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寮鄉
中寮鄉(臺灣話:;客家话:),是台灣南投縣下轄的鄉,位於該縣西部,北鄰草屯鎮,東北與東鄰國姓鄉,東南鄰水里鄉,南鄰集集鎮,西鄰名間鄉、南投市,鄉內依山勢及流域可分為北中寮與南中寮兩大區塊。
中寮鄉 Zhongliao Township ![]() | |
---|---|
鄉 | |
上級行政區劃 | 南投縣 |
舊稱 | 平林仔、鄉親寮 |
區劃 | 18村258鄰 |
政府 | |
– 鄉長 | 廖宜賢(中寮鄉鄉長列表) |
– 行政機關 | 中寮鄉公所 |
– 立法機關 | 中寮鄉民代表會 |
總面積 | 146.6541平方公里 |
平均海拔 | 396 米 |
人口 | |
– 總數 | 14,279人(2021年1月) |
– 排名 | 12 |
– 戶數 | 5,571戶 |
郵政編碼 | 541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8080 |
毗鄰 | 草屯鎮、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水里鄉、國姓鄉 |
網站 | http://chungliao.nantou.gov.tw |
![]() 中寮鄉位置圖 |
歷屆鄉長

中寮鄉公所與中寮鄉民代表會大樓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謝燈炎 | |
2 | 謝燈炎 | 撤職 |
補選 | 王春 | |
3 | 王春 | |
4 | 廖炎山 | |
5 | 廖炎山 | |
6 | 游三華 | |
7 | 游三華 | |
8 | 吳朝豐 | |
9 | 游三華 | |
10 | 吳朝豐 | |
11 | 廖文章 | |
12 | 陳耀崇 | |
13 | 吳朝豐 | 停職 |
代理 | 鄭肇家 | |
13 | 吳朝豐 | 復職後過世 |
代理 | 廖清泉 | |
代理 | 魏錫堯 | |
14 | 廖清泉 | 停職 |
代理 | 魏錫堯 | |
14 | 廖清泉 | 復職後又停職 |
代理 | 石尊仁 | |
15 | 陳月英 | |
16 | 張永輝 | |
17 | 張永輝 | |
18 | 廖宜賢 | 現任 |
歷史沿革
清嘉慶時期漢人開始遷居本鄉,當時隸屬於彰化縣永平坑,並設總理,以治理一般行政。日治時期屬於南投廳,並區分為八杞仙、鄉親寮、龍眼林3區,後將3區合併為中寮,中寮役場原設於中寮,遷至八杞仙,最後設在鄉親寮,隸屬台中州南投郡管轄,光復後改為中寮鄉。
行政區劃

南中寮(綠色)、北中寮(紅色)位置圖

中寮武龍宮鳥瞰爽文聚落
南中寮:
- 廣興村
- 崁頂村
- 八仙村
- 福盛村
- 和興村
- 復興村
- 永平村
- 中寮村
- 廣福村
- 義和村
- 永福村
北中寮:
- 清水村
- 內城村
- 龍安村
- 爽文村
- 龍岩村
- 永芳村
- 永和村
地理環境
中寮鄉位於台灣中部南投縣,東邊銜接國姓鄉與水里鄉,西北邊與西側分別和南投市、名間鄉接壤,南側鄰集集鎮,北面為草屯鎮,東西長約13.7km,南北寬11.5km,全區總面積約為146km2。本鄉海拔約在200m至1264m之間,地勢由東向西漸次降低,大部份為緩坡之丘陵地帶,其中山坡地約143km2,佔97.8%,平地約3km2,僅佔2.2%而已。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除12、1、2、3月外,平均溫度多在20℃以上;5至8月為降雨期,10月至翌年3月則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為2200mm。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22,995 | — |
1986 | 21,668 | −5.8% |
1991 | 19,722 | −9.0% |
1996 | 18,742 | −5.0% |
2001 | 17,680 | −5.7% |
2006 | 16,763 | −5.2% |
2011 | 16,005 | −4.5% |
2016 | 15,083 | −5.8% |
來源: . 內政部. [201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歷年人口變化
- 中寮鄉人口自1981年起已連續39年負成長。
|
商業發展

中寮鄉永平老街

永平老街
- 紅菜坪:由鹿港往返埔里的挑夫行經紅菜坪時必會休息一晚,紅菜坪客棧林立,十分熱鬧,夜晚山頂燈火通明,彷如白晝,「不夜城」之名不逕而走,後因抗日及交通改道逐漸沒落。[4]
- 永平路:1915年舖設南投至集集的輕便道,用以載送香蕉、甘蔗。香蕉市前街道熱鬧繁華,有撞球間、茶室、戲院等[5]。永平老街的形成也是這個時候。關於香蕉,在當時中寮有香蕉檢查所,負責處理台中香蕉,當時近半的香蕉出自此處,並運往日本本土與其他區域[6]。
- 爽文路:1927年北中寮七村大量生產香蕉,通往南投的輕便軌道舖設,交通的便利使爽文路更加發達。民國四○年代,爽文國小旁空地曾有北中寮第一家戲院(現已改建民房)[7],爽文路的位置居中,至今仍是北中寮之中心
交通
公路
- 西接南投市振興里(34.0K),自中寮鄉甲頭埔起經義和村、永福村、中寮村、永平村、八仙村、崁頂村最後接集集鎮和平里(45.9K),這條路是南中寮最重要的連外道路,也是中寮鄉內唯一一條縣道公路
投17線:龍草路-大城巷-內城巷-鄉林巷
- 北接草屯鎮坪頂,自加走寮起經龍岩村、爽文村、廣福村鹿寮坑、中寮村、永平村,於中寮國小止,是中寮鄉境內重要的南北向道路,連接鄉內南北兩大區塊
投17-1線:鄉林巷
- 自爽文村雙坑口起,經廣福村山欉坑至廣福村外城止
投22線:龍南路
- 西接南投市東山里,自中寮鄉楓子嶺起,經永和村、永芳村、龍岩村、爽文村、龍安村、內城村,至清水村濯林巷龍鳳瀑布前,本條道路是北中寮的動脈,對居民而言的重要性有如
縣道139號一般
投22-1線:東山路
- 西接南投市拔子頭,至永和國小與
投22線相接
投25-1線:千秋路
- 西接南投市千秋里,東接
縣道139號永平路
投26線:永樂路
- 西起八仙村八仙二號橋,經福盛村至和興村炭寮,是和興村主要幹道
投26-1線:福山路
- 西起福盛村永樂橋前,至粗坑止,是前往粗坑大峭壁重要道路
投27線:頂城巷-廣集路
- 起自崁頂村崁仔頂與
縣道139號交口,經廣興村後南接集集鎮廣明里,是廣興村主要幹道
參見
- 南投服務區旁邊道路可銜接
縣道139號,俗稱中寮便道,可通行小型車,也是全台灣高速公路收費站拆除後唯一開放的便道。
教育
國民中學
註釋及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