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泰國人

華裔泰國人泰語)指的是移民到泰國華裔。融入泰族後,屬於泰族的一支,也是一個主要族群,約有2,000万人[1],占總人口的14%,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

華裔泰國人
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จีน
龍蓮寺為泰國著名的華裔佛寺之一
總人口
约26,000,000有华裔血统
分佈地區
佔多數之地區
曼谷普吉府春武里府宋卡府合艾區叻武里府班蓬區坡塔兰區差春騷府北柳區素叻他尼府班敦區
佔少數之地區
清邁市清邁府)、宋卡市宋卡府)等等
語言
首都泰語為主
老一輩會使用各種漢語潮汕話泉漳話客家話海南話廣州話普通話西南官話)和幾種馬來語方言(僅峇峇娘惹
宗教信仰
南傳佛教為主
少數為漢傳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相关族群
泰族海外華人
華裔泰國人
汉语名称
繁体字
简化字
汉语别称㈠
繁体字
简化字
汉语别称㈡
繁体字
简化字
泰語名称
泰語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จีน

歷史

華裔泰國人移民的类型可分为五种:

  1. 谋生移民
  2. 技术移民
  3. 垦殖移民
  4. 商贸移民
  5. 反清移民

明朝洪武初年(1367年)开始,前往中国朝贡的暹罗使者当中即有华人参与,他们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现,如洪武5年(1372年)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年)陈子仁既以正贡使的身份出现。这些华人都旅居有年,精通暹罗语。

13、14世纪之际,克拉地峡两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与六坤(Ligor)等商港,最早吸引了华裔前往经商。16世纪西方努力滲透泰南时,华人锡矿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中国海盗林道乾及其随从,因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户,并与当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渐地发展为华人的聚落。

16世纪初,阿瑜陀(又称为大城,阿育他耶)已有华人聚集区。据当时华人的记述,华人在这里已住了好几代。他们在阿瑜陀王城与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展开商业竞争。据法国驻阿瑜陀王城的法国大使劳贝里(dda Loubere)的纪录17世纪中叶时,王城约有华人3000至4000人。

到了17世纪末,全泰国的华人人口约有10,000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那时的泰华多来自华南福建与广东商港,属商贸移民。华人在商场上所向批糜,17世纪时日本人在阿瑜陀王城失势,华人更乘机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对贸易深感兴趣的心理,成为皇家贸易的代理人,从中取得利益。泰王视华人为自己人,给予特殊的待遇,因而华人与欧商竞争时占尽优势。

1766年,缅甸军队围攻首都阿瑜陀,城内华人居民奋勇抗敌,保卫城池。嗣后,中泰混血儿郑昭带领500名部下突围而去,并在1767年10月率军收复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王朝。郑昭的父亲是潮州人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移民暹罗后发迹;母亲是泰人妇女。郑昭在执政期间(1767年-1782年),鼓励潮州人大批涌入泰国。他们有的从商,有的从事垦殖,种植甘蔗与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东岸靠近今王城处,开始出现一个新的华人聚集区。郑昭死后所建立的王朝,为却克里王朝,泰国的皇家贸易空前繁荣,华商参与其盛,大批移民涌入。拉玛一世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带,兴建了一个华人商业区。

随着185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的步伐。19世纪上半叶时,华商季节性地涌入泰国。到了下半叶时,一种有组织的预付船票应运而生,导致大批劳工移民的涌入。到了19世纪末,華裔泰國人已遍布各地。

绝大部分华人来自广东与福建。在20世纪初,潮州人占绝对优势,占56%,客家人16%,海南人11%,泉漳閩南人和廣東人7%。潮州人之所以占尽优势,除了郑昭王的厚爱及连锁性的移民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曼谷与华南间的轮船通航,要以汕头为最早,大批潮人从这里下船到泰国去。

人口

泰國14%的人口為華人,有學者指出至少有40%的泰國人具有華人血統,但並無準確性的人口普查及DNA的檢測來證明此理論。多數華裔泰國人是潮汕人客家人海南人雲南人,也有部分閩南泉漳人廣府人

宗教

曼谷淡浮院
華人穆斯林走進北泰拜縣的一座清真寺

第一代華人移民主要信仰道教漢傳佛教,而被泰族同化的華裔泰國人信仰南傳佛教[2],多數華裔泰國人同時信仰中國民間信仰南傳佛教,上述宗教彼此並不衝突。華裔泰國人大部分仍慶祝華人傳統節日(農曆春節清明節中秋節[3]。泰國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普吉島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九皇齋節。信徒會吃齋三到九日,並到九皇廟祭拜九皇爺進香祈福。泰國北部則有華人穆斯林社群,華人穆斯林主要為來自雲南的秦霍人穆斯林和回族穆斯林,在清邁有七間華人清真寺,其中一間為泰國北部著名的王和清真寺

經濟

語言及文化

華裔泰國人在1970年代紅色恐慌泰化為泰國人,幾乎所有的華裔泰國人都講泰語。但因為受到潮州話的影響,故華裔泰國人的腔調及慣用語與暹羅族差異很大,只有老年的華裔泰國人會使用漢語泰語內有諸多特徵被漢語所影響。[4]2020年人口普查中,有467,350人使用各種漢語潮州閩南海南廣東客家)。自18世紀到20世紀中葉,潮州話曾經是曼谷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語言。曼谷三攀他旺區唐人街耀華力路石龍軍路唐人街的有著中文泰文的雙語標誌。[5]不少漢語詞彙影響了泰語,成為泰語詞彙,特別是泰語內菜餚食物的名稱、數字及與賭博有關的術語。

教育

祖籍

華裔泰國人絕大多數使用各種南方漢語。其中56%為潮汕人,16%為客家人,11%為海南人閩台泉漳人廣府人構成華裔泰國人7%,3%屬其他漢語社群。[6]大部分的華裔泰國人為華人移民跟泰國泰族通婚的後裔,也有沒有混血的華人。

潮汕人和閩南人

潮州籍華人主要分佈在曼谷昭披耶河附近,許多人在政府部門工作,也有人從事貿易。在達信大帝統治時期,一些潮州籍的貿易商人被賜有特殊權力,這些卓越的商人被稱為“皇家華人(泰語:จีนหลวง/Jin-luang)”。漳州人主要分佈在宋卡,泉州人主要分佈在沙敦府普吉府潮州話為泰南地區華人社群使用最多的漢語

客家人

客家裔華人主要分佈在清邁普吉府和中西部各府。客家人在泰國擁有許多私人銀行,特別是開泰銀行

峇峇娘惹

在泰國南部的一些地區,特別是在普吉府的華人社區,分佈著峇峇娘惹(土生華人),他們被泰國南部的馬來人同化,這些被同化的華人被稱為土生華人普吉峇峇娘惹(Phuket Baba),這些峇峇娘惹與鄰近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土生華人(峇峇娘惹)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泰國南部以馬來人為主的地區的華人使用馬來語來作為通用語言,而不是泰語,這些華人有少數與馬來人聯姻。

雲南人

雲南人主要分佈在清萊府美斯樂。大部分的雲南人為第二次國共內戰後退守至泰國北部的國民黨軍隊的後代。而在清邁則有了華人穆斯林社群(秦霍人回族)的分佈,這些來自雲南的秦霍人穆斯林和回族穆斯林社群最遲為19世紀末雲南回變後定居於清邁。

姓氏

今日華裔泰國人極小維持中式姓氏,大部分的泰式姓氏是由原的中式姓氏翻譯或音譯轉變的。在1920年代至1950年代移民至泰國的華人,將漢姓加到音譯的名字上形成新的姓氏,在1950年代以後移民的華人無法獲得泰國籍,故仍然使用漢姓,而不再另外取泰文姓氏。

泰國華商

泰國華商是泰國的重要經濟支柱,當地有不少大型企業都是由華商開辦。這些華商早在清朝時就已經來到泰國謀生,並漸漸融入當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華人漸漸把握泰國的經濟命脈,使當地開始出現排華情緒。華人為求自保,都主動放棄原來的中國拼音姓氏,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語文字來當作他們的新姓氏,或採用當地原有的姓氏,後來稱之為「改姓名運動」。例如泰國第20任首相、第23任首相達信和第25任首相沙馬·順達衛皆是華裔泰國人,他們也另有漢名,但在職期間都只用泰名自介,而非漢名。

從1990年代開始,泰國連同其它四小虎成員的經濟開始起飛,群眾的態度開始轉化。當地傳媒更製作節目,講述華人在泰國歷史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強調他們與泰國的其它種族一樣,都是泰國人。近年來,也有一些中國大陸居民和香港居民移居泰國。

社團

福建人社團

  • 泰國福建會館 The Fukie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南福建會館 The Fukien Association Hatyai
    • 普吉福建會館 Phuket Hokkien Association
    • 攀牙福建會館
    • 江東福建會館
    • 歌樂福建會館
    • 宋卡福建會館
    • 什田福建會館
    • 勿洞福建會館 Betong Hokkien Association
    • 素叻福建會館
  • 泰國福州十邑同鄉會
  • 泰國福州會館 The Fuzhou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普吉福州公所 Phuket Fuchow Club
    • 那邦福州會館
    • 朗遜福州會館
  • 泰國詔安同鄉會 The Chiau A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永春同鄉會 The Eng Chu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晉江同鄉會 The Chin Kang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泉州晉江聯合總會
  • 泰國石獅同鄉總會 The Shi Shi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石獅商會 The Shi Shi Business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南安同鄉會 The Lam An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南安商會 The Lam Ann Business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福建商會

潮汕人社團

  • 泰國潮州會館 The Tio Chew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宋卡潮州會館 Songkhla Tio Chew Association
    • 合艾潮州會館
    • 宋艾歌樂潮州會館
    • 普吉潮州會館 Phuket Teochew Association
    • 泰國董里潮州公所
    • 素力潮州會館
    • 江東潮州公所
    • 勿洞潮州會館
    • 泰國仁廊潮州聯益公會
    • 洛坤潮州會館
    • 清邁潮州會館
  • 泰國潮安同鄉會 Teo Au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清邁潮安會館 Chiangmai Teo Aun Association
  • 泰國揭陽會館 The Kak Yang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潮陽同鄉會 The Tai Yio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清邁潮陽會館 Chiangmai Tai Yio Association
  • 旅暹普寧同鄉會 Phow Leng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澄海同鄉會 Teng Hai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大埔會館 The Tai Pu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豐順會館 The Hong Soo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饒平同鄉會 Jiao-Peng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惠來同鄉會 The Hui Lai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廣府人社團

  • 泰國廣肇會館 Kwong Siew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合艾廣肇會館 Hatyai Kwong Siew Association
    • 北欖坡廣肇會館
    • 勿洞廣肇會館 Betong Kwong Siew Association
    • 素叻廣肇會館
    • 董里廣肇會館
    • 坤敬廣肇聯誼會
    • 清邁廣肇同鄉會
    • 普吉廣東會館 Phuket Kwong Toong Association
  • 廣肇高同鄉會
  • 泰國廣肇商會

海南人社團

  • 泰國海南會館 The Hainam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普吉海南會館 Phuket Kheng Chiu Huay kuan
  • 泰國海南商會

客屬社團

  • 泰國客屬總會 The Hakka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普吉客家會館 Phuket Hakka Association
    • 合艾客家會館 Haiyai Hakka Association
    • 宋卡客家會館
    • 北大年客家會館
    • 勿洞客家會館
    • 董里客家會館
    • 素叻合艾客家會館
    • 北欖坡客家會館
    • 春蓬客家會館
    • 佛丕客家會館
    • 呵叻客家會館
    • 坤敬客家會館
    • 烏汶客家會館
    • 吁隆客家會館
    • 清邁客家會館
    • 彭世洛客家會館
  • 泰國大埔會館
  • 泰國豐順會館
  • 泰國梅縣會館
  • 泰國臺灣客家同鄉會 Taiwan Hakka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惠州會館
  • 泰國興寧會館
  • 泰國客屬商會

其他

  • 泰国云南会馆 The Yunna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清邁云南会馆 Chiangmai Yunnan Association
    • 普吉云南会馆 Phuket Yunnan Association
    • 清萊云南会馆 Chianglai Yunnan Association
  • 泰国广西会馆 The Kwangsi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勿洞廣西會館 Betong Kwangsi Association
  • 泰国江浙会馆 The Kung Jek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国中华会馆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国臺灣会馆 The Taiwan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 泰國臺商總會 Thai-Taiwan Business Association
  • 泰国中华总商会 Thai-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 清莱中华商会
  • 泰國溫州商会 Thai-Wenzhou Trad Association
  • 泰國普吉僑聯協會
  • 宋卡府泰中僑團聯合會

宗親會

  • 泰國泰華各地宗親總會聯合會
  • 泰國姚氏宗親總會
  • 泰國鄭氏宗親總會
  • 泰國陳氏宗親總會
    • 泰國榕江潁川陳氏宗親總會
    • 普吉陳氏宗親會
    • 清邁陳氏宗親會
    • 嗚隆陳氏宗親會
  • 泰國羅氏宗親總會
  • 泰國王氏宗親總會
    • 泰國海南王氏宗親總會
    • 普吉王氏宗親總會
    • 旅暹潮陽華西鄉王氏族親會
    • 旅暹普寧仙河鄉王氏族親會
    • 旅暹揭陽恂德祖王氏族親會
    • 旅暹揭陽河內鄉王氏族親會
    • 旅暹普寧貢山新厝凌鄉王氏族親會
    • 旅暹潮陽華瑤鄉王氏族親會
  • 泰國李氏宗親總會
    • 合艾李氏宗親會
  • 泰國丁氏宗親總會
  • 泰國林氏宗親總會
    • 泰南林氏宗祠
    • 合艾林氏宗親
    • 普吉九龍堂林氏宗親會
  • 泰國高氏宗親總會
  • 泰國蔡氏宗親總會
  • 泰國方氏宗親總會
  • 泰國丘氏宗親總會
  • 泰國邱氏宗親總會
  • 泰國許氏宗親總會
  • 泰國徐氏宗親總會
  • 泰國習氏宗親總會
  • 泰國六桂堂宗親總會
  • 泰國田氏宗親總會
  • 泰國朱氏宗親總會
  • 泰國許氏宗親總會
  • 泰國吳氏宗親總會
  • 泰國朱氏宗親總會
  • 泰國杜氏宗親總會
  • 泰國汪氏宗親總會
  • 泰國沈氏宗親總會
  • 泰國呂氏宗親總會
  • 泰國巫氏宗親總會
  • 泰國周氏宗親總會
  • 泰國金氏宗親總會
  • 泰國范氏宗親總會
  • 泰國侯氏宗親總會
  • 泰國洪氏宗親總會
  • 泰國紀氏宗親總會
  • 泰國胡氏宗親總會
  • 泰國孫氏宗親總會
  • 泰國余氏宗親總會
  • 泰國連氏宗親總會
  • 泰國馬氏宗親總會
  • 泰國袁氏宗親總會
  • 泰國韋氏宗親總會
  • 泰國翁氏宗親總會
  • 泰國張氏宗親總會
  • 泰國梁氏宗親總會
  • 泰國莊氏宗親總會
  • 泰國郭氏宗親總會
  • 泰國曾氏宗親總會
  • 泰國彭氏宗親總會
  • 泰國葉氏宗親總會
  • 泰國鄒氏宗親總會
  • 泰國溫氏宗親總會
  • 泰國楊氏宗親總會
  • 泰國舜裔總會
  • 泰國廖氏宗親總會
  • 泰國熊氏宗親總會
  • 泰國劉氏宗親總會
  • 泰國鄧氏宗親總會
  • 泰國蘆氏宗親總會
  • 泰國賴氏宗親總會
  • 泰國龍崗親義總會
    • 宋卡龍崗親義會
  • 泰國謝氏宗親總會
  • 泰國鍾氏宗親總會
  • 泰國魏氏宗親總會
  • 泰國蘇氏宗親總會
  • 泰國蕭氏宗親總會
  • 泰國蕭葉鍾氏宗親總會
  • 泰國蟻氏宗親總會
  • 烈山五姓宗親總會
  • 泰國徐余涂余同宗會
  • 旅泰藍田馮氏宗親會

校友會

  • 泰國中文教師學會
  • 泰國華文民校協會

名人

總理

披耶·瑪奴巴功
他玩·探隆那瓦沙瓦
披耶帕鳳·豐派育哈色納

大部分泰國總理擁有華人祖先,通常為第二或第三代以上的後裔。

  • 披耶·瑪奴巴功:華姓,第二代全份潮州後裔,泰國首任首相。
  • 披耶帕鳳·豐派育哈色納陸軍上將:金姓,半潮州半孟族血統,泰國第2任首相。
  • 貝·鑾披汶頌堪:爺爺吳姓,三分暹泰族一分潮州後裔,泰國第3任首相。
  • 他玩·探隆那瓦沙瓦海軍少將:鄭姓,籍貫於第四代潮陽後裔半暹泰族,泰國第8任首相。
  • 乃朴·沙拉信:黃姓,籍貫於第二代海南,海南闽族後裔,泰國第9任首相。
  • 差猜·春哈旺陸軍上將:林姓,籍貫於第三代澄海,全份潮州後裔,泰國第17任首相。
  • 阿南·班雅拉春:母親陳姓,第二代閩南後裔,泰國第18任首相。
  • 川·立派:呂姓,第四代全份閩南後裔。泰國第20任首相。
  • 班漢·西巴阿差:馬姓,第二代全份潮陽後裔,泰國第21任首相。
  • 他信·西那瓦:丘姓,第三代豐順客家後裔,母親為蘭納皇家成員,泰國第23任首相。
  • 英拉·西那瓦:丘姓,第三代豐順客家後裔,母親為泰沅|蘭納皇家成員,泰國第28任首相。

那些「缺乏」最近華裔血統或華人血統太淡的泰國總理,泰國人不認同為華人後裔是社尼·巴莫比里·帕儂榮他儂·吉滴卡宗元帥、蘇欽達·甲巴允差瓦立·永猜裕陸軍上將、沙馬·順達衛阿披實·威差奇瓦。此外,現任總理巴育·占奧差陸軍上將沒有華人血統,所有的祖先是從那空叻差是瑪府暹羅人

政治人員及將官

  • 頻·春哈旺元帥:林姓,籍貫於第二代澄海,全份潮州後裔,泰國二戰名將,泰國第23任首相差猜·春哈旺之父。
  • 巴威·翁素萬上將:黃姓,第三代全份潮州後裔,第三十四任陸軍統帥。
  • 西蘇里任達:林姓,拉瑪四世的母親,从中國福建省来。

商人

參考資料

  1. .
  2. Martin E. Marty, R. Scott Appleby, John H. Garvey, Timur Kuran.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390. ISBN 0-226-50884-6.
  3. Tong Chee Kiong; Chan Kwok Bun. . Alternate Identities: The Chinese of Contemporary Thailand. 2001: 30–34.
  4. Knodel, John; Hermalin, Albert I. .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Asia: A Four-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38–39.
  5. Durk Gorter. .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 43. ISBN 1-85359-916-6.
  6. William Allen Smalley.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212–3. ISBN 0-226-76288-2.

6.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284826/清邁香港村-2-港人半退休-長居-泰-慢活-我不是移民

扩展阅读

  • Skinner, G. William. 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 Histo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7.
  • Skinner, G. William.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ailan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8.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