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塞西亞王國
印度-塞西亚人(Indo-Scythians),是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叶迁移到南亚的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粟特、大夏、阿拉霍西亚、犍陀罗、信德、克什米尔、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塞西亚人。
南亚第一位塞西亚国王莫高(公元前1世纪)在犍陀罗(今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立塞西亚政權,并逐步向印度西北部扩张。公元395年,魯德拉辛姆哈三世被印度笈多王朝皇帝旃陀羅·笈多二世击败,印度-赛西亚王国在印度西北部的统治因而结束。[1]在此之前,公元2世纪時,在南印度百乘王朝的国王高塔敏普特拉·薩塔卡尼征服下,塞西亚人的统治就已开始衰落。[2][3]公元4世纪才被笈多王朝的旃陀罗·笈多二世完全摧毁。[4]
塞西亚人从中亚开始侵入印度,通常被称为印度-塞西亚人入侵,在这几个世纪对南亚的历史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事实上,印度-塞西亚人的战争是因公元2世纪中亚人的游牧部落与匈奴人的冲突而引发。在印度西部的一些农业和手工业的社区源于塞西亚人。
印度-塞西亞人(也稱為印度-塞迦王國)是一群游牧的伊朗的塞迦人和斯基泰人,他們在公元前2世紀中葉到公元4世紀之間,向南遷移到南亞的西部和北部(粟特(Sogdiana), 巴克特里亞(Bactria), 阿拉霍西亞(Arachosia), 健馱邏(Gandhara), 信德(Sindh), 克什米爾(Kashmir), 旁遮普(Punjab), 哈里亞納邦(Haryana),北方邦 (Uttar Pradesh),比哈爾邦 (Bihar), 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古吉拉特邦 (Gujarat)和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南亞的第一位塞迦國王是茂斯(Maues,或稱 Moga)(公元前1世紀),他在健馱邏和印度河谷建立了塞迦勢力。印度-塞西亞人在印度西北部擴展了霸權,征服了 印度-希臘王國(Indo-Greeks)和其他地方王國。印度-塞西亞人顯然被貴霜帝國的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或迦膩色伽一世(Kanishka))征服了。[5] 然而,塞迦人仍繼續以當地總督(satrap)的身份統治,[6] 形成了北薩特拉普王朝(Nothern Satraps)和西薩特拉普王朝(Western Satraps)。在公元2世紀,百乘王朝的君王薩達瓦哈那擊敗印度-塞西亞人之後,塞迦統治者的權力開始減弱。[7][8]:最後一西薩特拉普王朝的統治者魯德拉西瑪三世被笈多王朝皇帝旃陀羅·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擊敗後,印度-塞西亞人在印度西北部次大陸的統治就停止了。[9][10] 來自中亞的斯基泰人部落對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的入侵,通常被稱為印度-塞西亞人(或稱印度-斯基德泰人)入侵,在印度次大陸及附近國家的歷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實際上,印度-塞西亞戰爭只是中亞人游牧部族因為在公元2世紀與匈奴等部落衝突後,逃離而引發的事件中的一章,這對巴克特里亞(Bactria),喀布爾(Kabul)和印度次大陸以及遙遠西方的羅馬,以及西方比較靠近的帕提亞(日後的安息帝國)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包括阿里安(Arrian)[11] 和克勞狄烏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在內的古羅馬歷史學家曾提到古代塞迦(Sakas(“ Sakai”))是游牧民族。[12] 然而,學者伊塔洛·隆卡(Italo Ronca)在對托勒密的第六章進行詳細研究後指出:“塞迦之地屬於游牧民族,他們沒有城鎮,只能居住在森林和洞穴中”的說法可能不一定真實。[13]
起源
主條目:塞迦 印度-塞西亞人的祖先被認為是源自塞迦(Sakas(斯基泰人(Scythian))部落。
“在新疆舞台上較早出現的一組印歐語係人是塞迦(中文 Sai(塞))。塞迦不僅僅是特定國或民族的名稱,更是一個通用術語;塞迦部落是早期游牧民族文化逐漸演化的一部分,地域包括西伯利亞和從新疆到黑海的中部歐亞大陸草原。就像希羅多德在《歷史》第4卷中所描述的斯基泰人一樣(Saka 是伊朗語的說法,等同於希臘語的Scythes,許多學者一起提到它們就用綜合 Saka-Scythian 來表達),塞迦(Sakas)是說波斯語(Iranian)的騎馬游牧民族,他們在戰役中運用馬戰車,宰殺馬匹來做犧牲,並將其死者埋葬在墳地,或是稱為可根的大型土墩陵墓中。”[14]
根據他們自己的起源神話,他們是印度皇帝阿育王(Ashokavardhana Maurya)的流亡兒子庫許塔那 摩亞 (Kushtana Maurya) 的後人,這位王子在塔里木盆地建立了稱為于闐的國家。[15]
月氏的擴張
在公元前2世紀,中亞游牧部落之中開始了新的遷徙運動,對歐洲的羅馬,西亞的帕提亞(Parthia)和南亞東部的巴克特里亞(Bactria),喀布爾(Kabul)和印度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漢代和其他中國史書中都有記載,這種龐大的部落遷徙始於月氏部落被匈奴擊敗之後,向西逃亡,並在他們西向移居過程中,導致其他中亞部落也被迫遷移的多米諾骨牌效應。[16]
根據這些古老的資料,來自蒙古的匈奴部落的冒頓單于襲擊了月氏(月氏人可能與居住在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吐火羅人有關),並在公元前175年左右將其從祁連山和敦煌之間的家園驅逐出去。[17] 大多數人口向西遷移到伊犁河地區,留下的人數不多。在那裡,他們使當地的塞迦人流離失所,塞迦人向南遷移到費爾干納和粟特。根據中國的歷史編年史資料(稱塞迦人為“ Sai” 塞):“月氏襲擊了塞族國王,後者向南遷徙了相當遠的距離,然後月氏人佔領了他的土地。”[18][19] 約在公元前155年之後的時期,月氏再次被烏孫和匈奴聯盟擊敗,並被迫再向南移動,他們再次驅散斯基泰人,後者向南遷移至巴克特里亞和今日的阿富汗,並向西南方向接近的帕提亞移動。 公元前145年左右,塞迦人似乎已經進入了的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領土,在那裡他們把希臘城市埃 康農燒為平地。[需要引用]月氏留在阿姆河北岸的粟特,但正如中國漢朝使者張騫在公元前126年訪問該地區時所描述的那樣,他們成為了巴克特里亞地區塞迦人的宗主國。[引用文獻] 在公元前138-124年間的帕提亞,一個被古希臘學者稱為 Sacaraucae 的部落(可能來自古波斯語 Sakaravaka的 “游牧的 Saka”)以及一個盟友,可能是非 Saka / Scythian人,稱為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他們與帕提亞帝國(即安息帝國)發生衝突。Sacaraucae-Massagetae 聯盟贏得了數場戰鬥,並相繼殺死了帕提亞國王 帕拉提斯二世 和阿爾塔巴努斯一世。 安息帝國國王帕提亞的米特里達梯二世最終重新控制了中亞部分地區,首先是在公元前115年擊敗在粟特的月氏,然後在約公元前100年在帕提亞和錫斯坦(Seistan)擊敗了斯基泰人(Scythians)。 戰敗後,月氏部落向東遷移到巴克特里亞東部,並控制當地好幾個世紀,[需要引文],後來他們從那裡征服了印度北部,建立了貴霜帝國。[20]
在錫斯坦定居
塞迦人定居在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西部和伊朗南部的德蘭加納地區,之後這地區被稱為錫斯坦(Sakastan 或 Sistan)。[21] 從那裡,他們逐漸擴展到當今的伊朗以及印度北部,在那裡建立了多個王國,並被稱為“塞迦”。[引用文獻] 安息帝國的皇帝帕提亞的米特里達梯二世(大約年代公元前123年-88 / 87 年)在多次戰爭中獲勝,並為安息帝國增加了許多領土。[22] 顯然,來自巴克特里亞的斯基泰人(Scythian)部落被他征服了。 在月氏(貴霜帝國(Kushana)的前身)施加軍事壓力之後,一部分印度-塞西亞人從巴克特里亞遷至海蒙德湖(或稱 Hāmūn),並定居在德蘭加納(Drangiana(Sigal))或附近,這個地區後來被稱為“ Skythian Sakai 的Sakistana [sic]“,[23] 到公元前一世紀末,[24] 該地區仍被稱為錫斯坦(Seistan)。羅馬時代的希臘地理作者查拉克斯的伊西多 在他的作品 “安息帝國的驛站”中提到公元前1世紀塞迦人(Sakas)在錫斯坦(Sakastan)的存在。他解釋說,當時它們與東部的希臘城市(高加索的亞歷山卓和阿拉霍西亞的亞歷山卓)以及南部的由安息帝國人控制的阿拉霍西亞領土接壤。
- “再過去還有斯基泰塞迦人的錫斯坦(Scythian Sacae 的Sacastana),它也是一個稱為Parateacena 的國家,面積有 63 辛尼 大。那裡有 Barda 城市,Min 城市以及帕拉顯提城市和西果城市;那個地方是塞迦(Sacae)的王室住所;附近是亞歷山卓市(阿拉霍西亞的亞歷山卓)和六個村莊。“ 安息帝國的驛站” 18。 [25]
印度-塞西亞的各個王國
從帕米爾從塔克西拉
艾哈邁德·哈桑·達尼(Ahmad Hassan Dani)和卡爾 傑特瑪教授從塞迦士兵在奇拉斯和洪扎聖石的主要河流渡口留下的岩畫中,建立了穿越首個印度-塞西亞國王茂斯使用在喀喇崑崙山脈裡的路線,從印度-希臘王國的阿波羅多德二世奪取了塔克西拉(Taxila)這個地方。[26] 公元1世紀的佩里普拉斯的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Periplus of the Erethraean Sea)描述了這裡的斯基泰人領土:
"過了(格德羅西亞)地區,大地從東部向整個海灣的深處彎曲,隨後是斯基提亞(Scythia)沿海地區,該地區向北部延伸;整個地區像沼澤;從印度河(Sinthus)順流而下,這是流入厄立特里亞海的所有河流中最大的一條,帶來大量的河水倒入(...)。這條河有7個河口,非常淺,且佈滿泥濘,所以除了中部的那條河之外,其他的都無法通航 ;在岸邊是叫巴卡力坎的集鎮,在它之前有一個小島,而內陸後面是叫明納加拉的斯基提亞(Scythia)都會;這個城市由幾位帕提亞王子控制,但是他們之間經常會鬥爭而把對方驅出城市。 [27]
印度-塞西亞人最終在塔克西拉(Taxila)附近的西北部建立了一個王國,擁有兩個英明的總督(satrap),一個在東方的馬圖拉,一個在西南的索拉什特拉(現今的古吉拉特邦)。 在東南部,印度-塞西亞入侵了鄔闍衍那地區,但隨後在公元前57年被摩臘婆(Malwa)維克拉瑪蒂亞國王逐退。為了紀念這一事件,維克拉瑪蒂亞創立了維克拉姆曆,這是一個特定的印度曆法,年代始於公元前57年。一個多世紀以後,在公元78年,塞迦人再次入侵鄔闍衍那並建立了塞迦紀年的時代,標誌著塞迦人歷史長遠的塞迦西薩特拉普王朝(Saka Western Satraps)的肇始。[28]
健馱邏國和旁遮普邦
公元前1世紀,斯基泰人在印度西北部的出現與那裡已經存在的印度-希臘王國接觸,看來他們剛開始體會到當地的希臘王國統治者的力量。 茂斯首先在公元前80年左右征服了健馱邏國(Gandhara)和塔克西拉(Taxila),但他的王國在去世後瓦解。在東部,印度國王維克拉瑪蒂亞(Vikrama)從印度-塞西亞人手中奪回鄔闍衍那,慶祝他的勝利,他創立了維克拉姆曆(公元前58年)。印度-希臘王國的國王在印度-塞西亞國王茂斯之後再次統治他遺留的土地,而且興盛繁榮,這情況可由兩位國王阿波羅多德二世和希波斯特拉托斯在位時大量鑄幣表現出來。直到公元前55年印度-塞西亞人的國王亞齊斯一世,擊敗希波斯特拉托斯,最終控制了印度西北部。
雕塑
在約翰 馬歇爾 籌組的發掘過程中,在錫爾卡普的廢墟中發現了早期塞迦(Saka)層中的幾座石雕(第4層,對應於亞齊斯一世(Azes I)時期,也發現了大量此一時期的錢幣)。 其中一些是化妝品托盤(也稱為石材彩妝品盤),大致像是在更早期考古層中挖據出來的,較早的,更精細的希臘化的仿製品。約翰 馬歇爾評論說:“當代人為模仿希臘化的原製品中而來仿製,做出了值得稱讚的努力,但顯然無法體會做出這些器皿所必需的形式和技巧”。在同一層中,還發掘出一些圓形的小雕像,具有非常僵硬和正面的風格。
比馬蘭寶物盒
主條目:比馬蘭寶物盒
亞齊斯一世 與比馬蘭寶物盒有關聯,這寶物盒是用來表達釋迦牟尼(Gautama Buddha)的最早器皿之一。寶物盒在阿富汗賈拉拉巴德附近的巴米蘭(Bamiran)建造窣堵坡(佛塔)時,作為奉獻用,並有幾枚亞齊斯一世錢幣放置在寶盒內。建造佛塔可能是在亞齊斯一世統治期間(公元前60-20年),或者是稍後時期發生。印度-塞西亞人在其他方面與佛教有聯繫(參考馬圖拉獅子的柱頭),有可能確實他們會致力於做這項工作。
馬圖拉地區(“北薩特拉普王朝”)
主要文章:北薩特拉普王朝
在印度北部,印度-塞西亞人在公元前60年左右征服了馬圖拉地區的印度統治者。他們任命的一些總督包括 Hagamasha 和 Hagana 等人,隨後任命的總督有拉吉烏拉。 來自印度北部馬圖拉的粗曠風格的印度-塞西亞人砂岩製品馬圖拉獅子的柱頭,製作於公元前1世紀。柱頭有佉盧文說明由統治者拉吉烏拉的妻子娜達西 卡莎所贈送的禮物給供奉有釋迦摩尼部分遺骸的窣堵坡(佛塔)。這個柱頭上還提到幾位印度-塞西亞人擔任馬圖拉總督的族譜。 拉吉武拉顯然在公元10年左右消滅了的最後一位印度-希臘王國國王斯特拉托二世,並拿下他們的首都奢羯羅。
該時期的錢幣,例如拉吉烏拉時期的,往往變得非常粗糙且形狀不規則化。有價金屬含量很低:銀含量越來越低,添加更高比例的青銅,這種合金化技術(比龍)顯示的是王國財力不足。 馬圖拉獅子的柱頭的銘文證明馬圖拉是由塞迦人控制。銘文中提到卡拉和什特斯和皇后阿亞希亞(Ayasia),後者是“ 馬圖拉的印度-塞西亞統治者拉吉烏拉的嬪妃之首。” 卡拉和什特斯是阿爾塔(Arta)的兒子,他自己的錢幣證明了這一點。[27]據說阿爾塔(Arta)是國王茅斯的兄弟。[29] Arta is stated to be brother of King Moga or Maues.[30] 相較於在古吉拉特邦和摩臘婆的“西薩特拉普王朝”,在馬圖拉的印度-塞西亞人的總督王朝有時也被稱為“北薩特拉普王朝”。在拉吉烏拉(Rajuvula)之後,已知有幾位繼任者曾統治過貴霜帝國(Kushan),例如從鹿野苑(Sarnath)發現的銘文中已知的“大薩特(Great Satrap,大總督)卡拉帕藍納(Kharapallana)” 和 “薩特(Satrap,總督)瓦那斯帕拉”,其歷史可追溯到迦膩色伽一世(Kanishka)統治的第三年( 大約公元130年),他們效忠於貴霜帝國。[31]
貴霜帝國和印度-帕提亞王國的征服
亞齊斯一世去世後,隨著公元前一世紀末期年間,印度西北部印度-帕提亞統治者岡多法勒斯的崛起,和原有統治者印度-塞西亞人崩潰。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一些斯基泰人的次要領導人在鬆散的印度-塞西亞王國帝國的邊緣維持了自己的據點,其中一些人正式向岡多法勒斯及其繼任者效忠。 在公元一世紀後半葉,印度-帕提亞王國的統治逐漸被貴霜人所取代,貴霜人是在巴克特里亞生活了一個多世紀的月氏五個部落之一,彼時開始向印度擴展而創建一個貴霜帝國。最終,貴霜人從公元75年左右重新奪回了印度西北部,並從公元100年左右重新獲得了馬圖拉地區,在那裡他們得以繁榮了幾個世紀。[20] [需要引用]
印度-塞西亞錢幣
印度-塞西亞錢幣一般具有很高的藝術品質,儘管到公元20年左右印度-塞西亞人統治的瓦解時有明顯的品質降低(拉吉烏拉的錢幣)。直到4世紀,在西薩特拉普王朝地區都將繼續生產相當高品質但形式固定的錢幣。 通常,印度-塞西亞人鑄造錢幣作風務實,在藝術上介於印度-希臘王國和貴霜帝國的錢幣之間。人們經常指出說,印度-塞西亞人的造幣得益於希臘人金屬螯合匠人的幫助(請參考錢幣學家 奧斯蒙 博波拉克齊)。 通過在錢幣的正面使用希臘語言和在背面使用佉盧文(Kharoshthi),印度-塞西亞錢幣基本上延續了印度-希臘的傳統。不過,國王的畫像從未顯示,取而代之的是國王騎馬(有時騎駱駝)或盤腿而坐在墊子上的圖像,他們的錢幣背面通常顯示的是希臘神性。 佛教象徵主義一直在印度-塞西亞錢幣出現。特別地,自從米南德一世(Menander I)以來,他們就採用了印度-希臘王國的作法,即用右手顯示出形成手印(vitarka mudra)的神性(譬如在茅斯或亞齊斯二世兩位國王的統治時期,硬幣上形成手印的宙斯),或者在相同兩個國王時期的錢幣上出現了佛教獅子(Buddhist lion)。或在錫安尼斯統治時錢幣上顯示的佛教三寶符號triratna。
對印度-塞西亞人描述
除了錢幣外,幾乎沒有藝術品可以很確定的代表印度-塞西亞人。印度-塞西亞人的統治者通常被表現在身穿著鎧甲騎在馬背上,但在阿齊利塞斯統治時期的錢幣則以簡單,展示了一位穿著未佩戴裝飾的寬鬆外衣的國王。[引用文獻] 有些健馱邏國的雕塑中,顯示外國人穿了柔軟的外衣,有時還戴著典型的斯基泰人帽子的雕像。它們與貴霜帝國人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貴霜帝國人的形像似乎穿著厚重,僵直的外衣,並且通常以更為簡單的形式來呈現。[33]
布納浮雕
有時,健馱邏國藝術中的佛教簷壁飾帶(friezes)通常會用穿著戰鬥服裝的印度-塞西亞軍人來表現(尤其是在布納浮雕中)。它們被表現成穿長褲還有寬鬆外衣,並用沉重的長劍作為武器。他們戴著尖頭的兜帽(斯基泰人帽,或巴許力克),這使它們與僅在其濃密的頭髮上戴著簡單圓角的印度-帕提亞人區別開來[34],並且印度-塞西亞統治者也將其有系統性的把這種戴帽的形象鑄在硬幣上,同時舉起右手,其中一些人正在形成對抗邪惡勢力的手印(Karana mudra)。健馱邏國,這種簷壁飾帶(friezes)會被用作佛教的窣堵坡(佛塔)基座上的裝飾品。同一時期,其他簷壁飾帶(friezes)則顯示著純希臘裝束的人們,暗示著印度-塞西亞人(擁有軍事力量)和印度-希臘人(在印度-塞西亞人統治下,僅限於平民生活)的融合。 另一種浮雕則顯示同一組士兵,正在演奏樂器和跳舞,這種演奏樂器和跳舞的活動是廣泛的在健馱邏國其他各處的藝術中呈現:印度-塞西亞人通常被展現為陶醉的奉獻者。
石材彩妝盤
主條目:石材彩妝盤
在健馱邏國發現的眾多石材彩妝盤被認為是印度-塞西亞人具有良好代表性的藝術品。這些彩妝盤結合了希臘和伊朗的影響,並且通常以簡單,古老的風格來表現。僅在與印度-希臘,印度-塞西亞和印度-帕提亞統治時期相對應的考古層中才發現這種石盤,而在先前的孔雀王朝(Mauryan)層或隨後的貴霜帝國層中未曾發現過任何的。[35] 這些彩妝盤通常雕塑著人們穿著希臘服裝,出現在希臘神話場景之中,有一些穿著帕提亞服飾的人物(束髮上的束髮帶,裸胸上的交叉外套,珠寶,皮帶,寬鬆的長褲),但是穿著印度-塞西亞人服飾(著裝弗里吉亞無邊便帽(Phrygian cap),長袍,和相對較直的長褲褲)的則很少見。。在錫爾卡普發掘出來,以及現在保存在新德里國立博物館(New Delhi Museum)的一個彩妝盤,有一名有翅膀的印度-塞西亞騎士騎著有翅膀的鹿,正遭到獅子的襲擊。
印度-塞西亞人和佛教
印度-塞西亞人似乎是佛教的信徒,他們的許多習俗顯然是從印度-希臘王國延續而來。
皇家奉獻
繼亞齊斯一世之後的幾位印度-塞西亞國王對佛教做奉獻,並在牌匾或寶物盒上留名而聞名:
- 帕替卡 庫蘇拉卡(公元前25年–公元10年)將他把釋迦牟尼佛( Buddha Shakyamuni)的遺物捐贈給一座佛教僧院的事情記載在塔西拉銅板上。
- 佛教馬圖拉獅子的柱頭和寶物盒上曾提到過卡拉和什特斯(公元前10 年 – 公元10 年)。[36][37] 他的錢幣還在比馬蘭寶物盒中被發現,這是一個美麗的寶物盒,上面有佛陀早期的雕像,現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他的某些錢幣帶有佛教三寶符號。
- 維傑亞米特拉(公元前12年至公元15年在位)以他的名字親自奉獻了佛教寶物盒。[38][39] 他的一些錢幣帶有佛教三寶符號。
- 英德拉瓦曼,當他仍是王子的時候,他在公元5-6年親自奉獻了一個佛教寶物盒,巴祝亞寶物盒,現在收藏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
- 錫安尼斯和亞斯帕維瑪在錢幣上也使用了佛教三寶符號。
- 拉吉烏拉豎立馬圖拉獅子的柱頭,該柱頭融合了佛教符號,並在銘文中敘述其妻子將佛陀遺物遺物捐贈予佛塔的事。
在西部的印度-塞西亞王國
在現代巴基斯坦地區的斯基提亞(Scythia)國家,尤其是印度河口,其首都位於明納加拉(即現代喀拉蚩),在該時期的西方地圖和旅行說明中有廣泛提及。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以及波利普拉斯(Periplus)的厄立特利亞海航行記(Periplus of Erythraean Sea)很清楚的說有一個在印度河谷的國家斯基提亞,羅馬的普亭則地圖也提起。 波利普拉斯(Periplus)聲稱明納加拉(Mannagara)是斯基提亞的首都,公元1世紀,住在城內的帕提亞(Parthian)王子們開始爭奪其控制權。波利普拉斯(Periplus)還說斯基提亞(Scythia)與更東部的亞利亞卡(集中在古吉拉特邦和摩臘婆(Malwa))是不同地區,亞利亞卡由西薩特拉普王朝 國王那哈帕納統治。
印度文學中的印度-塞西亞人
主條目:印度文學中的印第斯斯基人
印度-塞西亞人在印度被稱呼為“ Shaka”,是波斯人使用的薩卡(Saka)名稱的擴展名。從《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戰爭時期(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在 Kaiyuga 開始之前[43])開始,Shakas 在文本中被無數次提及,如往世書(Puranas),摩奴法論(Manusmriti),羅摩衍那(Ramayana),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大疏(Mahabhasiya of Patanjali),伐羅訶密希羅(Vraha Mihira)的 Brhat Samhita ,Kavyamimamsa,Brihat-Katha-Manjari,月天的故事集,和其他一些舊文本。它們被描述為來自西北部各好戰部落合併而成。
塞旺或奇平(基平)塞西亞人部落
據說中亞斯基泰人的一部分(在塞旺(Sai-Wang)領導之下)向南,經過帕米爾高原(Pamirs)後,它越過位於斯瓦特(Swat)國 Kanda 谷之上的 Hasuna-tu(吊橋)進入了奇平(Chipin)或稱基平(Kipin)地區。[44] 伯希和(Pelliot),巴奇(Bagchi),雷喬夫力等人鑑定奇平(Chipin)為現代的克什米爾[45],而其他學者則將奇平(Chipin)鑑定為卡弗利斯坦(Kafirstan)[46][47]。塞旺在基平(Kipin)建立了自己的王國。科諾夫(S. Konow)將塞旺(Sai-Wang)解釋為印度文學中的“沙摩陀羅·笈多”(Śaka Murunda),穆倫達(Mundunda)這個字等同於王(Wang),即國王,主人或領主,[48],但巴奇(Bagchi)在“斯基泰人”之王的意義上使用了“王”(Wang)一詞,但他把Sai Sakas,還有 Murunda Sakas 兩者區分開來。[49] 有理由相信 Sai 斯基泰人(Sai Scythians)是 劍浮沙斯基泰人(Kamboja Scythians),因此塞旺(Sai-Wang)屬於河中地區(Transoxiana)的斯基泰人化的劍浮沙人(Scythianized Kambojas)(即帕拉瑪 劍浮沙王國),他們從位於斯基提亞(Scythia,或塞迦衛帕 ) 的祖傳土地驅逐出境後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定居。 茂斯國王可能屬於這群斯基泰人中的一支,他們是從 Sai Sakas(中亞)移居到奇平(Chipin)的。[50]
在印度北部建立蔑戾車王國
遷移到蘭德加納和周邊地區的斯基泰人的混合部落後來通過印度河下游河谷進一步擴散到印度北部和西南部。他們的移民擴散到信德(Sovira),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和印度北部,包括印度次大陸內部的王國。 在蟻垤(Valmiki Ramayana)的梵文詩篇作品 (Bala Kanda)中提到經常交戰的蔑戾車蠻族如塞迦人(Sakas),喻尼人(Yavanas),劍浮沙人(Kambojas)和帕拉瓦人 。印度歷史學家雷喬夫力在這些經文中看到了印度教(Hindus)徒與西北部入侵的蔑戾車蠻族之間的鬥爭。這些鬥爭的時期是公元前2世紀開始。雷查夫力(Raychadhury)確定了蟻垤(Valmiki Ramayana)作品,現今人們使用的版本的日期是完成於公元2世紀前後。[51] 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也對由西北部入侵的混合部落提供了隱蔽的暗示。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的森林之書包含預言形式的經文,他深感遺憾“蔑戾車(蠻族)如……塞迦人(Sakas),喻尼人(Yavanas),劍浮沙人(Kambojas)和巴力卡斯人 的國王,將在印度教理論中的鬥爭時的階段(Kaliyuga)不義的統治地球……” [52] 根據雷喬夫力的說法,這種說法太清楚了,不容忽視或含糊其辭的詮釋。[需要引用]
有關聯合入侵的證據
入侵印度並建立了多個王國的斯基泰人部族,除了塞迦人(Sakas)以外,還包括其他同盟部落,例如米底人(Medii),大益(Xanthii)和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這些部族的人後來全部被印度主流社會的剎帝利社群所吸收。[53] Shakas從前是居住在跨赫莫多斯地區的人們,即往世書(Puranas)中的 Shakadvipa 或 古典著作中提到的Scythia。 查拉克斯的伊西多(公元1世紀初)中證明它在 Sakastana(現代錫斯坦(Seistan))。厄立特利亞海航行記作品(大約公元70-80年)也證明了以明納加拉為首都的印度河下游的 Scythian 地區。托勒密(約公元140年)還證明了印度西南部的印度-塞西亞,其中包括帕塔林和索拉什特拉(Surastrene(Saurashtra))地區。
The 2nd century BC Scythian invasion of India, was in all probability carried out jointly by the Sakas, Pahlavas, Kambojas, Paradas, Rishikas and other allied tribes from the northwest.[61] 公元前2世紀斯基泰人(Scythian)入侵印度,很可能是由塞迦人(Sakas),帕拉瓦人,劍浮沙人(Kambojas),普拉達人(Paradas),利希卡斯人(Rishikas)和其他來自西北的盟友聯合進行的。[54]
参考资料
- India in a Globalised World by Sagarika Dutt p.24
- World history from early times to A D 2000 by B .V. Rao: p.97
-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 by Alain Daniélou p.136
- Ancient India by Ramesh Chandra Majumdar p. 234
- Kharapallana and Vanaspara are known from an inscription discovered in Sarnath, and dated to the 3rd year of Kanishka, in which they were paying allegiance to the Kushanas. Source: "A Catalogue of the Indian Coins in the British Museum. Andhras etc." Rapson, p ciii
- "The titles "Kshatrap" and "Mahakshatrapa" certainly show that the Western Kshatrapas were originally feudatories" in Rapson, "Coins of the British Museum", p.cv
- World history from early times to A D 2000 by B .V. Rao: p.97
-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 by Alain Daniélou p.136
- India in a Globalised World, by Sagarika Dutt p.24
- Ancient India, by Ramesh Chandra Majumdar p. 234
- . Ancient History Sourcebooks. Fordham University.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2).
- Ptolemy vi, xiii (1932), p. 143.
- Ronca (1971), pp. 39, 102, 108.
- Millward (2007), p. 13.
- Mallory, J. P.; Mair, Victor H. (2000), The Tarim Mummies: Ancient China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arliest Peoples from the West, London: Thames & Hudson, pp. 77–81
- Grousset, Rene.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70: 32. ISBN 978-0-8135-1304-1.
- Shiji, chap. 123 translated in: Burton Watson (1993), p. 234.
- Han Shu 61 4B Original tex: 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
- Craig Benjamin. . Transoxiana Webfestschrift Series I: Eran Ud Aneran. October 2003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 Lena Jonson. . I.B.Tauris. 3 October 2006: 25. ISBN 978-1-84511-293-6.
- Bailey, H.W. . Ehsan Yarshater (编). repri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30–1231 [14 April 1983] [2019-12-22]. ISBN 978-05212469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 Justin XL.II.2
- Isodor of Charax, Sathmoi Parthikoi, 18.
- Political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1996, p 693.
- . Parthia.com. [201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 Ahmad Hasan Dan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 191-207.
- . Fordham.edu. [201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The dynastic art of the Kushans, John Rosenfield, p 130
- Kshatrapasa pra Kharaostasa Artasa putrasa. See: Political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1996, p 398, H. C. Raychaudhury, B. N. Mukerjee; Ancient India, 1956, pp 220–221, R. K. Mukerjee
- Ancient India, pp 220–221, R. k. Mukerjee; Corp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 Vol II, Part 1, p 36, D S Konow
- Source: "A Catalogue of the Indian Coins in the British Museum. Andhras etc..." Rapson, p ciii
- . Boloji.com. 2004-03-14 [201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 Francine Tissot "Gandhara", p74
- Wilcox and McBride (1986), p. 12.
- "Let us remind that in Sirkap, stone palettes were found at all excavated levels. On the contrary, neither Bhir-Mound, the Maurya city preceding Sirkap on the Taxila site, nor Sirsukh, the Kushan city succeeding her, did deliver any stone palettes during their excavations", in "Les palettes du Gandhara", p89. "The terminal point after which such palettes are not manufactured anymore is probably located during the Kushan period. In effect, neither Mathura nor Taxila (although the Sirsukh had only been little excavated), nor Begram, nor Surkh Kotal, neither the great Kushan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Soviet Central Asia or Afghanistan have yielded such objects. Only four palettes have been found in Kushan-period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y come from secondary sites, such as Garav Kala and Ajvadz in Soviet Tajikistan and Jhukar, in the Indus Valley, and Dalverzin Tepe. They are rather roughly made." In "Les Palettes du Gandhara", Henri-Paul Francfort, p 91. (in French in the original)
- Ahmad Hasan Dani et al.,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1999, p 201, Unesco
- Richard Salomon, "An Inscribed Silver Buddhist Reliquary of the Time of King Kharaosta and Prince Indravarma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6, No. 3 (July - September 1996), pp. 418-452
- "Afghanistan, carrefour en l'Est et l'Ouest" p.373. Also Senior 2003
- Des Indo-Grecs aux Sassanides, Rika Gyselen, Peeters Publishers, 2007, p.103
- The Turin City Museum of Ancient Art Text and photographic reference: Terre Lontane O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For the pilaster showing a man in Greek dress File:ButkaraPilaster.jpg.
- Facenna, "Sculptures from the sacred area of Butkara I", plate CCCLXXI. The relief is this one, showing Indo-Scythians dancing and reveling, with on the back side a relief of a standing Buddha (not shown).
- .
- Serindia, Vol I, 1980 Edition, p 8, M. A. Stein
- H. C. Raychaudhury, B. N. Mukerjee; Early History of North India, p 3, S. Chattopadhyava; India and Central Asia, p 126, P. C. Bagchi
- Epigraphia Indiaca XIV, p 291 S Konow; Greeks in Bactria and India, p 473, fn, W. W. Tarn; Yuan Chwang I, pp 259–60, Watters;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India, Vol I, p 189, N. K. Sastri; History and Culture of Indian People, The Age of Imperial Unity, 122; History and Culture of Indian People, Classical Age, p 617, R. C. Majumdar, A. D. Pusalkar.
- Scholars like E. J. Rapson, L. Petech etc. also connect Kipin with Kapisha. Levi holds that prior to AD 600, Kipin denoted Kashmir, but after this it implied Kapisha See Discussion in The Classical Age, p 671.
- Corp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 II. 1. XX f; cf: Early History of North India, pp 54, S Chattopadhyaya.
- India and Central Asia, 1955, p 124, P. C. Bagchi; Geographical Data in Early Puranas, 1972, p 47, M. R. Singh.
- See: Political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1996, p fn 13, B. N. Mukerjee; Chilas, Islamabad, 1983, no 72, 78, 85, pp 98, 102, A. H. Dani
- Political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1996, pp 3–4.
-
- viparite tada loke purvarupa.n kshayasya tat || 34 ||
- bahavo mechchha rajanah prithivyam manujadhipa |
- mithyanushasinah papa mrishavadaparayanah || 35 ||
- Andhrah Shakah Pulindashcha Yavanashcha naradhipah |
- Kamboja Bahlikah Shudrastath abhira narottama || 36 ||
- — (MBH 3.188.34–36).
- History and Culture of Indian People, The Vedic Age, pp 286–87, 313–14.
- Intercourse Between India and the Western World, pp 75–93, H. G. Rawl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