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或称恺萨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註 1](德語:)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建造的一个前无畏战列舰的船级。该船级由五艘舰组成,所有舰只均以德意志裔的君主命名。德皇腓特烈三世级采用了德国战列舰传统的武器装备——四门大口径火炮,但与同时代的外国战列舰相比,其布置于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口径仍然较小,这一情形直至20世纪初无畏舰的面世后才得到改变。它们还令三桨战列舰的使用得以规范化。
德皇威廉二世号 | |
概况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国 |
前型 |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
次型 |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
建造期 | 1895-1901年 |
服役期 | 1898-1920年 |
规划数 | 5 |
完成数 | 5 |
报废数 | 5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前无畏战列舰 |
排水量 |
|
全長 | 125.3米 |
全寬 | 20.4米 |
吃水 | 7.89米 |
動力輸出 | 956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三轴三胀蒸汽机 |
速度 | 17.5节 |
續航距離 | 3420海里以10节 |
乘員 | 658-687人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德皇腓特烈三世号于1895年3月在威廉港的帝国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德皇威廉二世号跟随于1896年10月,同样是在威廉港。德皇威廉大帝号于1898年1月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建,紧随其后的是同年8月在但泽希肖船厂动工的德皇巴巴罗萨号,而德皇卡尔大帝号则是一个月后在汉堡的布洛姆及福斯船厂架设。全部五艘舰的工程至1901年均已完结。
五艘同级舰在入役后被分配至德国练习舰队()的第一战列分舰队。它们在这里随舰队余部进行了广泛的年度训练演习。经过十年的舰队役期,它们被更新式的舰只所取代。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遂被转移至已重组为公海舰队的第三战列分舰队,并作储备安置。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舰只被重新召至现役,但在战争期间仅参与了有限的任务。它们最初服务于第五分舰队直至1915年,然后被降格担当辅助角色,以监狱船为主。战争结束后,全部五艘同级舰都于1922年之前出售及报废。
设计
在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889年订购了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后,由于受到预算限制、帝国议会反对以及缺乏连贯舰队计划的相结合影响,导致进一步购买战列舰被推迟。在整个1890年代初期和中期,时任国家海军办公室部长的海军中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一直在争取议会的批准,以确保订购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最终,该船级的前三艘舰在1895-1897年的年度计划中得到落实,用于替代德国于1870年前后建造的装甲舰;而后两艘舰则直至1898年4月的《德国舰队法》通过后,才作为新增加入舰队的单位订购。[2][3]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早在1892年便已展开,并持续至1894年[4]。它与前级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相比,有着显著的变化。因受到日本巡洋舰在黄海海战中击败配备重装甲的中国舰队的影响,原设计用于穿透装甲的大口径舰炮被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小型的速射炮。这些火炮的目的是为摧毁敌方战列舰的舰艛,使船员士气受挫。[5][6]推进系统也进行了改进和重组,以加入第三副螺旋桨轴[7]。然而,其装甲系统仍然与勃兰登堡级相类似[4]。
整体特征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的水线长度和全长分别为120.9(396英尺8英寸)和125.3(411英尺1英寸),有20.4(66英尺11英寸)的舷宽和7.89(25英尺11英寸)的吃水深度。舰只所设计的满载排水量为11,785公噸(11,599長噸)。船体为钢质框架结构,采用纵横方式进行布置;船壳板以焊接方式安装在钢质框架上。船体内部分为12个水密隔舱,部分区划采用双层船底设计,涵盖大约全长70%的范围。[8]
本级舰只适航性能优秀,在德国海军中十分突出。同级舰转向半径紧凑,并且反应非常灵敏。其横摇幅度最高可达15°,横摇周期为12秒。它们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仅有轻微的速度损失,但在满舵时的速度损失则高达40%。其稳心高度在0.917至1.18米(3英尺0.1英寸至3英尺10.5英寸)之间。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可搭载一些小型舰艇,其中包括2艘哨艇、2艘机动艇、1艘大舢板、2艘小汽艇、2艘高低桅帆船和2艘小划艇。船员标准编制为39名军官及612名水兵,而一旦作为分舰队旗舰,编制可增加12名军官和51至63名水兵。[8]
推进系统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是以三台三缸三胀式蒸汽机负责驱动三副螺旋桨轴。德皇腓特烈三世号、德皇巴巴罗萨号和德皇威廉大帝号配备了三个直径为4.5(14英尺9英寸)的三叶螺旋桨。德皇卡尔大帝号和德皇威廉二世号则是在外轴上安装了两个三叶螺旋桨和在中心轴上安装一个直径为4.2(13英尺9英寸)的四叶螺旋桨。德皇腓特烈三世号设有四台桑尼克罗夫特锅炉和八台筒形锅炉;德皇威廉二世号也有类似的装备,惟桑尼克罗夫特锅炉被海军式锅炉所取代。德皇威廉大帝号配备了四台海军式和六台筒形锅炉,而德皇巴巴罗萨号则配备了四台桑尼克罗夫特和六台筒形锅炉。德皇卡尔大帝号最为特殊,拥有两台海军式锅炉、两台海军式双锅炉和六台筒形锅炉。[8]
动力装置的额定功率为9,561千瓦特(13,000匹公制馬力),但在试航中最高可达到10,260千瓦特(13,950匹公制馬力)。由此产生的最高速度为17.5節(32.4每小時)。舰只能够携带650公噸(640長噸)燃料,但若使用舰上的附加空间,则燃料的容量可以增加至1,070公噸(1,050長噸)。这使得它们可以10節(19每小時)的速度续航3,420海里(6,330)。在德皇腓特烈三世号和德皇威廉二世号,电力是由五台320千瓦特(430匹馬力)的74伏特发电机提供;另外三艘舰则是四台240千瓦特(320匹馬力)的74伏特发电机。[8]
武器系统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的主炮为四门24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它们安装在分居中央舰艛一前一后的两座双联装炮塔内[10]。这款Drh.L. C/98型炮塔允许火炮降低至-5°俯角和提升至30°仰角,最大射程为16,900(18,500碼)。火炮在发射140(310英磅)重的炮弹时的初速为690每秒(2,300英尺每秒)。它们的射速为每分钟3-4发。每门炮皆配备75枚炮弹,共有300枚炮弹。
副炮包括有十八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其中六门放列于舰舯的单座炮塔上,其余则架设于MPL型炮廓内[註 3]。这些火炮可于每分钟以4-5发的速度射出穿甲弹,其中每门配备120枚,共有2160枚炮弹。它们可降低至-7°俯角和提升至20°仰角,最大射程为13,700(15,000碼),均需手动升降及瞄准。 这些舰只也配备有十二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同样安装于炮廓内[8]。这些火炮每门可提供170至250枚炮弹,在发射13.8(30英磅)重的炮弹时的初速为590每秒(1,900英尺每秒)。它们需要手动操纵,射速大约是每分钟15发,最远可命中10,500(11,500碼)开外的目标。 舰艛的武器系统由12台机枪所环绕[8]。此外,舰只还装备了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全部安装至水上部分的旋转炮架上。其中舷两侧各两具,舰艏、舰艉各一具。[8]这款武器有5.1(200英寸)长,可携带87.5(193英磅)重的三硝基甲苯弹头,并可设定两种不同的速度范围。在26節(48每小時)的情况下,鱼雷的射程为800(870碼);若增速至32節(59每小時),则射程会缩短为500(550碼)。
建造
德皇腓特烈三世号作为同级的主导舰,是以“普鲁士号替舰()”为代号[註 4]由威廉港帝国船厂所订购。其目的是要取代铁甲舰普鲁士号。它于1895年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22。[8]1896年7月1日,该舰正式下水,然后开始舾装工作;其中包括安装舰只的武器装备和完成舰艛。德皇腓特烈三世号最终于1898年10月7日竣工并投入德国舰队服役。[16]德皇威廉二世号的龙骨于1896年开始架设,同样是在威廉港的帝国船厂,工程编号为24。其代号为“腓特烈大帝号替舰()”,目的是取代铁甲舰腓特烈大帝号。[8]舰只于1897年9月14日下水,至1900年2月13日投入使用[16]。
德皇威廉大帝号的订购代号为“威廉国王号替舰()”,以取代过时的铁甲舰威廉国王号。其龙骨自1898年架设于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工程编号为79。[8]该舰于1899年6月1日下水,至1901年5月5日投入舰队服役[16]。德皇巴巴罗萨号是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以合同代号“B”进行订购,于1898年在但泽的希肖船厂开建,工程编号为640[8]。它于1900年4月21日下水,至1901年6月10日投入使用[16]。同样于1898年,德皇卡尔大帝号的龙骨在汉堡的布洛姆及福斯船厂安放,工程编号为136。它是以新增编入舰队进行订购,因此得到了“A”为合同代号。[8]作为同级最后完工的舰只,德皇卡尔大帝号于1899年10月13日下水,至1902年2月4日投入舰队服役[16]。
同级舰
舰只 | 造船厂 | 命名来源 | 架设日期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结局 |
---|---|---|---|---|---|---|
德皇腓特烈三世号 | 威廉港帝国船厂 | 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 | 1895年3月5日 | 1896年7月1日 | 1898年10月7日 | 1920年拆解于基尔 |
德皇威廉二世号 |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 1896年10月26日 | 1897年9月14日 | 1900年2月13日 | 1921年拆解于不来梅 | |
德皇威廉大帝号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 | 1898年1月22日 | 1899年6月1日 | 1901年5月5日 | 1920年拆解于基尔 |
德皇巴巴罗萨号 | 汉堡布洛姆及福斯船厂 |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 | 1898年8月3日 | 1900年4月21日 | 1901年6月10日 | 1920年拆解于吕斯特灵根 |
德皇卡尔大帝号 | 但泽希肖船厂 | 神圣罗马皇帝查理曼 | 1898年9月17日 | 1899年10月18日 | 1902年2月4日 | 1920年拆解于不来梅 |
服役历史
当德皇威廉二世号投入练习舰队()服役后,它便被委任为舰队的旗舰,并一直担任该职务至1906年[17]。另外四艘同级舰也先后加入德皇威廉二世号所在的练习舰队第一战列分舰队,它们在那里服役了十年[4]。这五艘舰于1902年9月与舰队余部一同参加了广泛的训练演习[18]。在整个演习过程中,除德皇威廉二世号外的整个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都被用作假想敌。而作为舰队旗舰,德皇威廉二世号在几次模拟交战中接待了德皇威廉二世,并担任高级官员的观察点。[19]
在1907年至1910年间,除德皇卡尔大帝号外,这一船级的舰只都依次进行了大量改装[8]。在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舰只整个水线部均铺满了装甲,但上下宽度较小,水线以上的部分只有很少的装甲,因此无法保护其上方的干舷。由于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的舰艛及舰桥暴露在外的面积过大,帝国海军还部分削减了其舰艛,并移除了上甲板炮廓中的四门150毫米炮和一个鱼雷管,减轻了舰体重量,从而使其水线上方的装甲带更宽。同时,舰艛中的八门88毫米炮也被重置于150毫米炮所处的上甲板炮廓内,而烟囱也得到加长。[17][3][10]
至1911年,练习舰队改组为公海舰队,同时新的无畏舰开始服役。其结果是,德皇腓特烈三世级舰只被转移至第三战列分舰队,然后作储备闲置。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五艘同级舰被召回现役,并被安排至舰队的第五分舰队。1915年2月,这些舰只再度撤出现役。[4]它们于1916年被解除武装,并转移至执行次要任务[17]。其中威廉大帝号担当鱼雷教练船,德皇威廉二世号成为公海舰队司令在威廉港的指挥舰。另外三艘舰则被用作用作收容战俘的监狱船。[10]在1917年,德皇腓特烈三世号也被转移至弗伦斯堡担当监狱船。所有同级舰,除德皇威廉二世号外,都于1919年12月6日从海军名录中除籍,并作废料出售。德皇威廉二世号于1921年3月17日跟随。至1922年,全部五艘舰都已被拆解为废金属。德皇腓特烈三世号及德皇威廉二世号的舰艏饰则被保存在德累斯顿的联邦国防军军事史博物馆。[16]
注释
- 脚注
- 引用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30.
- Sondhaus, pp. 180–189, 216–218, 221–225.
- 现代舰船杂志社, p. 32.
- Gardiner & Gray, p. 140.
- Ropp & Roberts, p. 297.
- Kelly, p. 87.
- Herwig, p. 26.
- Gröner, p. 15.
- Grießmer, p. 177.
- Hore, p. 67.
- Gröner, p. 56.
- Gröner, p. 16.
- Gardiner, Chesneau & Kolesnik, p. 247.
- R.U.S.I. Journal, p. 91.
- R.U.S.I. Journal, pp. 91–96.
参考资料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
- Friedman, Norman.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编).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Kelly, Patrick J.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253-35593-5.
- Ropp, Theodore. Roberts, Stephen S. ,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978-0-87021-141-6.
- . R.U.S.I. Journal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1903, 47: 90–97.
- 在线来源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9-04-06 [201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2).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8-10-20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2).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7-03-22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6).
- DiGiulian, Tony. . NavWeaps.com. 2007-04-21 [200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