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樓
赤嵌樓(臺灣話:),又作赤崁樓,位於臺灣臺南府城。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又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意謂省城),在地人稱為「番仔樓」(臺灣話:),曾為全台灣島的商業中心,至清代已倾圮,僅留部分殘蹟。
赤嵌樓 | |
---|---|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 |
登錄名稱 | 赤嵌樓 |
舊稱 | 普羅民遮城、赤嵌城 |
其他名稱 | 赤嵌樓、次崁樓 |
登錄等級 | 國定古蹟 |
登錄類別 | 衙署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南市中西區 民族路二段212號 |
座標 | 22°59′51″N 120°12′10.12″E |
建成年代 | 1653年 |
詳細登錄資料 |
今日所見的赤嵌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廟宇,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1],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嵌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2]今列為國定古蹟。
沿革
早期的臺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稱之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臺江東岸則是平原區,是平埔族新港社的領地。明代中葉。當時已有一些倭寇、海盜,以臺南為基地,為禍附近海域,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與臺灣原住民皆深受其騷擾,明朝廷幾次派兵討伐,與原住民有了接觸。閩粵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荒、漁業、商業等目的而移居到臺南,在一鯤鯓、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赤崁一帶早在荷蘭人來到之前就有漢人聚集,明代張燮在《霏雲居續集》記載,明朝水師軍官趙秉鑑意圖謀反,他當時以台灣為根據地,並約在1617年於赤崁首次築城。後來的西班牙地圖標註此地為「漢人漁民與盜賊(lugar de chinos pescadores y ladrones)」的5000人聚落。
荷蘭統治時期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商李旦的调停下,和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达成协议,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臺灣南部。赤崁城是荷蘭人在臺灣發展時修築的,他們先向西拉雅族新港社取得土地,規劃了赤崁市街,後來在市街北修築同名的小堡壘,可容100人。後來才擴大規模,最終於1653年完工。
荷蘭人在大員興築商館並拓展其規模成為西式水岸堡壘,即為臺江西岸的一鯤鯓沙洲上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後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臺灣市街」(於今安平延平街一帶)與「赤崁市街」(今民權路)。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故素有「臺灣第一街」之稱。至於後者,則是臺灣第一條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
荷蘭人在臺灣島上的統治,由於對從中國大陸引進漢人農工的百般苛徵、限制,終於招致漢人不滿,引爆1652年的郭懷一事件。該起義事件雖然最後被弭平,但荷蘭人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遂於赤崁市街北方建造了赤崁省的省城城塞——普羅民遮城[3]臺灣人則稱該城為赤崁樓或紅毛樓。現代台灣史學者翁佳音、許雪姬等人提倡,舊譯赤崁省的首府為普羅民遮是不洽當的,因普羅民遮即行省之意,其正式名稱應改譯為赤崁省或赤崁城。
1648年荷蘭人的福爾摩沙議會決議,把漢人地名赤崁改成荷蘭式地名荷恩(Hoorn),並在口頭上與書面上都要使用荷恩取代赤崁。
鄭氏時期
1661年4月,鄭成功在任職荷蘭通事之何斌的引導下,通過鹿耳門港道,越渡臺江內海,首先攻下普羅民遮城。之後鄭氏將臺灣赤崁定為東都明京,於普羅民遮城設承天府衙門,並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設一府二縣。9個月後,鄭成功再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38年的經營。
隨後,鄭成功改熱蘭遮城為安平城,做為延平郡王府邸,人稱「延平王城」;已改名承天府衙門的原普羅民遮城,則做為全島公家最高行政機構,俗謂赤崁樓。然而不到半年,鄭成功即病逝。其世子鄭經自廈門起兵返臺,打敗了其叔父鄭世襲而即位,在1664年廢東都,改稱東寧。承天府裁廢後,赤崁樓便成為儲藏火藥的場所。
清代時期
1721年,朱一貴起義反清,赤崁樓的鐵鑄門額被拆去鎔鑄武器。以後再加上人為的殘損,颱風飄蝕、地震顛搖,到後來,赤崁樓只餘下四周的頹兀城牆,呈現一片淒清荒涼的景象。
1786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政府把福康安將軍平定過程刻成十塊長方形石碑,取「石全石美」之意,四面碑文以漢文撰寫、四面以滿文撰寫,兩面漢滿並用。其中一面漢滿並用碑文分贈諸羅(嘉義),放於縣城東門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後來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移到今新榮路三商百貨附近,之後再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其餘九座立於今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1935年日方移往大南門甕城,民國49年後移到赤崁樓安置。又當年製作承載石碑的贔屭底座運抵臺灣府城時,其中一座不慎掉入港內,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即運往諸羅縣城),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發現,以白蓮聖母的名義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 。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赤崁樓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上。這五座建築物,巍峨高聳,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壯偉氣派。
「嵌」「崁」之爭
1965年,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題字「赤嵌樓」時,有人提出異議應為「赤崁樓」,但經學者考證,明清史書均作赤「嵌」樓,是由平埔語的地名音譯而定,康熙字典亦只收錄「嵌」,而後官方採納學者意見,官方文書及民間刊物自此均用赤「嵌」樓[5]:115。
然而2003年時,「本土文史人士」以「『崁』字較有本土意涵」建議臺南市政府將赤嵌樓、赤嵌街、赤嵌里改用「崁」字,正值市府推行本土化政策,而後臺南市官方文書改用「赤崁樓」,引發文史界反彈[5]:116-117。
2003年4月5日,台灣「歷史月刊」第183期(p122~p128)刊出《赤嵌原是託聲語,崁字焉能獨出頭?--台南「赤嵌樓」名號平議》,作者台南一中教師張力中,詳細論述,並附有多條補記。文中考證出「崁」字並非典雅正字,「嵌」字才是正寫,赤嵌(Saccam)一詞源出平埔族語,「赤崁樓」便應當依明清官方文書正式寫成「赤嵌樓」。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仍於2003年3月12日以10票比4票表決,議決市府公文一律將「赤嵌樓」寫法改成為「赤崁樓」。
啟蒙學會邱奎壁會長意見: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結構必須檢討,其成員多是官員、市議員、律師、建築師,甚至還有參考書商,而專研歷史、文字學的委員不到五人。彼等外行人擅改「嵌」為「崁」,理由無法令人信服。
成功大學歷史系何培夫副教授意見:以「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網站」檢索「台灣文獻叢刊」為例,關於「赤嵌樓」的記載有15段,「赤崁樓」只有1段;「赤嵌」有525段,「赤崁」則只有41段,可見史書記載之取捨。
台南市長許添財於市政會議裁示:舊有的里名仍保留「赤嵌」,新的交通路標、公文書寫則一律改為「赤崁」。Saccam之爭,反而治絲益棼。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鄭道聰委員意見:政權隨時在輪替,今日強以「赤崁」為主流;不出幾年,還是有名義改為「赤嵌」。
台南市文史協會劉阿蘇意見:從內政部指定的名稱,以及碑文、文獻資料看,應該尊重「赤嵌樓」的歷史事實。
安南國中陳紀饒老師意見:地方政府命令牴觸中央,應屬無效。教育部編印的《國語一字多音審定表》,已經規定「赤嵌樓」的「嵌」,音ㄎㄢˇ,不能寫作「崁」。府城學子在全國性考試中,若執意與其它縣市考生使用不同文字,硬將「赤嵌」寫成「赤崁」而遭扣分,責任可能只有自行擔負。
實景
- 赤崁樓外觀(2007年11月)
- 赤嵌樓牌匾特寫
- 蓬壺書院遺址
- 鄭成功受降圖(受談判委任狀圖)
- 文昌閣
- 文昌閣内的魁星塑像
- 赤崁樓的「書葉竹節窗」,竹節寓意節節向上。
交通運輸
編號 | 路線 | 營運單位 | 備註 |
---|---|---|---|
3 | 海東國小-德高國小 | 府城客運 |
|
5 | 桂田酒店-市立醫院 | 府城客運 |
|
77 | 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南紡購物中心 | 四方客運 | |
88 | 台南火車站(南站)-台南火車站(南站) | 府城客運 | |
99 | 臺南轉運站-七股鹽山 | 府城客運 |
|
雙層巴士 | 台南火車站(北站)-台南火車站(北站) | 府城客運 |
|
- 公共自行車T-Bike:赤崁樓站(32位置)
參考文獻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