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
天水市,古称上邽、成纪、秦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市境北界平凉市,西邻定西市,南接陇南市,东毗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交界,西北部为黄土梁峁和沟壑区,东南部秦岭、关山为土石山区和森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全市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331.17万,市人民政府驻秦州区。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水市 | |
地级市 | |
![]() 鸟瞰天水 | |
![]() | |
别称 | 西北小江南、羲皇故里 |
旧称 | 上邽、秦州、成纪 |
名称起源 | 因天水郡而得名 |
所属 | ![]() |
行政区划代码 | 620500 |
下级行政区 | 2市辖区、4县、1自治县 |
设市时间 | 1985年7月8日 |
政府驻地 | 秦州区 |
主要领导人 | |
- 市委书记 | 王锐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蒋晓强 |
- 市长 | 王国先 |
- 政协主席 | 赵卫东 |
位置 | 34°34′34″N 105°42′32″E |
面积 | |
总面积 | 14,277 km²(全省第9位,占全甘肃省3.35%) |
- 市区 | 5,857 km² |
海拔 | 天爷梁,3,120m |
气候 | 中温带半湿润气候 |
- 年均温 | 11 ℃ |
- 年降水 | 491.7 mm |
人口(2015) | 331.17万人(全省第2位,佔全甘肃省12.74%) |
- 市区(2015) | 121.95万人 |
- 城镇(2015) | 116.9万人 |
密度 | 232/km² |
GDP(2015) | ¥553.77亿(全省第3位,佔全甘肃省8.21%) 88.91亿 美元(汇率) |
人均 | ¥16,743(全省第10位) 2,688 美元(汇率) |
邮政编码 | 741000 |
电话区号 | 938 |
时区 | UTC+8(东八区) |
市树 | 国槐 |
市花 | 月季 |
车辆号牌 | 甘E |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tianshui.gov.cn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甘肃发展年鉴-2016》 |
历史

历代变更 | |
设立 | 春秋 |
使用状况 | 甘肃省天水市 |
西汉 | 上邽县 |
北宋/辽朝 | 成纪县 |
明朝 | 秦州 |
现代 | 天水县 →天水专区 →天水市 |
早在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时,秦国即在这里置邽县,与冀县(今甘谷县)同为中国设县之始,后历称上邽县、成纪县、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设天水郡,其名源自于“天河注水”的传说,因而有“天水”之名。东汉、三国期间改称汉阳郡,西晋时改回天水郡。又因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于境内设秦州,后废,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复设,因此天水有“秦州”之名。直至清代,秦州辖境仍相当于今日天水之范围。
民国2年(1913年),撤秦州而设天水县,天水之名沿用至今。1949年8月,解放军进驻天水县,成立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后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设置天水市。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天水县并入天水市,设立秦城、北道两区,将原属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新设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2005年,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
地理
天水市以秦嶺為界線,地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渭河流經本市北部,秦嶺以北諸河流皆匯入渭河;嘉陵江西源——西漢水(亦名犀牛江)發源自本市南部,秦嶺以南各河流皆匯入嘉陵江。
天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與敦煌、武威、張掖、酒泉乃至新疆曾所擁有的諸多千佛洞並為佛國古道上的歷史見證。麦積山石窟有西魏文帝次子武都王元戊為其母追善的佛洞數座。
气候
天水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加之地形复杂,因此不同区域的气候有明显差别。天水北部降水明显少于天水南部,冬季气温在冰点上下,因此亦是冬季集中供暖的南界所在,降水较少。夏季稍微闷热,全年降水都在5月至9月集中。一月平均温为−2.0℃;七月平均温22.8℃。在春季期间,天水有时受到扬尘天气的影响,秋季以阴雨天气为主。全年日照时数约1910小时(43.6%)。
天水市(秦州区)(平均数据1971-2000年,极端数据1951-200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12.1 (53.8) |
20.2 (68.4) |
27.0 (80.6) |
31.8 (89.2) |
33.9 (93) |
37.2 (99) |
38.2 (100.8) |
36.1 (97) |
36.2 (97.2) |
28.5 (83.3) |
21.6 (70.9) |
14.7 (58.5) |
38.2 (100.8) |
平均高温℃(℉) | 3.5 (38.3) |
6.7 (44.1) |
12.2 (54) |
19.4 (66.9) |
23.7 (74.7) |
27.1 (80.8) |
28.8 (83.8) |
27.9 (82.2) |
22.3 (72.1) |
16.6 (61.9) |
10.5 (50.9) |
4.9 (40.8) |
17.0 (62.6) |
每日平均气温℃(℉) | −2 (28) |
1.0 (33.8) |
6.2 (43.2) |
12.6 (54.7) |
17.0 (62.6) |
20.6 (69.1) |
22.8 (73) |
22.0 (71.6) |
16.8 (62.2) |
11.0 (51.8) |
4.7 (40.5) |
−0.7 (30.7) |
11 (51.77) |
平均低温℃(℉) | −5.9 (21.4) |
−3 (27) |
1.6 (34.9) |
7.0 (44.6) |
11.3 (52.3) |
15.0 (59) |
17.8 (64) |
17.1 (62.8) |
12.7 (54.9) |
7.0 (44.6) |
0.7 (33.3) |
−4.6 (23.7) |
6.4 (43.5) |
历史最低温℃(℉) | −19.2 (−2.6) |
−16.6 (2.1) |
−10.0 (14) |
−6.4 (20.5) |
1.8 (35.2) |
5.5 (41.9) |
10.6 (51.1) |
8.4 (47.1) |
1.2 (34.2) |
−5.1 (22.8) |
−11.6 (11.1) |
−17.4 (0.7) |
−19.2 (−2.6)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5.1 (0.201) |
6.0 (0.236) |
18.7 (0.736) |
38.0 (1.496) |
54.5 (2.146) |
68.9 (2.713) |
84.6 (3.331) |
78.8 (3.102) |
74.3 (2.925) |
47.1 (1.854) |
12.1 (0.476) |
3.6 (0.142) |
491.7 (19.358) |
平均降水日数 | 5.0 | 5.2 | 7.9 | 8.9 | 10.5 | 11.2 | 11.8 | 10.7 | 11.2 | 10.6 | 5.4 | 3.0 | 101.4 |
平均相对湿度(%) | 62 | 60 | 61 | 59 | 62 | 66 | 70 | 71 | 76 | 77 | 71 | 65 | 66.7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44.3 | 128.4 | 142.2 | 182.0 | 201.7 | 190.0 | 195.7 | 193.4 | 125.4 | 123.7 | 133.4 | 151.0 | 1,911.2 |
来源 #1: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
来源 #2: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 |
政治
现任领导
机构 | ![]() 中国共产党 天水市委员会 书记 |
![]() 天水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
![]() 天水市人民政府 市长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天水市委员会 主席 |
---|---|---|---|---|
姓名 | 王锐[1] | 蒋晓强[2] | 王国先[3] | 赵卫东[4]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籍贯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甘肃省甘谷县 | 甘肃省武威市 | 河南偃师 |
出生日期 | 1963年10月(57歲) | 1961年4月(59歲) | 1968年9月(52歲) | 1961年6月(59歲) |
就任日期 | 2013年9月 | 2018年1月 | 2021年1月 | 2020年1月 |
历任领导
|
|
行政区划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天水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5]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6]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7] (2018年末)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8]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
620500 | 天水市 | 14,277.20 | 3,354,900 | 秦州区 | 741000 | 10 | 101 | 12 | |
620502 | 秦州区 | 2,374.48 | 663,300 | 大城街道 | 741000 | 7 | 16 | ||
620503 | 麦积区 | 3,483.02 | 570,400 | 道北街道 | 741000 | 3 | 17 | ||
620521 | 清水县 | 1,982.83 | 277,200 | 永清镇 | 741400 | 15 | 3 | ||
620522 | 秦安县 | 1,604.07 | 529,800 | 兴国镇 | 741600 | 17 | |||
620523 | 甘谷县 | 1,582.02 | 574,500 | 大像山镇 | 741200 | 13 | 2 | ||
620524 | 武山县 | 1,996.17 | 443,100 | 城关镇 | 741300 | 13 | 2 | ||
620525 |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1,254.62 | 296,600 | 张家川镇 | 741500 | 10 | 5 | ||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262548人[9]。其中,男性人口为1645313人,占50.43%;女性人口为1617235人,占49.57%。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74。0-14岁人口为680066人,占20.84%;15-64岁人口为2325116人,占71.27%;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7366人,占7.89%。
经济
天水是甘肃经济开发较早的城市,亦是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位于甘肃省的城市。目前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11.5%。[10]
旅游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漢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 高等学府
- 天水师范学院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高级中学
- 甘肃省天水一中(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二中学(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三中学
- 天水市第四中学
- 天水市第六中学
- 天水市第八中学
- 天水市第九中学(省级示范)
- 初级中学
-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 天水市第五中学
- 天水市龙园中学
- 天水市第七中学
- 职业教育
- 天水市第二师范
- 天水市卫生学校
-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看
- 關中-天水經濟區
注释
-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 常住人口为甘肃省201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天水在线.
-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district.ce.cn. [2020-04-29].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 (PDF). 天水市国土资源局. [2018-08-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4).
- 甘肃省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年11月. ISBN 978-7-5037-8988-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天水市统计局. .
- 《2011年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