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歷史上,19世纪时“列强”开始廣泛使用,隨後擴及到20世紀後列強一詞公認為指歐美日的工業化國家,这些国家不仅在那时佔據全世界大多數財富,並在國際政治上有著極不平等的巨大影響力。
定義
西方
『列強』一詞,在歐洲諸國之間很早就出現了。主要是指在軍事上的攻守對抗的實力,因為歐洲國家林立,之間難免互相影響,而能夠保持獨立自主不受影響者便可視之為列強。
在西方,嚴格而具有現代意義的「一流大國」觀念始自拿破崙戰爭結束後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和會之前英國外交大臣卡斯勒里子爵首次在文書中正式使用「一流大國」(Great Powers)一詞。此一用法的背景是出於以一流大國權力平衡機制,防止歐洲大陸出現拿破崙式獨霸政權挑起戰爭。他在1814年2月13日一封致予各國的信說:「我很滿意地告知各位,和會將以歐洲各『一流大國』達成一總體協議而結束。這一協議將集中各國力量,對付任何一個企圖打破歐陸和平的一流大國。」當時全程與會的國家有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法國。至於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則僅在出現問題需要諮商時才被邀請。其後這五個列強建立了所謂「歐洲協調」體制(也稱為「列強協商」),此即現代列強觀念與列強均勢的起源。 德國史學家蘭克在1833年撰寫的「列強」(The Great Powers)一文中曾提出以下界說:
假如人們能建立一種對列強的定義,該國必然需要具備維護自身以抵禦所有其他國家的能力,即使這些外國團結一致。 |
那麼腓特烈大帝已經使普魯士晉升此一地位(不過普魯士本身是德意志國家,蘭克又是德意志人,所以可能高估了普魯士帶來的影響;實際上,普魯士在七年戰爭結束的1763年後,雖然比傳統的二等列強(地区大国)如:波蘭立陶宛聯邦、瑞典帝國要強,但現代學者如賽巴斯提安·哈夫納就認為,當時普魯士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列強」。)[2]。
類似的觀點可見於法國史學家杜羅賽(Jean-Baptiste Duroselle):
列強是實力足以抗拒任何其他單一列強而保衛自己的獨立的國家。 |
東方
「列強」是近代中國首先出現的近于如現今含义的「一流大國」的概念;一般是指在大清遭遇西方殖民者擴張勢力侵略後才廣泛被使用。曾侵略过中国的众多近代强国,如:英、法、德、奥、意、俄、美等欧美国家及后来的日本;而且他們全部和中國簽訂過不平等條約。中國北洋政府時期,有「條約」、「開放」、「停靠」三種口岸,多達92個地方,其中48處設有海關[3]:142-219。在16個條約口岸出現「租界地」或「僑民居住地」,外國不但握有「治外法權」,還掌握地方行政權與收稅權[3]:142-219。如有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德租界、天津日租界、天津意租界、天津俄租界、天津比租界、天津奧租界、漢口英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日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廣州英租界、廣州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鎮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重慶日租界、沙市日租界、杭州日租界、蘇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鼓浪嶼公共租界等[4]:6-22。駐軍方面,1913年北京使館團有2,078人,天津列強軍隊6,219人,山海關沿鐵路線一帶有列強軍隊1,253人[3]:142-219。
也有一說是日本先發明“列強”一詞,並在後來的維新運動中被中國所採用。
各时期一流国家列表
- 以下排名均不分先后
- 前500年:波斯帝国、周
- 前300年:罗马共和国、迦太基共和国、塞琉古帝国(继业者王国)、托勒密王國(继业者王国)、孔雀王朝、秦
- 0年: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汉、匈奴汗國
- 600年: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萨珊波斯、隋
- 700年: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唐、突厥
- 1000年: 法蘭西王國、神圣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基辅罗斯、法蒂玛王朝、大辽、宋
- 1250年: 法蘭西王國、神圣罗马帝国、蒙古帝國
- 1400年: 法蘭西王國、勃艮第公国、神圣罗马帝国、 波兰王国、金帳汗國帖木儿帝国、大明、北元蒙古
- 1492年: 法蘭西王國、奥地利大公国、波兰王国、莫斯科公國奥斯曼土耳其帝國、白羊王朝、大明
- 1707年:西班牙帝国、 法蘭西王國、 大不列顛王國、荷蘭、奥地利大公国、瑞典帝国、波蘭立陶宛聯邦、 俄罗斯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國、莫卧儿帝国、大清
- 1804年: 英國、 法国(第一帝国)、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王国、 俄罗斯帝国、大清
- 1815年: 英國、 法国、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王国、 俄罗斯帝国、大清
- 1871年: 英國、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王國、俄罗斯帝国、 大清
- 1900年:
-协约国: 英國、 美国(此时美国尚未加入协约国)、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俄罗斯帝国
-同盟国: 英國、 美国(此时美国尚未加入同盟国)、 蘇聯(此时苏联尚未加入同盟国)、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 1945年:
- 1966年:
- 1971年:
- 1991年至今:
-超級大國: 美國
历史上的列強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和土耳其共和国
(1299-1923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正式瓦解,而根據凡爾賽條約,協約國可以侵佔土耳其的大片土地和長期在那裏駐軍。但在1923年由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率領的土耳其獨立軍,擊退了英國、法國和希臘的軍隊,並且奪回了大片被佔領的土地。而他隨後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並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凱末爾推翻了源自穆罕默德後人的哈里發制度,將鄂圖曼王室成員全部驅逐出境,並進行政治改革。他廢除了歷史悠久的伊斯蘭教長制、撤消沙里亞(Seriat)部、停辦獨立的宗教學校和經院、關閉宗教法庭(特別沙里亞法庭)以及廢除被奉為神聖法典的沙里亞法、制訂和採用依據西歐國家法律為摹本的新民法等等,以及在軍事上進行改革,包括從德國和美國引進先進的戰鬥機和坦克,從而為土耳其現代化和重新振作奠下了基礎。
由於土耳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所以土耳其得以在不受戰爭影響的情況下繼續穩定發展。戰後,土耳其的經濟和軍事都急促增長。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其後不但加入希臘內戰,幫助希臘政府打擊共產黨,並參與韓戰,協助美國打擊共產主義和牽制蘇聯在地中海的擴張。1974年,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但在希臘軍政府支援下的塞浦路斯軍民和駐當地英軍的抗擊下被迫停止,只保留塞浦路斯北方給土耳其,並建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
時至今天,土耳其依然是中東除以色列之外最強大的國家,也是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在軍事上,它的陸軍和空軍在中東也是較先進的,和沙地阿拉伯及伊朗成为伊斯蘭國家三雄。2008年,它以打擊库尔德工人党為由,出兵伊拉克北部,參與伊拉克戰爭。
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
奥地利成為帝國前,是神聖羅馬帝國轄下最大的一個公國,即奥地利大公國,由哈布斯堡王室統治。於15至16世紀因常抵抗鄂圖曼帝國入歐洲而声威大震,17至18世紀奥地利從歐洲对鄂圖曼的大土耳其戰爭和瓜分波蘭中奪取很多地區,包括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貝尔格勒、波蘭的加利西亞等,使奧地利擴張得很快,直到奧皇弗朗茨二世於1804年稱帝,為第一任奧皇,奧地利由公國正式變為帝國。匈牙利在1848年革命被奧地利及俄羅斯鎮壓,但革命令時任奧皇斐迪南一世退位,匈牙利亦多次爭取獨立,為奧匈帝國的建立埋下伏筆。奥匈帝国於1867年建立,是由奥地利及匈牙利,並經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組成,第三任奥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亦成为了第一任奥匈帝國皇帝,其間與德國結成德奧同盟。奥匈帝國於1908年吞併波士尼亞,1914年塞爾維亞王國一位刺客於波士尼亞薩拉熱窩刺杀了斐迪南王諸,奧匈入侵塞爾維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结束,也意味著奥匈帝國最終逃不掉解體的命運。德國於1918年11月11日投降,最終奧皇卡爾一世退位。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王国跟隨其後,奧地利主體分裂成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因特兰西瓦尼亚問題發生匈牙利-羅馬尼亞戰爭,羅馬尼亞獲勝,特兰西瓦尼亚加入罗马尼亚王國,其中还包括了匈牙利人等很多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奥地利第一共和國及匈牙利王國成為地域小國,哈布斯堡王室成員被永久驱逐。
葡萄牙王國
自進入地理大發現時代,在葡萄牙政府大力支持下興建航海學校,因而出現多位著名航海家,發現並佔領多個殖民地,成為最早期的殖民帝國。16世紀,葡萄牙帝國進入最鼎盛的時期,但後來因王位繼承戰爭於1580年被鄰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呑併,西班牙國王宣佈兼任葡萄牙國王,組成伊比利聯邦。直至1640年才重新獨立(葡萄牙王政復古戰爭),但國力已不復當年,難以與英國、荷蘭、法國等新興殖民帝國爭霸,但依舊保留了「老牌殖民國家」的身份。
葡萄牙在亞洲殖民爭奪中失去優勢,在入侵香港的屯門海戰被明朝擊敗只留下東帝汶及澳門兩地。葡萄牙為了重奪霸權,努力發展。但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首都里斯本被重創,粉碎了葡萄牙的野心,後集中發展葡屬巴西。在拿破侖戰爭中葡萄牙皇室被迫遷移到巴西,令巴西發展到與宗主國同級的地位。其後巴西人提出獨立請求,葡萄牙繼而與巴西爆發戰爭。後來巴西戰勝並獨立,建立巴西帝國,葡萄牙失去南美洲及亞洲的殖民地,國力進一步下滑。
葡萄牙轉而加入對非洲的殖民爭奪,領土包括葡屬佛得角、葡屬聖多美普林西比、葡屬幾內亞比紹、葡屬安哥拉和葡屬莫桑比克。二戰後發生非殖民化,葡萄牙與其他「老牌殖民國家」一樣,努力對抗當地的分離主義份子。但在1974年的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決定協助各殖民地獨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葡萄牙帝國正式瓦解。
西班牙帝国
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
15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成功后,西班牙统一,迅速走向海外扩张道路。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和玛雅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西班牙王室与欧洲各王室联姻,取得了大片领地的继承权。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合二为一,使西班牙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更打敗及阻擋最强大的敌人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西班牙遂开始称霸欧洲。這表現在1525年俘虜法王的帕維亞之戰和1527年擒獲教宗的羅馬之劫,確立西班牙在西歐與南歐的霸權地位。
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矿所得的金银取得更多军费,以应付在欧洲和北非的长期战争。腓力二世时期,虽然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反而于公元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組成由西班牙主導的伊比利聯邦(于公元1640年再次獨立),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尼德兰、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中、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的菲律宾群岛,甚至还一度包括台湾。自此,西班牙一直维持著世上最大的帝国(见图1)。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于黄金时代,是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缔造了被后世称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1800年的的西班牙帝国拥有16,300,000平方公里土地。
虽然公元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于大英帝国,西班牙帝国开始衰弱,其海上霸权更逐渐被荷兰、英国等新兴国家所取代,但其仍不失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經歷三十年战争後,西班牙一蹶不振,開始从其伟大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虽然保住了美洲殖民地,但它从此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不再成為主角。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半岛战争更使这个老态的帝国雪上加霜,之后其美洲殖民地纷纷開始独立。美西战争更给西班牙致命一击,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荷蘭帝國
從16世紀後期到17世紀下半葉,荷蘭憑藉著其航海技術和對外貿易,向外爭奪殖民地,建立起荷蘭帝國。此時期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無論貿易、科學與藝術等方面也是領先世界。但荷蘭在後來的英荷戰爭和法荷戰爭中戰敗,海權和陸權分別落入英國和法國之手。荷蘭帝國實力大降,主要剩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等殖民領域。在二戰結束後,連荷屬東印度也獨立,僅剩阿魯巴和荷屬安的列斯仍由其統治。
法蘭西王國和法蘭西共和國
自西羅馬帝國皇帝被蠻族首領奧多亞克廢黜後,標誌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法蘭克王國隨即取代陷入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半島,成為歐洲的主角。不過受日耳曼人的傳統影響,國王死後,兒子們會各自分到自己的領地,這樣便使原先的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其中兩部分成為現代法國、德國的雛形。
自法蘭西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Hughes Capet)在公元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Capétiens)後,雖然直接控制的疆土僅限於塞納河中游及毗鄰地區,但歷任國王都一直為中央集權而努力,其中以腓力二世做得最好,他在布汶戰役中擊敗了英國約翰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的同盟軍。此役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因為它不僅是羅馬帝國滅亡以來,西歐發生的第一場傷亡重大的戰役,而且還標誌着法蘭西取代德意志,成為歐洲大陸上最主要的國家。德國在以後的歷史中不斷衰弱、分裂,而法國則經歷過與英國交戰足足116年的百年戰爭後,逐漸建立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政體。
十七世紀牽涉多個歐洲國家的三十年戰爭中,在紅衣主教黎塞留的策划下,法國成為最大的贏家,從而取代西班牙及神聖羅馬帝國,成為歐洲的頭號強國。
不過在公元1756年,法國捲入七年戰爭導致國力衰退,並喪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卻標誌著法國從此失去了新大陸。
公元1789年,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因法國大革命而走到了盡頭,法國國內處決法王路易十六的舉動,則引起歐洲各國王室的強烈恐懼,企圖扼殺新生的法蘭西共和國政權,引發了法國大革命战争及由奥地利帝國為首的兩次反法同盟。在英國居中聯絡下,歐洲各國組建多次反法同盟,惜最終都敗於天才統帥拿破崙之手。拿破崙更借多次軍事勝利的威望,在1803年稱帝,並隨之透過一連串的戰爭使大部份的歐洲(除英國和俄羅斯)都落入同一統治之下,並瓦解神聖羅馬帝國,丹麥-挪威联合王國、瑞典帝國、兩西西里王國因法國的強大被逼與法國結盟,普魯士王國(德國前身)和奧地利帝國等中歐強國亦臣服於拿破崙帝國、割地求和,這個功績是自羅馬帝國以來首次。
滑鐵盧戰役之後,拿破崙被流放,法國在海外殖民地幾乎盡失,法國失去了在歐洲强大的影響力,但在1830年之後,法國重整旗鼓第二次開拓殖民地,在非洲及印度支那,確立了法國新一股殖民勢力,並於1869年挖通蘇伊士運河。雖然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重塑了其在歐洲的一流大國地位,但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不但簽下苛刻的法蘭克福條約,而且重創了法國的國際地位,普魯士隨之統一為德意志帝國,成為首屈一指的歐洲大陸霸權。
為了重奪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法國再次興起在海外擴張殖民地的政策,在北非開始擴大影響力,先後把突尼西亞、利比亞一帶建立勢力範圍。而在中非,法國逐漸把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幾內亞、馬里、科特迪瓦、貝南、尼日爾、查德、中非及剛果等地相繼納入殖民地,並控制吉布提一帶東非的狹長海岸,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積蓄實力,報復普法戰爭之辱。
兩次世界大戰令法軍重大傷亡。而隨後「非殖民地化運動」的興起,亦使法國各殖民地紛紛走上獨立建國之路。雖然法國試圖繼續維持殖民地的統治,但各地反抗力量已非法國所能對付,如越南在胡志明的領導下經過9年奮戰,最終擺脫法國的統治,建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亦在經過8年的反抗後成功取得獨立。此外,其他受到非殖民地化運動影響的法屬非洲,許多殖民地亦相繼走向獨立。
至今,雖然法國的海外屬地只剩下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但它仍是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一流大國之一。除了是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外,也是歐洲聯盟的重要成員國,而法德兩國都被視為歐盟的經濟火車頭。
大英帝國
西班牙帝国衰弱后,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公元1815年,英国在滑鐵盧戰役(Battle of Waterloo)擊敗法國拿破崙後,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在1921年,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a)”。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楚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然而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第三代索爾斯伯利勳爵在公元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的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英语:to furnish an agreeable variety of stations to our soldiers, and to indulge in the sentiment that the sun never sets on our Empire.)”。一家斯里兰卡的新闻报纸引用了科尔文·R·德·西尔瓦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国人。(英语:That's because God does not trust the British in the dark.)”[5]
可是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最终“日落”。
瑞典帝國和瑞典-挪威聯合王國
瑞典在三十年戰爭和第二次北方戰爭之後,這一時期瑞典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然而,這卻引起了周邊國家的妒忌和提防。同時間,俄國在彼得大帝的改革後變得強大起來,但仍欠缺一個可以與西方國家聯繫的出海口,1700年,丹麥-挪威聯合王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及俄羅斯帝國聯合向瑞典宣戰。丹麥很快就被擊潰退出戰爭,俄羅斯也在納爾瓦之役被擊敗,於是卡爾十二世將目標轉往波蘭,並迫使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退位。在對波蘭戰爭時間,俄羅斯攻佔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幾處要地;卡爾十二世因先前的勝利沖昏了頭,他沒有先將這些失地收復,反而直接揮軍莫斯科。嚴酷的天氣與俄軍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軍被迫撤到烏克蘭。
1709年,瑞典軍在波爾塔瓦會戰被殲滅;雖然卡爾十二世得以逃到鄂圖曼帝國,但自此瑞典已喪失跟俄羅斯爭霸的能力。接下來幾年,隨著瑞典節節敗退,波蘭與丹麥重新對瑞典開戰,瑞典失去了三十年戰爭以來所獲得的領土。即使如此,卡爾十二世還是兩度入侵挪威,並迫使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再次退出戰爭;但1718年11月18日,卡爾十二世在挪威陣亡,戰爭告一段落。
1721年,尼斯塔德條約簽訂,大北方戰爭的結束標誌著瑞典帝國的崩壞,瑞典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俄羅斯成為波羅的海的新霸主。1808年至1809年的芬蘭戰爭中,瑞屬芬蘭被俄羅斯帝國佔领只剩下本土。
1815年瑞典作為拿破崙戰爭戰胜國從丹麥獲得挪威,瑞典-挪威聯合王國建立。其間從大清獲得了鼓浪嶼公共租界的權利。瑞挪聯邦於1905年解体,自此瑞典再也沒有擴張領土。
俄羅斯帝國
俄國最晚在維也納會議被認為是歐洲列強的一員,因此也是世界列強之一。這一事實主要是由於俄國成功抵禦了另兩個古老列強——打败了瑞典帝國在波羅的海的霸權、法蘭西帝國在1812年的大舉入侵和重創了鄂圖曼帝國。前此俄國在17世紀從遠東獲得廣袤領土,直到太平洋濱與白令海峽,一度擁有阿拉斯加。法俄戰爭後俄國陸軍規模增大,在波羅的海、黑海具有一定數量的海軍,成為名副其實的老牌列強。到1908年,俄國軍事支出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
但此時俄國也陷入嚴重的內部問題,在一戰中沙皇政府在1917年被推翻,與德國單獨協議停戰割地包括白俄、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並承認德國傀儡了俄屬波蘭,緊接的十月革命又使俄國陷入內戰與國際封鎖,一度破敗至極的經濟到列寧推行「新經濟政策」才稍獲復甦。而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後,剷除了支持托洛斯基的派系,拋棄了民生穩定但進展緩慢的新經濟政策。面對日益強大的東鄰日本與西鄰德國,斯大林以鐵腕推行嚴格的計畫經濟體制,完全以重工業、軍事工業為發展重點,到西方經濟大恐慌後期,蘇聯又重新成為世界軍事與工業的列強。1922年蘇聯正式成立,此後將歐俄與中亞地區的非俄羅斯民族區域以「加盟共和國」方式納入蘇聯,1940年又吸收了波羅地海三小國,蘇聯形成了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建的體制。斯大林還擴充了列寧成立的共產國際的組織,使共產主義理念和蘇聯影響力在西方殖民體系中大幅上升。
與美國相同,蘇聯的超強地位由二戰的結局確認。蘇聯紅軍與平民二戰喪生人數共達兩千萬,軍人陣亡890萬,長達三年在東線單獨面對德國的攻勢,而在反攻中把影響力帶到東歐、南歐。德國投降後,蘇聯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加入對日作戰,對中國共產黨日後內戰的勝利,以及中南半島、朝鮮半島共產主義的擴張有關鍵影響。蘇聯由是成為政治、軍事、意識型態上的世界領導級大國,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領導者美國分庭抗禮。
蘇聯軍工力量在1957年首先發射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時達到頂峰,顯示其具有投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實力,一度使美國大為緊張。但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顯示了蘇聯國力與意志的弱點。越共的勝利與1979年入侵阿富汗一度使人們認為蘇聯全球影響高漲,但在美國總統雷根的積極對抗政策下,蘇聯計畫經濟體制的困境完全暴露,其對加盟共和國、東歐民族主義風潮的掌握也越發式微。經濟危機與民族分離運動終於使蘇聯體制在1991年瓦解,許多前加盟國和華約成員紛紛改加入歐盟與北約。蘇聯遂完全退出兩極超強的地位並從歷史消失。
俄羅斯做為蘇聯的最大繼承國,並未能擺脫經濟危機、民族分離主義運動、中亞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襲擊等的困擾。但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與天然氣)支持了活躍而強勢的外交政策,使其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性列強。
美國
美國獨立之初並無意成為世界列強。其開國先賢且警告後人,切莫陷入歐洲「舊大陸」的權力遊戲中。到1860年前後,美國陷入內戰,戰後工商業一度受到重創,其生產力與軍力皆遠不如西歐殖民帝國。但從美國內戰以後起,由於政治趨於穩定,國土與資源快速擴張,加上來自歐陸的優秀移民增添了廉價优質的勞動力,使得美國迅速強大起來。十九世紀末葉,橫跨東西兩岸的鐵路已經完成,多項工業發明(如電報、電話等)誕生,美國本土的資源已具備全面整合動員生產的條件,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做好了準備。
到了1890年,美國工業生產力已經逼近世界首強英國,在外交上也勇於向歐陸帝國挑戰。美西戰爭擊敗西班牙後,美國據有菲律賓、夏威夷、關島,成為跨太平洋的列強。美國協調日俄戰爭並對華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西歐列強不得獨佔中國市場,即是美國世界性列強政策的重要標誌。
老羅斯福總統是打破開國先賢固守美洲,推動美國外交進軍全球與列強爭霸的關鍵領袖。他主導建立了「大白色艦隊」(Great White Fleet),下轄四個分隊,每隊包括四艘戰列艦,使美國海軍實力大幅提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晉身世界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流大國的地位完全確立,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原則一時成為世界新秩序的焦點。但美國的孤立主義氣氛使她放棄對國際聯盟等機構的參與,對慕尼黑會議、九一八事件等改變國際均勢的事件都沒有表態,美國國會在1930年代初期還通過許多中立法,一時之間又退回美洲。唯一的例外是美國曾積極參與1922年華盛頓海軍會議,該會議通過了九國海軍公約,對一流大國海軍的總噸數做出限制。該公約使美國被允許保持與原世界海軍霸主英國同等的軍艦噸數,實質等於宣告美國世界第一海權的地位。
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
随着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邦聯擊敗歐洲傳統列強法國,在普法战争中勝利,公元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布成立。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开始统治新的帝国,定都柏林,這是德國成為有力列強的開端。公元1884年初,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德國統一掃除了德意志經濟發展中的最大障礙,加速形成統一的民族市場,重視現代科技,發展生產力。單就工業增長而言:1860—1870年(德國統一前)的年均增長為2.7%;1870—1880年即達到4.1%;1880—1890年為6.4%;1890—1900年為6.1%。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英法等國,僅次於美國。在30年時間內,德國經歷了英國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業革命,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轉變為一個現代高效的工業國家。
另外,加入德意志帝國的各聯邦在「自由貿易」和「關稅保護」的激烈競爭中,它們的工業實力和作用亦大為提高。德國的貿易逆差也得以扭轉:1872年德國的對外貿易中,進口為32.62億馬克,出口為23.21億馬克;到1880年,進口下降為28.3億馬克,而出口則上升為29.23億馬克。
不同於英國,德國工業化的過程不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相反是在工業現代化的基礎上,保護農業的發展,並在工業革命中起相互促進的作用。
公元1879年,俾斯麥對農產品實施保護關稅,以抵抗大量穀物從東歐和美國湧入,公元1885年和公元1887年他又再次提高農產品關稅。在國家關稅的保護下,德國農業蓬勃發展。據統計,公元1870至公元1913年,德國穀物產量由1500萬噸增至3100多萬噸。農業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德國工業化的發展,為發展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農業原材料和充足的勞力。
可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被逼求和,與戰勝國簽訂凡爾賽條約,國力被大幅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德國納粹主義崛起,試图東山再起,初期很好,並和義大利和日本同盟,但結果再次失敗,德國被分裂為兩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受到馬歇爾計劃的幫助,經歷了德國經濟奇蹟,展開了長達2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重新進入歐洲強國之列。而東德亦是東歐中,經濟較為蓬勃的國家。1990年,兩德的合併確立了德國在經濟、科技、軍事等多方面與英、法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德國至今仍是具影響力的列強之一。
義大利帝國
義大利半島作為羅馬帝國的中心以及文藝復興的主要地區,影響歐洲甚多。在經歷多世紀的戰爭剩下米蘭公國、兩西西里王國、教宗國、撒丁尼亞王國、威尼斯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等,最終由撒丁尼亞王國於1861年統一義大利諸國,義大利王國成立。義大利為新列強並參與了瓜分非洲的行列,於1882年獲得義屬厄利垂亞及1889年義屬索馬里蘭。1911年意土戰爭從鄂圖曼帝國奪得愛琴海少許島嶼及利比亞,意屬利比亞成立。1915年一戰加入協約國一方对德國及奧匈宣战,戰後作為戰勝國卻沒有得到英國在1915年倫敦條約保證從奧匈帝國的達爾馬提亞,使義大利人非常不滿亦令1922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掌權。1936年法西斯義大利王國佔領衣索比亞帝國,建立了義屬東非,1939年佔領阿尔巴尼亞,1940年6月加入納粹德國的軸心國。至1942年,義大利控制地中海沿岸多地區,包括希臘大部、達尔馬提亞、法國科西嘉島、利比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斯洛維尼亞西部、黑山及法國南部,**義大利殖民帝國**達致頂峰。1943年9月隨著義大利投降、首相墨索里尼的倒台、義大利淪為德國軍隊及盟軍的戰場以及1946年帝制廢除、義大利共和國的建立,義大利殖民帝國滅亡。
大日本帝國
公元1854年,美國海軍將領率領艦隊駛入浦賀港,結束日本近200年的鎖國政策。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日本,有感於與其他國家的重大落差,於是以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進行倒幕尊王運動,使得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建立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1868年展開的明治維新運動,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包括了西方的法律體系以及政府體系。同時在經濟、政治、軍事上也進行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1879年吞併琉球群島,1894年與大清帝國爆發甲午戰爭,並在戰後和約中取得台灣、澎湖的統治權。20世紀初期,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成為史上第一個打敗歐洲列強的非歐洲國家,實力急速增強,向外擴張的野心也愈發擴大,遂於公元1910年正式吞併朝鮮,並逐漸控制中國東北。公元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佔領中國東北三省,並建立傀儡政府滿洲國,國內軍國主義勢力日漸高張。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造成上千萬中國軍民死傷。公元1941年底,日本攻擊珍珠港,觸發太平洋戰爭,許多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及太平洋島嶼遭日軍佔領。戰爭後期,日本本土開始受到盟國封鎖及密集轟炸。1945年8月,美國向長崎、廣島投擲原子彈,蘇聯亦日本宣戰。同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透過電台廣播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波蘭-立陶宛聯邦
自1385年起立陶宛大公國的大公雅蓋沃為了迎娶波蘭女王雅德維加而組成克里沃聯合,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合体。之後波蘭國力日益上升,在齊格蒙特一世的統治下不管是軍事,文化都進到了黃金時代。
由於齊格蒙特一世之子齊格蒙特二世死後無嗣,使波蘭與立陶宛簽署盧布林聯合,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引進選舉君主制。
波蘭-立陶宛聯邦在瓦薩王朝統治下進入到了新的黃金時代,到了瓦迪斯瓦夫四世在斯摩稜斯克戰爭中擊敗俄羅斯沙皇國後更達到巔峰,是當時歐洲第三強大國,東歐第二大國,但到了揚·卡齊米日時與俄羅斯沙皇國和瑞典帝國發生了第一次北方戰爭和第二次北方戰爭,內部也有哥薩克人的叛亂赫梅利尼茨基起義,波蘭幾乎被瑞典帝國佔領並且失去了三分之一人口,史稱大洪水時代,波蘭也就此失去了列強的地位。
引用
- Adam Chapnick, 中等強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德)賽巴斯提安·哈夫納著,周全譯,《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第三章
- 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翻译 (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劉敬坤等. . 《近代中國》第136期,2000年4月 (台北).
- Peter's denial: Tiger by the ta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ri Lanka News. Sunday, 13 March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