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台德區問題

蘇台德區問題苏台德区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于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纳粹德国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的原因是对蘇台德區(又譯蘇德台區)主权的争执。

第二代蘇台德區總統爱德华·贝奈斯
历史系列条目
捷克斯洛伐克歷史
起源 1918
第一共和國 19181938
第二共和國/被佔領 19381945
第三共和國 19451948
共產主義時代 19481989
天鵝絨革命 1989
解體 1993
二战导火線

至1918年为止以德意志族人为主的苏台德地区和以捷克人为主的波西米亚同属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独立。1918年11月捷克军队占领了以德意志族人为多数的地区。不顾当地居民的反对,在聖日耳曼條約中将苏台德地区划分给捷克斯洛伐克。

从1933年开始以康拉德·亨莱因为首的亲纳粹苏台德德意志族人党不断加强其自主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内部矛盾,但是纳粹德国的扩张和霸权政治很快就开始利用这个运动,由此危及到法国英国的安全利益。1938年3月德奧合併后苏台德区问题成为欧洲外交政治的焦点。

过程

1938年3月28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召见康拉德·亨莱因并命令他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民族问题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希特勒原话:“捷克人的要求如此多,以至于我们根本不可能满意。”)。4月24日亨莱因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提出了八项要求,其中包括与捷克政府平等、完全自主,以及赔偿德国人从1918年开始蒙受的所有不平等造成的损失。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获得了(可能不正确的)德国军队被迁往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的报道,因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5月21日进行部分动员。九天后希特勒作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动员令的反应发布了详细地、消灭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

9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一个法国和英国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德国人在居民中占50%以上的地区交给德国。9月23日希特勒拒绝这个计划后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总动员。

9月29日和30日法国(達拉第)、英国(内维尔·张伯伦)、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德国阿道夫·希特勒)的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会晤。9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在慕尼黑協定中同意让整个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

1938年3月28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召见康拉德·亨莱因并命令他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民族问题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1] 康拉德·亨莱因认为他要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断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希特勒表示同意/赞许。

后果

虽然慕尼黑协定使得欧洲战争未于1938年就爆发,但是一年后,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纳粹德国就将捷克的剩余部分以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形式吞并了。1938年5月和9月的总动员显示了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捍卫其共和国的决心。但是出于其政治上的考虑他们没有能够获得英国、法国和小协约国的支持。其结果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崩溃。

慕尼黑协定的另一个结果是苏联改变其政策。苏联本来是参与讨论欧洲集體安全的,但是西方政府在处理苏台德区问题时故意忽视苏联。斯大林从中得出的结论导致了一年后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内政后果

在德国军队裡以路德维希·贝克将军为首的一些军人坚信德国无法与西方列强作战。他们决定假如希特勒下达进攻令的话他们就将逮捕希特勒。他们甚至向英国透露了这个计划并要求英国不要让步。但是慕尼黑协定的达成使得这个政变计划失效:希特勒获胜。德国内部的反对派再也没有从这次失败恢复过来。

  1. [ https://www.h-ref.de/krieg/tschechei/erledigung-rest-tschechei.php]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