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便當

福隆便當,攝影於2007年

福隆便當,又稱福隆鐵路便當福隆月台便當,是一款曾經販售於臺灣鐵路宜蘭線福隆車站鐵路便當

歷史

臺灣跨地區交通仍以鐵路運輸為主的時代,鐵路管理當局除販賣自產便當(如臺鐵便當)外,也開放民眾在車站月台上兜售便當;據當地業者所言,福隆車站於1950年代晚期開始出現月台便當[1]

在各地公路運輸逐漸發達之後,搭乘鐵路列車的旅客人次開始下滑;因此,鐵路便當之銷售市場也開始萎縮[2][3]

經過了十數年的淘汰之後,唯有少數具特色之鐵路便當留存,而福隆便當正是其中之一。

2016年底,當地店家因考慮到無法承受管理當局開出之招標條件等原因[2][4],便當暫時停止販售於車站月台[5][3][6]

主要內容

白米飯豬肉薄片、香腸高麗菜滷蛋滷豆干雞捲酸菜等。[1]

定價

  • 1950年代:新臺幣四元半(一說兩塊半[7]
  • 2000年代:新臺幣五十元整。
  • 2010年代:新臺幣六十元[1][8]

事件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福隆便當

台鐵月台便當文化

  • 台北瑞芳:礦工便當
  • 台北貢寮:貢寮月台便當(大生便當)
  • 台北貢寮:福隆便當
  • 花蓮鳳林:鳳林月台飯包
  • 台東池上:池上便當
  • 台東關山:關山月台飯包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戴之聖. . 蘋果日報. 2016年11月25日 [2017-03-07] (中文(台灣)‎).
  2. 游明煌、邱瑞杰、吳佩玲、須冠達、杜玉佩. . 聯合新聞網. 2016-11-25 [2017-03-07].
  3. 俞肇福.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1-24 [2017-03-07].
  4. 甘芝萁、俞肇福.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6-01 [2017-03-07].
  5. 游明煌. . 聯合報. 2016-11-24 [2017-03-07].
  6. 陳偉周. . 蘋果日報. 2016-11-30 [2017-03-07] (中文(台灣)‎).
  7. 俞肇福.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6-18 [2018-03-09].
  8. (boda88), 大嘴巴菜單王. . 大嘴巴痞客邦首頁. [2017-03-07] (中文(台灣)‎).
  9. 吳淑君. . 聯合新聞網. 2017-11-10 [2018-03-09].
  10. 鄭瑋奇、林欣漢、賴筱桐、王秀亭.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1-11 [2018-03-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