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

伏羲
統治不詳
安葬
年號
谥号
庙号

伏羲氏遠古時期中國神話人物,為《史記》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後被道教吸收為神祇,亦是儒教的祭祀對象。

根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伏羲就是天皇。

記載及起源

伏羲與女媧

伏羲氏傳說生於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1],有文字記載的出現時代在战国時代以后。[2]

莊子》一書最早记載伏羲之名。[3]伏羲的称谓繁多,又称宓羲[4]、炮犧[5]、庖牺[6]、包牺[7]、羲皇[8]、皇羲及太昊[9]等,《史記》中稱「伏犧」或「虙羲」[10],为华胥氏之子,少典之父,炎黄之祖。伏羲传说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异。相传伏羲氏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11],亦传说伏羲创文字、古琴[12]白虎通义》:“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的地位。據傳伏羲與女娲為兄妹[13],“伏羲鳞身,女娲蛇躯”[14],兩人結為夫婦[15][16],因而被後人稱之為龍祖。[17]

東漢《潛夫論》記載,赤帝魁隗氏,號神農氏,被稱為炎帝,取代伏羲氏成為天下共主[18]司马贞指出伏羲女娲,為华胥氏所生,在燧人氏之後為王[19]

伏羲氏自古以来被奉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20];同时在神话中,也被认为是所有人类的祖先,伏羲氏是三皇之一,徙治陈仓,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以“龙”为图腾,風姓中国传说时代「伏羲」的姓。[21]

传说的演变

根据战国时期出土文献《楚帛书》甲篇的记载,伏羲是楚国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22]

先秦时期,伏羲与太昊为两人,太昊以玄鸟图腾,为东夷部族想象中的祖先。如《左传》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皋氏鸟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未提到伏羲。两人相混始自西汉刘歆《世经》,刘歆出于将五德终始说由五行相克改为五行相生的目的,修改并扩充了帝王的五德谱系,在此过程中为了调和现存世系记载与其理论的矛盾,宣布神农就是炎帝、伏羲就是太昊。自此,伏羲成为「太昊伏羲氏」,太昊的一些特性,如风姓,也被嫁接到伏羲身上。[23]

近代另有一說,以为伏羲即盘古氏[24]學者以文字學的角度考証盘古氏,“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25]黃帝取代炎帝,擊敗蚩尤後,炎帝、蚩尤等部落的一部分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以后,其先祖伏羲在传说中演变为盘古,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当中,演变出“盘古开天”的传说,而盘古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26]当代学者一般认为盘古神话与伏羲神话属于两个不同的神话谱系[27],盘古神话则可能与盘瓠神话有关,但仍有争议。[28]

伏羲、女娲交尾的形象在汉朝时已相当盛行[29],但伏羲、女娲兄妹婚并繁衍全人类的神话,晚至唐朝才在文献中被记录,且与女娲造人的神话矛盾,可能是后来才从南方引入的,其原型就是南方少数民族中广泛存在的兄妹婚创世神话。[30]

影響

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伏羲陵)。

甘肅天水伏羲城

影視形象

電視劇

  • 2000年大陸版電視劇《伏羲女媧》:黃志忠飾伏羲
  • 2003年陸港合拍電視劇《奔月》:鄭則仕飾伏羲
  • 2004年香港版ATV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3》:鄭浩南飾伏羲
  • 2005年大陸版電視劇《天地傳奇》:焦恩俊飾伏羲
  • 2010年大陸版電視劇《華夏演義》:劉德凱飾伏羲
  • 2014年大陸版電視劇《英雄時代》:張紀中飾伏羲

電影

  • 2009年大陸版電影《人皇伏羲》:譚耀文飾伏羲

参考文献

  1. 《帝五世纪》载:“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2. 中央民族大学. . Zhong yang min zu da xue xue bao bian ji bu. 2006: 123 [19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第 123 頁) 这里的"盘古"、"伏犧"、"神农"都是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他们出现的时代都在战国以后。
  3. 莊子》书中的伏羲名号竟有三种写法,或记为伏羲、伏犠、伏戏。
  4. 漢書·古今人表》
  5. 《漢書·律歷誌下》
  6. 水经注·渭水》
  7. 易經·系辞下》
  8.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羲皇。”李善註:“伏羲為三皇,故曰羲皇。”唐杜甫《醉時歌》:“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遇屈宋。”
  9.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之語:“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10. 《史記·封禅书》:“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
  11. 《易·係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烏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12. 繹史》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儷皮(鹿皮)為禮”。《抱朴子·對俗篇》:“太昊(伏羲)師蜘蛛而結網。”《楚辭·大招》:“伏羲作瑟,造《駕辯》之曲”。《易·系辞下》记载伏羲功业最完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13. 《后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14. 《文選·魯靈光殿賦》
  15. 敦煌《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載:“尔时人民死,惟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衣龙上天,得存其命。恐绝人种,即为夫妇。”
  16. 全唐诗》卷三八八卢仝诗《与马异结交》说:“女媧本是伏羲婦。”
  17. 《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淮南子·說林篇》載:“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18. 《潛夫論》〈五德志〉:「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赤帝魁隗,身號炎帝,世號神農。代伏羲氏。」
  19.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20. 唐太宗《修晋书诏》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
  21. 帝王世纪》:“伏羲氏,風姓也。”《竹书纪年》:“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
  22. 张开焱.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4 (1): 63–68.
  23. 郭延坡.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1 (1): 118–124.
  24. 徐松石《伏牺盘古考》一文考证:“盘古王和伏羲氏原是一个人”。
  25. 徐松石:《盘古与伏牺》
  26. 《闻一多全集》卷一《神话与诗》第16页
  27. 蓝阳春.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3): 123–129.
  28. 蓝阳春.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4): 105–109.
  29. 闻一多. .
  30. 杨利慧.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6): 20–26.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