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

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亦稱通行語,主要用于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媒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通語言。有时通用语也指一种完全固定下来的正式语言,因此以前人们认为,法语是歐洲外交通用语。通常一种语言,會因為在国际商务中被廣泛应用,而成为通用语。阿拉伯人最早用“通用语”一词來形容所有的罗曼语,尤其是意大利语。後来指直到19世纪末在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中东和北非,被海员使用的由罗曼语词汇、和很简单的语法构成的语言。到了1920年代以後至今,由于大英帝国过去在全球各地的占领和美国主导大量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英语便逐漸地取代了法語的國際通用语言的地位。

特征

通用语指母语不同的人之间用于交流的任何语言[1]。通用语可以指混合语例如皮钦语克里奥尔语,也可以是一个国家(通常是殖民强权)的民族语言,但在殖民地或前殖民地的不同语言社区之间作为第二语言来用于交流[2]。通用语是一个表示功能的词汇,与一种语言的历史或结构无关[3]

通用语通常是已经存在并拥有母语使用者的语言,但它们也可以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或环境里发展出来的皮钦语或克里奥尔语。皮钦语是两种或多种语言迅速混合起来的简化语言,而克里奥尔语通常被认为是皮钦语经过许多代的适应和演变而形成的复杂语言[4]。已存在的通用语例如法语在大规模的贸易和政治事务中被用来促进沟通,而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则是在殖民环境下因殖民者与土著民族之间有交流需求而应运而生[5]。已存在的通用语通常是广泛传播且高度发展的,有大量母语使用者;而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则是简化的沟通语言,包含松散的结构、较少的语法规则,且没有或只有较少母语使用者。克里奥尔语比皮钦语的发展程度更高,使用更复杂的结构、语法和词汇,其母语使用者也较多[6]

地方话是特定地理社区的母语,而通用语则在贸易、宗教、政治或学术等方面在其原社区范围之外使用。例如,英语在英国是一种地方话,但在菲律宾则与菲律宾语一起被用作一种通用语言。类似地,阿拉伯语法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印度斯坦语俄语在工业、教育等领域作用通用语,其使用范围跨越地区和国家的界限。

世界语新共同语言国际辅助语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因此目前不能被称为全球通用语[7]

通用语示例

东地中海

青铜时代中期和后期,阿卡德语作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一系列帝国(阿卡德帝国、古亚述帝国、古巴比伦帝国、中亚述帝国)的语言,成为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这一地区一直维持到青銅時期晩期文明崩潰。公元前1000起,其地位开始衰落,最后被亚兰语取代。

亞蘭語(Aramaic,或譯為阿拉姆語)是西亞地區古早時期重要的通行語,大約在公元1100前,由居住在今日敘利亞中部的亞蘭人使用。新亞述帝國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在公元前700年征服亞蘭城邦,亞蘭語就此變成帝國的通行語[8],逐漸取代阿卡德語(Akkadian)在西亞地區的地位[9][10]

亞蘭語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官方語言,以及基督教教主耶穌(λόγος)的語言[11]

在歐洲語言中,通用希臘語(Koine Greek)和拉丁語(Latin)是古代重要的通行語。隨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古希臘語演變為通用希臘語,在接下來幾個世紀中,都是地中海地區和西亞地區的通用語。羅馬帝國興起,令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促進拉丁語的擴散,通用希臘語仍保有第二語言的地位。羅馬帝國滅亡後,拉丁語在中世紀歐洲成為用於外交、學術的語言和基督教的宗教語言。[12][11]

东亚

古漢語為古代東亞地區的通行語,是許多中華文化重要經典像是論語道德經的紀錄語言。[11]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先秦時代的書面語(即文言文)已開始脫離漢代的日常口語,書面語開始向模擬復古和白話口語兩個方向發展,分別成為文言文白話文的源頭。[13]由於儒家思想中華朝貢體系的影響形成了漢字文化圈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文人官吏,於20世紀之前都能通曉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故文言文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这些国家的口头语言(口語)差异很大,互相不能理解,而书面的汉字却起着疏通意思的作用。

然而,朝鲜半岛及越南在20世纪後半叶逐渐废止了汉字。汉字文化圈曾共有的古典文言文的教育在进入近代后也几乎被废止。现在,文言文已经失去了东亚通用语的地位。

南亚

梵語(Sanskrit)是在古代流行於南亞地區的重要通行語,也是印度教佛教的宗教語言(上座部佛教的宗教語言是巴利語佛教在中亞的宗教語言是健馱邏語,兩者都是和梵語相近的印度俗語。印度大乘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宗教語言則是梵語。)。近兩千年來,梵語及俗語憑借宗教傳播和文學創作深刻影響南亞和東南亞形成印度文化圈[11]佛教教主釋迦牟尼耆那教教主筏馱摩那(धर्म)所用的語言,是一種和梵語(雅語)相近在摩揭陀國流通的俗語,即摩揭陀俗語(Magadhi Prakrit)。

在近现代,印度斯坦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北印度的通用语[14][15]。印度的许多邦都接受了三语教学,在使用印地语的邦为:

  • (a)印地语(梵语作为综合课程的一部分);
  • (b)任意一种现代印度语言;
  • (c)英语或其他现代欧洲语言。

在不使用印地语的邦,顺序则为:

  • (a)地区语言;
  • (b)印地语;
  • (c)除了(a)和(b)以外的任意一种现代印度语言;
  • (d)英语或其他现代欧洲语言[16]

此外,印地语也成为了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的通用语[17][18]。据估计该邦90%的人口会说印地语[19]

穆斯林世界

貝都因人的民族語言阿拉伯語(Arabic),同時也是伊斯蘭教教主穆罕默德藉以傳誦古蘭經啟示(وَحْي)的宗教語言。在公元700年,由於伊斯蘭教的傳播穆斯林政權及王朝在各地得以建立。令阿拉伯語不僅通行在西亞、北非、南亞、南洋群島的穆斯林居住區,在非穆斯林地區但穆斯林商人活躍的地方如宋元時期中國沿岸的港口也成為通行語。[11]

  多数人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
  英语是官方语言但大多数人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

欧洲

欧盟内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使用,使得一些研究者调查是否已形成了一种新的英语方言歐陸英語[20].

随着英国成为一个殖民大国,英语作为通用语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里使用。在后殖民时代,一些新形成的独立国家选择继续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作为法国和比利时殖民史的遗存,法语在大多数西非和中非国家仍是通用语和官方语言。这些国家是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的成员。

俄语在今天仍在中亚和高加索(俄罗斯帝国苏联曾覆盖的地区)被使用,在中欧和东欧的部分地区也有很多人能听懂俄语。俄语仍然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官方语言,也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21]

中亚和伊朗

薩曼尼德帝國(Samanid Empire)是伊朗人中興時期中的一部分,在這段期間裡波斯化的文化和身份被創造,伊朗的語言和傳統進入伊斯蘭世界之中,更導致突厥-波斯文化的形成[22]

波斯的復興在伊斯蘭世界內產生新的整體文化取向。後來在穆斯林社會中出現的大多數較高級的本地文化語言,全部或部分依靠波斯語作為其主要的文學靈感來源。公元19世紀以前的波斯化的社會的例子有塞爾柱王朝(Seljuq),帖木兒帝國 (Timurid),蒙兀兒帝國(Mughal)和鄂圖曼帝國(Ottoman)[23][24]

美洲

前哥倫布時期馬雅文明馬雅祭司書吏會以古典馬雅語寫下馬雅抄本,通常認為古典馬雅語是古奇奧蒂語(Chʼortiʼ)的書面語。[25][26]推測菁英階層是以奇奧蒂語的古形奇歐蘭語(Chʼolan)作为全馬雅語地區的通用語。不過這些文本也有來自猶加敦馬雅語的影響,因此可能是以這兩種語言為基礎形成的通用語。[27]古典期是馬雅文明的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文字使用、設立紀念碑、營造建築及藝術創造均在這時期達於極盛。[28]

非洲

斯瓦西里语发展成了非洲东海岸一些使用班图语的部落之间的通用语,该语言受到阿拉伯语很大的影响[29]。斯瓦西里语的文字最早出现在1711年[30]。19世纪早期,斯瓦西里语作为通用语的使用随着阿拉伯人象牙和奴隶贸易而向内陆转移,后来在欧洲殖民时代也被欧洲人接纳。德国殖民者在德属东非使用该语言作为行政语言,这影响了坦桑尼亚独立后对国家官方语言的选择[29]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 Heine, Bernd (1970). Status and Use of African Lingua Francas. ISBN 3-8039-0033-6
  • Kahane, Henry Romanos (1958). The Lingua Franca in the Levant.
  • R. A. Hall, Jr. (1966).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0173-9.
  • MELATTI, Julio Cezar (1983). Índios do Brasil. São Paulo:Hucitec Press, 48th edition

外部連結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
  1. "vehicular, adj." OED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y 2018. Web. 1 November 2018.
  2. (PDF). [2020-07-13]. ISBN 978927918987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27).
  3. Intro Sociolingu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s: Origins and Relationships – Notes for LG102, – University of Essex, Prof. Peter L. Patrick – Week 11, Autumn term.
  4. Romaine, Suzanne. . Longman. 1988.
  5. . 3 April 2015 [29 April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6. . Teacher Finder. [29 April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7. Directorate-General for Transl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PDF). Europa (web portal).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15).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8. Bae, Chul-hyun. . Journal of Universal Language. 2004-03-31, 5 (1): 1–20. ISSN 1598-6381. doi:10.22425/jul.2004.5.1.1 (英语).
  9. Ostler, 2005 pp. 38–40
  10. Ostler, 2010 pp. 163–167
  11. Howard, Michael C. . McFarland. 2014-01-10: 21. ISBN 978-0-7864-9033-2 (英语).
  12. Andriotis, Nikolaos P. History of the Greek language
  13. 胡适. .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14. Mohammad Tahsin Siddiqi,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94, ... Hindustani is the lingua franca of both India and Pakistan ...
  15. Pulsipher, Lydia Mihelic; Pulsipher, Alex; Hapke, Holly M. . Macmillan. 2005-01-05. ISBN 978-0-7167-1904-5 (英语). ... By the time of British colonialism, Hindustani was the lingua franca of all of northern India and what is today Pakistan ...
  16. .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6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2).
  17. Chandra, Abhimanyu. . Scroll.in. [2020-12-30] (美国英语).
  18. .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19. Roychowdhury, Adrija (27 February 2018). "How Hindi Became Arunachal Pradesh's Lingua Fran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Indian Express. Retrieved 12 March 2019.
  20. Mollin, Sandra. . Tübingen: Narr. 2005. ISBN 382336250X.
  21. . United Nations. [25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October 2007).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22. Canfield L., Rober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 ISBN 9780521522915.
  23. Hodgson, Marshall G. S. . 2. Chicago, USA. 1974: 293.
  24. Hodgson says, "It could even be said that Islamicate civilization, historically, is divisible in the more central areas into an earlier 'caliphal' and a later 'Persianate' phase; with variants in the outlying regions—Maghrib, Sudanic lands, Southern Seas, India,... (p. 294)"
  25. Houston, Stephen; Robertson, John; Stuart, David. . Current Anthropology. 2000-06, 41 (3): 321–356. ISSN 0011-3204. doi:10.1086/300142 (英语).
  26. Kettunen & Helmke 2014, p. 13.
  27. Kerry M. Hull. . 2019.
  28. Houston, S, J Robertson, and D Stuart. "The language of Classic Maya inscriptions." Current Anthropology 41.3 (2000): 321-356. Print.
  29.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7 August 2014 [29 April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0. E. A. Alpers, Ivory and Slaves in East Central Africa, London, 1975.., pp. 98–99 ; T. Vernet, "Les cités-Etats swahili et la puissance omanaise (1650–1720), Journal des Africanistes, 72(2), 2002, pp. 102–1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