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

哮吼(Croup),又稱咽喉氣管支氣管炎(laryngotracheobronchitis)為一種呼吸道感染症,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誘發。感染會引致氣管內腫脹,並影響正常呼吸,而導致咳嗽會類似狗吠聲,其他症狀包含呼吸音喘鳴,以及聲音沙啞。有時也會合併发热或流鼻水的症狀[1]。症狀可能或輕或重,最常於夜間開始發作或惡化[1][2]。一般而言,哮吼會持續一至二天[5]

哮吼
同义词Laryngotracheitis, subglottic laryngitis, obstructive laryngitis, laryngotracheobronchitis
一名哮吼中的孩童,頸部X光片前後照(AP view)可以見到聲門下方氣道縮窄,呈現“尖塔徵象”。
症状狗吠樣咳嗽、喘鳴、發燒、鼻塞[1]
病程通常1-2天,但可能持續長達7天[2]
类型acute laryngitis[*], 呼吸系统疾病
肇因通常為病毒性[1]
診斷方法Based on symptoms[3]
相似疾病或共病會厭炎、氣管異物阻塞、細菌性氣管炎[3][4]
預防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白喉疫苗[4]
治療甾體, 肾上腺素
藥物皮質類固醇肾上腺素[3][4]
盛行率15%的孩童[3][4]
死亡數罕見[1]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小兒科
ICD-9-CM464.4
DiseasesDB13233
MedlinePlus000959
eMedicine962972407964
Patient UK哮吼

可能引起哮吼的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1]。偶見肇因於細菌感染[4]。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可能更危險的疾病,如会厌炎呼吸道異物阻塞等等。更進一步的檢查包含血液檢查、X射线,以及病原體培養等等,但一般不須進行[3]

接種流行性感冒白喉疫苗可以預防許多哮吼的發生[4]。治療方式則一般給予單劑口服類固醇。更嚴重的病例可能需給予吸入性肾上腺素[1][6]。有1-5%的病例可能需要住院[7]

哮吼為相對常見的疾病症狀,约15%的儿童曾經或正在罹患此病。患者通常集中於6个月到5岁之間,少見15歲以上的患者[2][3]。男性患者較女性稍多,一般集中於秋季發生[7]。在白喉疫苗發明之前,許多哮吼是因白喉誘發,且可能有致死危險[4][8]。西方國家因白喉疫苗成功,因此此類哮吼症非常少見[9]

体征和症状

义膜性喉炎症状包括“压迫性咳嗽、喘鸣(高音调声音,尤其是吸气时)、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通常在夜间症状加剧。压迫性咳嗽常常被形容为类似海豹或海狮的呼叫。[10]会使气喘恶化,气喘意味着呼吸道变窄。义膜性喉炎加剧后,气喘可能会好转。[1]

其他症状包括发烧、鼻炎(感冒的典型症状)和肋骨之间的皮肤内凹。[1]流口水或生病特征通常表示其他躯体疾病。[11]

病因

义膜性喉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1][3]有人称作严重喉气管支气管炎义膜性喉炎。这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较温和。义膜性喉炎也可能是喉白喉、细菌性气管炎、义膜性喉炎和喉气管支气管肺炎。这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通常是更严重。[10]

病毒性

75%的情况下,副流感病毒(主要是类型1和2)是导致义膜性喉炎的病毒。[2]其他可引起义膜性喉炎的病毒包括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痉挛性义膜性喉炎(带压迫性咳嗽的义膜性喉炎)是由同类导致急性喉气管炎的病毒引起的,但不具有感染的常规迹象(如发热,咽痛、加白细胞数目 增多等)。[10]治疗痉挛性义膜性喉炎与常规义膜性喉炎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2]

细菌性

细菌性义膜性喉炎包括喉白喉、细菌性气管炎、义膜性喉炎和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喉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 引起的,而细菌性气管炎、义膜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继而由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导致义膜性喉炎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10]

引起的身体反应

病毒感染导致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肿大,白细胞增多。肿胀会导致呼吸困难。[3]

诊断

Westley评分:义膜性喉炎严重性分类 [2][12]
特征 此特征的分数
0 1 2 3 4 5
胸壁
回缩
轻度 中度 重度
喘鸣 听诊器诊断
有喘鸣
休息时有喘鸣
发绀 激動時有發紺 休息時有發紺
清醒程度 正常 意识不清
吸气 正常 减少 显著减少

义膜性喉炎根据体征和症状进行确诊。第一步是排除可阻塞上呼吸道的其它因素,尤其是会厌炎、呼吸道异物、声门下狭窄、血管神经性水肿、咽后脓肿和细菌性气管炎。[3][10]

常规不对颈部进行X射线扫描,[3]但如果做,可看出气管狭窄,这被称为尖塔影,因为狭窄的形状看起来像教堂的尖顶。约有半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尖塔影。[11]

血液检测和病毒培养(病毒测试)会对呼吸道造成不必要的刺激。[3] 虽然可以通过病毒培养(采用鼻咽抽吸术(用管吸鼻粘液的过程)实现)进行确诊,这些培养通常仅限于研究之用。 [1]如果采用标准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可做进一步测试,检查有无细菌。 [10]

严重性

最常见的系统描述义膜性喉炎的严重性是的Westley评分。此测试用于研究目的,不用于帮助患者。评分是五个因素得分的总和:清醒程度、紫绀、喘鸣、吸气和回缩[10]每个因素得分列在右侧表中,最后得分范围从0到17。[12]

  • 总得分≤2显示为轻度义膜性喉炎。患者可能有压迫性咳嗽,并伴有声音嘶哑,但休息时没有喘鸣(喘息)。
  • 总得分为3-5,为中度义膜性喉炎——患者有喘鸣及其他体征。
  • 总得分为6-11,为重度义膜性喉炎。患者有明显的喘鸣和胸壁内凹。
  • 总得分≥12,说明有呼吸衰竭的可能。此阶段可能不再有压迫性咳嗽和喘鸣。[2]

到急诊的儿童中,有85%患者为轻度症状。重度义膜性喉炎比例低于1%。[2]

预防

进行流感白喉免疫接种(疫苗)可以防止义膜性喉炎。[10]

治疗

重要的是尽量保持义膜性喉炎患儿平静。医生通常给孩子类固醇,但在重度情况下会使用肾上腺素。[3]如果孩子的血液中的氧气量低于92%,则需要输氧。[10]重度义膜性喉炎患者可以住院观察。[11]如果需要氧气,最好采用“漏气”方法(让氧气源在孩子的脸附近),因为氧气面罩相比,这种方法不易打扰孩子。[10]为配合治疗,小于0.2%的人需要气管插管(放入呼吸道的管)。[2]

类固醇

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如地塞米松布地奈德)治疗义膜性喉炎。服用类固醇后,患者症状六小时内会有显著改善。[13]可以口服、注射或吸入类固醇,但口服最佳。通常单剂量即足够量,并且安全。[3]0.15,0.3和0.6毫克/千克剂量的地塞米松效果几乎一样好。[14]

肾上腺素

中度至重度义膜性喉炎,可以采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一种扩大呼吸道的吸入性溶液)缓解。肾上腺素通常会在10-30分钟内降低义膜性喉炎的严重性,但效果只能持续约2小时。 如果治疗后,症状继续改善2-4小时,并且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孩子通常可以离开医院。[1][3]

其它治疗方法

义膜性喉炎的其他治疗方法也有研究,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使用。呼吸热蒸汽或湿润空气是传统的自我保健治疗方法,但临床研究未能显示效果[3][10],目前很少使用。[15]也不建议使用通常含有右美沙芬和/或愈创甘油醚的止咳药物 。[1]过去曾经采用呼吸氦氧混合气(氦气氧气的混合物)的方法,以减少呼吸功,但鲜有证据支持其使用。[16]由于义膜性喉炎通常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除非怀疑有细菌,否则不适用抗生素。[1]细菌感染时,建议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在重度并伴有甲型或乙型流感的情况下,可采用抗病毒 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10]

可能后果

病毒性义膜性喉炎通常是短期疾病。义膜性喉炎很少会导致呼吸衰竭和/或心脏骤停引起的死亡。[1]症状通常在两天内得以改善,但也可持续长达七天。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包括细菌性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2]

流行病学

约15%的儿童(通常集中在6个月和5-6岁的年龄段)会患义膜性喉炎。[3][10]这个年龄段住院的患儿中约5%为义膜性喉炎。在极少情况下,3个月幼儿和15岁儿童也有患义膜性喉炎。[2]男性罹患该病的几率比女性高50%。义膜性喉炎在秋季(秋天)更常见。[10]

历史

“croup”一词源自早期现代英语动词croup,意思是“嘶哑地哭泣”;该词被首次在苏格兰被用于疾病,并在18世纪开始流行。[17]义膜性喉炎白喉自荷马的“ 古希腊时候就已被人们知晓。在1826年,Bretonneau区分出病毒性义膜性喉炎和白喉引起的义膜性喉炎。[9]法国称为病毒性义膜性喉炎称作"faux-croup,用“croup”指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15]由于有效免疫的实施,白喉引起的义膜性喉炎逐渐鲜为人知。[9]

参考文献

  1. Rajapaksa, Shabna; Starr, Mike. .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2010-05, 39 (5): 280–282. ISSN 0300-8495. PMID 20485713.
  2. Johnson, David Wyatt. . BMJ Clinical Evidence. 2009-03-10, 2009. ISSN 1752-8526. PMC 2907784. PMID 19445760.
  3. Everard, Mark L. .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9-02, 56 (1): 119–133, x–xi. ISSN 0031-3955. PMID 19135584. doi:10.1016/j.pcl.2008.10.007.
  4. Cherry, James D.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01-24, 358 (4): 384–391. ISSN 1533-4406. PMID 18216359. doi:10.1056/NEJMcp072022.
  5. Thompson, Matthew; Vodicka, Talley A; Blair, Peter S; Buckley, David I; Heneghan, Carl; Hay, Alastair D. . The BMJ. 2013-12-11, 347. ISSN 0959-8138. PMC 3898587. PMID 24335668. doi:10.1136/bmj.f7027.
  6. Bjornson, Candice; Russell, Kelly; Vandermeer, Ben; Klassen, Terry P.; Johnson, David W.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3-10-10, (10): CD006619. ISSN 1469-493X. PMID 24114291. doi:10.1002/14651858.CD006619.pub3.
  7. Bjornson, Candice L.; Johnson, David W. .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13-10-15, 185 (15): 1317–1323. ISSN 0820-3946. PMC 3796596. PMID 23939212. doi:10.1503/cmaj.121645.
  8. Steele, Volney. . Missoula, Mont.: Mountain Press. 2005: 324. ISBN 978-0-87842-505-1.
  9. Feigin, Ralph D. .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4: 252. ISBN 0-7216-9329-6.
  10. Cherry, James D.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01-24, 358 (4): 384–391. ISSN 1533-4406. PMID 18216359. doi:10.1056/NEJMcp072022.
  11. (PDF). BC Children’s Hospital Division of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12. Klassen, T. P. .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9-12, 46 (6): 1167–1178. ISSN 0031-3955. PMID 10629679. doi:10.1016/s0031-3955(05)70180-2.
  13. Russell, Kelly F.; Liang, Yuanyuan; O'Gorman, Kathleen; Johnson, David W.; Klassen, Terry P.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01-19, (1): CD001955. ISSN 1469-493X. PMID 21249651. doi:10.1002/14651858.CD001955.pub3.
  14. Port, Christopher. .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EMJ. 2009-04, 26 (4): 291–292. ISSN 1472-0213. PMID 19307398. doi:10.1136/emj.2009.072090.
  15. Marchessault, Victor. .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12 (6): 337–339. ISSN 1180-2332. PMC 2094841. PMID 18159359. doi:10.1155/2001/919830.
  16. Vorwerk, Christiane; Coats, Tim.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0-02-17, (2): CD006822. ISSN 1469-493X. PMID 20166089. doi:10.1002/14651858.CD006822.pub2.
  17. Onlin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croup. Accessed 2010-09-13.Accessed 2010-09-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