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英語:)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空白[2]

发展历史

产生阶段

1895-1934年是社会心理学的产生阶段。一般认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1895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诺曼·特里普莱特教授所进行的首场社会心理学实验标志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开始[3][4]。1908年,由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所著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由美国心理学家李·罗斯所著的《社会心理学》出版,标志了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正式建立。1924年,在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证明了实验是理解个体的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之后,社会心理学开始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5]

科学心理学建立并发展最为迅速的学派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前期,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观念存在于此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心理学流派中[5]

精神分析

约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只注重个体的内部因素(如:性因素无意识等)对个体心理特质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后,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即新精神分析学派)开始更加关注意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心理特质(如:自我人格等)的影响[6]

古典精神分析

约1889年,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学派)。其将个体心理特质的发展归因于内部因素(主要是力比多无意识)的影响,忽视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此时个体心理特质的发展被看作是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体系[5]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继承并发展了古典精神分析的无意识理论,但其将无意识分为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更加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古典精神分析学派逐渐向新精神分析学派过渡[5]

新精神分析

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包含一种社会文化学派,其观点明确指出了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特质发展的影响。其支持者主要有以下几人:[5]

  • 德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决定了人格的发展趋势;
  •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认为:社会影响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应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待人格的发展过程;
  • 美国心理学家阿布拉姆·卡迪纳认为:社会文化的变化为检验和发展人格理论提供了支持,应该用文化材料来说明人格的发展过程。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并单纯地受外部环境所影响,认为正负强化(即奖励和惩罚)比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有效[5][7]

在20世纪5、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8]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和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借鉴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所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认为个体都是单独存在的,强调个体内部因素的整体性,而不重视个体的社会性[5][6]

初步发展阶段

1935-1945年是社会心理学的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期发生的1929年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们切身体验到了社会因素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5]

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起了一个专门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组织——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协会。与此同时,种族主义德国的兴起也使心理学家开始从社会层面去研究个体的行为。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将内部因素(个体)和外部因素(环境)相结合,同时分析二者对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了一条以研究相互作用的新思路[5]

初步繁荣阶段

1946-1969年是社会心理学的初步繁荣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诸多心理学家从欧洲移居至美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重视认识过程对个人的社会行动的作用”的思想,开始关注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5]

1950年,德国社会学家狄奥多·阿多诺发现德国反犹太情绪的产生是受当地人的权威人格所影响。1961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所开展的对服从行为米尔格拉姆实验和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标志了社会心理学的繁荣[5]

危机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社会心理学的危机阶段。尽管此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但有许多问题依然无法被解决——此时期实验社会心理学盛行,而其结果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个体的行为(如:女性问题美国种族问题等)。部分心理学家开始对这些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产生怀疑并进行反省[5]

但很快心理学家便开始将生态效度作为衡量实验效度的主要部分,并发现在实验设计足够完备的情况下,基于行为指标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所得到的结果依然能够解释个体的行为规律。为了提高生态效度,参与观察和现场研究这两种方法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5]

繁荣阶段

20世纪80年代-现在是社会心理学的繁荣阶段。此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并贴近现实生活,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性别、环境、政治、犯罪、司法、市场、消费、营销和健康等所有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社会心理学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5]

与此同时,整合了生物学和心理学观点的社会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使社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等的生物(神经)基础和心理基础。现代生物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5]

研究取向和研究层面

研究取向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者会因为其学科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取向,在研究目的和思路上也会有所不同[9]

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心理-社会心理学 社会-社会心理学
研究重点 个体自身的心理和行为 团体或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心理状态、情绪或人格等个体(内部)因素 分析权力、地位或角色等外部(社会)因素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主要方法 主实验,兼调查 主调查和参与观察

研究层面

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学科却不止社会心理学一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均对这个领域有所涉及。因为学科的不同,它们在研究和解释社会行为的时候研究层面也会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层面:[9]

  • 社会层面: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所采用的研究层面,常用比较广泛的外部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
  • 人际层面:社会心理学家所采用的研究层面,常用个体所处的情景和其人际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
  • 个人层面:人格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所采用的研究层面,常用个体特有的心理特质(如:人格)来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

研究理论

为了解释同一层面的问题,心理学逐渐发展出了诸多理论,其中有些理论和社会心理学有着紧密联系,而有些则没有,但它们依然可以被用来解释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0]

生物理论

生物理论又称本能理论,主要拥护者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等。理论强调生物因素(本能和遗传差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个体的生物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并在行为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10]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原是行为主义的基础,在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和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多拉德等人将行为主义的理论原理运用在社会心理学上后,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主要通过联结、强化和模仿三种机制实现,并有以下三个特点:[10]

  • 强调过去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假定行为来自于个体过去的学习经验,并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
  • 强调外部事件的刺激、个体早期的强化过程和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为忽视个体在当时情境下的感受和情绪等内部因素。即对个体行为的归因存在侧重点;
  • 强调外显行为。通常只解释个体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忽视个体主观的心理状态。

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强调行为带来的的相对利益和相对损失,而不是个体过去的习惯,认为个体是否会做某种行为取决于其对行为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即简单地考虑行为结果是正性(有利)还是负性(不利)的。与学习理论相比,诱因理论强调个体在当时情境下的感受和情绪等内部因素,较为忽视个体早期的强化过程和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0]

在社会心理学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诱因理论:[10]

  • 理性决策论:此理论是经济学家对行为的基本看法。认为个体或团体在进行行为决策时会以理性的方式估算利益和损失,根据实现目标结果的概率做出最佳决策,即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 交换理论:此理论将理性决策扩大到彼此间的互动。认为人际互动是彼此所做的连续的理性决策,取决于彼此对行为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强调相对利益和相对代价;
  • 需求满足论:此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应该被满足。认为行为因能满足某种需要或动机而产生。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其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这种过程(即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规律和个体对物体知觉的规律相似,个体会将复杂的社会情境知觉成类似图式的简单而有意义的形式,从而影响个体对社会情境的反应。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两个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10]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有以下两个原则:[10]

  • 分类:个体在知觉事物前,会根据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
  • 聚焦:个体在知觉事物时,会将注意集中到认知对象上,而忽视背景的影响。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一种和社会学有着紧密联系的理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个体的社会角色(即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接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所影响[10]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和角色理论较为相似,是在研究群体关系时所使用的主要理论。理论认为影响个体的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对自己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感,个体不仅会从自己的成就中获得认同感,还会从同一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处获得认同感[10]

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的研究方法可以归为两个大类: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是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则是人为地、主动地通过控制变量去探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1]

研究的过程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1]

  • 观察法:此方法通过直接观察被试(被研究的个体或群体)来获得第一手数据;
  • 调查法:此方法和观察法类似,只是数据的来源不是主试(研究者)的观察,而是被试的主动报告;
  • 实验法:此方法是社会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既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通过预设情景和控制变量等手段来获得较为准确的量化数据;
  • 元分析法:此方法通常被用来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研究进行校验分析,使用一套统计程序来衡量数据或效应的信度效度
  • 档案研究法:此方法通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或数据等进行分析来获得结论。

著名实验

研究内容

自我

自我概念

自我偏差

自我文化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即社会知觉,是个体进行选择、理解、识记和根据社会信息进行推断人或事物的过程[15]

归因

归因是个体根据已有的外部信息或线索来判断个体的内在状态或根据个体的外在行为来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社会态度

在社会心理学范围内,态度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6]

  • 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凭借经验组织起来的、影响个体对情景的反应的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其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
  •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克雷奇认为:态度是一种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的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其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而不是过去的主观经验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 心理学家Freeman认为:态度是一种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或观念的凭借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其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点。是目前心理学家们所公认的对态度比较好的解释之一。

说服

说服是一种试图形成、加强或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倾向的行为[17]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7. ISBN 978-7-301-29743-8.
  2. Sewell, W. H. .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89, 15: 1–17. doi:10.1146/annurev.so.15.080189.000245.
  3.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3. ISBN 978-7-301-29743-8.
  4. Triplett, Norman.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898, 9 (4): 507–533. JSTOR 1412188. doi:10.2307/1412188.
  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0–15. ISBN 978-7-301-29743-8.
  6.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30–34. ISBN 978-7-303-23687-9.
  7.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27. ISBN 978-7-303-23687-9.
  8.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2. ISBN 978-7-301-29743-8.
  9.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20–22. ISBN 978-7-301-29743-8.
  10.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23–28. ISBN 978-7-301-29743-8.
  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30–33. ISBN 978-7-301-29743-8.
  12. (中文(中国大陆)‎).
  13. . 1974. ISBN 0-06-131983-X.
  14. . [2021-02-21] (英语).
  1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59–61. ISBN 978-7-301-29743-8.
  16.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12. ISBN 978-7-301-29743-8.
  1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61-73992-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社会心理学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社会心理学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社会心理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