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D輕機槍

RPD俄语РПД,意思是「捷格佳廖夫轻机枪」)是一种由瓦西里·捷格佳廖夫()设计,苏联制的7.62×39毫米口徑轻机枪,用於取代自二戰前便已裝備蘇軍的7.62×54毫米口徑DP輕機槍。RPD曾經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制式轻机枪,並為蘇聯戰後的第一代班支援武器。

RPD
类型轻机枪
原产地 蘇聯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4年-1960年代(蘇聯)
使用方參看使用國
参与战争/衝突二戰
第一次中東戰爭
越南战争
寮國內戰
蘇伊士運河危機
中印邊境戰爭
南非邊境戰爭
柬埔寨內戰
六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
印尼入侵東帝汶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中越戰爭
阿富汗內戰
1979年阿富汗戰爭
两伊战争
兩山戰役
1982年黎巴嫩戰爭
泰寮邊境戰爭
海灣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
索馬里內戰
盧旺達內戰
2001年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巴基斯坦西北部戰爭
泰柬边境争端
2011年利比亞內戰
2011年敘利亞內戰
頓巴斯戰爭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
2015年也門內戰
其他
生产历史
研发者瓦西里·捷格佳廖夫
()
研发日期1943年
生产商捷格佳廖夫工廠
生产日期1944年-1960年代
衍生型RPDM、56式56-1式、62式
基本规格
重量空槍:7.5公斤(14.55磅)
长度1,037毫米(40.8寸)
枪管长度521毫米(20.5寸)

子弹7.62×39毫米
口徑7.62毫米
枪机氣動式
開放式槍栓
魚鰓式閉鎖
发射模式全自動
射速650發/分鐘
枪口初速735米/秒
有效射程800
最大射程2,000米
供弹方式100發彈鼓(彈鏈
瞄具缺口式照門
NSP-2夜視瞄準鏡

歷史

苏联槍械設計師瓦西里·捷格佳廖夫早在1943年就已经设计了RPD轻机枪。1944年初在二战中少数RPD轻机枪在对德国的前线进行了测试,并被限量使用。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一直到战后才大规模装备苏联部队。RPD亦是第一款使用7.62×39毫米子弹的机枪,與SKSAK所使用的彈藥相同。

设计

造型

RPD擁有兩根可以疊起來的兩腳架。其彈藥從彈鼓中透過一條100發子彈的金屬彈鏈輸送。彈鼓裝在機匣下方,彈鏈從左邊進入機匣。RPD使用7.62×39毫米子彈,但因使用專門的金屬彈鏈來給彈,並無法直接使用一般步槍的彈匣。其槍托和手柄是製品,其餘部分為製。在發射機制方面,RPD採用瓦斯氣壓傳動式,在槍栓左右兩側各有一突耳,利用這兩個突耳,使槍機與槍機容納部完成閉合,屬於典型的狄格帖諾夫設計。

型号

RPD最初是在苏联制造的,这里它一共有过五个不同的型号,但这些型号没有名称:

  • 最早的型号在子弹进入机枪的孔上还没有防尘蔽,但是在照門的右面有一个钮来校准侧风
  • 这个型号也没有防尘蔽,瞄准器旁的钮在其左边
  • 这个型号有一个防尘蔽
  • 第四个型号拥有与第三个型号一样的改善,此外它的气管比较长,枪托有垫子。这个型号有时也被称为
  • 第五个型号如第四个型号,此外防尘蔽加强,在枪托上还装配有多节的清洁杆

其它获得允许生产RPD的国家

一名埃及海軍陸戰隊員使用RPD

普及

伊拉克戰爭期間被美軍繳獲的一批RPD
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員以RPD瞄準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也有使用RPD

苏联於1944年開始少量裝備RPD,但由於數量較少,所以並沒有普遍地在二戰中使用。蘇軍在二戰結束後到1960年代初期曾大量裝備RPD,直到被RPK取代後退役。RPD之所以被取代的原因源於其不可散式彈鏈及供彈結構的設計,令其無法跟AK步槍共用供彈具和零件。RPD在蘇軍退役後被蘇聯當局大量以軍援或其他名義出口到多個盟國及共產主義游擊隊,並在冷戰期間大量出現在多場位於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的武裝衝突當中。例如越南(當時仍然為北越)最早在越南战争中獲蘇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援得到大量RPD和56式班用機槍,至今仍然為越南人民軍的制式輕機槍。而現在於大多数國家中服役的RPD已普遍被RPK或其他更先進的机枪所取代,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依然使用。

RPD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部分國家都獲授權生產或被無牌仿製,埃及也拥有制造和出口RPD的许可。

使用國

BTR-80裝甲運兵車上手持RPD輕機槍的孟加拉士兵

前使用國

登場作品

電影

電子遊戲

  • 2004年—《戰地風雲:越南》:北越軍陣營突擊兵武器。
  • 2007年—《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及重製版:命名為“RPD”,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46號兵工廠的標記(僅出現於重製版遊戲),載彈量100發。重製版中玩家角色會在重新裝填動作完畢後才拉動拉機柄。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政府軍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和阿薩德派系叛軍所使用,也在部份關卡中作為固定武器登場。聯機模式中則作為解鎖武器登場,可由所有陣營使用,並可作定制改裝。
  • 200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及重製版:命名為“RPD”,機匣頂部裝有皮卡汀尼導軌鏡橋,載彈量100發。重製版中更正了鏡橋的正確固定方式,玩家角色在開始重新裝填前會先移開鏡橋,完成裝填後才把它推回原位,並拉動拉機柄。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力量、馬卡洛夫的私兵、巴西武裝團伙、阿富汗叛軍和影子連所使用。聯機模式中則作為解鎖武器登場,可由所有陣營使用,並可作定制改裝。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命名為“RPD”,機匣頂部裝有皮卡汀尼導軌鏡橋(在1980年代關卡中登場可視為一種時代錯誤),載彈量100發。僅在戰役模式和殭屍模式中登場。戰役模式中由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古巴軍隊阿富汗聖戰者蘇聯軍隊巴拿馬國防軍及梅嫩提斯販毒集團所使用,也可在解鎖後由玩家角色裝備,並可作定制改裝。
  • 2020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命名為“RPD”,載彈量75發,奇怪地使用可散式彈鏈。戰役模式中由蘇聯軍隊古巴軍隊所使用。

動畫

注釋

    参考文献

    • Wozniak, Ryszard. . . Warsaw, Poland: Bellona. 2002. ISBN 978-83-11-09312-6.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RPD輕機槍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