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

靈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超自然現象;靈魂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1]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2][3]

被哲学家念珠所描绘的灵魂

现代,一些科学家運用 基因 學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4][5][6][7]

很少人曾經歷瀕臨死亡之際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普遍覺得,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8]

词源

汉语

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其中“灵魂”指地是人死后的灵异。

楚辭.屈原.九章.抽思:「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其中“灵魂”指地是心灵或精神。[9]

 希腊语

 古希臘語(psykhē),在拉丁語中稱為「」,也就是英語的「」,即是靈魂的意思。類似於中國所說的神,或是魂。(psykhē)的動詞形態,意思為吹涼,或是吹,它意指的是帶來生命的呼吸,是人類與動物的生命原則,它的相對語為古希臘語(soma),意譯為肉體。在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語(psykhē)被用來稱呼人死後的鬼魂。從品達開始,古希臘語(psykhē)被用來指稱人類之中不朽的部份。

靈魂觀

英国考古学家宗教學家泰勒爵士(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認為靈魂(Soul)概念是宗教最核心的內容,沒有靈魂就沒有超自然,沒有超自然就沒有宗教信仰。通過比較世界各宗教的靈魂概念可得知大體上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靈魂是人或物的一切思想、情感、行為的主宰。第二,靈魂主宰人的同時也可以獨立存在,再進一步,靈魂是不滅、不會隨肉體死亡,靈魂為無形、無生、無滅,與肉體對立。這種肉體與靈魂的對立在不同宗教大抵相同,例如在基督教中,靈魂不朽、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構成宗教神學的基礎。伊斯蘭教也大抵如此。佛教承認因果报应,生死輪迴,但是並不重視「神不滅」的概念。笛卡爾心物二元論物質靈魂對立起來,一個思考中的自己是唯一可以確認的存在,直到佛洛伊德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首次提出一種動態的潛意識理論,才破除了笛卡兒我思。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山海经灵魂不死

山海经中记载着精卫填海刑天夏耕等神话故事都是灵魂不死的古代传说。[10]

老子的灵魂不亡

有的现代学者认为,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 [11]是灵魂不亡说。他们认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哲学等精神财富是源于人类灵魂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益丰盛,并试图以此说明肉体可能死去,而灵魂不亡。[12]

泰勒的靈魂不朽

愛德華·伯內特·泰勒分析原始人如何從頭腦中產生靈魂的概念,他歸因是兩類生物學問題構成,第一是生、病、死的分別,開始獨立思考的人類開始發現人在生時有感覺有思想有行動,人死後皆無感覺無思想無行動,這令原始人關聯地想到人死必是某一種東西的缺失。例如當他看見同伴的死,他會認為他比昨天一定是沒有了「什麼」,這個「什麼」就是一種令人有生氣有活力的東西,甚至進一步推想靈魂是從呼吸中離去,甚至經血液流出而離去。第二是出現於夢幻中的人的形象,夢境可以看到夢幻的影像,諸如看見遠方,原始人認為睡眠是有某一種東西離開了人體令人可察看遠方,也由此產生靈魂概念,睡眠時靈魂暫離人體,而死亡則是永久離開。

由於原始人不願意經歷死亡,人們便想出各種方法與靈魂聯繫、祈求靈魂甚至操控靈魂,故形成靈魂崇拜,靈魂崇拜通常基於生老病死。例如雲南佤族認為腹中胎兒,靈魂尚未來附,為使嬰兒降生,必須通過叫魂的儀式,否則嬰兒必定死亡。又例如緬甸克倫人認為靈魂會於人睡眠時出走,長時間不回身體,人就得病,因此當人在生病或死亡,其他人就會圍繞病人跑,以求抓回靈魂。而死亡更有不同儀式配合,例如西藏天葬,就是借助靈物禿鷹把死者不滅的靈魂帶往永生世界。

泰勒進一步提出萬物有靈論,指出由於原始人把自己定為中心,靈化身邊之動植物及無生命之器物星辰,故此令萬物皆有靈。孔德由此推斷萬物有靈為物神崇拜的先導。

泰勒分析了幾個原始民族,加勒比人語言中「靈魂」、「生命」、「心」皆為同一詞語,湯加人認為靈魂住在心中,巴索托人認為人死是心的離去,病愈是心的回來。另一宗教學家繆勒發現幾乎所有用來稱呼靈魂的詞皆與呼吸有關,澳洲土著中「呼吸」、「精靈」、「靈魂」皆為同一詞語,甚至創世記中亦有說上帝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它鼻孔裡,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這說明希伯來人也認為呼吸是賦予人生命力的靈魂。利未記中有提到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也說明血是生命力的靈魂。

印度教根本教義相信靈魂不死和輪迴,而靈魂仍是屬氣體而不是精神態。伊斯蘭教古蘭經雖未表示靈魂是物質還是精神,然伊斯蘭神學家仍把靈魂視為非常稀薄精微的物體。最早期的基督教大體上仍保持上述之靈魂物質性概念。直到十七世紀初笛卡兒二元論才把物質及思想對立起來,於是靈魂就變成純精神的實體。

來生生活

由於靈魂與肉體分離,令人聯想到靈魂可獨立於肉體,迫使人設想靈魂在人體死後的生活,就產生了宗教的來世觀,並設想了天堂地獄。有些民族認為靈魂會照舊活在地面上,亡靈會回到生前生活的地方。有一些民族認為靈魂會去到地府,例如古代中國就有黃泉之概念,希臘人和羅馬人也相信亡靈住在冥國。有些宗教認為亡靈可回到天上,例如基督教瑣羅亞斯德教佛教等。至於靈魂在新居所的生活,有兩種看法,續存論認為這個地方與生前人的世界相同,甚至更好,天國冥府不過是人世間社會的美好化。報應論則認為來生的生活是今生生活的報償,是對地上生活的獎罰。報應論的出現主要是因社會文明進步,更重視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而多於戰鬥的勝利及個人英雄主義。例如古埃及死者之书上記載,亡靈將被帶到冥府之神面前受審,亡靈必須生前遵守宗教法規,沒有違反道德,才可得到來生的幸福。可是報應論常常被宗教祭師利用作索取獻祭的手段,而歪曲了報應論的本來意思。

死者的灵魂的宗教意义

灵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不同的宗教对人死亡后灵魂去向解释不同:

靈魂非永恆說

  • 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原始宗教)。
  • 靈魂是生命生滅週期中的一种型態,在死亡時便以另一种方式重生。(佛教)。
  • 靈魂本身不能離開身體,死后休眠和復活,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和其影響的一神教,在復活前形同消失。

靈魂永恆說

  • 死後受到神的初步審判,除了為自己的罪悔改並相信耶穌基督是主的人可以直接去天國,或極惡人會直接去地獄外,一般在煉獄或類似的地方等候末日,再作二度審判。(受到的民間信仰柏拉圖影響的基督教天主教
  •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民間信仰化的)佛教
  • 面临上天的审判死後永生(古希臘和其影響的民間信仰)。
  • 死後成(古代中國墨家和古羅馬等和其影響的民間信仰),除了偉人成聖外,常人死後靈魂會變成,但不代表是邪惡的,而會保佑子孫,或向殺害本人的壞人報復,所以類似等級較低的神明。
  • 灵魂是生物形体的规则和信息,所以是永存但不是永生(柏拉圖主義)。

原始宗教的靈魂觀

靈魂來自一個全能的神靈。在人類的原始宗教中,靈魂的本質就是力量。力量、靈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換的觀念。這些力量被認為存在於人類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澳洲原住民為例,他們將靈魂分為內部靈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靈魂(External soul)。內部靈魂是整個身體(即物質部份);外部靈魂則是可以離開身體之外的部份。外部靈魂會離開身體,並會停留在圖騰(即生物的替身)上。[1]

中国民间的魂魄说

灵魂類似於中國人所說的魂魄(即「魂氣」思想與「形魄」),可以被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驚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因此,当有人因驚嚇而癡傻沈昏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別的“招魂”仪式,閩南臺灣民間信仰則稱作收驚,意图使昏迷或癡呆的人恢復神智、起死回生。

日本神道教的靈魂理論

一靈四魂,一個靈是由四個魂-四魂組成的理論。

道教的元神说

除了魂魄说以外,中国的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竅”,道行高的修行者,可以把靈魂輸入別人的身軀,稱為「奪舍」。如果輸入的身軀是一具死屍的話,稱為「借屍還魂」。

佛教的靈魂觀

印度佛教的灵魂观

徐文明认为,印度佛教坚持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由此产生意识,人死之后四大分离,意识也不复存在,根本没有一个可以与身体分离、离开身体独立存在的灵魂。[13]

中国佛教的灵魂观

佛教本不說靈、肉二元觀、靈魂不滅論等。因為佛教的证悟者釋迦牟尼對於靈魂與肉體之同異,不予以作答(即無記),亦即否定靈魂與肉體可截然劃分為二之想法。而因果報應和輪迴關係所聯繫的是業力。《大莊嚴論》:「諸婆羅門復作是言:『若無我者,誰至後世?』時憍尸迦語諸人言:『汝等善聽。從於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及以諸根;從今現在復造諸業,以是因緣,得未來身及以諸根。我於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如穀子,眾緣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種子,實不生芽,種子滅故,芽便增長。子滅故不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復如是。雖復無我,業報不失。』」

南傳佛教(上座部)不承認有獨一的個體或靈魂存在,不過鬼是確實存在的。要區別的是:鬼并不是靈魂,在南傳佛教教義中,鬼是六道之一的鬼道,與靈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南傳佛教不承認靈魂也不否定靈魂,而是另一種觀點。認為某甲死亡後,會因為業力輪迴產生另一個新的某乙,也就是生滅連續。在此議題下顯然並非一般無靈魂論者所說的某甲死亡後就消滅,也並非一般有靈魂者所認為的,人為一個獨立的永恆個體(靈魂)。

佛教傳入中國時,由於中國人重視祖先,因而使漢傳佛教慢慢變質而發展靈魂觀念。由於淨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漢傳佛教的喪禮中,一般會誦經超度以引導亡靈早登西方淨土,這只是漢傳佛教的做法。

許多佛教大德,根據佛教的經論義理及事證,主張一般人所謂的人死後出現的靈魂,所指的是中陰身,這是不同於,因為都是佛教六道眾生之一,靈魂不歸屬因業報而已趨向輪迴的任何一道。如李炳南居士在佛學概要十四講表所說。[14]

古希腊哲學的灵魂論

在古希臘,他們將人類的生命力區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古希臘語(pneuma),意思是氣、水汽、呼吸,源自於原始印歐語*(s)peis。在拉丁語中,稱為spiritus,後來形成英语:Spirit,漢譯為精神。這類似於中國所說的

另一個層面,古希臘語(psykhē),在拉丁語中稱為anima,也就是英语:Soul,即是靈魂的意思。類似於中國所說的神,或是魂。古希臘語(psykhē)的動詞形態,意思為吹涼,或是吹,它意指的是帶來生命的呼吸,是人與其他動物得到生命的原則,它的相對語為古希臘語(soma),意譯為肉體。在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語(psykhē)被用來稱呼人死後的鬼魂。從品達開始,古希臘語(psykhē)被用來指稱人類之中不朽的部份。

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靈魂是單純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發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純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慾望,而墮落到地上,被圈入於肉體中,注定要經過一個淨化的階段,靈魂是會輪迴轉世。其後的新柏拉圖主義都有對靈魂作出描述。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將灵魂與心理學一同討論。亞里士多德將《論靈魂》(或譯作《靈魂論》)列為“第二哲學”的範疇。對靈魂的定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是形式,肉體只是質料,靈魂才是實體。靈魂分為三個部分,有營養感覺理性的機能。此三魂分別是生魂(vegetative/nutritive soul)覺魂(senetive soul)靈魂(rational soul)[15]

及後來諾斯替主義的靈魂觀念,完成了日後西方民間信仰中靈魂的基本概念。

天主教神父利瑪竇《天主實義》中所敘述的三魂觀即源自於亞里斯多德的理論:

「西士曰:人有魂、魄,兩者全而生焉;死則其魄化散歸土,而魂常在不滅。吾入中國嘗聞有以魂為可滅,而等之禽獸者;其餘天下名教名邦,皆省人魂不滅,而大殊於禽獸者也。吾言此理,子試虛心聽之。世有生、覺靈三魂彼世界之魂有三品:⑴草木之生魂下品名曰生魂,即草木之魂是也。此魂扶草木以生長,草木枯萎,魂亦消滅。⑵禽獸之覺魂中品名曰覺魂,則禽獸之魂也,此能附禽獸長育,而又使之以耳目視聽,以口鼻啖嗅,以肢體覺物情,但不能推論道理,至死而魂亦滅焉。⑶人類之靈魂上品名曰靈魂,即人魂也。此兼生魂,覺魂,能扶人長養及使人知覺物情,而又使之能推論事物,明辨理義。人身雖死,而魂非死,蓋永存不滅者焉。」

明代傳教士利瑪竇的論述:

  • 草木僅有生魂。
草木依類而生,依期而長,但因為沒有覺魂而不能趨避。
  • 禽獸有覺魂、生魂。
不具靈魂而不能推論義理,應供口腹,致人恣殺,全無不忍之德。
  • 人兼有三魂:靈魂、覺魂、生魂。
生魂與覺魂,百年都滅,唯靈魂百年不滅,五常百行,皆從此出。惟人可以知古今,察天地,窮事物。[16][17]

主張闡發「五教」(儒、道、佛、基、回)聖人之奧旨的「儒宗神教」的鸞書文獻,其三魂之說或源自《天主實義》的三魂之說。「儒宗神教」的鬼神觀裡,人是萬物之長,因此認為草木僅一魂,曰生魂,禽獸有二魂,一曰「生魂」能知生長走動,二曰「覺魂」能知痛苦與喜樂哀鳴之情。人則有三魂,生魂、覺魂、靈魂。人死之後,如係在世作惡多端之人,乃下地獄,按其罪過受種種磨煉[18]

基督宗教的灵魂说

基督宗教認為灵魂和身體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但又和身體有密切的關係,灵魂的特點在其道德,靈性和哲學的層面。根據基督宗教共同的末世論,人們死後,靈魂會被上帝審判,最後會永遠在天堂(永生)或是地獄(永刑)。天主教認為信徒死後靈魂會暫時在煉獄受罰,但其他基督宗教無此說法。

雖然所有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福音派基督教新教)都認為耶穌基督在基督宗教的救贖中,有決定性的角色。但各教派對於耶穌在其中的角色,個人和宗教儀式作用的見解有很大的不同。

大部份基督徒認為若人沒有為自己的罪悔改並相信耶穌基督是主,死後就會在地獄接受永刑。也有些觀點認為不義的靈魂會被毀滅而不是永遠的受苦(灵魂毁灭说)。根據基督宗教,相信耶穌的人會得到永生.和上帝有永恆的關係。

早期基督教將灵魂分作“”(希臘文pneuma)和“”(希腊文psyche)两部份:“魂”(即生命力)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智慧或理性等人類的獨特表現)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類才擁有。因此,基督宗教地區會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聖經》的原文用詞“魂”(即希伯來文nephesh和希腊文psyche)顯示,並未將身體和“魂”加以劃分,而且描述“魂”是會死亡的。

根據《聖經》的描述,已死信徒的身體可能會改變,與得榮耀的耶穌的身體相似,所以靈魂即使會死也不重要。

但因受古希臘哲學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響,中世紀的基督教信仰中,將劃分為兩部分-灵魂與身体,在生之时是不分离的。

中世紀最廣泛的觀點認為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為每一個新身體創造一個靈魂。這想法受到改革宗傳統和加爾文宗等支持[19],也為天主教所接受[20]。另一個觀點則認為個人的靈魂承自父母[19]

伊斯蘭教的靈魂觀

伊斯蘭教靈魂觀所根據的是《古蘭經》。其觀點認為靈魂是真主(阿拉)所創造的,真主為每一個新身體創造一個靈魂,靈魂是不朽且永恆的,會依是否通過真主的考驗,最終會到天堂或地獄,在復活之時,靈魂和身體將會重新復合。身體通過考驗將重新複合,靈魂通過考驗意思死亡, 睿智的加百列,如風的訓影,思考潦草的 古蘭經對於靈魂的描述如下:

他們問你精神是甚麼?精神是可長獲的魂,相似度雷同摩你說:「精神是我的主的機密。」你們只獲得很少的知識。-古蘭經17:85
人們到了死亡的時候,真主將他們的靈魂取去;尚未到死期的人們,當他們睡眠的時候,真主也將他們的靈魂取去。他已判決其死亡者,他扣留他們的靈魂;他未判決其死亡者,便將他們的靈魂放回,至一定期。對於能思維的民眾,此中確有許多蹟相。-古蘭經39:42

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科學對靈魂的解釋

一個人對靈魂的了解和其認定靈魂和心靈之間的關係而定。科學上若要確定靈魂是否存在,第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對靈魂給予唯一且清楚的定義。

主流解釋

現在科學界一般認為,意識是大腦運作的結果,人死後意識便會在短時間內跟著消失。

試圖證明靈魂的實驗

一種廣泛流傳的都市傳奇是二十世紀初的Duncan MacDougall醫生讓濒死的人躺在一個上,然後量度他們死後體重的變化,他總計做了六次觀察,兩次失敗被剔除,一次在斷氣瞬間減少3/4 ounce,兩次重量漸次流失,一次則得到相反的結果(第五次實驗,斷氣瞬間減輕3/8 ounce,之後重量又突然增加)。他又用15隻狗進行相同的實驗,並未觀察到減輕的現像。面對質疑,Duncan MacDougall辯解,靈魂會在斷氣後停留幾分鐘才離開,但仍無法說明第五個例子。再者,就算測得重量減輕,也無法證明那就是靈魂。犬隻實驗也相牴觸,Duncan MacDougall自己也坦承,實驗過少,不具代表性,無法證明什麼,但對外卻宣稱測得靈魂的重量是21.3公克。之後,Duncan MacDougall並未考慮如何改進其實驗,轉而企圖利用X光在臨終病人身上拍攝靈魂的照片。在丹‧布朗的小說失落的符號(英語:The Lost Symbol)中,提及類似的實驗。

2001年Lewis E.Hollander曾測試八隻瀕死綿羊的重量,卻發現有短暫增加的情形[21]。而Duncan MacDougall的實驗有瑕疵且結果無法被重覆,故視為偽科學[22]

量子意識假說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麻醉學系心理學系教授及意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都华·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認為,意識是腦中一個量子電腦的程式,能在人死後依舊存在宇宙裡。而英國物理學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同樣根據量子理論提出相同新的解釋,他們同認為,靈魂的本質是被包容在腦細胞的「微管」(microtubules)結構內,而意識經驗正是一種「量子重力效應」(quantum gravity effects)。但此觀點尚無確切證據支持,僅是假說。[23][24]

参见

參考

  1. . cclw.net. [2017-07-15].
  2. . www.hxlsw.com. [2017-07-15].
  3. . www.max-liu.org. [2017-07-15] (英语).
  4. . New Scientist. [2017-07-11] (美国英语).
  5. . www.kejixun.com. [2017-07-11] (英语).
  6. Eva Yang, , 2012-08-08 [2017-07-11]
  7. . tech.qq.com. [2017-07-11].
  8. 你相信靈魂嗎?
  9. lear. . www.zdic.net. [2017-07-12].
  10. . [2017年7月14日].
  11. . www.daodejing.org. [2017-07-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2. 张海英. . . 湖南大学出版社; Esphere Media(美国艾思传媒). 2014-04-01. ISBN 9787566706225 (中文).
  13. . fo.ifeng.com. [2017-07-15].
  14. 李炳南《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第五講表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15. 《宋元学案》卷四十八 晦翁學案(上) 泰西人分人物三等:人為萬物之首,有靈魂;動物能食色,有覺魂;草木無知,有生魂。
  16. 《耶穌會文獻彙編》
  17. 《明末清初耶穌會文獻》
  18. (PDF).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2003, 7.
  19. [www.pure-word.com/dawn_articles/PriTheo/PrincipalTheology2.1.pdf基要神學(二)救贖的神——人論.基督論呂沛淵著海外校園出版社]
  20. . Chinacath.org. [2013-11-25].
  21. Unexplained Weight Gain Transients at the Moment of Death
  22. Mikkelson, Barbara; Mikkelson, David P. . Snopes. October 27, 2003 [February 17,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30). MacDougall's ... methodology ... was suspect, [his] sample size far too small, and [his] ability to measure changes in weight imprecise. For this reason, credence should not be given to the idea his experiments proved something, let alone that they measured the weight of the soul ... His postulations on this topic are a curiosity, but nothing more.
  23. 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灵魂的存在,腾讯科技
  24. 學者稱人死後「靈魂」仍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星島日報加拿大版

参考书目

  1. 蘇穎智,(1995年),《異端辨惑》pp.181,恩福製作中心,香港。
  2. 靈魂總說明 (基督教)
  3. 天主教百科全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錢穆《靈魂與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