拒保釋和53人留院外,其餘被告均獲准保釋至2020年2月至3月再訊。而案件拖至11月21日凌晨約1時才完成首次提訊,裁判官明言控方表現極不理想[151]

2021年2月19日凌晨,警方拘捕12人,包括9男3女,被指曾在理工大學內逗留及從理工大學內「突圍而出」走到香港科學館,成為首批在校內被控暴動罪的示威者。12人即日傍晚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其中11人不准保釋,需要還押至3月再訊。他們得知保釋被拒後,在犯人欄內哭泣。只有一名聲稱為急救員的被告獲准保釋。[152]

批評

凌晨時分,理工大學內的抗爭者繼續奮戰(11月18日)
理大急救員在校內一度情緒崩潰(11月18日)
11月19日,不足18歲的年青人由多位中學校長、張達明和林大輝陪同下離開理大校園。但需要搜查物品及登記身份證後才獲得放行
飯堂內一片凌亂(11月19日)
地面行車道留下大量雜物(11月20日)

防暴警進入校園

11月19日晚上10時,《立場新聞》記者發現最少7名防暴警員在Z座內搜查,其後被警員稱是由暴動現場「走出來」的「假記者」和「暴徒」,並懷疑記者藏有違禁品或傷害警員物品。當完成截查後,記者繼續跟隨警員拍攝時,警員警告記者可能會因暴動罪和阻礙警方執行職務而被捕。部份認為港警的行為違反國際戰爭的法例。[153]

警方限制和恐嚇現場記者

警方在11月17日晚上約10時突宣布圍封理大校園,結果有至少13名校媒及網媒記者拘捕,記者協會表示有4名記者一度以槍指嚇及射擊,一名攝影記者更被要求下跪及解鎖手機。而被圍困的記者即使出示有效證件,仍需接受警方搜查。而警方更規定傳媒機構只可以「一換一」輪換記者,結果已經撤離理大校園的新聞機構不可再派員採訪。記協認為事件嚴重違反《基本法》,表示極度失望[154]

警方直接逮捕醫護人員

曾於理大衝突現場進行人道救援的文德麟醫生(Darren Mann)向醫學期刊《刺針》投稿,指出於11月18日與其團隊一同離開校園範圍時,跟隨其離開的另一隊醫護人員被警方無理拘捕。他批評警方做法是阻嚇醫護人員提供義務人道醫療服務,更揚言其有關做法遠不符合可以被國際接受的人道慣例,亦直斥警方做法在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不會出現。但是,港府發言人事後回應指,理大校園範圍極危險,又聲稱已給予足夠時間供校園內留守人士離開校園,以及辯解其拘捕行動的理由是指有“暴徒”經常假扮醫療人員或記者逃走,又強調經“核實身份”之後就會放行[155]

無國界醫生一度拒救援

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在11月18日發出聲明,以「香港各界醫療與救援能力充足」為由,拒絕進入校園救援。有關安排引起大批網民不滿,表明要停止捐款。到11月19日下午派出四人小組逗留逾2小時後離開,全程未有發言[156]

速龍小巴高速衝向人群

11月19日零時45分,有網民在彌敦道高處拍攝到有3輛接載速龍部隊的白色小巴以高速衝向示威者,並穿過路障。而兩旁亦有速龍警進行推進。在警方記者會當記者問及有關做法是否「罔顧人命」,警方行動部高級警司汪威遜對記者的說法「絕對非常失望」,形容「駕車快不等於不安全(drive fast doesn’t mean unsafe)」。稱有關行為完全是戰術上的考慮,而警員面對很大壓力,同時希望大家明白警方和體諒警方的風險,強調警方從頭到尾「都無做過一件事係罔顧人命」[157]

民居及攤檔遭催淚彈焚毀

11月18日上午10時45分,警方在尖沙咀柯士甸道發射大量催淚彈[158],有住宅大廈的低層單位中彈,住宅單位不但被催淚彈射爆玻璃窗,還被催淚彈所引燃的火警焚毀[159],單位戶主稱示威者當時已經離開,無理由沿路發射催淚彈,直斥警方做法無理,又指幸好女兒剛剛出了去,否則會燒死人[160]。而在彌敦道有報攤檔販報稱其報攤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所引燃的火警完全焚毀[161]

有催淚彈射入柯士甸路的西醫診所及其相連民居引發火警,事件中近半間屋被焚燒,險釀傷亡,有餐廳老闆目擊警員掟磚入起火單位,質疑插贓嫁禍示威者。[162]

校園設施被示威者嚴重破壞

衝突期間,大學校園內部設施被佔據的示威者嚴重破壞,也有實驗室的化學物品被盜取並用於製作武器。此外,極大部分商店被示威者破壞。[163]

曾鈺成救人爭議

香港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11月18日晚进入香港理大校园,参与营救受困的抗争者,但now直播台的畫面顯示,曾钰成一到场叫喊一位叫朱媛女童的名字,因此被香港網友瘋傳曾钰成此行目的是营救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的孙女朱媛。但曾钰成的助手回復《苹果日报》的電話查询時表示,曾钰成的確收到一名普通家长求助,之后到了理大协助被困人士离开,并强调当事人并不是朱镕基的亲人,也非达官贵人的子女[164]

蘋果日報洩露示威者爬渠逃亡的信息

11月19日《蘋果日報》對理工大學內示威者透過下水道出逃進行了報導[165]。「幫港出聲」稱,經蘋果日報報導後,警方於理大周邊及紅磡的所有下水渠口伏擊,其中6人在暢運道橋底被捕,涉暴動罪和協助罪犯。被捕的6人中包括熱血公民副主席鄭錦滿。隨後,身兼「熱血公民」主席的立法會議員鄭松泰於20日在其臉書發文大罵蘋果日報。為此,該報總編輯羅偉光21日凌晨撰文稱「我們關心的是他們安危,祈求他們盡快脫險」,有關新聞也暫時下架[166]。但21日所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出242名被暫控「參與暴動」等罪的示威者名單,并列出個人信息。對此《熱血時報》創辦人黃洋達在其臉書上稱「別人在離開法院時都遮擋面部怕被起底,你就整(弄)個『義士名冊』,曬出(公開)人名、年齡、職業![167]

警員「生命麵包」論

媒體《眾新聞》在11月21日拍攝到警察在校園外圍用擴音器廣播時,譏稱留守者如基層、拾荒者老人家一樣,只能食「冷冰冰的生命麵包」,而自己放工後可北上深圳食「海底撈」,有侮辱基層人士之嫌。網民在11月22日中午在中環、太古、觀塘等發起「和你 Lunch」時,吃生命麵包聲援理大留守人士[168]。11月23日晚,此前喊话“海底捞”的警察在深圳海底捞火锅[108]

各界回應

理大校方

時任校長滕錦光在11月15日給校友和師生的公開信中嚴正譴責佔領校園人士之暴力行為,並要求他們立即離開理大校園[169]

而在11月20日滕錦光抵學校會見傳媒時指,目前約有包括20至30名理大學生在內的100人仍留守。并指就目前校方與警方商討的內容,並未設下所謂的「死線」要求留守人士撤離。 對於有人以游繩、走地下水道等方式離開理大,滕呼籲留守者不應冒險,應以和平理性的方法離開[170]

11月29日, 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校長滕錦光等管理層在巡視理工大學校園後會見記者。滕錦光表示從理工大學校園離開的1100多位示威者中只有46人是理工大學學生,並指過去兩星期理工大學校園被大量街外示威者佔據。滕錦光形容理大是今次政治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影響和破壞很大。他指,事件得到和平解決,無人傷亡,躲過一場更大的浩劫,形容算是「不幸中的大幸」。[171]

警方

警方嚴厲譴責示威者的暴力行動,並聲稱受箭所傷的警員當時正進行傳媒聯絡工作,附近或有大批傳媒正在採訪,此等攻擊行為對在場所有人構成嚴重生命威脅[43][44]。並指出正在理大一帶進行驅散及拘捕行動,由於局勢急劇惡化,警方再次呼籲市民不要前往理工大學一帶[172][173],又警告示威者切勿再攻擊警務人員指如果示威者繼續,警方將會在別無選擇下,使用所需最低武力,包括實彈還擊。[174]惟現場沒有來至校內人士的攻擊,而且有部分警察表示,要在理大將六四事件重演。[58] 針對傳言的銳武裝甲車上俗稱「聲波炮」的長距離揚聲裝置可產生超低音頻,導致聽者暈眩作嘔或喪失方向感,警方指全屬猜測。[4]然而,有記者指有衝突現場聽到3秒類似汽車防盜警報器的巨大刺耳聲響從遠方的裝甲車傳來,隨後感到不適,該記者相信是音波炮,刺耳聲音停止後,同一方向傳來警察廣播聲要求示威者盡快離開。[175]

政界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1月1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希望可以和平方式解決理工大學事件,已要求並與警方達成共識,將以更人性化的方法處理示威者離開理大校園。并呼籲留在校園的人士放下武器有序走出來,按照警方指示即可和平處理。而包括18歲以上的受傷人士將會先及時安排入院治療,隨後警方才會跟進。[176]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11月20日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目前繼續在理工大學努力斡旋,希望以包容和和平手法,讓校園內的人和平離開,妥善解決目前困局。[177]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11月20日呼籲理工大學內的人士和平有序地向警方自首,表示相信身邊有不少人關心他們,希望他們以自身安全為先。并對過去兩日協助游說學生離開理大的校長和老師表示感謝。[178]

其他院校

至11月18日凌晨,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聯同浸大校長錢大康、城大校長郭位、科大校長史維和港大校長張翔,凌晨發出呼籲,希望在理大一帶的各方克制,學生、校友及其他人盡快離開。[179]

個人及民間組織

  • 香港射箭總會不評論示威者行為,但譴責有人在不適當場所用箭,又說一向禁止運動員將箭瞄向人或死物,只可以射靶。他指如果箭射向身體腹部,甚至胸部,都有機會要看是甚麼弓磅,如果弓磅是重,受傷會很嚴重。[180]
  • 民間人權陣線在11月18日凌晨零時對國際社會發出求救信,指香港正面臨人道危機,88% 市民已受到催淚氣體影響,血腥鎮壓是實際出現的悲劇。[27][181]

癲狗日報

網媒《癲狗日報》攝影師於17日下午在理大外被警方水炮車射中。該報指出,称其攝影師頭部和腰部嚴重受傷。其後發表聲明,认为“特區政府和香港警察對前綫新聞記者施襲情況無日無之”,“已經達到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并譴責這種殘害新聞自由及傷害記者人身安全的行為,保留追究一切傷害該報前綫記者行為的法律及刑事責任的權利。[182]

 中国大陆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月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提問「中方是否應該允許學生離開」時,指警方所作所為完全是依法保障香港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183]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锡进建議警察「直接發射實彈」,一旦有「暴徒」被擊斃「警察不負法律責任」。[184][185]

香港警察在紅磡站停車場平台播放歌曲的行為被內地網民戲稱為「香港理工大學音樂節」,11月18日更有一份名為《香港警察主办——香港理工大学音乐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的歌單在中國內地爆紅,11月19日凌晨即已突破9萬播放量[186]

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於11月18日稱情況令人擔憂,應儘早結束,她呼籲香港與北京政府應面對自由、民主、人權的訴求,而不是以盾牌、子彈、手槍相對[187]

在台的中國民運人士王丹於社交媒體表示,一旦中共在香港屠殺人民,讓六四重演,必將廣為聯絡海外中國民主力量,協商各國的人權團體和港台移民團體,共同努力,促使國際社會抵制2022年中國舉辦冬季奧運會。[188]

 英國

英國前外相聶偉敬呼籲特首林鄭月娥指令警方不可使用實彈。[189]

英國綠黨前主席班奈特女男爵則表示,收到很多要求國際關注事件,要求英國政府動用一切渠道緩和事態。[189]

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稱,必須阻止流血事件出現,要求林鄭月娥立即採取行動,阻止悲劇上演。[189]

 美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非常關注事件,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任何一方的暴力都不能接受,並強調單靠執法工作不能解決問題,香港政府必須回應社會訴求,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增強問責性,香港政府有根本性的責任使香港回復平靜。蓬佩奧重申希望北京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保護香港的自由民主和法律制度[190]

美國眾議員吉姆·麥克高文強調,「全世界在觀望」目前香港的情況,更多暴力及流血只會令事態惡化,促請港府在處理事件時保持克制。[189][191]

美國參議員約什·霍利譴責香港警察正在香港理工大學製造人道危機特別是醫療方面的危機,呼籲香港特區政府應該停止現在的做法,以及香港警察應該要停止暴力鎮壓示威抗議。同時霍利亦讚揚香港理工大學内的示威者做的事正在啟發和改變世界,以及成功感動美國參議院,對此他感謝示威者的勇氣和英勇。[28]

流亡美国的政论家陈破空认为香港警察攻击香港理工大學,即出动警察攻击一所著名大学,不但香港历史上所没有,即世界各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192]

 歐盟

對於大批穿反光衣的義務急救員和救護員在2019年11月17日離開理大校園時均被警方拘捕,歐盟對外事務部發言人科齊揚契奇(Maja Kocijancic)在回應事件時,指醫療人員在試圖協助治理傷者時被執法人員拘捕是令人十分關注的[193],更指香港警方的所為即使是發生在戰爭中,亦會觸犯國際人道法《日內瓦公約[194]

 联合国

11月19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發表聲明敦促香港政府尽一切努力缓和局势,解决留在校内的人所面临的明显恶化的人道主义形势,并促使事态得到和平解决。表示不贊同參與抗议的人诉诸极端暴力(包括针对警察的暴力)并且呼籲所有参与抗议的人放弃并谴责使用暴力。聲明又認為應該對暴力行為問責,包括被指控違法暴力之個人及警察。[195]

影響

香港警察进攻香港中文大学事件以及随后包围香港理工大学事件,导致美国参议院快速推动通过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196]

2020年8月7日,美國財政部根據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簽署的第13936號行政命令,宣佈制裁林鄭月娥等11名侵犯人權和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其中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因為指揮香港警察圍困香港理工大學而遭到制裁。[197]

相關電影

事件其間有不少人在艱難危險的環境下到場拍攝記錄,其中「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團隊拍攝了片長88分鐘的紀錄片《理大圍城》,記錄了現場的前線抗爭者被警方重重包圍的徬徨與掙扎,到多個校長前來拯救學生的反應。該電影被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物辦事處(簡稱「電檢處」)把《理大圍城》評為「三級」,禁止未成年人觀看,並要求在紀錄片前加上警告字句,指片段內容「根據現行法例可能會構成刑事罪行」,又指「部份內容或評論亦可能未獲證實或有誤導成份」。[198]其後奪得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剪接獎[199]和2020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

而本地媒體眾新聞亦首次製作新聞紀錄片《紅磚危城》,拍下理大圍城幕幕傷痛和一切警暴過程,並入選第13屆香港獨立電影節[200]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香港理工大學衝突

參考文獻

  1.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2. .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3. . now新聞. 2019-11-18 [2019-11-18] (粵語).
  4. . on.cc東網. 2019-11-17 [2019-11-17] (中文(香港)‎).
  5. .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6. . 東方日報. 2019-11-18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7. . 星島日報. 2019-11-20 [2019-11-20].
  8. 聯合新聞網.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中文(台灣)‎).
  9. . 2019-11-19 [2019-11-19] (英国英语).
  10.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11. .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19-11-19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中文(台灣)‎).
  12. . www.rfi.fr.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13. . Asia Times. [18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14. . Hong Kong Free Press. 18 November 2019 [18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15. . www.dw.com.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16. . std.stheadline.com.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英语).
  17. . www.takungpao.com.hk.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18. . news.wenweipo.com.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19. . www.chengpou.com.mo.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20. . news.wenweipo.com.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3).
  21.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1-17] (中文(香港)‎).
  22. .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23. . on.cc東網.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24. . now新聞台.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粵語).
  25. .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26. . 理大學生報編委會 hkpusu PressCom. 2019-11-18 [2019-11-18] (粵語).
  27. . 自由電子報.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台灣)‎).
  28. . 大紀元時報. 2019-11-20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29. . 香港電台. 2019-11-18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0.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9-11-21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31. . BBC. 2019-11-18 [2019-12-02].
  32. . 立場新聞. 2019-11-29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33. . 香港01. 2019-11-11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34. . 立場新聞. 2019-11-11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35.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36. . 東網.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37. . on.cc東網. 2019-11-17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中文(香港)‎).
  38. . 星島日報.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中文(香港)‎).
  39.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40. . 星島日報. 2019-11-17 [2019-11-17] (中文(香港)‎).
  41.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42. . Now新聞台. 2019-11-17 (中文(香港)‎).
  43. . 明報.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44. . 信報.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45. . 星島日報.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中文(香港)‎).
  46. . 星島日報.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中文(香港)‎).
  47. . on.cc東網. 事件发生在 2019-11-18 (中文(香港)‎).
  48. . on.cc東網. 2019-11-18 (中文(香港)‎).
  49.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50. .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中文(香港)‎).
  51. 張嘉敏, 李慧妍.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中文(香港)‎).
  52. 黃宇翔. . 亞洲週刊. [2019-11-21].
  53. 劉定安, 陳倩婷, 張美華, 黃偉倫, 張嘉敏, 王潔恩, 梁祖饒, 陳信熙. . 香港01.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54. . 自由電子報.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台灣)‎).
  55. . 芋傳媒 TaroNews.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台灣)‎).
  56. . 文匯報. 2019-11-18 (中文(香港)‎).
  57. . 蘋果日報. 2019-11-17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58. . 蘋果新聞網. [2019-11-18] (中文(台灣)‎).
  59. . on.cc東網.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60. . 立場新聞.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61. . 自由時報.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62.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
  63. . 香港電台.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64. . 星島日報. 2019-11-19 (中文(香港)‎).
  65. . www.ntdtv.com. 2019-11-27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台灣)‎).
  66. 作者:熱血編輯部11-28-2019. . www.passiontimes.hk.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67. . 頭條日報. 2019-11-19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68. . 頭條日報. 2019-11-19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69. . www.facebook.com. [2019-11-18] (中文(简体)‎).
  70.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11-18 [2019-11-18] (中文(香港)‎).
  71.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繁體)‎).
  72. 勞敏儀. . 香港01. 2019-11-18 [2019-11-18] (中文(香港)‎).
  73.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英语).
  7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75. . 星島日報. 2019-11-18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中文(香港)‎).
  76. . 蘋果日報. 2019-11-20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77. . 明報. 2019-11-20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78. . am730. 2019-11-19 [2019-11-26].
  79. . 蘋果日報. 2019-12-03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80. . AM730. 2019-11-18 [2019-11-19].
  81. . 頭條日報. 2019-11-18 [2019-11-19].
  82. 王潔恩. . 香港01. 2019-11-18 [2019-12-01].
  83. . 星島日報. 2019-11-18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中文(香港)‎).
  84. 有限电视. (视频). youtube.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85. . 中央社. 2019-11-20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86. 自由時報. .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87. 三立新聞. (視頻). youtube. 2019-11-19 [2019-11-19].
  88. . 香港電台網站中文新聞. 2019-11-18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89.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11-19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90. 香港電台. . 2019-11-19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91. . yahoo. 2019-11-19 (中文(香港)‎).
  92. . 立場新聞.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93. . Now新聞台. 2019-11-20 [2019-11-20].
  94. . 明報.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95. . 香港電台.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96. . 明報.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97. 勞敏儀. . 香港01. 2019-11-19 [2019-11-19] (中文(香港)‎).
  98.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11-20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99. . 香港電台. 2019-11-20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00. . 香港01. 2019-11-20 [2019-11-21].
  101. . 幫港出聲. 2019-11-20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102. . 星島日報. 2019-11-20 (中文(香港)‎).
  103. . on.cc東網. 2019-11-21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中文(香港)‎).
  104. 韋景全. . 香港01. 2019-11-22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05.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11-22 [2019-11-22].
  106. . Now新聞台. 2019-11-22 [2019-11-22].
  107. . 立場新聞. 2019-11-23 [201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08. . www.guancha.cn.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109. .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110.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11-24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111. . 香港01. 2019-11-24 [2019-11-24].
  112. . 頭條日報. 2019-11-24 [2020-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5).
  113. . 頭條日報. 2019-11-26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14.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5 [2019-11-25].
  115. . 香港理工大學. 2019-11-25 [2019-11-25].
  116.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11-25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117.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9-11-25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7).
  118. .
  119. on.cc 東網. . 2019-11-27.
  120. . on.cc. 2019-11-28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21. . now新聞. 2019-11-28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122.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6 [2019-11-26].
  123. . am730. 2019-11-26 [2019-11-26].
  124. . 香港理工大學. 2019-11-26 [2019-11-26].
  125.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6 [2019-11-26].
  126.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11-26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27.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11-29].
  128. . 香港理工大學. 2019-11-27 [2019-11-27].
  129. . 香港理工大學. 2019-11-27 [2019-11-27].
  130. . am730. 2019-11-27 [2019-11-27].
  131. . 明報. 2019-11-28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32. . 香港電台. 2019-11-28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33. . 明报. 2019-11-28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134.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8 [2019-11-28].
  135.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8 [2019-11-28].
  136. . 香港政府新聞處. 2019-11-29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137. . 香港理工大學. 2019-11-29 [2019-11-29].
  138. . 立場新聞. 2019-11-29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139. . am730. 2019-11-29 [2019-11-29].
  140. . Now新聞台. 2019-11-29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
  141. . am730. 2019-11-29 [2019-11-29].
  142. . 香港電台. 2019-11-29 [2019-11-29].
  143. . 頭條日報. 2019-11-30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144. .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香港)‎).
  145. . 東網. 2020-05-02.
  146.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00718/s00002/1595010094223/o%E8%A8%98%E6%90%9C%E7%90%86%E5%A4%A7%E5%AD%B8%E7%94%9F%E6%9C%83%E5%B0%8B%E7%AE%AD%E6%9C%83%E5%90%8D%E5%96%AE-%E6%9F%A5%E5%8E%BB%E5%B9%B4%E5%9C%8D%E7%90%86%E5%A4%A7%E8%AD%A6%E5%93%A1%E4%B8%AD%E7%AE%AD-%E6%AA%A25%E9%9B%BB%E8%85%A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記搜理大學生會尋箭會名單 查去年圍理大警員中箭 檢5電腦
  147. 李忠謙. . 風傳媒. 2019-11-20 [2019-11-20].
  148. . am730. 2019-11-29 [2019-11-29].
  149. . 明報. 2019-11-21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150. 【營救理大】歌手莊正被控暴動 恐懼擔心落淚 「但每個人也要堅持信念」
  151. . 立場新聞. 2019-11-20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52. . 立場新聞. 2021-02-19 [2021-02-20].
  153. . 立場新聞.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54. . 明報. 2019-11-21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155. . 上報. 2019-11-30 [2019-11-30].
  156. . 立場新聞.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57.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11-19 [2019-11-20].
  158. . 頭條日報. 2019-11-19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159. . 頭條日報. 2019-11-19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60. . 立場新聞. 2019-11-18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61. . 香港01. 2019-11-19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3).
  162.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163. .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英语).
  164. . 新唐人電視台. 2019-11-19 [2019-11-20] (中文).
  165. . 2019-11-21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中文(中国大陆)‎).
  166. . 幫港出聲. 2019-11-20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粵語).
  167. . 2019-11-21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中文(中国大陆)‎).
  168. . 立場新聞. 2019-11-22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169. . 立場新聞.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170. . on.cc東網. 2019-11-20 (中文(香港)‎).
  171. . am730. 2019-11-29 [2019-11-29].
  172. . 商業電台.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173.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174.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175. . 蘋果日報.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176. . 文匯報. 2019-11-19 (中文(香港)‎).
  177. . 文匯報. 2019-11-20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中文(香港)‎).
  178. . on.cc東網. 2019-11-20 (中文(香港)‎).
  179.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180. . 無綫新聞.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181. . tw.news.yahoo.com.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台灣)‎).
  182.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183. . on.cc東網. 2019-11-18 (中文(香港)‎).
  184. . 2019-11-17 (中文(中国大陆)‎).
  185. . 蘋果新聞網. [2019-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中文(台灣)‎).
  186. .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11-19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87. . 自由時報. 2019-11-18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188. . www.facebook.com. [2019-11-18] (中文(简体)‎).
  189.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中文(香港)‎).
  190. . 頭條日報. 2019-11-19 [2019-11-19].
  191. McGovern, Rep Jim. . @RepMcGovern. 2019-11-17 [2019-11-17] (中文(香港)‎).
  192. . 陈破空纵论天下. 2019-11-18 [2019-11-18].
  193. . 流動新聞. 2019-11-19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中文(香港)‎).
  194. . 蘋果日報.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中文(香港)‎).
  195. . 联合国新闻.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96. . www.cna.com.tw.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97.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98. 李翰文. . 2020-12-08 [2021-01-18].
  199. . 蘋果日報. 2020-11-27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200. . 眾新聞. 2021-01-04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