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羌佛

多羌佛藏语རྡོ་རྗེ་འཆང་藏语拼音Dorje Chang威利rdo rje 'changTHLDorje Chang,梵語:,IAST:Vajradhāra)。依藏語「多」譯為金剛,「金剛」喻意為堅不可摧[1],「羌」字意為永恆持有[2],二者構成的完整意思為金剛總持,又名持金剛,意為總持統攝一切金剛[3],為佛教各宗派傳承的本源[4]

多羌佛

漢地有關「多羌」佛號的使用,始於元、明、清三代,最初多羌被直接音譯為「朵兒只唱」[5][6][7][8],後曾被譯為「多吉鏘」[9],現今多譯為「多羌」[10][2][11][12]

佛教地位

在佛教教義中,佛陀具備三身,即:法身(普賢王如來,藏語:阿達爾瑪佛)為不生不滅的宇宙真諦,是一切法教的究竟本源[4],由於法身無形無相,不可言說,無法度眾生,必須有具相圓滿的佛身才能廣為眾生說法[13]。故由法身直顯原始的圓滿報身多羌佛[14],為宇宙間第一尊具有形相的佛陀[15],其化身為隨類應化無量化身。

民國太虛大師於所著的《佛學概論》中說:「『多羌佛』譯為金剛總持,現持金剛杵以降伏一切魔怨,是依佛大雄大力具足無量方便功德而言。一切如來都有金剛身。[16]

佛教包含二宗,依教法的深淺次第是先學顯、後學密,顯密圓融一體。因此,無論是學小乘、大乘或金剛乘教法,都必須學習顯宗的經、律、論三藏義理。印度佛教金剛乘興盛於七世紀,至十一世紀衰亡,於八世紀時傳入西藏,演變成今日的藏傳佛教,以普賢王如來、多羌(金剛總持、持金剛)為一切教法的根本,又稱為密乘或密宗[17]

因此,藏傳佛教各教派都將多羌(金剛總持、持金剛)作為法脈傳承的根源,在傳承皈依境中,可以見到將多羌佛描繪安立於整個皈依境最高的主尊位置[18],如西藏密宗四大教派:寧瑪派(紅教)[19]薩迦派(花教)[20]噶舉派(白教)[21]格魯派(黃教)[22]等主要派系[4]

在寧瑪派大圓滿的教授中,視普賢王如來為本初佛,也就是一切眾生的覺性(法身),大圓滿教法便源自於普賢王如來。但從究竟義而言,多羌佛(金剛總持)與普賢王如來並沒有差異性,而是在傳法過程中,因為大圓滿法的傳承緣起關係,會將之有所區分,在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由此,說寧瑪派的傳承根源於多羌佛,也是於法有據[23]

形相

唐卡中,多羌佛的佛身為深藍色,一面二臂,左手握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交叉於胸前,頭戴寶冠,身著天絲衣,配飾珍寶瓔珞,結雙跏趺坐於蓮花日月二輪之上[24][25]

弟子

多羌佛為十方諸佛、菩薩之師,其著名的佛陀弟子有五方佛,即:中央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及北方不空成就佛,由第三世代的五方佛再傳給金剛薩埵遞傳至今[15]

詞義混淆識別

多羌佛意為金剛總持(持金剛),在佛經譯釋過程中常有名相混淆的情況,舉例如下:

金剛總持與金剛持的混淆

  • 「金剛總持」(持金剛)是佛教的原始報身佛[14][26]
  • 修持「金剛乘佛法」的上師稱為「金剛持」,非持金剛[27]
  • 佛教念誦法的一種,稱為「金剛持念」[28]

持金剛與執金剛神的混淆

  • 佛陀座下的善神金剛力士[29],名為「執金剛神」、「執金剛夜叉」或「金剛手」,這裡指的金剛手即是執金剛神,為手執金剛杵一類的護法夜叉;歸北方多聞天王所統領[30],於天界職掌守護須彌山頂的四角峰[31]

持金剛與金剛手菩薩的混淆

  • 金剛手菩薩」(又稱秘密主菩薩[32])為佛教八大菩薩之一[33],於《大日經》中常代表大眾向佛陀請示甚深佛法,十方諸佛以如來金剛智印授于金剛手菩薩手中,故異名為持金剛[34]

以上是持金剛常見的混淆略舉,唐朝一行禪師在《大日經義釋》中闡釋了金剛手菩薩與執金剛神的定義差異,與西藏密續中對持金剛(佛)的定義不同,因為持金剛在顯教密教的多重別義,常見有理解混淆與引用錯誤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金剛仙論》卷1:「言金剛者。從譬喻為名。取其堅實之義。如世間金剛。有二義。一其體堅實能破萬物。二則萬物不能壞於金剛。」
  2. Rinpoche Karthar. . 漢藏佛學社. 1996: 158. 「多」之意爲不可摧毀,「羌」則是恆久持有。
  3. 《密宗道次第論》卷1:「且五金剛並立,雖可以集密統大威德、歡喜、勝樂,但時輪又如何關攝?故似多頭而缺統一之組織!此論乃謂「曼陀羅諸尊,若廣分別雖無邊際,然彼一切或於五部或於身語意三密金剛,或於三密不離一切部主金剛持第六部,罄無不攝」,則應于五大金剛上以「金剛總持」總統之。」
  4. 卡塔仁波切. . 喇嘛網. 201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Apr 2020) (中文). 所有噶舉(白教)、格魯(黃教)、薩迦(花教)等宗派的傳承,都源自金剛總持。為什麼要回溯到金剛總持,而不是釋迦牟尼佛呢?因為金剛總持是覺悟的本質……寧瑪派(紅教)也是一樣,其法教不是源自蓮花生大士或釋迦牟尼佛,而是來自普賢王如來。因為一切法教的究竟本源是法身,所以西藏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是源自金剛總持或普賢王如來……金剛總持的梵文是“瓦嘉達拉”(Vajradhara),藏文譯成“多羌”(Dorjechang)。“多”之意為不可摧毀,“羌”則是恒久持有。
  5. 房建昌.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1987, (2): 70.
  6. .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6: 471.
  7. 孙海; 藺新建. Di 1 ban. Zhongzhou gu ji chu ban she. : 3850. ISBN 7534823013.
  8. 顾祖成. Di 1 ban.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9: 100. ISBN 9787533307486.
  9. 《历史的见证》,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頁102。
  10. 智悲光; 根桑泽程. . 民族出版社. 2000: 6, 9.
  11. .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6: 91.
  12. 张雅静. .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5, (4): 124. 在甘肃永登妙音寺多羌殿天花板所绘曼荼罗中,...多羌殿修建于明成化年间,但壁画、塑像多为清代作品。
  13.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1:「佛住畢竟無相寂滅之法,以大悲故,令無量眾生得見此大悲胎藏㣲妙之法,即是于無相中而現有相。」
  14. 創古仁波切. . 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官方中文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Mar 2016) (中文). 金剛總持(藏文多羌Dorje Chang)是原始佛。
  15. 智悲光尊者 著,劉立千 譯. . 中國: 民族出版社. 2000: 6–9. ISBN 9787105038060 (中文(中国大陆)‎). 金剛總持為法、報、化三身之報身佛,為皈依境之主尊,總攝一切三寶、三根本……大圓勝慧本覺心要修證次第正文大圓勝慧覺道始於何時,蓋由本初法身如來阿達爾瑪佛,法爾一念智慧而顯報身佛多羌佛。多羌佛傳與比盧遮那等五方五佛。五方五佛傳與金剛薩埵。由金剛薩埵遞傳以至於今。
  16. 釋太虛; 太虛大師全書編委會. (PDF). 中國: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1: 84. ISBN 9787801236555.
  17. 尹邦志.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202. ISBN 9787509785164 (中文). 大乘佛教包括『密教』和『顯教』。『顯教』指早期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密教』指7世紀在印度鼎盛起來,11世紀在印度衰亡的秘密傳承。這些傳承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剛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等。密教從8世紀成規模地傳入西藏以來,逐漸成了藏傳佛教的骨幹。西藏和蒙古所傳是印度的後期密教,以普賢王如來、金剛總持等為本尊,又稱『金剛乘』。
  18. Askwilliam. . Ask William. 2013-6-18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 金剛總持為皈依境之主尊,總攝一切三寶、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護法) 、密教弟子視根本上師如同金剛總持所化。
  19. . 大圓覺顯密圓通網.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 頂上虛空有普賢王如來,身藍一面二臂,乃攝一切萬法之本始法身佛。其兩側為毘盧遮那(白)、寶生(黃)、金剛不動(藍)、不空成就(綠)、彌陀(紅)等五部如來,以及第六佛報身金剛持。
  20. . 薩迦大悲圓滿佛法中心. 2013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中文). 薩迦巴、哦巴、茶巴共傳承皈依境:正中:金剛總持、左右為薩迦巴、哦巴、茶巴歷代祖師及天女圍繞。
  21.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站.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7) (中文). 金剛總持是噶舉傳承的中心。因為帝洛巴直接接受金剛總持報身佛的法教,因此噶舉傳承的本源是佛。此證悟傳承由帝洛巴經黃金珠鬘代代無間斷的持續迄今。
  22. 雪歌仁波切. . 喇嘛網. 2013-3-14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 「密續」的傳承上師,則位於皈依境最中間豎立的五道線上。這五道線的頂端有五尊本尊,由左而右分別是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金剛總持(中央)、阿底峽尊者、喜金剛。祂們都是格魯派重要的本尊。最重要的本尊是「金剛總持」,祂是一切本尊的代表,一切本尊的種姓,故位於最中間。
  23. 洪啓嵩. . 台灣: 全佛出版社. 2013-09-13: 52-58. ISBN 9789866936159 (中文).
  24. 洛桑嘉措.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41. ISBN 9787561329023 (中文). 身深藍,象徵永恆不變的清淨佛性。手持金剛鈴和金剛杵,象徵智慧和慈悲,雙手相互交錯,象徵著智慧與慈悲的結合。
  25. 卡塔仁波切. . 喇嘛網. 2012-04-11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 當我們說金剛總持非以色身形式存在時,還是有人會不同意,因為在唐卡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全身藍色的人,佩戴珠寶瓔珞、穿著絲衣、手握鈴杵。這些都是象徵性的意義而已,以便行者可以了知證悟的特質。深藍色、鈴和杵都象徵著金剛總持不滅不壞的特質。深藍色隱喻其永不停息的利眾事業,珠寶嚴飾則象徵廣度眾生的珍貴。
  26. . tripitaka.cbeta.org.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日语).:「喀覺宗最先上師為天上佛金剛持尊,該宗奉若原始之佛金剛持尊,初傳帝洛巴尊者,以大手印法宗中瑜伽教義,類似本書所載者,都以之為依據。」
  2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1:「成就是隨阿闍黎,上師即是金剛持。」
  28.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卷1:「三金剛持,唇齒不動舌不至㗁,但口中微動。」;《摩訶阿彌陀經衷論》:「金剛持者,惟唇齒微動,字字分明,而未嘗出聲。」
  29. 《大日經義釋》卷1:「佛常有五百執金剛神翊從侍衛」。
  30.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3:「北方多聞天王領夜叉及羅剎、金剛神,亦名執金剛神,亦名金剛力士,持金剛杵,隨侍諸佛者也。」
  31.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1:「頌曰:『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萬踰繕那……三十三天住迷盧頂……山頂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廣量各有五百。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
  32. 《大日經疏》中說:「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金剛手菩薩舊翻或云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
  33. 釋法賢. . CBETA 電子佛典.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複有八大菩薩摩訶薩,其名曰:妙吉祥菩薩摩訶薩、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以為上首。
  34. 《大日經義釋》卷9:「此菩薩身即是金剛之體,而十方一切佛同以如來金剛智印授其手中,故名『持金剛』也。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