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香港
香港大事記 | 香港歷史年表 | |
世紀: | 19世紀香港 | 20世紀香港 | 21世紀香港 |
年代: | 1890年代香港 | 1900年代香港 | 1910年代香港 | 1920年代香港 | 1930年代香港 | 1940年代香港 | 1950年代香港 |
年份: | 1918年香港 | 1919年香港 | 1920年香港 | 1921年香港 | 1922年香港 | 1923年香港 | 1924年香港 | 1925年香港 | 1926年香港 |
紀年: | 壬戌年(狗年)、香港開埠81周年 |
1922年 |
社會 |
国家领导人 |
科技 |
天文 – 科技 – 铁路 |
文化娛樂 |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 |
體育 |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
區域 |
分類 |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
本條目屬於下述系列 |
香港歷史 |
---|
歷史年表 · 大事記 |
史前時期 |
秦朝至元朝歷史 |
明朝歷史 |
|
英治時期 |
開埠初期歷史 |
1870年代 |
20世紀初歷史 |
日佔時期 |
英治時期 |
特區時期 |
其他內容 |
香港主題 |
大事記
- 救火委員會改組並易名為消防局,正規隊員由1921年的140人增至本年174人。消防總局成立後,設備大為改善,舊式的水龍、水車換成摩托滅火車,同時購置工程車,救生及救火時則改用長梯。[1]
- 政府財政收入為2,229萬港元,支出1,856萬。[1]
3月
- 3月4日——香港發生「沙田慘案」,自3月1日起,香港飲食、運輸、印刷、電訊等各行業工人,為支援海員罷工,相繼罷工,3月3日香港英總督下令戒嚴,不許居民出境、外人入境,渡船亦禁開駛,是日香港工人2,000餘人步行回廣州,行至九龍港附近之沙田,英國軍警向工人開槍射擊,死3人,傷數百人[2]:1502。引起香港華人更大憤怒與恐慌[1]。
- 3月8日——香港海員罷工經過56天之鬥爭,取得完全勝利,3月6日香港英政府被迫取消封閉海員工會和運輸工會之命令,釋放被捕工人,增加工資,撫恤死難者,是日廣州各工團約10萬人集會東校場歡送海員,散會後舉行大游行,沿途陸續有工團加入,游行人數達30餘萬[2]:1503。
- 3月23日——柴價大漲,25斤1港元[1]。
4月至12月
- 4月6日,英國王儲愛德華抵港訪問。
- 4月7日,王儲為聖士提反女書院舉行奠基禮。
- 5月3日,立法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劉鑄伯逝世,終年54歲。
- 5月14日,首間由華人創辦的香港電影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成立,黎民偉任總經理。[1]
- 5月19日,輪船工人罷工。
- 6月14日,怡和洋行職員參加歐戰紀念碑揭幕。
- 6月14日,港督司徒拔因公事離港,由輔政司施勳署任。
- 6月23日,香港首名立法局華人議員伍廷芳在廣州病逝[3],終年79歲。
- 6月,嘉華儲蓄銀行由廣州遷港。
- 8月10日,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孫中山經香港赴上海。
- 10月,京劇名伶梅蘭芳南下過港,在太平戲院義演3日以賑濟潮汕風災。[1]
- 11月18日,司徒拔結束外務返港。
- 11月19日,省港澳輪瑞安號遇劫。
- 12月28日,立法局通過《禁婢新例草案》。
出生人物
逝世人物
- 2月24日,伊利士·嘉道理,猶太裔富商。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