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鯤鯓砲臺
二鯤鯓臺,或作二鯤鯓臺,舊稱安平大砲臺[註 1],現在一般俗稱為億載金城[註 2](台羅:It-tāi-kim-siânn),是一座清朝時建立的砲臺。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
二鯤鯓臺 | |
---|---|
臺灣臺南市安平區光州路3號 | |
二鯤鯓砲臺城門
| |
类型 | 砲臺 |
设施 | |
控制者 | 大清帝國(1874-1895) 大日本帝國(1895-1945) 中華民國(1945-) |
公众开放 | 是 |
现状 | 現存 |
历史 | |
建於 | 1874年 |
建造者 | 沈葆楨 |
使用时期 | 1874年-1905年 |
材料 | 紅磚 |
战役 | 中法戰爭、乙未戰爭(乙未抗日) |
驻军状态 | |
历任指挥官 | 沈葆楨 |
二鯤鯓砲臺 | |
---|---|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 |
其他名稱 | 億載金城 |
登錄等級 | 國定古蹟 |
登錄類別 | 關塞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安平區光州路三號 |
建成年代 | 大清同治13年(1874年) |
詳細登錄資料 |
沿革
在清治時期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侵入今屏東縣一帶,引發了牡丹社事件。而清廷知道日軍犯臺後,遂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來臺處理此事。這段時間裡,沈葆楨在臺灣規畫並進行了許多事情,而興建二鯤鯓臺便是其中的一件。
當時沈葆楨聘請了原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M. Berthault)及魯富設計砲臺,而帛爾陀在設計時則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該工程從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開始動工,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才完工,而光緒年間亦有再加以修建。而在這之後二鯤鯓臺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1895年)劉永福抗日時,都曾對敵砲擊而發揮了其防禦外敵的功能。
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人在統治初期並未予以維護,故二鯤鯓臺便一片荒蕪。而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政府把一些億載金城的大砲賣出去,以補償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現僅留後膛小砲一座為當時古物。除此之外,由於兵器的進步以及軍事理論的改變,億載金城遂就此失去了其戰爭價值。不過後來日本人將其列為府城名勝,遂又予以整修,並將原本進入砲臺的木橋改為飾以洗石子的鋼筋混泥土橋。
二次大戰後,由於二鯤鯓臺地處荒郊,又有違建戶進入其中居住,以致砲臺情況更為糟糕。直到民國64年(1975年),正好是其建成一百週年的時候,臺南市政府大規模整建,並仿製當年大砲、小砲,大致恢復了昔日氣派。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二鯤鯓臺名列其中。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二鯤鯓臺改為國定古蹟。
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時又再次進行修復,而後重新開放。另外在最後一次整修時挖出了部分原埋藏於地底之下的遺跡,以玻璃罩保護著以供人參觀。
建築特色
二鯤鯓臺基本上是一座方形砲臺,而四個角落則是突出的稜堡,上頭安置大砲[註 3]一座。稜堡比周圍環境較高,並留有馬路與矮牆(胸牆),而砲臺牆體則成45°傾斜。稜堡之間的牆壁內凹,主要是規畫讓槍隊在此防禦已經侵犯到近處的敵人。
砲臺周圍有護城河圍繞,過去要進出砲台只能經由東面門洞可升降的木橋進出。而通過長達21公尺的門洞後,在砲臺正中央便是操兵用的廣大中庭,而周圍則有兵舍及彈藥庫等。
圖片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二鯤鯓砲臺 |
- 「億載金城」正門
- 中庭(昔日練兵之處)
- 大砲(仿製品)
- 小砲(仿製品)
- 二鯤鯓砲臺沈葆楨像
- 彈藥庫殘跡標示
- 兵房與小礮彈藥庫遺跡
- 火炮射擊表演
- 砲臺護城河
- 二鯤鯓砲臺鳥瞰圖
交通運輸
編號 | 路線 | 營運單位 | 備註 |
---|---|---|---|
2 | 崑山科技大學-安平白鷺灣社區 | 府城客運 |
|
14 | 台南車站-億載金城 | 府城客運 | |
19 | 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大灣高中 | 府城客運 |
|
77-2 | 安平漁人碼頭-興達港觀光魚市 | 府城客運 |
|
99 | 臺南轉運站-七股鹽山 | 府城客運 |
|
雙層巴士 | 台南火車站(北站)-台南火車站(北站) | 府城客運 |
|
- 公共自行車T-Bike:億載金城站(32車位)
註釋
參考資料
- 傅朝卿. .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頁30-31. ISBN 957-30880-4-5.
- 王浩一. .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ISBN 978-986-678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