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

这个概念通过许多相关问题体现出来,例如:“我为何在此”“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它也是哲学科学以及神学一直所思索的主题。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下也给出了很多的多元化答案。阿尔贝·加缪指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人类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说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诞的。[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著名作品之一

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一个解构人类存在的目的意义的哲学问题。

生命的意义经常与哲学、宗教存在意识(自觉)、幸福概念交集在一起,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领域,如象征符号实体论价值目的道德自由意志(自愿)、灵魂来世等。而与科学的联系的关系則不那么直接,科学在与之相关的话题上,一般会设置一定的背景与参数来描述与万物有关的事实

此外,一个以人为本、非宇宙、非宗教学的问题是:“的生命有何意义?”。生命目的与意义,有人認為相信生命有目的及意義存在的话生命即被赋予价值,此價值大小与入世的深浅會一致;或者发现主宰;盡管追求「生命的意義」被認為是可能的普世價值,但研究顯示,追求「生命的意義」似乎不是普世價值

对生命的意义发问

冥想沉思中的哲学家(局部):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作品

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谁?”[2][3][4][5][6][7][8]
  • “我何至于此?”“我在此为何?”[9][10]
  • “何为生命之源?”[9][10]
  • “何为生命的本相?何为实存的本相?”[5][8][11][12]
  • “何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10][13]
  • “何为生命价值?”[10][14]
  • “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10][15]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在科学理论、哲学、神学领域,以及在灵性问题上,争相作出诠释。

科学探究与观点

脱氧核糖核酸,一种含有生物体所必须的基因的物质。

道德自然主義者宣稱倫理科學(science of morality)可以分析此問題。但科學作為一個對實然問題的研究方法,一部分科學哲學家並不認為科學可以對生命的意義提供答案。科学界的另一部分成员认为科学可以为生命的意义有关主题提供相关的背景和所需的一系列参数。 在他们看来,科学可以为多种主题提供见解,从研究快乐的科学到对死亡的焦虑等等。科学探索对生命和现实的各个方面进行法理调查,如大爆炸,生命起源和进化。科学探索也研究与意义和幸福的主观经验相关的客观因素。

关于生命的心理学意义及价值

科學家假設生命的意義是可決定的,透過了解宇宙運作的規則,人类是可能了解生命的意義,但不能解析生命潜在价值所在。[16]科学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工具与方法使得人类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但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智慧演化发展是不同步的,即客观存在主观能动性永远存在差距。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也只有陷进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与探寻,如此循环。[17]以下几种科学学科曾试图解析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大体称为“恐惧管理理论”的价值系统被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理论宣称,人类对死亡产生本能恐惧,它会促使我们对逃离死亡做出心理提醒,从而做出生命价值选择。

神经科学已经对神经传递素运输,特别是在边缘系统和独特的腹侧被盖区物理实体上已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例如激励、愉悦、动机等。如果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争取最大限度的快乐,这些理论可以给出一个标准式的临床试验。

经济学家则在市场上实践了何为价值。

社会学则用价值观規範失範理论概念社会层级中检验价值。

生物学中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性质的定义

无生源论的精确机制仍是生物學正在研究的主題之一:其中值得注意的理论包括RNA世界学说理论与铁镍硫化物世界理论等。在20世纪末,根据对基因选择理论的研究,生物学家George C. Williams、理查德·道金斯、David Haig等人,他们认为DNA的复制与存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功能。

宇宙的起源与其最终命运

虽然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及理论刚推出的时候满足了大部分的疑问,其与宗教概念中的创造论之间的相通之处更让其获得不少支持,此理论同时也获得了数个独立观察的验证和支持。[18]然而,当代物理学只能够描述大爆炸10−43秒之后的宇宙(当时间为零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限);如果想研究大爆炸10−43秒之前的宇宙,便需要量子引力理论的帮助。虽然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推测过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19]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的发生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人择原理放入考虑范围时也就暗示着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20][21] 目前對於宇宙的終極命運,以大撕裂理論佔上風。

西方哲学观点

生命意义的哲学观点是那些用人类定义的理想或抽象概念来解释生命的意识形态。

柏拉图主义

主要文章: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理想主义相信普遍性的存在。他的理型论提出普遍性不像物体那样存在,而是作为天国的理型的存在。在理想国的对话中,苏格拉底的人物描述了善的理型。他关于灵魂正义的理论涉及与生命意义问题相关的幸福观念。

在柏拉图主义中,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最高的理型的知识,即善的观念(理型),所有善良和公正的东西都从中获得效用和价值。

宗教哲學

基督教

在生命的意義上,「生命是由上帝所造的」[22]然而,在眾多生命之中,只有人才能跟上帝互動,因為上帝並未將靈性賜給動物[23]。因此,基督教認為人的最高價值就是跟上帝互動。在生命的意義來說,神學將其解釋為:

  1. 享受神的愛及人與人之間的愛
  2. 享受上帝創造之世界萬物中的美好
  3. 生命活出上帝的形象與樣式
  4. 實現上帝在每個人生命中的美好計劃[24]

佛教

根據世界佛教僧伽會的1967年會議,發表了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當中提及到「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在生命的意義上,佛陀提及到我們的人身猶如一隻盲龜在茫茫大海中,穿入浮木的洞孔中一樣難得。[25]然而,人生卻是苦的,佛教開宗明義說明四聖諦[26]但是,不代表我們把人生看得毫無希望,而是努力修習佛陀的教誨,遵從「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透過修習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羅蜜斷除煩惱,證得涅槃,解脫生死流轉,這就是人生的意義。[27]

道教

道教所說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只是單純指人的生命。吳筠《元氣論》認為真精、元神、元氣不離身形,謂為生命;《太上老君內觀經》認為,“氣來入身謂之生”,“從道受生謂之命”,即氣為生機之源,氣入形體,從道受生,謂為生命[28];《太平經•令人壽平治法》認為,、神三者相與共於一體,是謂生命,更說神乘氣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為治於一體,是謂生命。

近代著名的道教學家陳撄寧先生認為,道教是要與“天命”和“自然”抗爭,打破生死定律,不受造化主宰,開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長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為人類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續直至永生,使人生獲得最美滿、最和諧的生命幸福。[29]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認為,宇宙萬物的來源都是由真主創造,而人類的生命都是源於真主[30]真主造人不是隨便的[31],而真主創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祂。[32]然而,真主卻不求人們的供養。[33]

縱使如此,為了發展人類的靈魂,以及人類得到真主賜予管理地上萬物的權力,人類還是要向真主交代如何使用地上的資源,因此人類被稱為地上的「代理者」。[34]

東方哲學

儒家

儒家主張三綱八目,亦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35]儒家認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6],所以對於死後及鬼神的問題都不作詳談。但從三綱八目中,亦可窺探到儒家為入世的學說。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對於人生的意義亦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在孔子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志向。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孔子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37]

孟子

孟子主張性善論,提出四維八端。在性本善基礎上,孟子認為人人都可以修心向善,成為聖人[38]

錢穆

錢穆則認為,人生可分為四階層:職業閒暇理想道德。 第一層為職業人生,「職業」涵義古今不同,錢穆所取古代的職業,即父有父職、母有母職的涵義。 第二層為閒暇人生,閒暇人生可判定一個人的品德高低貴賤,而且歷史上的大人物、大事業都在自由閒暇中產生,而非職業人生。 第三層為理想人生,職業與閒暇都是眼前現實,如人生長期在眼前現實中會起厭倦,因此需要有理想的人生。現實人生屬物質性,而理想人生則屬精神性的。有了職業有了閒暇則需要有未來的展望,如沒有對未來的展望則現實為空洞。 錢穆為以上三種人生作總結,首先有職業,即明了自己的責任,隨後就可獲得閒暇的時間,在閒暇當中可取得一個人的自由,以上錢穆稱為現實人生。在現實人生當中,需要有理想人生作目標,即對未來的憧憬和展望。若有現實無理想、或有理想無現實,都只是一種假自由,因此有第二人生之後則需要有第三種人生。當理想現實同時兼顧,有了自由規律時,就可稱為第四人生--「道德人生」。道德人生則為完善一個人的人生。[39]

流行文化

殷海光的看法

殷海光把人生分作四屬次、三種意義。[40]

四屬次

四屬次主要為物理層、生物邏輯層、生物文化層、生物價值層。他認為人受物理的支配,任何人無法都無法避免。然後,人需要維持生命,因此人需要吃飯喝水,到一定的年齡便要成家立室。但人與其他生物不同,就是人有文化,吃飯講禮貌。隨著文化的提升,漸漸達到的境界,隨後有道德、有理想。

三種意義

殷海光認為,人活在世上必須以生存為基礎。因此生物邏輯層為基礎。然而,生物文化層是不容忽視,因為有生物文化層,生物價值層才不是空談。

然而,傳統價值觀一般重視生物價值層,但生物文化層都是忽略的,因此導致精神文化和現實生活不能銜接。

因此,殷海光強調人生的意義是一層一層的上升,慢慢達到真善美、理想和道德。這樣的人生道路就完成了。[41]

流行信念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思考這個難以解答的問題,其中絕大部分人是在思考「生命有何目的?」這個問題。下列是部分較為流行的答案:

  • 自我維持:獲得足夠延續生命的食物,支付維持生活的代價或是成本。
  • 自我成長/自我實踐:追求自己所能的極限,最大限度獲得生命的完整。
  • 自我認知:接受事實,消滅煩惱與偏見。
  • 自我超越:靈性向神靈进化,或類似的存在。
  • 自我結束:死亡將卸下靈魂的重擔,完成生命之圓。
  • 自我延續:性的滿足,繁衍自己的後代,編織新的生命。

幽默和流行文化的处理方式

中的场景:

參看

参考文献

引用

  1.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 by Carol Tarvis and Elliot Aronson, Harcourt, Inc, 2007, pages 13 and 14
  2. Jonathan Westphal. . Routledge. 1998. ISBN 0415170532.
  3. 羅伯特·諾齊克.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0674664795.
  4. Albert Jewell. . Jessica Kingsley. 2003. ISBN 184310167X.
  5. . 時下哲學. Issue 59.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4).
  6. Glenn Yeffeth. . BenBella Books, Inc. 2005. ISBN 1932100563.
  7. David Seaman. . New World Library. 2005. ISBN 1577315146.
  8. 朱立安·巴吉尼. . USA: Granta Books. September 2004. ISBN 1862076618.
  9. 保罗·戴维斯. . Simon & Schuster. March 2000 [2007-07-26]. ISBN 0-684-86309-X.
  10. Jose Fadul. . Lulu Press. 2008. ISBN 978-0-557-02158-1.
  11. 華理克. . Zondervan. 2002. ISBN 0310255252.
  12.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 Krish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 2001. ISBN 188800424X.
  13. Puolimatka, Tapio; Airaksinen, Timo. (PD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赫尔辛基大学. 2002 [2007-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6).
  14. Stan Van Hooft. . Rodopi. 2004. ISBN 9042019123.
  15. Russ Shafer-Landau; Terence Cuneo.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ISBN 1405129514.
  16. E. Diener, J.J. Sapyta, E. Suh (1998).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Essential to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Inquiry, Lawrence Earlbaum
  17. . ihns.ac.cn. 2000- [200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4).
  18. Helge Kragh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0546-1.
  19. Nikos Prantzos; Stephen Lyle (2000). Our Cosmic Future: Humanity's Fate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7098-9.
  20. Rem B. Edwards (2001). What Caused the Big Bang?. Rodopi. ISBN 978-90-420-1407-7.
  21. Nikos Prantzos; Stephen Lyle (2000). Our Cosmic Future: Humanity's Fate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7098-9.
  22. . 和合本. 環球聖經公會 (中文(繁體)‎).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23. . 猶大書. 環球聖經公會 (中文(繁體)‎). 但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在這事上竟敗壞了自己。
  24. 魏連嶽. . 基督教生命觀. 互聯網 (中文(繁體)‎).
  25. 釋星雲. . 臺灣: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ISBN 978-957-543-489-2 (中文(繁體)‎).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
  26. 釋星雲. . 臺灣: 佛光文化. 1997-04-01. ISBN 9789575434830 (中文(繁體)‎). 「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27. 羅偉輝. . 佛門網. 2016-11-25 (中文(繁體)‎).
  28. . 互聯網: 善書圖書館.
  29. 陳櫻寧. 中國道教協會編 , 编. . 中國大陸: 華文出版. 2000-01-01 (中文(简体)‎).
  30. 穆罕默德. . 馬堅譯本. 互聯網 (中文(繁體)‎). 我確已用泥土的精華創造人
  31. 穆罕默德. . 馬堅譯本. 互聯網 (中文(繁體)‎). 我未曾以遊戲的態度創造天地萬物
  32. 穆罕默德. . 馬堅譯本. 互聯網 (中文(繁體)‎). 我創造精靈和人類,只為要他們崇拜我
  33. 穆罕默德. . 馬堅譯本. 互聯網 (中文(繁體)‎). 我不望他們的供給,我也不望他們的奉養
  34. 楊興本. . 聖神修院哲學院. 互聯網. 1994年 (中文(繁體)‎).
  35. 孔門弟子. . .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中文(繁體)‎).
  36. 孔門弟子. . .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中文(繁體)‎).
  37. 杜振吉. . 中國孔子網. 中國孔子基金會. 2017-06-13 (中文(简体)‎).
  38. 李志軍. .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8-09-12.
  39. 錢穆. . .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 (中文(繁體)‎).
  40. 梁光耀. . 香港人文哲學會. 互聯網 (中文(繁體)‎).
  41. 殷海光. . 香港教育城. 互聯網: 香港特別行區政府 (中文(繁體)‎).

来源

  • Dreams, Evolution, and Value Fulfilment, 珍·羅伯茲, Amber-Allen Publishing.
  • Unlimited Power: The New Science of Personal Achievement; by 托尼·羅賓斯.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1987. ISBN 978-0-449-90280-6
  • The Science of Soulmates, By William Henderson, Booksurge 2002. ISBN 978-1-58898-611-5
哲学书籍
  • Hanfling, Oswald [ed.] Life and Meaning: A Reader 1987,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SBN 978-0-631-15784-7
  • 羅伯特·諾齊克. The Examined Life: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s 1989, New York: Pocket Books. ISBN 978-0-671-72501-3
  • Wiggins, David. "Truth, Invent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LXII (1976); reprinted in his Needs, Values, Truth(Aristotelian Society Series, Volume 6)2nd edition, 1991,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SBN 978-0-631-17555-1

延伸閱讀

  • Haisch, Bernard The God Theory: Universes, Zero-point Fields, and What's Behind It AllPreface), Red Wheel/Weiser, 2006, ISBN 978-1-57863-374-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