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無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音韵学中的一个假说,认为中古汉语中属于舌上音的三个声母上古汉语中不存在,是后来才从属于舌头音的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一论断最早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中提出。现今学界基本公认此一假说可信[1]:122-125

古纽研究结论
古无轻唇
古无舌上
古無正齒
娘日归泥
喻三歸匣
喻四歸定
照二歸精
照三歸知
古無邪紐

根据《切韵》,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两组。一组是舌头音,即端([*t][lower-alpha 1])、透([*tʰ])、定([*d])、泥([*n]);另一组是舌上音,即知([*ʈ]或[*ȶ])、彻([*ʈʰ]或[*ȶʰ])、澄([*ɖ]或[*ȡ])、娘([*ɳ]或[*ȵ][2]:149。中古声母为端、透、定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是 d 或 t;知、彻、澄则读 zh 或 ch [lower-alpha 2]。则“古无舌上音”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普通话中声母是d(ㄉ)、t(ㄊ)的字,和部分声母是zh(ㄓ)、ch(ㄔ)的字,在先秦两汉时期声母相同。

例证

文献

尚书·禹贡》:“大野既猪(知)[lower-alpha 3]。”《史记·夏本纪》:“大野既都(端)。”

说文解字》:“田(定),陈(澄)也。”

《说文解字》:“冲(澄)读若动(定)。”

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催天督(端)。”文中“天督”即后世天竺(知)国。

文选·卷三十四·七发》:“逾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谐声偏旁

读为舌头音 读为舌上音
桃、跳(定)兆、晁(澄)
登、燈(端)澄、橙(澄)
(定)、都、睹、赌(端)(知)、储、著(澄)
(端)(澄)
(端)(澄)

方言

闽语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现象的汉语方言,中古知组字读如端组,如[3]:224

方言 (知 (澄二) (知 (彻三) (澄三)
福州话[tau][lower-alpha 4][ta][tau][tʰeiŋ][tiʔ]
建瓯话[tsau][ta][te][tʰeiŋ][tɛ]
厦门话[ta][te][tau][tʰan][tit]
臺灣話[ta][te][tau][tʰan][tit]
潮州话[ta][te][tau][tʰaŋ][tik]
海口话[ʔda][ʔdɛ][ʔdau][haŋ][ʔdit]

钱大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文献中的声训异文、注音以及谐声偏旁,因此只能得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的结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而后辈学者通过对方言的研究才认定“古无舌上”而非“古无舌头”。

英语中的“tea”

清朝时,厦门是非常繁华的港口,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商品经此出口。荷兰商人购买中国茶叶后转销到西欧各国,英国人就是从荷兰商人那里进口茶叶的。因此荷兰语中的“thee”和英语中的“tea”都和厦门话中的“茶”字音近[lower-alpha 5],而与北方方言(包括普通话)、吴方言粤方言等其他各方言中的“茶”的发音区别较大。

分化条件

上古端、透、定母字,韵母是二、三的,中古变为舌上音知、彻、澄母字。因此,后世韵图中端组只有一、四等字,知组只有二、三等字。

分化时间

南史·列传第二十六》:“(羊戎)语好为双声……玄保曰:‘今日上(宋孝武帝)何召我邪?’曰:‘金沟清泚,铜池摇扬,既佳光景,当得剧棋。’”这里以“铜池”为双声, 而“铜”、“池”在作于隋朝的《切韵》中分属定母和澄母。据此可以推断,上古端组分化出舌上知组大约发生在时代。

娘母和泥母

钱大昕指出了舌头音中端、透、定三母和舌上音中知、彻、澄三母的关系,但没有把结论推广到舌头音娘母和舌上音泥母的关系上,可能是由于例证不够充分。后来,章炳麟在《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中提出“娘日归泥”,补全了这一结论。

注释

  1. 星号“*”不表音,只表示国际音标为推测拟音,而非耳听笔录的描写。下同。
  2. 可能有极个别例外。zh、ch的来源不一定是知、彻、澄,也可能是章组或庄组。
  3. 用《广韵反切。下同。
  4. 声调与此处无关紧要,故略去。下同。
  5. 参见各语言对“茶”的称呼

参考文献

引用

  1. 许嘉璐.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2.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3. 李小凡、项梦冰.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1158517.

书目

  • 王宁.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2. ISBN 7200045918.
  • 胡安顺. .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41972320.
  • 王力.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ISBN 9787100053907.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