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學名:;英文: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中文通稱為中華白海豚[3],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臺灣俗稱為媽祖魚[4][5][6],是一种背鳍基部隆起的海豚科動物(有地域差异),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偶尔出现在淡水中,如長江、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等。肤色因地域、种群而异,多呈灰白相间的杂色,且带有深色斑点。模式标本产自中国水域,中国的种群初生时全身呈深灰色,隨着年龄增长淡化为独特的粉白色,頗具觀賞價值,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遇熱反應(如同人類在燥熱時會臉紅)。
中華白海豚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下目: | 鲸下目 Cetacea |
科: | 海豚科 Delphinidae |
属: | 驼海豚属 Sousa |
种: | 中華白海豚 S. chinensis |
二名法 | |
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 |
中華白海豚的分布范围 |
有關中華白海豚最早的紀錄在唐朝,西方學界則由探險家彼得·曼迪在1637年的珠江口發現該物種並首次紀錄。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中華白海豚為“盧亭”,也有漁民稱其為“白忌”和“海豬”。
中華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之一。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為選出十種最受歡迎的本地海洋生物,開展為期四個月的網絡投票活動,最終中華白海豚以3679票位居第一[7][8][9]。
亞種分化
2015年王愈超等人在《動物學研究》發表研究,认为中華白海豚可分為兩個亞種:指名亚种(S. c. chinensis)與臺灣亚种(S. c. taiwanensis,也称「台湾白海豚」),二者的斑點圖樣幾乎完全不同,在地理區隔與動物行為方面也不同[10][11][12]。
生活习性
中華白海豚喜歡栖息于淺水区和多岩石處,休息或遊玩都會集結在靠近沙灘的海域。其作息通常會與漲潮和日照的時間相配合,晨昏最為活躍,常在潮漲時覓食。
分佈範圍
种群现状
中華白海豚面對填海和水質污染和大量捕捉造成生存範圍的縮窄問題,繁忙的海上交通亦造成船隻撞擊。此外,中華白海豚亦可能遭漁民誤捕。中華白海豚很少用作人工飼養,全球只有中國廣西的南寧動物園、泰國和新加坡的水族館飼養中華白海豚,例如新加坡海底世界便飼養了從暹羅灣捕捉的中華白海豚。
目前人類所知有關中華白海豚的資料不多,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是少數曾進行較詳盡的研究及調查的種群。中華白海豚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完全禁止有關的國際貿易[2],同時也被列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15]。
臺灣
自2002年才由福爾摩沙鯨保育研究小組與香港鯨豚研究計劃在台灣西岸進行的海上調查正式紀錄,在此以前,台灣只有零星的白海豚擱淺記錄。台灣西岸海域的族群在2008年被 IUCN 評估為「極危」(CR)等級[16]。2010年台灣的白海豚數量估計只剩不到一百頭,在中華民國政府興建八輕計劃之下,處境堪憂[4][17][18][19]。學術團隊指雲林六輕附近海域水質酸化、船隻噪音等問題,都會危及白海豚的生存。[13]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舉辦研討會邀請國際鯨豚保育學者發表相關研究,會議結論為台灣白海豚面臨棲息地消失、水下的噪音、淡水流量減少、污染及漁業誤捕等五大威脅。學者呼籲政府將白海豚棲息地劃定為海洋保育區,制訂強制禁止在白海豚棲地內使用三層網、刺網和拖網等漁業規範,讓白海豚和漁業真正永續生存。[20]
香港
中華白海豚受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第187章《動植物(瀕危動植物)條例》保護,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亦是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而設。漁農自然護理署自1995年開始長期研究香港水域內的中華白海豚。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期間,漁護署在大嶼山北面記錄到88-145頭白海豚,而近年該署數據顯示從香港水域內中華白海豚從2011年的80多頭減至2019年只餘32頭,為14年以來最低數字[21]。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認為北大嶼山水域近年不斷開發,如機場三跑道計劃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都需要在白海豚棲息處進行大規模填海,加之海上交通日益繁忙,這些因素都嚴重威脅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空間[22]。該會批評政府「先發展後保育」政策無幫助,例如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完工後白海豚數目沒有如預期般回復舊態,認為唯有設立和擴大海岸公園範圍,才能保護碩果僅存的中華白海豚[23]。
俗語
廣東俗語“烏忌白忌”表示壞的預兆,“烏”指中華白海豚的幼崽,“白”則指成年中華白海豚。該俗語起源於廣東漁民,他們声称中華白海豚會吃他們漁網中的魚獲。然而一般的中文語境里,多將該俗語寫為“烏白鱀”(“鱀”為白鱀豚的古稱),“烏”指深灰色的长江江豚,“白”則指浅灰色的白鱀豚,這兩種鯨類過去常被指破壞魚獲。
相關事件
- 1637年:中華白海豚在香港近珠江河口被西方探險家彼得·文地發現,這是西方文獻最早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紀錄。
- 1980年代末:環保人士開始關注中華白海豚。
- 1990年初:香港公眾開始關注中華白海豚。這歸因於香港國際機場的興建計劃。這是其中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填海項目——在北大嶼山附近的9平方千米海床進行填海,而當地是其中一個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所。
- 1993年初: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計劃的環境影響再進行批估。這使香港的環保人士,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華白海豚的保育上引起傳媒的注意,而香港政府隨即開始資助中華白海豚的研究項目。
- 1996年:斐生博士(Thomas Jefferson)開始開展對中華白海豚的研究。
- 1997年:中華白海豚成為香港主權移交的吉祥物。
- 1998年:斐生博士的研究結果出版在「Wildlife Monographs」。同年,香港一些機構開始組織出海觀豚活動。
- 2000年: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開始對香港的中華白海豚進行長期觀察。記錄中珠江河口約有80-140頭中華白海豚。
- 2002年:臺灣發現中華白海豚的確實記錄,主要分佈在苗栗、彰化及臺中沿岸。
- 2003年:廣西欽州市的三娘灣湧現大量中華白海豚,欽州市因此被稱為「中華白海豚之鄉」,北京大學於次年在欽州成立了欽州灣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
- 2009年9月25日:大約上午7時,臺灣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的沙灘漁民發現有一頭白海豚擱淺,身長2.6米,屬成年豚[24]。
- 2010年:臺灣擬於彰化縣海岸興建國光石化開發案,預計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4000公頃,亦將台灣白海豚洄游路徑攔腰截斷,馬英九政府在知道這個問題後曾堅持興建,吳敦義也認為臺灣白海豚會自己轉彎,使保育團體發起全民認股購地的環境信託活動,搶救瀕臨絕種、只剩不到一百頭的臺灣白海豚[5]。2011年4月22日總統馬英九親自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案在彰化縣繼續進行[25][26]。
- 2017年,中國廣東珠海有人販賣疑似中華白海豚,目前珠海市公安部門與海洋農業和水務局已經介入此事,三名涉事村民被傳喚,殘存骸骨亦送往中山大學展開鑑定。[27]另據涉事村民表示,該海豚為3月29日上午9時許在南水鎮附近海域發現,發現時已經死亡。[28]
参考文献
-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2012 [2016-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 (PDF). CITES.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7).
- 香港中華白海豚護理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
- . 中央廣播電臺. 2010-04-11 [201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9).
- .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台北人力銀行. [201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 . 世界自然基金會. 2007-11-15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1).
- . 《苹果日報》. 2007-11-16: A14版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 . 新浪新聞 原文載於《新華網》. 2007-11-16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環境資訊中心》. 2015-05-30 [201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 John Y Wang, Shih Chu Yang, Samuel K Hung. (PDF). 《Zoological Studies》. 2015 [2016-10-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05).
-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2018-05-08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環團:台塑關廠才能根治污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11-11-27
- 陳昭倫, 為何東臺灣海峽白海豚為一獨立族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2012-0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List of the 2008 Red List Cetacean assessm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8年8月12日,IUCN
- 全民來認股 為白海豚安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生命力新聞》, 2010/5
- 白海豚會轉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ownews,2010/07/07
- 洄游廊道被截 認股救白海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年4月11日。
- 環團籲劃設白海豚保育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11-04-29
- . 蘋果日報. 2017-06-27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 . 香港01. 2017-06-26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WWF Hong Kong. 2014-06-20 [2021-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 中央日報. 2009-09-25 [201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旺報. 2011-04-23.
-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2012 [201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 .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张蓓. . 澎湃新闻. 2017-03-31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