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数

佩尔数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知道的整数数列,由递推关系定义,与斐波那契数类似。佩尔数呈指数增长,增长速率与白银比的幂成正比。它出现在2的算術平方根的近似值以及三角平方数的定义中,也出现在一些组合数学的问题中。

定义

佩尔数由以下的递推关系定义:

也就是说,佩尔数的数列从0和1开始,以后每一个佩尔数都是前面的数的两倍加上再前面的数。最初几个佩尔数是:

0, 1, 2, 5, 12, 29, 70, 169, 408, 985, 2378…… OEIS中的数列A000129

佩尔数也可以用通项公式来定义:

对于较大的n的项起主要作用,而的项则变得微乎其微。因此佩尔数大约与白银比的幂成正比。

第三种定义是以下的矩阵公式: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推出或证明许多恒等式;例如以下的恒等式,与斐波那契数的卡西尼恒等式类似:

这个恒等式是以上矩阵公式的直接结果(考虑矩阵的行列式)。

2的算術平方根的近似值

佩尔数出现在2的算術平方根有理数近似值中。如果两个大的整数xy佩尔方程的解:

那么它们的比就是的一个较精确的近似值。这种形式的近似值的数列是:

其中每一个分数的分母是佩尔数,分子则是这个数与前一个佩尔数的和。也就是说,佩尔方程的解具有的形式。是这些近似值中的第八个,在公元前3或4世纪就已经为印度数学家所知。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也知道这个近似值的数列;他们把这个数列的分母和分子称为“边长和直径数”,分子也称为“有理对角线”或“有理直径”。

这些近似值可以从连分数展开式推出:

取这个展开式的有限个项,便可以产生的一个近似值,例如:

素数和平方数

佩尔素数是既是佩尔数又是素数的数。最初几个佩尔素数是:

2, 5, 29, 5741, …… OEIS中的数列A086383

与斐波那契素数相似,仅当n本身是素数时才有可能是素数。

唯一的既是佩尔数又是平方数、立方数或任意整数次方的数是0, 1, 以及169 = 132

然而,佩尔数与三角平方数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出现在以下佩尔数的恒等式中:

等式的左面是平方数,等式的右面是三角形数,因此是三角平方数。

Santana和Diaz-Barrero在2006年证明了佩尔数与平方数之间的另外一个恒等式,并证明了从的所有佩尔数的和总是平方数:

例如,从的和是,是的平方。就是这个和的平方根:

1, 7, 41, 239, 1393, 8119, 47321, …… OEIS中的数列A002315

勾股数

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几乎相等,由佩尔数引出。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abc(必须满足勾股定理a2+b2=c2),那么(a,b,c)称为勾股数。Martin在1875年描述,佩尔数可以用来产生勾股数,其中ab相差一个单位。这个勾股数具有以下形式: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勾股数的序列是:

(4,3,5), (20,21,29), (120,119,169), (696,697,985), ……

佩尔-卢卡斯数

佩尔-卢卡斯数由以下的递推关系定义:

也就是说,数列中的最初两个数都是2,后面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两倍加上再前面的一个数。这个数列的最初几个项是OEIS中的数列A0022032, 2, 6, 14, 34, 82, 198, 478……

佩尔-卢卡斯数的通项公式为:

这些数都是偶数,每一个数都是以上的近似值中的分子的两倍。

参考文献

  • Bicknell, Marjorie. . Fibonacci Quarterly. 1975, 13 (4): 345–349. MR0387173.
  • Cohn, J. H. E. . Glasgow Mathematical Journal. 1996, 38 (1): 19–20. MR1373953.
  • Dutka, Jacques. .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1986, 36 (1): 21–39. doi:10.1007/BF00357439. MR0863340.
  • Ercolano, Joseph. . Fibonacci Quarterly. 1979, 17 (1): 71–77. MR0525602.
  • Filep, László. (PDF). Acta Mathematica Academiae Paedagogiace Nyíregyháziensis. 1999, 15: 1–7 [2008-09-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06).
  • Horadam, A. F. . Fibonacci Quarterly. 1971, 9 (3): 245–252, 263. MR0308029.
  • Kilic, Emrah; Tasci, Dursun. . Boletín de la Sociedad Matemática Mexicana, Tercera Serie. 2005, 11 (2): 163–174. MR2207722.
  • Knorr, Wilbur. .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1976, 15 (2): 115–140. doi:10.1007/BF00348496. MR0497462.
  • Knorr, Wilbur. .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98, 105 (5): 421–429. doi:10.2307/3109803.
  • Knuth, Donald E. . 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1994, 78: 274–297. doi:10.2307/3620202. arXiv:math.CO/9411240.
  • Martin, Artemas. . The Analyst. 1875, 3 (2): 47–50. doi:10.2307/2635906.
  • Pethő, A. . . Colloq. Math. Soc. János Bolyai, 60, North-Holland: 561–568. 1992. MR1218218.
  • Ridenhour, J. R. . Mathematics Magazine. 1986, 59 (2): 95–105 [200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 Santana, S. F.; Diaz-Barrero, J. L. (PDF). Missouri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06, 18 (1) [2008-09-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5-08).
  • Sellers, James A. (PDF). Journal of Integer Sequences. 2002, 5 [2008-09-18]. MR191994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05).
  • Sesskin, Sam. . Mathematics Magazine. 1962, 35 (4): 215–217.
  • Thibaut, George. .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1875, 44: 227–275.
  • Thompson, D'Arcy Wentworth. . Mind: New Series. 1929, 38 (149): 43–55 [200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 Vedova, G. C. .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51, 58 (10): 675–683. doi:10.2307/230797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