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佛教)

梵語转写:巴利語),佛教的術語,字面之意義為痛苦、不安、不滿足等。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導意義之一,四聖諦之一。

词义

梵文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谛”(作为四圣谛之一而言),从梵文语义学上来说,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宁”的意思。可对应为现代描述的“痛苦”、“悲伤”、“焦虑”、“不满”、“沮丧”等感情。

概論

,意謂著苦難、不滿或痛苦。心生不滿是因心兜圈子,兜得無始無終,思想連續不斷,想過去、想未來、想現在,因而有如是煩惱。思想被不滿喚起,同時也與不滿一模一樣,經常重複的感到生活當中缺了什麼,總是有些地方不太對、不太夠,因此老是想要彌補缺陷、整頓現狀,以便多得到一點安樂。持續奮鬥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煩惱與痛苦的,人享樂時,害怕失去樂,而努力求取更多的樂,或試圖把樂保住;人受苦時,想逃離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滿,而使一切的活動無不始終含有不滿和痛苦的成分。

佛教认为,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恒的東西。[1]佛陀的教化在於教人如何“離苦得”,他将苦谛作为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2]。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裏外外都是苦。苦集聖諦要探討的內容就是苦的來源是什麼?苦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直接滅掉,而是要把貪著滅掉之後,因為眾生不再貪著于五陰,所以五陰就于未來世不再出生。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分類

苦在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分成三苦、八苦等。

三苦

  1. 苦苦(Suffering of Pain):有情之五蘊身心,本來即苦,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刀杖等眾緣而生的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苦,故苦苦相對於欲界[3]
  2. 壞苦(Suffering of Change):諸可意樂之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名壞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夌*欠]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對一切貪愛的人事物、自己的身體與一切美好感覺無法恆久持有,終將因物事變化因緣散滅而失去,因而感受到痛苦,不能體會萬法皆空反而貪著一切,面臨失去時即受壞苦。身體會衰老死亡,即是再好的享受也是片刻即逝不能常有,世間一切事物都會滅壞,故稱壞苦。色界天人受禪味之樂,但報盡還於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相對於色界[4]
  3. 行苦(Pervasive Suffering):「行」是無常,無一時一刻安住之義。除可意不可意的法以外,所剩下的捨受法,是眾多因緣所造,難免生、住、異、滅,令身心感到逼惱,就叫行苦;色身的存在,本身就是行苦。身心在世間不能隨意常樂安住,因受惡業在六道中往返流離,不得脫出是一種行苦;亦因身心不能調伏,時時貪樂避禍而在時空中來去顛沛,常常擔憂亦是行苦。無色界中無質礙、無苦樂境界,但有漏心識仍然是苦,故行苦相對於無色界[5]

六道三界內,欲界所受的苦是三者均有,色界所受的苦是壞苦和行苦,無色界所感受到的是行苦[6]

八苦

八苦爲大乘佛教常用[7],它們是:

  1. 生苦,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的起源。
  2. 老苦,世事无常,人必然会衰老。
  3. 病苦,四大假合之身体,必然会得病。
  4. 死苦,世事无常,人必然会死亡,即使一生健康无病无灾,也必然会經歷最大的无常——死亡。
  5. 爱别离苦,所愛、所欲,總有分別之日。
  6. 怨憎會苦,所憎,所怨,會面、往來,致使心生嗔怒、煎熬之苦。
  7. 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的苦。
  8. 五蘊炽盛苦。五蘊为:。前七苦皆由五蘊領受、聚集,故稱五蘊熾盛苦,五蘊炽盛实为其余七苦的根源[8]

十一苦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9]

  1.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10]。生是许多苦的基础。
  2.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11]。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12]
  3.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13]
  4.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14]。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15]
  5. 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16]
  6.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17]
  7.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18]
  8.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19]
  9. 怨憎會,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20]
  10. 愛別離,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21],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11.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22]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蘊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23]。這五法称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24]。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無我[25][26]。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的苦,可以指身軀死後投生的某個地方,也可以指此時此地某種業力狀況中止,另一種業力狀況生起的心境,感受到如同在某一轮回道的痛苦。

天道的苦

欲界天的神祇,耽於快樂的生活,因此不會想到佛法。在祂們臨命終前的七天,祂們會看到五種死的徵兆(天人五衰[27],並且會看到下一世出生在地獄或其他地方。祂們會經驗墮落的苦,像在熱沙上翻滾。當善業受報完了以後,即使是四禪天[28]無色界天的神祇也會感到三摩地減弱而逐漸墮落。

阿修羅道的苦

由於阿修羅一生下來就忌妒羨慕天神的榮耀,他們只知道與天神爭鬥。最後在戰爭中被打敗,被屠殺時痛苦異常。

人道常有的苦有八種,稱為八苦

一、生苦──眾生出生時所受之苦。生苦有六:

  1. 未生:人死時,不知趨向何道,未得生處並受中陰形,至父母和合,便來受胎。
  2. 受胎:在母胎中,窄隘不淨。
  3. 受精卵:隨母氣息出入。
  4. 增長時:母噉一熱湯,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如寒冰切體。
  5. 出胎:整個色身在出離產門階段,被長時間擠壓而極為難過,初生下,風一吹,衣物一碰到,如被物刺,如履刀劍,失聲大哭。
  6. 種類:殘缺妍醜,富貴貧賤,個個有別。

二、老苦──眾生衰老時所受之身心苦惱。老,五根漸漸毀壞而趨熟爛,肌肉萎縮,皮膚鬆垮,原來盛壯的色力日漸衰弱,身體彎曲,腳不聽使喚,身體粗重、氣息上揚、身體不穩,只能拄著拐杖走路,身心全面感受到老的痛苦。《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三、病苦──生病時所受之苦惱。之所以為苦乃因「病」能損壞可愛安適的感受[29]

四、死苦──五陰壞時,壽命盡時所受之苦[30]。死有三種,1.自然死:少小死、青壯死、中年死、耄耋死、餓死、病死。2.意外死。3.未生即死:墮胎、死產、藥傷害、母橫死。

五、怨憎會──怨仇憎惡之人事物聚集。有內有外,內者即三惡道報,外即刀杖等緣,如仇人、醜人、無緣人狹路相逢,無賴借貸,債主逼債,討厭的環境無力更換……等。《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六、愛別離──即別離愛境,或與所愛者別離時所感受之苦,總說為生離死別。所別有二,一內二外,內者自身,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樣聚合在一起,或與地、水、火、風、空、識界分離;外者所謂親戚眷屬及餘資生,別離六塵可愛境,如出國旅遊,倒數幾天,心情會不好[31]

七、求不得──世間一切人物,心所樂求而不能得到滿足。所謂惡法求離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離不得,樂事求欲不得;三塗苦報求離不得,人天樂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離不得,資生眷屬求欲不得。

八、五蘊熾盛苦──五蘊如器[32],能盛受眾苦,前七苦皆由五蘊領受、聚集,故稱五蘊熾盛苦。世人因執著五蘊、時時長養五蘊,無不思藉五蘊「享樂」,然所謂的樂僅只是在某一條件下才叫樂,離開這一條件就不樂了;如酷暑吃冰淇淋很快樂,連續吃數小時還是樂嗎?其實樂是相對於苦而存在的,樂也是苦因,樂中有苦,因為樂依附於五蘊而存在。執著、長養五蘊而產生五蘊熾盛的結果,使得眾生輪迴三界,不得解脫。

畜生道的苦

海洋動物靠著互相吞食而活下去,在恐懼的折磨下,他們被海浪衝著到處遊蕩。飛禽走獸總是擔心自己地盤被入侵而互相殘殺。被人畜養的牲畜就只能等著被宰殺,而因為癡愚的緣故,無法講出自己的痛苦而獲得援助。

餓鬼道的苦

餓鬼業力的緣故,只能吃穢物維生,並因找尋飲食而筋疲力盡。它們沒有衣服穿,夏天火烤,冬天冰凍。下雨時,雨如同燃燒的煤灼傷他們。它們所看到的水都是膿汁,食物都是燒紅的鐵塊,火焰從它們的關節中噴出。它們不停的互鬥,視他者為敵。餓鬼可以活一萬五千年之久。最有名的是目連救母的故事。

地獄道的苦

阿鼻地獄的眾生最為痛苦,即使薄伽梵[33]也不忍提到它的悲慘。只要佛一提到阿鼻地獄,眾菩薩們聽了就會傷心嘔血,悲痛欲絕。 八熱地獄裏,山谷都是烈火熊熊的紅,河流是熔化的,樹木發出如雨般的,眾生不停遭受野獸和厲鬼的殺戮,得不到片刻的休息。 八寒地獄裏,是一片冰天雪地,刺骨的冷風暴使眾生全身龜裂。在他們十億年的生命結束前,時時刻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不斷受同樣的苦。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Arvon:《佛教》,頁33-34。
  2. 《中阿含經》卷7:「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
  3.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五:「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諸行由苦苦,故苦。」
  4.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五:「壞苦性云何?答:色界諸行由壞苦,故苦。」
  5.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五:「行苦性云何?答:無色界諸行由行苦,故苦。」
  6.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7. 增壹阿含經·四諦品》:「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聖諦?謂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若略說者,謂五趣蘊苦,是名為苦。」
  8. 中阿含經》(卷七):「諸賢!說略五盛陰苦者,此說何因?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諸賢!說略五盛蘊苦者,因此故說。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如表示滅盡五蘊而入涅槃以後不是斷滅空),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
  9. 长部》(卷25):“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10. 长部》(卷25):“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誕生、出生、入胎、再生、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諸比丘,這稱為生。”
  11. 长部》(卷22):“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發斑白、皮膚變皺、壽命減損、諸根成熟。諸比丘,這稱為老。”
  12.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13.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死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死亡、滅歿、破壞、消失、逝世、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舍棄、命根的斷絕。諸比丘,這稱為死。”
  14.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愁呢?諸比丘,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愁慮、憂愁、哀愁、內〔心〕憂愁、內〔心〕悲哀。諸比丘,這稱為愁。”
  15.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身心的苦受,因為自性及名稱都是苦的,故說‘苦苦’。”
  16.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悲呢?諸比丘,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哭泣、悲歎、悲泣、悲哀、哀號、悲痛。諸比丘,這稱為悲。”
  17.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苦呢?諸比丘,身體的苦,身體的不適,由身觸而生的痛苦、不適感受。諸比丘,這稱為苦。”
  18.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憂呢?諸比丘,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觸而生的痛。”
  19.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惱呢?諸比丘,若是由於具足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鬱惱、憂惱、憔悴、絕望。諸比丘,這稱為惱。”
  20.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於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愛的、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意圖不利者、意圖無益者、意圖不安樂者、意圖不安穩者,若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丘,這稱為怨憎會苦。”
  21. 长部》(卷22):“諸比丘,什麼是愛別離苦呢?於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愛的、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樂者、希望安穩者,母親、父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親,若不能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丘,這稱為愛別離苦。”
  22. 长部》(卷22):“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願我們將沒有這種種的苦法,希望它們不要到來!』然而卻不能達成這樣的欲求,這是所求不得苦。”
  23. 长部》(卷22):“諸比丘,何謂『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呢?這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這些稱為『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24. 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無論是哪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色取蘊。”
  25. 巴利三藏·相應部》(36卷,5章):“諸比丘!比丘之樂受者,當應見為苦。苦受者,當見為箭。非苦非樂受者,當常見為無常。”
  26. 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15章):“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27. 又稱為五衰相,即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
  28. 色界天
  29. 《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
  30. 《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  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
  31.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四:「若愛喜適意,若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若親厚諸臣眷屬,適意色聲香味觸法。眾生若不共彼居,不親近,獨不雜異,不相應別離。」
  32. 《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33. 薄伽梵,Bhagavan,意譯為征服者,即佛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