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

平埔族群(Taiwanese Plains Indigenous Peoples),過往稱之平埔族,是對台灣原住民族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1],對應的另一稱呼為高山族。後因隨著學術界、文化界進一步研究,認知其為多數民族集合而非僅單一民族,故當今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族群,多數以「平埔族群」來泛稱。多數平埔族群至今皆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為原住民族,除了部分當前歸籍排灣族馬卡道族及花東原歸籍阿美族噶瑪蘭族等族人以外。

平埔母親和小孩,原作由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1871 年攝於木柵(現高雄內門),該區多數族人現以西拉雅族為族群認同。

平埔族群往昔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稱為「土著」;清領時期,則大多稱為化番熟番[註 1],與生番、野番等詞相對[2]:12。因化番、熟番多住在「平地草埔」,故又稱平埔仔埔仔人平埔番闽南语英語:[3][4][5]),其中「平埔」一詞代表「平原」或「平地」之意。[6]到了日本時期則於《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將臺灣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平埔族[2]:13,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4][7]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起平埔族後代大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獲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臺灣族群研究興起,這些平埔族群的歷史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但平埔族群曾一度誤以為同為「平埔族」這個民族,後來才逐漸重新細分[註 2][2]:18

賽夏族邵族也曾一度被歸為平埔族群,可見「平埔族」、「熟番」、「化番」及「生番」等分類,皆為外來政權依統治方便,未依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所做的分類,造成當代的平埔正名平埔復名運動

歷史

西拉雅族婦女與嬰兒,1871年約翰·湯姆森攝於鳳山縣木柵里(今高雄市內門區

平埔族群是早在漢人於17世紀移民來臺灣移墾前,便已分佈在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的臺灣西部沿海平原地帶上,並存有各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社會群體。

平埔族群北自蘇澳與泰雅族交界,南自枋寮與排灣族交界,後來受漢人壓迫部分移入他地,如恆春、埔里、花東等。

辭源

平埔」一詞出現於文獻中,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間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724年後),該書中有使用「平埔諸社」一詞,後來陳倫烱的《海國聞見錄》(1731年)中也有出現「平埔土番」一詞[2]:13。 而由於原住民文化迥異於漢族,因此在漢人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註 3]。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釆」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外族殖民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8]。又過去臺灣原住民只有「社」而沒有「族」的概念[2]:12,故大都以社名自稱。例如: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住民,皆自稱為大甲人。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等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野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在18世紀中期以後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但主要還是在19世紀中期以後的文獻出現得比較多[註 4]。簡單地說,18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臺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群」隱含了2個意涵:「平埔」與「熟番」。一說「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則是較官方的用語;但實際上,自清朝以降,「平埔」、「熟番」在不同族群間,便一直是游移不定的代稱。

人口與分佈

有關台灣平埔族群的人口統計,最早見於荷蘭時代的戶口調查表,當時的總數大約在四至六萬之間。其中以馬卡道族鳳山八社萬餘人為最大族群,淡水集會區的噶瑪蘭族居次[9]。經過清領時期長期的漢化後,日治時期的幾次調查,也約略在四至六萬之間[10]。1915年的調查顯示,平埔族人數以阿猴廳(今高雄市山區、屏東縣地區)為最多,佔了近一半熟番人口,多半是今日馬卡道族大武壠族之先民。臺南廳、南投廳、花蓮廳在其後,共佔了約30%左右的平埔族人數。亦可見臺灣中北部地區,除了宜蘭、南投外,平埔族群的分布十分稀少[11]

1905年1915年1920年1925年1930年1935年1943年
46,432 47,67648,89451,009 53,947 58,790 62,119
行政區劃1915年熟番人數比例
總人口數47,676100%
臺北廳8841.85%
宜蘭廳2,2404.7%
桃園廳4380.92%
新竹廳1,9394.07%
臺中廳5891.24%
南投廳5,33811.2%
嘉義廳1,7293.63%
臺南廳5,92012.54%
阿猴廳21,69745.51%
臺東廳2,3184.86%
花蓮港廳4,5849.61%
澎湖廳00%

戰後無平埔族群人口統計。林修澈根據人口成長率,推估2000年的平埔族群人口介於10萬至20萬人之間。[12]

隨著臺南縣(現臺南市)(2005)、花蓮縣富里鄉(2013)、高雄市(2013)、屏東縣(2016)等地方政府相繼開放「熟(番)」註記後,截至 2018 年為止,上述各縣市已登記為平埔族群之人數為[13][14][15][16]

西拉雅族大武壠族馬卡道族 其他/族別未定 總計
臺南市 11,830-- - 11,830
高雄市 107 129[註 5] - 237 473
屏東縣 - - 1,803 205 2,008
花蓮縣富里鄉 1000 - -
總計 12,937 129 1,803 442 15,311

分類

平埔原住民(Pepo-knabe, Pepo-frau)的素描,由愛沙尼亞人 Paul Ibis 繪於 1877 年。

雖然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人群之間就對彼此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分類系統」。但是,人類開始以「族」或「民族」來區分人群則是晚近之事,特別是在100多年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開始興盛的時候。臺灣的所謂「族群分類」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臺灣日治時期統治臺灣的日本帝國,基於統治的目的,對臺灣的人群與土地進行全盤的調查與瞭解,同時也展開了臺灣族群的分類工作(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例如將來自中國閩南地區的客家人歸入閩籍,先人居粵東者一律列粵籍等。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平埔族群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群」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上。後來,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埔族群原住民有了較多的認識之後,才瞭解到所通稱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包含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過去90多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群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7族14支、也有分為8族、9族、10族、12族等(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

根據今日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關於「平埔族」、「高山族」的分界,並不是天然的民族界線,而是在十七世紀以後的歷史過程中,因各族生活領域和漢化程度不同而產生的斷裂線。換句話說,所謂「平埔族群」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大於某「平埔族」與某「高山族」之間的差異——某些「平埔族群」和某些「高山族群」且可能本來是同1個族群。舉例而言,從語言及文化來看,最接近阿美族的台灣原住民族為西拉雅大滿馬卡道等平埔族群;又語言與賽夏族最接近的原住民族為龜崙族

族源

臺灣原住民與廣泛分佈的南島語族在血緣和語言等方面均關係密切

據現代研究資料分析,平埔族群文化來源均來自屬臺灣南島語系。該語系民族分佈地點於整個太平洋印度洋一帶,最遠甚至可溯及距離臺灣數千公里遠之復活島馬達加斯加。根據地點分佈,臺灣平埔族群是南島語系最北的分佈族群。俱信平埔族群早於新石器時代即發源或登陸臺灣,是屬於海洋民族之一。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即表明「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臺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17]

日治時期的分類

有關平埔族群的分類,在臺灣日治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的分類。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佈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也是依照地理分佈而將原住民分為13個部落群。

直到日治時代,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臺灣蕃人事情》(1900)一書中才對平埔族群加以有系統的分類,其後伊能嘉矩又著《臺灣蕃政志》(1904),將平埔族群的分類加以修正,而分平埔族群為: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馬卡道族等10族。

以伊能嘉矩的這個分類系統當作主要的參考架構,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馬淵東一等人也都提出過對平埔族群不同的分類方式(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其中主要的爭議有幾個:

  1. 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這2族到底應不應該被歸為同一族:部分學者傾向將這2族歸為一族,稱之為洪雅。然根據學者翁佳音及鍾幼蘭的考證,認為Hoanya可能是福佬話Hoan-a(番仔)的誤判。族人也根據自我認同的不同,認為應各自獨立。
  2. 凱達格蘭(Ketagalan)是否是同質性的一個族群,還是應該再繼續做細分。語言學家土田滋與李壬癸認為以語言資料而言,所謂的凱達格蘭族至少包含三種不同的語言:巴賽雷朗龜崙語
  3. 西拉雅族(Siraiya)、大武壠族(Taivoan)及馬卡道族(Makattao)應該是不同族或者是同一族。目前多數學者依照考古人類學、語言學及服飾等發現,加上族人的自我認同,均認為應屬於三支不同的原住民族。[18][19][20][21][22][23]
  4. 移川子之藏在伊能嘉矩的架構下新加入的邵族(Thao),應該是平埔族群還是高山族。

戰後的分類

大武壠族獨特的語言與祭典、服飾等文化,近年來學者傾向視其為獨立的原住民族。

近年來,學者對於平埔族群的分類,又有新的看法。日本語言學者土田滋在1985年的分類中(見Tsuchida 1985),將平埔族群分為12族:噶瑪蘭(Kavalan)、巴賽(Basay)、凱達格蘭(Ketagalan)、龜崙(Kulo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ih)、巴布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壠族(Taivoan)。

學者李亦園則將平埔族群分成10族,分別是噶瑪蘭(Kanalan)、達加蘭(Kentagalan)、盧朗(Luilang)、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貓霧栜(Babiza)、和安雅(Hoanya)、巴則海(Pazeh)、水沙連、西拉雅(Siraya)[24]:14

臺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則有不同的看法,在1996年〈臺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7族14支的看法:邵族、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註 6]、巴布蘭(Baburan)[註 7]、巴宰(Pazih)、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後又基於語料上的新發現,於 2006 年及 2010 年發表的論文上,將大武壠族及馬卡道族自西拉雅族中獨立出來[18][19]

歷年平埔族群分類[25][26][27][28]
年代 研究者 族名
1904 伊能嘉矩 Kavarawan - Ketagalan Taokas Vupuran Poavosa Arikun Lloa Pazzehe - Makattao Sirajya
1930 移川子之藏 Kavarawan - Ketagalan Taokas Vupuran Babuza Hoanya Pazeh Sao Tao Sirajya
1935 小川尚義 Kavarawan - Ketagalan TaokasVupuran Babuza Hoanya Pazzehe Sao Sirajya
1944 小川尚義 Kavarawan - Luilang Ketagalan Taokas Papora Babuza Hoanya Pazeh Sao Sirajya
1951 張耀錡 卡瓦蘭

(Kavalan)

- 凱達格蘭

(Ketagalan)

道卡斯

(Taokas)

拍瀑拉

(Papora)

巴布薩

(Babuza)

洪雅

(Hoanya)

拍宰海

(Pazeh)

- 西拉雅

(Siraya)

四社熟番

(Taivoan)

1955 李亦園 噶瑪蘭

(Kavalan)

- 雷朗

(Luilang)

凱達格蘭

(Ketagalan)

道卡斯

(Taokas)

巴布拉

(Papora)

貓霧拺

(Babuza)

和安雅

(Hoanya)

巴則海

(Pazeh)

水沙連 西拉雅(Siraya)
1970 台灣省通志 卡瓦蘭

(Kavalan)

- 凱達格蘭

(Ketagalan)

道卡斯

(Taokas)

拍瀑拉

(Papora)

巴布薩

(Babuza/Poavasa)

洪雅(Hoanya) 巴則海

(Pazeh/Pazex)

- 西拉雅(Siraya)
Arikun Lloa 馬卡道 西拉雅 四社熟番
1985-1991 土田滋 Kavalan - Ketagalan Basay Kulon Taokas Papora Babuza Hoanya Pazzahe - Makatao Siraya Taivoan
1991 李仁癸 噶瑪蘭

(Kavalan)

- 凱達格蘭(Ketagalan) 巴布薩(Babuza) 洪雅

(Hoanya)

巴則海

(Pazeh)

(Thao)

西拉雅(Siraya)
雷朗(Luilang) 哆囉美遠

(Trobian)

巴賽(Basay) 道卡斯(Taokas) 巴布拉

(Papora)

貓霧拺(Babuza) 費佛朗

(Favorlang)

Makatao Siraya Taivoan
1996 李仁癸 噶瑪蘭

(Kavalan)

猴猴

(Qauqaut)

凱達格蘭(Ketagalan) 龜崙

(Kulon)

巴布蘭(Baburan) 洪雅

(Hoanya)

巴則海

(Pazeh)

(Thao)

西拉雅(Siraya)
雷朗(Luilang) 哆囉美遠

(Trobian)

馬賽(Basay)道卡斯(Taokas) 巴布拉

(Papora)

貓霧拺(Babuza) 費佛朗

(Favorlang)

馬卡道(Makatao) 西拉雅(Siraya) 四社熟番(Taivoan)
2006-2010 李仁癸 噶瑪蘭

(Kavalan)

- 巴賽(凱達格蘭)

(Basay (Ketagalan))

龜崙

(Kulon)

道卡斯

(Taokas)

巴布拉

(Papora)

貓霧拺(Babuza) 洪雅

(Hoanya)

巴宰

(Pazih)

(Thao)

馬卡道(Makatao) 西拉雅(Siraya) 大武壠(Taivoan)

主要族群

南台灣的平埔族群,攝於1871年。

北台灣南島語族

南臺灣南島語族

埔里平埔族姐弟

東臺灣南島語族

文化

姓氏

姓氏是平埔族群重要的文化特徵之一,由於受到漢化的因素,使得平埔族群放棄了原本的姓氏和命名方式,然而在取漢姓的過程中,靠著族譜和氏族認同,產生了許多和閩南人、客家人不同的姓氏,甚至連戰後移民漢人也都沒有的姓氏,而這些姓氏和賜姓的族譜,成為平埔族群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36]

  • 主要賜姓:
  • 其他姓氏:
  • 特殊姓氏:

祭祀

阿里關大武壠族夜祭

平埔族群中祭祀慣習極為平常,一般說來,祭祀對象除自然物崇拜之外,較特殊為以各種形式型態存在的祖靈。若區分,平埔族祖靈崇拜約可分為3種:

  1. 賽跑型祖靈祭祀,盛行於臺灣中部的巴則海族、巴布拉族、道卡斯族等,名稱來由為該祭祀儀式均以族人競走為重心,該類型祭祀有時也與少年成年禮混合存在。
  2. 南部西拉雅族及馬卡道族的祖靈祭以一陶罐作為祖靈的神體而加以崇拜,這一崇拜並祭祀陶罐的風俗與祖骨崇拜有關。但鄰近的大武壠族卻不崇拜陶罐,亦不相信祖靈存於陶罐中,而相信祖靈乃存在於公廨中的向神座周圍。
  3. 臺灣北部平埔各族如凱達加蘭族、噶瑪蘭族或雷朗族,其祖靈祭儀式均無固定特殊方式。

平埔族群的近況

由於歷經與漢族數百年來的交流,平埔族群的風俗習慣、語言逐漸凋零散佚。目前在學者與平埔族群後裔的努力下,逐漸找回部分的習俗及語言。其中噶瑪蘭族已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而西拉雅族現已成為臺南市市定原住民族之一,花蓮縣富里鄉也承認鄉內大武壠族馬卡道族及西拉雅族為鄉定原住民族,均希望能進一步得到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的官方承認。

平埔原住民之凱達格蘭族巴宰族噶哈巫族馬卡道族洪雅族拍瀑拉族道卡斯族等族群自 1990 年代開始發起平埔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平埔族群的原住民族身份[37]

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承諾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目前行政院於2016年10月7日決議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預計新增認定平埔族群為「平埔原住民」[38],並於2017年8月17日通過修正草案[39]

參見

參考資料

  1. .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2. 段洪坤.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年12月. ISBN 978-986-03-9416-0.
  3. John Thomson. . 1873.
  4.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5. . 高雄市立美術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7. 詹素娟. (PDF).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12).
  8.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9. .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10. . [202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11. (PDF).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12).
  12. 林修澈,〈平埔族的分佈與人口〉,收於: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臺灣平埔族》。臺北:前衛,2003,頁25-41。
  13. . Ethnic Affairs Commision of Tainan City Government. 2016-12-02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14. . Mata Taiwan. 2016-08-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15. . TITV. 2017-11-10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16. .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2016-09-13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9).
  17. 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8. 李, 壬癸. . 台灣本鋪:前衛出版. 2010: 159–182. ISBN 978-957-801-635-4.
  19. 李, 壬癸.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010: 1–10. ISBN 978-986-02-3342-1.
  20. 胡, 家瑜.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14: 2–10. ISBN 978-986-04-1415-8.
  21. Tsuchida Shigeru, Yamada Yukihiro, Moriguchi Tsunekazu. .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1991: 8, 29.
  22. 劉益昌、顏廷伃.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2015: 258. ISBN 978-986-04-6324-8.
  23. 日光小林. . Mata Taiwan. 2016-04-12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0).
  24. 凃順從. . 臺南縣文化局. 2002年1月. ISBN 957-01-0250-0.
  25. Tsuchida Shigeru, Yamada Yukihiro, Moriguchi Tsunekazu. .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1991: 8, 29.
  26. Paul Jen-kuei, Li. . Taipei: Avanguard Publishing House. 2010: 139–208. ISBN 978-957-801-635-4.
  27. . hqq~青刊社地圖工作室. 2009-08-06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1).
  28. 林, 江義. . Taipei: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2004.
  29. 佟振國. . 自由時報. 2016年11月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7日).
  30. 吳象元. . 關鍵評論網. 2015年9月1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7日).
  31. . 噶哈巫語全球資訊網. [2019年1月17日].
  32.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7年6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33. 林家鴻. . 台灣教會公報.
  34. 劉秋雲. . 原住民族文獻. 2013年12月, (12期) [2019-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3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凱達格蘭族文化會議 今年著重巴賽語復振
  36.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 . Mata Taiwan. 2016年7月29日 [2017年10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日).
  37. 數千平埔原住民上街頭 要求正名〉,2009年5月2日
  38. 政院:修正原住民身分法,正名平埔原住民身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年10月7日
  39.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

註釋

  1. 化番指的是受清國政府掌控,但不用輸賦納徭的原住民,熟番則是完全受清國政府掌控差遣的原住民[2]:13
  2. 除了過去學者的分類外,也有平埔族群原住民自己主張另成一族。例如原本歸類於巴宰族的牛眠山、守城、大湳、蜈蚣崙四莊居民主張他們是「噶哈巫族[2]:15
  3. 日治時期改作「蕃」。
  4. 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就有「平埔番」一詞。
  5. 杉林區平埔族群主要為大武壠族,因此此處以當地已揭露之登記人數為據。
  6. 下分:巴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遠(Trobian)等3支
  7. 下分: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巴布薩(Babuza)、虎尾壟(Favorlan)等4支
  8. 按土田滋、李壬癸等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現復振中的「西拉雅語」若以荷蘭人所留的《馬太福音》及《The Formulary of Christianity in Formosan Siraya Dialect》為基礎,則該語言應為「大滿語」。

延伸閱讀

  • 陳炎正編,1979,岸裡社史料集成。臺中:豐原一週雜誌社。
  • 村上直次郎編,1995,新港文書。臺北:捷幼。
  • 杜正勝,1998,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洪麗完,2002,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4社(3冊)。臺中縣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 胡家瑜主編,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1988,國立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5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 劉澤民編著,2000,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劉澤民編著,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專輯。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劉澤民編著,2003,大甲東西社古文書(2冊)。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編譯,2001,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三田裕次藏,1988,臺灣古文書集,張炎憲編。臺北:南天。
  • 謝繼昌主編,1999,凱達格蘭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1994,宜蘭古文書·第壹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伊能嘉矩,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臺北:遠流。
  • 曾振名、童元昭主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 莊英章主編,1988,臺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編輯。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 李壬癸,1996,臺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頁43-68。臺北:玉山社。
  • Tsuchida, Shigeru. 1985. Kulon: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60: 1-59.
  • 伊能嘉矩,1904,臺灣蕃政志。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a,平埔族?平埔族群?,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online]。臺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