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口

錫口,是臺北市的一個老地名,位於今松山區東南角及信義區東北角,饒河街松山火車站周邊,永吉國中及松隆路以北區域[2]

錫口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社名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平埔語言音譯,為「河流彎曲處」之意。

歷史

錫口為今台灣臺北市松山之舊名,其名源自巴賽族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閩南語音譯麻里折口社、貓里錫口社、錫口社。錫口於巴賽語的意思中為「河流彎曲處」,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基隆河,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景色和與日本四國松山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錫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亦以松山區為行政區名稱。

錫口於1709年的陳賴章墾號中,成為漢人移民地。後成為泉州同安人聚落,稱作錫口。該居於基隆河畔,有船利,因此在松山慈祐宮附近(今 饒河街)形成「錫口街」,屬大佳臘堡。在當時沒有大規模的市場時,慈祐宮前的廣場就變成了臨時的攤販集中地,直到1909年才有松山市場的設立,慈祐宮到松山市場的部分稱為「頂街」,松山市場到塔悠路口則叫作「下街」。

錫口十三庄

「松山區」的範圍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認知,官方依行政上的需要劃有松山庄松山區。而在民間的認知中「錫口街」周邊的區域稱為錫口十三庄,包含:[3]

交通

臺灣鐵路縱貫線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通過錫口地區,設有松山車站

著名地標

學校

參見

  • 松山區

參考資料

  1.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3-06].
  3. 宋光宇. . 宗教哲學研究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