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相
字義
梵語:的字面意義為外形、表情、姿勢等,可以用來指事物的外顯形狀、形態,也可以用來指心識對於外界的取境而產生的影像。
影像
後世有重要含義“影像”,據說為說一切有部提出[1],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所緣緣”理論[2]或與之有淵源關係。普光《俱舍論記》記載:
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故《入阿毘達磨》第二云:『如眼識等依眼等生,帶色等義影像而現,能了自境。』[1]……謂彼心等對境之時,有影像現,據此義,邊名為能緣,境名所緣。以心、心所緣境之時,非如燈焰舒光至境,亦非如鉗押取彼物,據影現義,名能、所緣。……若依正量部:心、心所法,亦直緣前境,無別行相現心等上。不同說一切有部,不變相分,復不同大乘。 |
分類
十六行相
參見
- 四諦十六行相
註釋與引用
-
玄奘譯塞建陀羅《入阿毘達磨論》:「如眼識等依眼等生,帶色等義影像而現,能了自境,名等亦爾。」
真諦譯世親《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於經中說:識識境。此中識何所作?悉無所作,如識果隨似因,悉無所作,但由得相似體,故說如此。說識識境亦爾,悉無所作,但由得相似體。識相似有何義?體生似彼。是故此識,雖從根生,但說識塵,不說識根。」
玄奘譯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經說:諸識能了所緣。識於所緣,為何所作?都無所作,但以境生;如果酬因,雖無所作,而似因起,說名酬因。如是,識生雖無所作,而似境故,說名了境。如何似境?謂帶彼相。是故,諸識雖亦託根生,不名了根,但名為了境。」 -
真諦譯陳那《無相思塵論》:「塵者何相?若識能了別其體相,如其體相識起,是故說此名塵。」「外塵非識境界,若爾何法名塵?於內塵相如外顯現,是名識塵,外塵實無所有。」
玄奘譯陳那《觀所緣緣論》:「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色等。」「外境雖無,而有內色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具二義故。」
義淨譯護法《觀所緣論釋》:「何謂所緣之相?凡是境者,理須生其似自相識,隨境之識,彼是能生,彼是所緣。」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今此正義,不同安惠及小乘中正量部等,無所緣相得名為緣;不同薩婆多等,許有行相,但取心外所緣,無心、心所自能緣故。」「帶有二義。若古西方師釋:己者境體。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名帶。相者相狀,小乘是行相,能緣體攝,大乘是相分所攝。以前第二卷中解,謂能緣心等帶此色等己之相也。以此理故,正量部師般若毬多造謗大乘論,遂破此云:『無分別智,不似真如相起,應非所緣緣。』我之大師,戒曰大王為設十八日無遮會時,造《制惡見論》遂破彼云:『汝不解我義,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義?答: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
問:何故名苦?廣說乃至,何故名出?答:(1)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2)由二緣故,說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屬緣。由所作者,諸有為法,一剎那頃,能有所作,第二剎那,不復能作。由屬緣者,諸有為法,繫屬眾緣,方有所作。(3)違我所見故,名為空。(4)違於我見故,名非我。(5)如種子法故,名為因。(6)能等出現故,名為集。(7)令有續起故,名為生。(8)能有成辦故,名為緣,譬如埿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9)取蘊永盡故,名為滅。(10)有為相息故,名為靜。(11)是善是常故,名為妙。(12)最極安隱故,名為離,是離自體,非有離故。(13)違害邪道故,名為道。(14)違害非理故,名為如。(15)趣涅槃宮故,名為行。(16)能永超度故,名為出,是能出性,非沒性故。
復次:(1)麁重所逼故,名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內離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為空。(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5)引發諸有故,名為因。(6)令有等現故,名為集。(7)能有滋產故,名為生。(8)有所造作故,名為緣。(9)性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10)三火永寂故,名為靜。(11)脫諸災橫故,名為妙。(12)出眾過患故,名為離。(13)是出要路故,名為道。(14)能契正理故,名為如。(15)能正趣向故,名為行。(16)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4:「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