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

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德語:[註 1])是德意志帝国的一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战列舰。它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根据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海军扩张计划所订购。舰只于1898年8月开始在但泽希肖船厂进行龙骨架设,1900年4月21日下水,至1901年6月投入使用,共斥资2030.1万马克。其主炮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240毫米40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为17.5節(32.4每小時)

历史
德意志国
艦名 德皇巴巴罗萨号
艦名出處 德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建造者 但泽希肖船厂
動工日 1898年8月3日
下水日 1900年4月21日
服役日 1901年6月10日
除籍日 1919年12月6日
结局 1920年拆解报废
技术数据
艦級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排水量
  • 标准:11097吨
  • 满载:11785吨
全長 125.3米
全寬 20.4米
吃水 7.89米
動力輸出 9561千瓦特
動力來源 三轴三胀蒸汽机
速度 17.5节
續航距離 3420海里以10节
乘員 651人
武器裝備
装甲

德皇巴巴罗萨号自1901年起在德国海军入役,但其职业生涯却有两次长时间受限于旱坞。第一次是在1903年的船舵受损后进行维修,一直持续至1905年;第二次则是在1905年的修复工作结束后,便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并一直持续至1907年底。自此,它再重新服役了两年,然后于1909年退役并安置在预备役支队,但在接下来的三年亦有继续参与舰队的训练巡航。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再被动员起来,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的海防舰被先后分配至北海波罗的海服役。该舰在战争期间没有参与任何战斗,并于1915年2月因船员短缺而撤出现役,降格担当次要职能。在19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德皇巴巴罗萨号都被临时用作鱼雷靶舰,然后又在威廉港成为一艘收容战俘监狱船直至1918年战争结束。战后,德皇巴巴罗萨号最终退役并作废金属出售,至1919-1920年间拆解报废。

设计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线条画

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889年订购了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后,由于受到预算限制、帝国议会反对以及缺乏连贯舰队计划的相结合影响,导致进一步购买战列舰被推迟。在整个1890年代初期和中期,时任国家海军办公室大臣的海军中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奋力争取议会批准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三艘舰的订购,但在1897年6月,霍尔曼的职位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接任,后者迅速拟定了第一部《德国舰队法》并于1898年初获得通过。该法规最终批准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最后两艘舰——德皇巴巴罗萨号和德皇卡尔大帝号的建造。[2]

德皇巴巴罗萨号的全长125.3(411英尺1英寸)舷宽20.4(66英尺11英寸),有7.89(25英尺11英寸)前吃水8.25(27英尺1英寸)的后吃水。舰只所设计的标准排水量11,097公噸(10,922長噸),满载排水量则达11,785公噸(11,599長噸)。其推进是通过三个三缸立式三胀蒸汽机以驱动三副螺旋桨来实现。蒸汽由四台桑尼克罗夫特式和八台筒形锅炉供应,均为燃煤式。德皇巴巴罗萨号动力装置的额定功率为9,561千瓦特(13,000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达17.5節(32.4每小時),并可以10節(19每小時)的速度巡航3,420海里(6,330。其常规船员编制则为39名军官及612名士兵。[3]

德皇巴巴罗萨号的主炮为四门24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它们安装在分居中央舰艛一前一后的两座双联装炮塔[5]副炮则包括十八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十二门装在炮廓内的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以及十二把单座37毫米机炮。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全部安装在船体水上部分的旋转支架上。舰只的装甲带厚度从150至300(5.9至11.8英寸)不等,甲板装甲的厚度为65(2.6英寸)司令塔和主炮炮塔装有250(9.8英寸)厚的的装甲板,副炮炮廓则受到150毫米厚的装甲保护。[3]

服役历史

竣工时以全速航行的德皇巴巴罗萨号

末代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认为,强大的海军是国家在欧洲大陆以外扩张势力的必要条件。为此,他在19世纪80年代末发起了一项海军扩张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建造了首批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紧随其后的是五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其中德皇巴巴罗萨号为同级的第四艘舰。[6]它是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而以合同代号“A”进行订购[註 3][8][3],于1898年9月17日在但泽希肖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640。该舰于1900年4月21日下水。在下水仪式上,当时已晋升为海军中将的提尔皮茨,以国家海军办公室国务大臣的身份发表了演讲,而威廉二世皇帝的妯娌——露易丝·苏菲公主则主持为舰只命名。海上试航于1901年5月4日开始[8],在此期间进行了两项测试:50小时的耐力测试和6小时的速度测试。前者录得的持续速度为15.5節(28.7每小時),而后者的最高速度则为18節(33每小時)[9]。舰只于6月10日在基尔正式入役[8],其最终造价达2030.1万马克[3]

入役后,德皇巴巴罗萨号被分配至练习舰队()的第一战列分舰队,并在不久之后便去往西班牙巡航。当系泊于加的斯时,这些舰只与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相遇,后者正从东亚协助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远征中返航。从8月22日至9月21日,德皇巴巴罗萨号参加了整个舰队的年度秋季演习。在但泽湾的演习期间,舰队还为到访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举办了一次海上阅兵,而沙皇的妻子亚历山德拉正是威廉二世皇帝的表妹。秋季演习于9月15日结束。[8]德皇巴巴罗萨号和分舰队余部于12月继续其前往挪威南部的常规冬季训练巡航。1902年4月至5月,分舰队前往不列顛群島进行训练巡航,然后于6月下旬出席了基尔赛船周。7月,这些舰只又参加了前往挪威的另一次训练巡航,之后是8月31日在波罗的海开始的秋季演习。演习期间,德皇巴巴罗萨号和分舰队余部分别被指派扮演德国舰队和“假想敌”部队。[10]演习于9月18日在北海结束,并在玉石湾进行了一次海上阅兵[11]。常规的冬季训练巡航在这年是驶往挪威的卑尔根[8]

1903年,仅由一个现代化战列分舰队(连同其侦察船及鱼雷艇)组成的练习舰队被重组为“活动战列舰队()”。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连同最新入役的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被留在了第一分舰队,而老式的勃兰登堡级舰只则作预备役安置以便进行重建。[12]1903年的第一季度遵循惯常的训练模式。分舰队在波罗的海完成了一次训练巡航,随后从5月7日至6月10日展开西班牙之旅。德皇巴巴罗萨号的船舵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需要从7月底至8月21日在基尔的帝国船厂进行临时维修。之后,它参加了秋季演习以及前往波罗的海东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冬季巡航。[13]秋季演习包括在北海进行封锁演练,整个舰队首先进入挪威水域,然后于9月初到基尔,最后是对基尔实施一次模拟攻击。演习于9月12日结束。冬季巡航则是11月23日从波罗的海东部开始,并于12月1日继续进入卡特加特海峡[14]12月15日,德皇巴巴罗萨号为对船舵进行彻底检修而退役,并一直持续至1905年1月。当维修完成后,它并没有重返现役,而是开始了一项大规模的重建。[8]

现代化改造后的德皇巴巴罗萨号

在现代化重建的过程中,德皇巴巴罗萨号有四门150毫米炮被移除,但增加了两门88毫米炮。全部十二门37毫米机炮均被移除,安装在舰艉鱼雷管亦是如此。[3]其舰艛也遭部分削减,以减轻舰只过度横摇的倾向;而战斗桅楼则被更轻便的单杆桅所取代[15]。此外,舰只的烟囱也得到加长[5]。德皇巴巴罗萨号的现代化工程于1907年10月1日完成并重新投入使用[8]。与此同时,最新式的德国级战列舰正在逐步投入使用;连同不伦瑞克级舰只一起,它们提供了足够的现代化战列舰以建立两个完整的分舰队。因此,活动舰队在2月16日正式更名为公海舰队[12]德皇巴巴罗萨号回到它在第一分舰队中的位置,并在第二年参加了定期常规的支队、分舰队以及舰队的演习和巡航,全年都未发生事故。1908年的夏季巡航是在5月去往亚速尔群岛,并于8月13日返回基尔。秋季演习是从8月27日持续至9月7日。在波罗的海的支队训练紧随其后于9月7-13日进行。[16]

1909年9月17日,德皇巴巴罗萨号再度退役并被分配至波罗的海的预备役支队[8]。在这个时候,全新的无畏舰已开始投入舰队使用,使得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彻底过时[17]。1910年初,德皇巴巴罗萨号被派往训练分舰队,执行4月在波罗的海展开的行动。在当年的秋季演习期间,舰只被重新启用并分配至临时第三分舰队参加演习;而在演习于9月10日结束后,它又回到预备役作闲置。进一步的现代化改造随即在基尔的帝国船厂完成。从1911年7月31日至9月15日,它再次重启加入第三分舰队参加了演习。[8]之后,德皇巴巴罗萨号于1912年初回到预备役支队[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被带出预备役,并于1914年8月5日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动员起来。这些舰只的备战非常缓慢,它们直到8月底还没有准备好在北海服役。分舰队最初的任务是负责海岸防御,但它们实际承担此职仅很短一段时间。9月中旬,第五分舰队被转移至波罗的海,受波罗的海武装部队总司令海因里希亲王指挥。他原计划是在温道发动一场针对俄国人的大规模两栖攻击,但由于运输能力的短缺,这一计划被迫修改。作为替代,第五分舰队将被用作搭载登陆部队,但当海因里希亲王收到了英国舰队于9月25日进入波罗的海的错误报告后,这也被取消了。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遂于翌日返回基尔,使登陆部队上岸。然后这些舰只继续推进至北海,恢复它们在当地的警戒船职责。在年底前,第五分舰队再次被转移至波罗的海。

海因里希亲王下令对哥得蘭島发动进攻。1914年12月26日,这些战列舰与波罗的海巡洋舰支队在波美拉尼亚湾集结,然后启程出击。两天后,舰队抵达哥得兰岛展示德国国旗,并于12月30日回到基尔,期间并未发现任何俄国舰船。分舰队返回北海执行警戒勤务,但于1915年2月便撤出前线服务。因公海舰队受训船员的短缺、加上在战争时期运作老旧舰船的风险,致使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被停用。其船员于3月5日遭裁减,至4月11日完成替换,使舰只得以作为鱼雷靶舰使用;这项服务一直持续至11月9日。十天后,德皇巴巴罗萨号最后一次退役,并于1916年被解除武装。之后,它又在威廉港充当收容战俘监狱船。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并签署了首份《康边停战协定》,该协定结束了交战方的敌对状态,因此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和平条约。而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第181条,德国仅允许保留六艘“德国或洛特林根类型”的战列舰。因此在1919年12月6日,德皇巴巴罗萨号从海军名录中除籍并被售予拆船商。它于1919-1920年间在吕斯特灵根拆解报废。

注释

脚注
  1. SMS表示, 即“陛下之舰”;而“巴巴罗萨()”即“红胡子”的意大利语音译,亦为腓特烈一世的尊称; 则是“皇帝”的德文称谓,一些中文专业文献将此译作“恺萨”。[1]
  2.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4]
  3.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旧舰名)替舰”。[7]
引用
  1.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30.
  2. Sondhaus, pp. 180–189, 216–218, 221–224.
  3. Gröner, p. 15.
  4. Grießmer, p. 177.
  5. Hore, p. 67.
  6. Herwig, pp. 24–26.
  7. Gröner, p. 56.
  8.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 23.
  9. R.U.S.I. Journal, Vol. 45, p. 1503.
  10. Brassey's Annual, pp. 155–160.
  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p. 23, 47.
  12. Herwig, p. 45.
  1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p. 23, 49–51.
  14.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p. 48–49.
  15. Burt, pp. 1–3.
  16.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p. 23, 62.
  17. Gardiner & Gray, p. 141.
  18.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p. 23–24.

参考资料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Burt, R. A. .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89. ISBN 978-0-85368-985-0.
  •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 Brassey's Annual: The Armed Forces Year-Book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903, 45: 155–160. ISSN 0068-0702.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 R.U.S.I. Journal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1901, 45: 1501–1508. ISSN 0035-9289.
  • Sondhaus, Lawrence.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