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
丽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庆州,西连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东南临楚雄州,东邻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通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有闻名的玉龙雪山,并有泸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经市境。全市总面积20,554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市人民政府驻古城区。丽江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即仓廪集散之地。1986年国务院将丽江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镇之一,被《米其林旅游指南》评为“三星级旅游推荐”(最高级别)[1]。
麗江市 | |
地级市 | |
![]() 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古城 | |
![]() | |
所属 | ![]() |
行政区划代码 | 530700 |
下级行政区 | 1市辖区、2县、2自治县 |
设市时间 | 2002年12月26日 |
政府驻地 | 古城区 |
主要领导人 | |
- 市委书记 | 崔茂虎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和炳寿(白族) |
- 市长 | 浦虹(女) |
- 政协主席 | 张卫国(彝族) |
位置 | 26°51′17″N 100°13′39″E |
面积 | |
总面积 | 20,554 km²(全省第11位,占全云南省5.36%) |
- 市区 | 1,263 km² |
海拔 | |
- 最高 | 玉龙雪山扇子陡,5,596 m |
气候 |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
人口(2015) | 128万人(全省第12位,佔全云南省2.7%) |
- 市区(2015) | 21.75万人 |
- 城镇(2015) | 45.57万人 |
密度 | 62.3/km² |
GDP(2015) | ¥289.61亿(全省第14位,佔全云南省2.09%) 46.5亿 美元(汇率) |
人均 | ¥22,670(全省第10位) 3,640 美元(汇率) |
邮政编码 | 674100 |
电话区号 | 888 |
车辆号牌 | 云P |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lijiang.gov.cn/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云南统计年鉴-2016》 |
历史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巂郡,今市境属之。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建宁、越巂、永昌三郡之地设置云南郡,属庲降都督。西晋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隋置南宁州,今市境属之。后地入南诏,今境属南诏剑川节度。大理国时属善巨郡,今永胜县为郡治。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丽江路(治今玉龙县石鼓镇),因金沙江环绕而得名,金沙江古名犁水,后讹为丽水,故名丽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善巨郡为旋州,又置顺州(治今宾川县州城镇),均属丽江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永宁州(治今宁蒗县永宁乡)、蒗蕖州(治今宁蒗县),属丽江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旋州为北胜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为北胜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丽江路为丽江府;降北胜府为北胜州,与顺州均属鹤庆府。永乐四年(1406年)升永宁州为永宁府,天启中废蒗蕖州。正统七年(1442年)北胜州改隶云南布政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以永宁、北胜各取一字置永北府(治今永胜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原顺州地划属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丽江县,为丽江府治;改永北府为永北直隶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复置蒗蕖州,属永北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华坪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厅改县,计有丽江县、永北县、华坪县,属滇西道,次年改腾越道,1927年废腾越道。1934年因屡经兵祸,以“北”字含有败北之意,县名“词欠雅驯”,遂改永北县为永胜县。1935年析永胜县原蒗蕖州地为宁蒗设治局,治今大兴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各县、设治局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立丽江专区。辖丽江、永胜、华坪、剑川、鹤庆、兰坪、中甸、维西、碧江9县和宁蒗、德钦、福贡、贡山4个设治区,专员公署驻丽江县,并析宁蒗设治区南部置凉山彝族办事处。1952年碧江县和福贡、贡山、德钦3设治区改设自治区。1954年碧江、福贡、贡山3自治区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德钦自治区和维西、中甸2县划归迪庆州;剑川、鹤庆2县划归大理州;兰坪县划归怒江州;同年9月20日,宁蒗县与凉山办事处合并,成立宁蒗彝族自治县。1961年4月10日,丽江县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65年将华坪县10个公社划归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設立地級丽江市;原麗江县改設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丽江古城(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研镇或大研古城)始建于南宋时期。丽江土司(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7级强烈地震,造成309人死亡、4070人重伤和12987人轻伤。震后修复的丽江古城區是保存相对比较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

丽江处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衔接地段。丽江兼有两种高原地形特征,地貌多样,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观,气候变化显著。
丽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海拔2400余米。附近有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有虎跳峡。
气候
由于高原地形,丽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柯本 Cwb)。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晴朗,夏无酷暑、潮湿、相当阴沉。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0℃,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18.4℃。
丽江市(古城区)1981-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22.6 (72.7) |
23.6 (74.5) |
26.3 (79.3) |
28.9 (84) |
30.8 (87.4) |
31.8 (89.2) |
31.4 (88.5) |
28.2 (82.8) |
28.7 (83.7) |
25.9 (78.6) |
23.6 (74.5) |
22.8 (73) |
31.8 (89.2) |
平均高温℃(℉) | 14.0 (57.2) |
15.0 (59) |
17.3 (63.1) |
20.2 (68.4) |
22.9 (73.2) |
24.1 (75.4) |
23.3 (73.9) |
22.9 (73.2) |
21.4 (70.5) |
20.2 (68.4) |
17.1 (62.8) |
14.6 (58.3) |
19.42 (66.95) |
每日平均气温℃(℉) | 6.4 (43.5) |
8.0 (46.4) |
10.7 (51.3) |
13.6 (56.5) |
16.6 (61.9) |
18.6 (65.5) |
18.2 (64.8) |
17.5 (63.5) |
15.9 (60.6) |
13.6 (56.5) |
9.5 (49.1) |
6.6 (43.9) |
12.93 (55.29) |
平均低温℃(℉) | 0.3 (32.5) |
2.5 (36.5) |
5.4 (41.7) |
8.3 (46.9) |
11.3 (52.3) |
14.5 (58.1) |
14.8 (58.6) |
14.0 (57.2) |
12.4 (54.3) |
8.9 (48) |
3.7 (38.7) |
0.3 (32.5) |
8.03 (46.44) |
历史最低温℃(℉) | −6.1 (21) |
−5.7 (21.7) |
−4.0 (24.8) |
0.7 (33.3) |
3.5 (38.3) |
6.2 (43.2) |
8.6 (47.5) |
6.6 (43.9) |
3.4 (38.1) |
1.7 (35.1) |
−3.7 (25.3) |
−10.3 (13.5) |
−10.3 (13.5)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4.0 (0.157) |
5.7 (0.224) |
14.6 (0.575) |
18.2 (0.717) |
66.0 (2.598) |
165.1 (6.5) |
242.3 (9.539) |
215.7 (8.492) |
165.5 (6.516) |
66.3 (2.61) |
13.4 (0.528) |
3.4 (0.134) |
980.2 (38.59) |
平均降水日数(≥ 0.1mm) | 1.9 | 3.9 | 6.6 | 7.9 | 11.7 | 20.3 | 24.2 | 22.3 | 20.8 | 11.5 | 4.3 | 1.5 | 136.9 |
平均相对湿度(%) | 45 | 44 | 47 | 51 | 59 | 71 | 80 | 82 | 83 | 72 | 61 | 52 | 62.3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259.9 | 229.7 | 248.4 | 233.4 | 225.1 | 156.7 | 134.2 | 155.0 | 138.8 | 195.2 | 226.6 | 260.3 | 2,463.3 |
来源:.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政治
现任领导
机构 | ![]() 中国共产党 丽江市委员会 书记 |
![]() 丽江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
![]() 丽江市人民政府 市长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丽江市委员会 主席 |
---|---|---|---|---|
姓名 | 崔茂虎[2] | 和炳寿[3] | 浦虹(女)[4] | 张卫国[5] |
民族 | 汉族 | 白族 | 汉族 | 彝族 |
籍贯 | 云南省宣威市 |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 云南省宣威市 | 云南省宁蒗县 |
出生日期 | 1965年12月(55歲) | 1962年10月(58歲) | 1972年12月(48歲) | 1965年7月(55歲) |
就任日期 | 2017年5月 | 2013年2月 | 2020年12月 | 2016年3月 |
历任领导
|
|
行政区划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6]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7]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8] (2018年末)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9]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530700 | 丽江市 | 20,554.38 | 1,296,000 | 古城区 | 674100 | 7 | 26 | 32 | 15 | |
530702 | 古城区 | 1,262.78 | 220,500 | 西安街道 | 674100 | 7 | 2 | 2 | 1 | |
530721 |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 6,198.76 | 223,900 | 黄山镇 | 674100 | 7 | 9 | 3 | ||
530722 | 永胜县 | 4,924.84 | 406,200 | 永北镇 | 674200 | 9 | 6 | 6 | ||
530723 | 华坪县 | 2,141.85 | 175,300 | 中心镇 | 674800 | 4 | 4 | 4 | ||
530724 | 宁蒗彝族自治县 | 6,026.15 | 270,100 | 大兴镇 | 674300 | 4 | 11 | 1 | ||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44769人[10]。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8123人,增长10.48%。平均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男性为642374人,占总人口的51.61%;女性为602395人,占总人口的48.3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64。0-14岁的人口为227498人,占总人口的18.28%;15-64岁的人口为921118人,占总人口的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153人,占总人口的7.7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6046人,占总人口的27.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98724人,占总人口的72.2%。
截至2017年末,丽江市全市常住人口129.0万人,户籍人口12270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0%,其中:出生率11.8%,死亡率6.6%。
民族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中国的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象形文字)主要分布在丽江,人口约为23万(包含摩梭人,与大多数纳西族人不同,母系氏族,当地人称为走婚)。还有彝族,傈僳族,花傈僳等民族。丽江有中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县内居民以纳西族为主,兼有白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37893人,占总人口的43.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6876人,占总人口的56.79%。
民族名称 | 汉族 | 彝族 | 纳西族 | 傈僳族 | 白族 | 普米族 | 傣族 | 苗族 | 藏族 | 回族 | 其他民族 |
---|---|---|---|---|---|---|---|---|---|---|---|
人口数 | 537893 | 243400 | 240580 | 115730 | 52071 | 20400 | 11236 | 6884 | 5199 | 4615 | 6761 |
占总人口比例(%) | 43.21 | 19.55 | 19.33 | 9.30 | 4.18 | 1.64 | 0.90 | 0.55 | 0.42 | 0.37 | 0.54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34.43 | 34.03 | 16.37 | 7.37 | 2.89 | 1.59 | 0.97 | 0.74 | 0.65 | 0.96 |

丽江古城街头

鳥瞰麗江古城
友好城市
注释
-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 常住人口为云南省201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 travelguide.michelin.com. . travelguide.michelin.com. [2020-04-23] (英语).
-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丽江市人民代表大会网.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搜狐网.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5-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云南省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年9月. ISBN 978-7-5037-7573-4.
- 云南省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年10月 [2020-06-24]. ISBN 978-7-5037-905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丽江市统计局. .
- 云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云南省统计局.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5037-6548-3.
- 甘娜. . www.china.com.cn. 中国网. 2006-10-17 [2018-05-15].
- . ynwsb.djoin.cn.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6年 [2018-05-14].
- 王鹏. . xw.kunming.cn. 丽江政务网. 2011-02-24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 杨颖融. . www.chinanews.com. 中国新闻网. 2011-07-28 [2018-05-15].
- . www.yfao.gov.cn. 丽江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7-01-03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 张丽伟. . 丽江日报. 2017-10-10 [2018-05-15].
- 刘蓉. . yndaily.yunnan.cn. 云南日报. 2018-05-10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