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與柬埔寨關係

中華民國與柬埔寨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柬埔寨王國之間的關係。柬埔寨政局不穩,使得兩國關係亦相當多變,直至近年才日趨穩定。兩國於1953-1958年保持柬埔寨獨立前的領事關係,但終止領事關係後即撤離領事館,無密切往來;直至在高棉共和國新政權主導下,於1970-1975年曾互設官方代表團,但在政局不穩下雙方關係難以推進,紅色高棉時期又實行鎖國政策,之後亦內戰頻仍,雙方往來全面中斷;1993年恢復柬埔寨王國,1995-1997年因貿易往來亦曾於對方首都恢復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但因政變及柬埔寨官方依循「一個中國」原則而裁撤,目前對柬埔寨的相關事務由設在越南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兼轄[1]

中華民國與柬埔寨關係

中華民國

柬埔寨

政治

外交

1947年9月3日,中華民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柬埔寨金邊設立領事館

1953年11月,柬埔寨王國建立後,雙方維持領事關係,西哈努克國王曾於1955年12月3日及10日訪問與過境臺灣,中華民國政府以軍禮相迎;但1958年7月19日,柬埔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10月要求關閉駐金邊領事館,與中華民國政府終止領事關係。

紫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當時的高棉共和國

1970年3月,親美反共的龍諾將軍發動政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恢復與中華民國的接觸並於6月准予設立中華民國駐高棉共和國代表團,時任中華民國駐泰國臨時代辦董宗山調至金邊擔任首任團長。10月正式建立高棉共和國,並基於對等原則於1971年設立高棉共和國駐華代表團,雙方互相派駐大使銜外交代表。1971年於是投下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的一票,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是唯二支持中華民國的東南亞國家(另一個為菲律賓);1972年9月,成立代表團下轄之軍事顧問團以利其對抗紅色高棉勢力,因應日漸升高的柬埔寨內戰,雙方密切的交流也使得1974年底高棉共和國政府在中華民國新任代表孔令晟抵任時重新考慮加速因美國反對遲未與中華民國建交的時程,然而當時政府軍因美軍撤離而戰事告急,中華民國方面亦已無強烈意願且末代駐高棉代表團團長孔令晟於金邊政權瓦解前的1975年4月2日片面撤離,雙方關係已實質結束。兩周後的17日,紅色高棉攻陷金邊,隔年建立柬埔寨民主共和國,雙方交流正式全面中斷。5月,中華民國外交部宣布駐高棉共和國代表團已於4月17日撤離關閉。

1990年代,柬埔寨王國恢復後,中華民國與柬埔寨的交流日益熱絡,但仍堅持親共立場。1994年9月,在金邊由駐泰國臺北經濟貿易辦事處代表與柬埔寨總理特使簽署《互設代表處協定》。根據該協定,分別設立駐金邊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駐臺北金邊經濟文化代表處[2]1995年11月,駐金邊代表處正式成立,但於1997年8月28日因政變關閉裁撤。[1]

2010年8月,柬埔寨《金邊郵報》報導,柬埔寨首相洪森禁止中華民國在柬埔寨設立辦事處,一律嚴懲協助其設立辦事處的官員。對此中華民國政府回應,希望柬方正視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省或一地區,如果持這樣的態度,可能會對爭取臺商到柬埔寨投資貿易都會有不良影響。[3]此外,柬埔寨更禁止台商悬挂中华民国国旗,首相洪森指这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4]

2017年9月,柬埔寨亲政府网站《Fresh News》的报道指,有“台湾激进组织成员”与柬埔寨救國黨“秘密会面”。报道同时刊登救国党领袖金速卡的女儿金摩诺薇雅(Kem Monovithya)出席台湾民进党总统候選人蔡英文竞选活动的照片。执政的柬埔寨人民党称政府将就报道内容进行调查,之後柬埔寨就拘捕了金速卡,指他合谋与美国推翻首相洪森的政权。民进党也澄清,绝不可能介入它国的政治,也说已经让柬埔寨方面了解,事情已经“圆满落幕”。[4]

中華民國駐柬埔寨金邊領事(1947-1958年)

姓名任命外交衔级駐在地
許鼐1947年9月領事金邊領事館

中華民國駐高棉共和國代表團團長(1970-1975年)

姓名任命到任離任免職外交衔级備註
董宗山1970年6月1970年7月9日1975年1月1975年1月大使曾任駐泰國大使館公使銜臨時代辦
孔令晟1974年12月1975年1月1975年4月2日1975年4月17日大使高棉共和國政府解散,代表團裁撤

高棉共和國駐華代表團團長(1971-1975年)

姓名任命到任離任免職外交衔级備註
孟德諾(Kenthaode Moatero)1971年1971年10月19日1975年4月1975年4月大使高棉共和國政府解散,代表團充公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落地簽證電子簽證的方式入境柬埔寨。
柬埔寨護照柬埔寨公民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中華民國

兩國公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落地簽證電子簽證的方式入境柬埔寨。觀光簽證可停留1個月並可延長1個月、一般簽證可停留1個月至1年、過境簽證可停留5天、電子簽證可停留1個月。[5][6]

持有柬埔寨護照柬埔寨公民符合特定要求者可透過中華民國政府的「東南亞國家人民來臺先行上網查核」申請免簽證,停留最多14天;抵台參加團客旅遊、國際會議、運動賽事、商展活動,則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7][8]

相關警示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柬埔寨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0年3月19日發布);[9]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將柬埔寨按疾病歸類為第一級注意: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與第二級警示: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2019年12月16日發布)。另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發布)。[10]

經濟

貿易

2019年,柬埔寨是中華民國第43大貿易夥伴、第61大進口夥伴、第31大出口夥伴。出口至柬埔寨的金額為7億1,930萬8,239美元,年增2.671%。自柬埔寨進口的金額為1億0,704萬4,486美元,年增13.472%。貿易呈現出超盈餘)6億1,226萬3,753美元,年增0.990%;2018年,柬埔寨是中華民國第46大貿易夥伴、第67大進口夥伴、第32大出口夥伴。[11]

投資

中華民國投資柬埔寨的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總計約200餘家。主要投資項目為:房地產及土地開發、農業開發、木材加工、紡織成衣製鞋業旅遊業,其中最主要的投資為成衣加工業,共計90件投資項目與50家廠商,約占柬埔寨製衣廠工會四分之一。[12]

金融

最早於柬埔寨設立銀行的中華民國籍銀行第一銀行,該公司於1998年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設置分行。2011年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亦於金邊設立分行營運。後因柬埔寨國家銀行停止發行銀行執照的緣故,其餘臺資銀行皆以併購的方式進入柬埔寨市場,如玉山銀行收購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七成股權、國泰世華銀行收購柬埔寨新加坡儲蓄商業銀行。[13]

臺商組織

柬埔寨台商協會於1996年9月1日成立。目前有2個台商組織,包括台商會及台商成衣紡織聯誼會,其中台商會現有廠商會員114家以及個人會員108家。會員廠商涵蓋的產業包括製衣、製鞋、旅遊、房地產、農產加工、醫療服務、木材加工等。[14]

司法

犯罪事件

2016年6月底,涉嫌電信詐騙的台灣人遭到柬埔寨警方逮捕,在北京当局介入后共有18名嫌疑犯被遣送至温州[15]9月20日,在柬埔寨涉嫌電信詐騙的13名台灣人又被遣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對岸),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深表不滿。[16]

2017年7月26日,柬埔寨移民總署於17日破獲跨國電信詐騙案,共逮捕32名嫌犯,其中7名是台灣人,有4名在26日遭遣送至對岸,剩下3名也將一併遣送。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柬埔寨政府基於「一個中國」政策又迫於對岸壓力,不僅不同意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前往探視,更將犯嫌遣送對岸,表示嚴正關切及深切遺憾。[17]

2018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與柬埔寨執法單位合作,共逮捕233名電信詐騙犯,包括46名台灣人,這是近年來在東南亞逮捕電信詐騙犯最多的一次。12月6日,對岸安排3架民航包機,將其全部遣送至對岸。[18]

交流

僑民

1997年7月,柬埔寨局勢不穩,中華民國政府展開撤僑行動,除租用4架包機撤離台僑、台商與觀光客外,亦請其他國家在撤僑時一併協助撤離。[19]

在台灣的柬埔寨華人當中,有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第九屆立法委員的林麗蟬。曾獲得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也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首位當選立法委員的新住民。

援助

2014年,在柬埔寨「金邊國家兒童醫院」建立顱顏中心,培養專業醫療團隊、改善當地醫療品質及服務唇顎裂患者,協助約1,000名唇顎裂貧童獲妥善醫療照顧。[20]

協定

雙邊協定[21]
日期簽署備註
1971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政府高棉共和國政府間貿易協定以下簡稱中棉
1973年1月24日《中棉家畜飼料生產技術合作協定》
1973年4月2日《中棉空運臨時協定換函》
1973年4月21日《中棉文化協定》

交通

事件

1997年11月,台灣媒體引述外電報導,柬埔寨發表聲明指出,已在1963年與中國大陸簽署航空協定,因此與台灣在1996年簽署的航空協定有重複之虞,必須取消,但顧及台灣觀光客與投資人的利益,金邊台北即將通航。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柬埔寨在壓力下片面取消航空協定,有違誠信原則,又稱與台灣即將通航,純屬子虛烏有。[22]

客運

兩國有直航班機,雙邊航班來往的城市如下(截至2019年11月25日[註 1]):

 中華民國 柬埔寨(按照都會區人口排列)
臺北金邊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柬埔寨景成国际航空
吳哥(柬埔寨景成國際航空)

注釋

  1.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領事事務局.
  2.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9月10日.
  3. .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4. 綜合報導. . 《BBC中文網》. 2017年9月26日.
  5.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6. . 中華民國外交部.
  7.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8.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9.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10.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11. .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12. 中華民國經濟部 全球臺商服務網 柬埔寨
  13. .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14. (PDF). 經濟部全球臺商服務網.
  15. . 中天電視. 2016年9月2日.
  16. 呂伊萱. . 《自由時報》. 2016年9月20日.
  17. 彭琬馨. . 《自由時報》. 2017年7月27日.
  18. 綜合報導. . 《蘋果日報》. 2018年12月6日.
  19. 公眾外交協調會.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7月 [2019-06-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24).
  20. 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5年4月14日.
  2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2. 公眾外交協調會.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1月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4).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