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

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德語:[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于20世纪之交的一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战列舰。它由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承建,于1898年9月开始进行龙骨架设,1899年10月下水。因受到船厂罢工和意外触礁的影响,舰只推迟至1902年2月才完工;从而成为最后一艘入役的同级舰。其主炮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240毫米40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为17.5節(32.4每小時)

德皇卡尔大帝号于1902年
历史
德意志国
艦名 德皇卡尔大帝号
艦名出處 德国皇帝卡尔
建造者 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
動工日 1898年9月17日
下水日 1899年10月18日
服役日 1902年2月4日
退役日 1915年11月19日
除籍日 1919年12月6日
结局 1920年拆解报废
技术数据
艦級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排水量
  • 标准:11097吨
  • 满载:11785吨
全長 125.3米
全寬 20.4米
吃水 7.89米
動力輸出 9561千瓦特
動力來源 三轴三胀蒸汽机
速度 17.5节
續航距離 3420海里以10节
乘員 651人
武器裝備
装甲

德皇卡尔大帝号于1908年之前都在德国的活动战列舰队(,即公海舰队前身)服役,参加了和平时期例行的训练巡航和演习。至1908年,新式的“全重炮”无畏舰开始入役;由于德皇卡尔大帝号已经完全过时,它被撤出现役并安置在预备役支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该舰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的一艘海防舰重新投入使用,但至1915年2月又再作储备安置。德皇卡尔大帝号先是临时担当教练船,然后在威廉港被用作收容战俘监狱船直至其职业生涯结束。随着德国于1918年11月战败,它被售予拆船商并于1920年拆解报废。

设计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线条画

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889年订购了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后,由于受到预算限制、帝国议会反对以及缺乏连贯舰队计划的相结合影响,导致进一步购买战列舰被推迟。在整个1890年代初期和中期,时任国家海军办公室大臣的海军中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奋力争取议会批准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三艘舰的订购,但在1897年6月,霍尔曼的职位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接任,后者迅速拟定了第一部《德国舰队法》并于1898年初获得通过。该法规最终批准了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最后两艘舰——德皇巴巴罗萨号和德皇卡尔大帝号的建造。[2]

德皇卡尔大帝号的全长125.3(411英尺1英寸)舷宽20.4(66英尺11英寸),有7.89(25英尺11英寸)前吃水8.25(27英尺1英寸)的后吃水。舰只所设计的标准排水量11,097公噸(10,922長噸),满载排水量则达11,785公噸(11,599長噸)。其推进是通过三个三缸立式三胀蒸汽机以驱动三副螺旋桨来实现。蒸汽由四台海军式和八台筒形锅炉供应,均为燃煤式。德皇卡尔大帝号动力装置的额定功率为9,561千瓦特(13,000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达17.5節(32.4每小時)。其常规船员编制则为39名军官及612名士兵。[3]

德皇卡尔大帝号的主炮为四门24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它们安装在分居中央舰艛一前一后的两座双联装炮塔[5]副炮则包括十八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十二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全部安装在船体水上部分的旋转支架上。舰只的装甲带厚度从150至300(5.9至11.8英寸)不等,甲板装甲的厚度为65(2.6英寸)司令塔和主炮炮塔装有250(9.8英寸)厚的的装甲板,副炮炮廓则受到150毫米厚的装甲保护。[3]

服役历史

建成至1904年

末代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认为,强大的海军是国家在欧洲大陆以外扩张势力的必要条件。为此,他在19世纪80年代末发起了一项海军扩张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建造了首批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紧随其后的是五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其中德皇卡尔大帝号为同级的第四艘舰。[6]它是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以合同代号“B”进行订购[註 3],于1898年9月17日在汉堡布洛姆及福斯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136。[3][8]这是该船厂承建的首艘主力舰及第二艘军舰[9]。该舰于1899年10月18日下水,并以神圣罗马皇帝卡尔大帝”(即查理曼的德文称谓)命名。在下水仪式上,威廉二世皇帝发表了演讲,而约翰·格奥尔格·门克贝格作为汉堡的时任第一市长,则主持为舰只命名。船厂工人于1900年末的一次严重罢工极大推迟了该舰的完工。而在1901年底,一名船厂船员将舰只运往威廉港的海军基地,却中途于易北河下游搁浅。船体在事故中受损,必要的维修工作则进一步推迟了它投入使用,使其直至1902年2月4日才入役。[8]

航行中的德皇卡尔大帝号,1902年

1902年2月19日,德皇卡尔大帝号被正式分配至练习舰队()辖下第一战列分舰队的第二支队,成为同级舰中最晚进入现役的成员。随着德皇卡尔大帝号的到来,第一分舰队此时已完全由现代化战列舰组成。分舰队于4月和5月前往不列顛群島进行训练巡航,然后于6月下旬出席了基尔赛船周。7月,这些舰只又参加了前往挪威的另一次训练巡航,之后是8月31日在波罗的海开始的秋季演习。[10]演习期间,德皇卡尔大帝号随其几艘姊妹舰被分配至“假想敌”部队。“假想敌”部队的首要任务是阻止“德国”分舰队穿越波罗的海大贝尔特海峡。而德皇卡尔大帝号和其它几艘战列舰的任务则是强行进入易北河河口,以便控制威廉皇帝运河汉堡。“假想敌”区舰队在三天内便完成了这些任务。[11]演习至北海结束,并在玉石湾进行了一次海上阅兵。从12月1日至12日,分舰队驶向挪威展开常规的冬季训练巡航。[12]

1903年,仅由一个分舰队(连同其侦察船及鱼雷艇)组成的练习舰队被重组为“活动战列舰队()”。德皇卡尔大帝号及其姊妹舰、连同最新入役的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被留在了第一分舰队,而老式的勃兰登堡级舰只则作预备役安置以便进行重建。[13]1903年的第一季度遵循惯常的训练模式。分舰队在波罗的海进行了一次训练巡航,随后从5月7日至6月10日展开西班牙之旅。7月,第一分舰队又展开去往挪威的年度巡航。秋季演习则包括在北海进行封锁演练,整个舰队首先进入挪威水域,然后于9月初到基尔,最后是对基尔实施一次模拟攻击。演习于9月12日结束。11月23日开始的冬季巡航则是前往波罗的海东部,并于12月1日继续进入卡特加特海峡[14]

德皇卡尔大帝号于1904年1月11-21日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进行了同年的首次演练,随后于3月8-17日随分舰队进行进一步的演练。大规模的舰队演练于5月在北海举行,而第一分舰队和第一侦察集群于7月共同出访英国,其中包括7月10日在普利茅斯停留。德国舰队于7月13日启程前往荷兰;翌日,第一分舰队在弗利辛恩抛锚。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于此访问了这些舰只。第一分舰队在弗利辛恩停留直至7月20日,然后与舰队余部共同前往北海北部进行巡航。九天后,该分舰队系泊在挪威的莫尔德,别的部队则分别去往其它港口。[15]舰队于8月6日重新集结驶回基尔,于8月12日对当地的港口实施模拟攻击。随后,舰队又开始准备从8月29日起在波罗的海举行的秋季演习。9月3日,舰队进入北海参加一项大型的登陆行动;之后,这些舰只将参加演习的第九军的地面部队带到阿尔托纳,以接受威廉二世皇帝的检阅。9月6日,皇帝在黑尔戈兰岛外围单独对这些舰只进行了检阅。三天后,舰队经由威廉皇帝运河返回波罗的海,与第九军和近卫军进行了进一步的联合登陆演习。演习于9月15日结束。[16]从11月22日至12月2月,第一分舰队继续参加冬季训练巡航,这次是前往波罗的海东部[17]

1905-1914年

1911年的北海及波罗的海地图

1905年1月和2月,德皇卡尔大帝号曾临时担任分舰队的旗舰[8]。在此期间,它于1月9-19日和2月27-3月6日率领第一分舰队参加了两次训练巡航。随后则是进行单独和分舰队训练,重点是炮击操练。7月12日,舰队开始在北海进行大型的训练演习。[18]在7月18日的巡航期间,德皇卡尔大帝号从舰队分离,代表德国在比利时独立7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出访安特卫普[8]。舰队余部则继续巡航穿越卡特加特海峡,并在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作停留;德皇卡尔大帝号于8月3日在卡尔斯克鲁纳重新加入它们。夏季巡航于8月9日结束,但通常在随后不久开始的秋季演习却因英国海峡舰队的到访而推迟。[18]

英国舰队分别停靠于但泽斯维内明德弗伦斯堡,在当地受到了德国海军部队的迎接;德皇卡尔大帝号及德国舰队的主力于活动期间则锚泊于斯维内明德。这次访问因受到不断升级的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影响而变得紧张。[18][19]为此,1905年的秋季演习日程被大大缩短——从9月6日至13日止,并仅局限于北海海域。演习的第一阶段是假定德意志湾受到了海上封锁,第二阶段则是设想敌对舰队试图攻克易北河的防御力量。[20]11月,第一分舰队在波罗的海巡航。12月上旬,第一和第二分舰队则展开定期冬季巡航,这次是去往但泽,并于12月12日抵达。在返回基尔的途中,舰队进行了战术演练。[21]

1906年,舰队承担了比往年更繁重的训练计划。在整个4月,这些舰只都被单独、支队和分舰队的演练所占据。从5月13日开始,大型的舰队演习在北海举行并一直持续至6月8日,然后进入波罗的海在斯卡恩周边巡航。[21]7月中旬,舰队又开始了惯常驶往挪威的夏季巡航。德皇卡尔大帝号随第一分舰队锚泊于莫尔德,并于7月21日在当地与威廉二世皇帝所搭乘的邮轮汉堡号会合。随后,舰队还于8月3日出席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诞辰庆典。翌日,德国舰只出发前往黑尔戈兰岛,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演习。8月15日,舰队返回基尔,开始为秋季演习作准备。8月22-24日,舰队在基尔外围的艾克恩峡湾参加了登陆演习。演习于8月31日至9月3日暂停,当时舰队接待了来自丹麦和瑞典的军舰,然后又于9月3-9日在基尔接待了一个俄国分舰队。[22]演习于9月8日恢复,并多持续了五天。12月8-16日,德皇卡尔大帝号参加了一次平安无事的冬季巡航,去往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23]

1907年第一季度遵循了往年的训练模式。与此同时,最新式的德国级战列舰正在逐步投入使用;连同不伦瑞克级舰只一起,它们提供了足够的现代化战列舰以建立两个完整的分舰队。因此,活动舰队在2月16日正式更名为公海舰队。从5月底至6月初,舰队继续在北海进行夏季巡航,然后经由卡特加特海峡返回波罗的海。接下来是从7月12日至8月10日驶往挪威的定期巡航。在8月26日至9月6日的秋季演习中,舰队与第九军在石勒苏益格北部进行了登陆演习。冬季训练巡航则于11月22-30日进入卡特加特海峡。[24]1908年5月,舰队以进入大西洋的大型巡航取代了常规的北海之旅。8月13日,舰队返回基尔,为8月27日至9月7日的秋季演习做准备。在波罗的海的支队训练紧随其后于9月7-13日进行。[25]当这些活动于9月18日全部结束后,德皇卡尔大帝号在基尔退役,并被分配至波罗的海的预备役支队[8]。在此期间,其姊妹舰都完成了重建,但德皇卡尔大帝号却没有获得这种待遇[3]。而随着新式的“全重炮”无畏舰开始投入使用,像德皇卡尔大帝号这样的前无畏舰已经显得过时[26]。在1911年6月至7月,舰只进行了大修[8]。至1914年,该舰已经连同其四艘姊妹舰和韦廷号战列舰,被分配至后备舰队的第五分舰队[27]

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皇卡尔大帝号及其姊妹舰被带出预备役,并于1914年8月5日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动员起来。这些舰只的备战非常缓慢,它们直到8月底还没有准备好在北海服役。[25]分舰队最初的任务是负责海岸防御,但它们实际承担此职仅很短一段时间。[26]9月中旬,第五分舰队被转移至波罗的海,受波罗的海武装部队总司令海因里希亲王指挥。他原计划是在温道发动一场针对俄国人的大规模两栖攻击,但由于运输能力的短缺,这一计划被迫修改。作为替代,第五分舰队将被用作搭载登陆部队,但当海因里希亲王收到了英国舰队于9月25日进入波罗的海的错误报告后,这也被取消了。[28]德皇卡尔大帝号及其姊妹舰遂于翌日返回基尔,使登陆部队上岸。然后这些舰只继续推进至北海,恢复它们在当地的警戒职责。在年底前,第五分舰队再次被转移至波罗的海。[29]

海因里希亲王下令对哥得蘭島发动进攻。1914年12月26日,这些战列舰与波罗的海巡洋舰支队在波美拉尼亚湾集结,然后启程出击。两天后,舰队抵达哥得兰岛展示德国国旗,并于12月30日回到基尔,期间并未发现任何俄国舰船。[29]从1915年1月23日至2月23日,德皇卡尔大帝号又临时取代其姊妹舰德皇威廉二世号担任分舰队旗舰[8]。分舰队返回北海执行警戒勤务,但于1915年2月便撤出前线。由于公海舰队受训船员的短缺、加上在战争时期运作老旧舰船的风险,致使德皇卡尔大帝号及其姊妹舰被停用。[29]从10月开始,它曾临时被用作轮机舱人员的教练船,但至11月19日便在基尔退役并解除武装[8]。之后,它又在威廉港充当收容战俘监狱船[30]。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并签署了《康边停战协定》,该协定结束了交战方的敌对状态,因此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和平条约。而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第181条,德国仅允许保留六艘“德国或洛特林根类型”的战列舰。因此在1919年12月6日,德皇卡尔大帝号从海军名录中除籍并被售予拆船商。次年,舰只在不来梅勒讷贝克拆解报废。[30]

注释

脚注
  1. SMS表示, 即“陛下之舰”;而 即“皇帝”的德文称谓,一些中文专业文献将此译作“恺萨”。[1]
  2.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4]
  3.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旧舰名)替舰”。[7]
引用

参考资料

  • 现代舰船杂志社. .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 Proceedings (London: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14, 40: 1564–1565.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OCLC 12119866.
  • . R.U.S.I. Journal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1903, 47: 90–97.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 Ratingen, DE: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OCLC 70402701.
  • Hurd, Archibald; Castle, Henry. .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3. OCLC 607759576.
  • Sondhaus, Lawrence.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