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語:縮寫:),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生命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的研究型高校,为中国C9联盟成员之一,是首批中国“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大校区,已建成一校三区的“大哈工大”格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徽
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创建时间1920年10月17日
学校类型中央部属高校
综合性大学
党委书记熊四皓
校长周玉
人數25002
研究生人數12710
校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45°44′45″N 126°37′36″E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
深圳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夏青路
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網站哈爾濱工業大學
位置

历史

民国时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俄语授课),建校的宗旨是为俄国控制的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1922年4月2日,改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校(1922年—1928年、俄语授课)、1928年以后又多次易名,曾命名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1928年2月—1928年10月、俄语授课)、哈尔滨工业大学校(1928年—1936年、俄语授课→日语授课(1935年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1936年—1938年、日语授课)、哈尔滨工业大学(1938年—现在、日语授课(至1945.08)→俄語授課(1945.08-1950.06.07)→中文授課(1950.06.07始))。[1]1935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从1920年建校到1949年,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鲜明的俄、日特征。

共和国初期

1952年中长铁路管理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0年苏联政府移交中长铁路的同时,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管理权移交给中国政府,移交时间6月7日后来被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庆日。

1951年,哈工大被中国确定为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经验的两所院校之一。1954年10月,哈工大成为高教部第一批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57年,已发展到7个系23个专业,基本上建设成为学习苏联教学制度的多科性工业大学。1958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和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创建了一批尖端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的转变,形成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科性大学。1959年拆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1969年10月林彪下达全军“一号战备”命令,哈工大的尖端专业必须立即内迁大三线。1969年12月20日国防科委传达上级指示:根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和三结合的原则。1969年12月30日,国防科委致函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与黑龙江省军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考虑到地方的需要和该校的实际情况,拟一分为二,将尖端专业和为尖端专业配套的专业及实习工厂,组成一个尖端教学单位内迁;民用专业留哈,归省革命委员会领导。”1970年1月12日军委办事组与总理办公室批示,哈工大部分专业与哈军工二系合并搬迁重庆,建立重庆工业大学(“重工大”),隶属于二机部,驻西南师范学院(“西师”)校区,西师搬迁至梁平县忠县的中学里办学;留哈部分合并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机部副部长李觉指定重庆工业大学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王廉清(哈工大校务部部长),副组长李廉泉(哈工大政治部主任)、姜国华(哈军工二系主任)。1973年7月3日,一直没有招生的重庆工业大学等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73)79号文件”《关于重庆工业大学仍迁回哈尔滨的通知》,同意国务院科教组、国防科委关于重庆工业大学迁回哈尔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留省部分合并;原军工二系调长沙工学院的报告。调整后的哈工大暂由黑龙江省、国防科委双重领导;原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从哈工大分出,另建学校,由黑龙江省领导。

改开初期

1977年,恢复本科生招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再一次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五所院校之一。同年,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标志着哈工大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哈工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2年,创办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探索出一条“一校办区,一区补校,校区结合,一校两制”新的办学模式。

1995年4月,时任校长杨士勤和党委书记、教授吴林一同为水变油事件中的王洪成组织实验进行测试,“证实”了王洪成“水变油”的真实性并以哈工大的名义出具报告。[2]

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1996年,国家“863计划”实施10周年总结评估,承担项目数量、投入人数、获奖成果、获经费资助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中,哈工大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 1999年11月又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

21世纪

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师生及众校友为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做出杰出贡献。2013年9月2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快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

2003年11月,哈工大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突出贡献集体奖、突出贡献者奖,成为唯一一所同时荣获三项殊荣的高校。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胜利发射,这是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具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

2008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在哈工大科学园成立。2008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试验卫星三号胜利发射,将主要用于空间大气环境探测新技术试验。2009年8月2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中奪得冠軍。

在USNews发布的2014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次进入工程学科领域全球前十[4]。2014年11月21日14时37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四颗小卫星“快舟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5]。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二号”纳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

2020年5月23日,美国商务部以支持中国军需物资采购为由,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3家企业和组织列入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实体清单[7]

教学机构

校区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创办分校,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00年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哈尔滨校区。

2002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现了哈工大在哈尔滨威海深圳“一校三区”的战略格局,为中国首例。在此格局下,三校区之间的学科交叉互补设置,哈尔滨校区依托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了航天机械材料土木环境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威海校区“立足海洋,服务国防”,形成了船舶海洋生物汽车信息管理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基础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深圳校区依托中国南方香港的经济发展优势,立足于深圳大学城,重点面向新技术开发科技产业化研究生培养。三大校区共同组成新的“大哈工大”并成为中国C9联盟中唯一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顶尖高校,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 2017年10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12月27日,“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经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批准正式成立。[8]

三校区独立设立录取计划,三校区师资、资源共享,各项要求严格统一,毕业生颁发相同的学历学位证书。鉴于学生管理需要,威海校区的学生学籍放在山东以方便管理。哈工大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体现了哈工大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院系设置

  • 航天学院
    • 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
    •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 微波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工程专业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 建筑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物理
    • 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系: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反应堆工程
    • 飞行器推进及流体动力系:热能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
  • 数学学院
    • 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院
    • 物理系: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核物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 营造与房地产系: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
    • 金融与贸易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
    • 会计系:会计学、财务管理
    • 公共管理系
  • 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
    • 哲学系:社会学(文科)
    • 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
    • 法学(文科)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
  • 环境学院
    • 市政工程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建筑学院
    • 建筑系:建筑学
    • 建筑热能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
    • 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
    • 数字媒体系: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道路与轨道工程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桥梁与隧道工程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信息安全
    • 计算机基础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生物信息技术
    • 软件工程系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英语
    • 俄语系:俄语
    • 日语系:日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化工学院
    • 化学系:材料化学、应用化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工程方向)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化学工艺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艺方向)
    • 能源化工系:能源化学工程
    • 催化科学与工程系
    • 生物分子与化学工程系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英才学院

校园文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楼。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将不断补充其崭新的内涵。[9]

校歌

校歌《哈工大之歌》,由哈工大校友、原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作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作曲。[9]

校庆

每年的6月7日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庆日。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任次姓名到任日退任日前職後職備註
1 宋小濂 1920年 1924年
2 摄罗阔夫 1924年 1925年
3 乌斯特鲁果夫 1925年 1928年
4 张寰湘 1928年 1928年
5 刘哲 1928年 1938年 兼任京师大学堂校长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6 刘梦庚 1933年 1935年
7 王宇清 1935年 1937年
8 铃木正雄 1937年 1945年
9 奥哲夫 1945年 1947年
10 谢德和 1947年 1949年
11 冯仲云 1949年 1951年 北京图书馆馆长
12 陈康白 1951年 1953年 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 兼校党组书记
13 李昌 1953年 1964年 中央人民政府扫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

兼校党委书记
14 高铁 1965年 1977年
15 吕学坡 1977年 1977年
16 刘德本 1978年 1980年10月21日 哈尔滨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病逝于任上
17 黄文虎 1983年 198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8 杨士勤 1985年 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副主任
19 王树国 2002年3月 2014年4月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20 周玉 2014年6月13日 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历任党委书记

任次姓名到任日退任日前職後職備註
1 陈康白 1951年 1953年10月 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 任党组书记
2 李昌 1953年 1964年
3 李瑞 1978年 1983年
4 李东光 1983年 1985年
5 姜以宏 1985年3月 1992年10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6 吴林 1992年 1998年
7 李生 1998年 2004年
8 郭大成 2004年8月2日 2008年2月22日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9 王树权 2008年2月 2019年12月31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10 熊四皓 2019年12月3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教师队伍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011人;正高职1040人;副高职1307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1391人。[10]

学校现有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39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2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6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11]

截止2020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师队伍:专职教师543人,教授99人,副教授225人,博士生导师82人。[12]

截止2020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师队伍:全职教师400余人,兼职教师150余人。[13]

国际合作

2011年,学校参与建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并成为中方常设秘书处所在地[14]

哈工大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于2018年的视频会议上确定了联合校园的建设计划。[15]

2019年,学校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共同成立哈工大鲍曼工学院[16]

知名校友

政治・行政

军人・警察

经济・经营

教育・研究

其他

  • 孔令辉 -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曾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有“乒乓王子”之称。
  • 李苒苒 - 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培养了柳云龙、邵兵、俞飞鸿、朱宏嘉、黄翀、刘燕军、张光北、李勤勤、李强、赵宝刚、李成儒、王茜在内诸多明星。
  • 石康 - 作家、编剧,电影《大腕》和电视剧《奋斗》的编剧之一,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9位。
  • 费尼克斯 - 真名叫刘静楠,曾用名刘洋,曾被《希望》杂志2008年3期称为“中国最红的Rap歌手”。

争议

2020年宿管过感恩节

2020年11月26日,有微博网友发帖称,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宿管阿姨在感恩节当天为表示感谢,送学生糖果,却被一名学生威胁要举报她公开搞“洋节”活动,引发热议。[17]次日,该校发布微博称,学生留言提醒阿姨是出于善意,学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节”进校园。[18][19]

参见

参考文献

  1. . www.hit.edu.cn.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9).
  2. 何祚庥; 彭俊玲. 2017-06-13 , 编. . 中国图书. [2021-02-20]. ISBN 9787556233342.
  3. .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4. .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2).
  5. . [201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6. . [2015-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7. 创事记. . 新浪网新闻. 北京.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中文(中国大陆)‎).
  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宣传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9. .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
  10. . www.hit.edu.cn.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11. . www.hit.edu.cn.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
  12. . www.hitwh.edu.cn.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3. . www.hitsz.edu.cn.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14. . www.asrtu.cn. [2019-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5. . news.sina.com.cn.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6. . www.sohu.com. [2019-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英语).
  17. . www.thepaper.cn.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微博. [2020-11-27].
  19. . china.huanqiu.com. [2020-11-27].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