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台灣公路橋樑,在日治時期濁水溪大橋[5],位於雲林縣彰化縣之間,橫跨濁水溪下游,以華倫式桁架橋設計,連接南端之西螺鎮、北端之溪州鄉二地的交通。1952年完工時,西螺大橋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當時全台灣最長的橋樑,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橋」。目前橋面禁止行駛大型車輛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雲林西螺鎮
23.811304°N 120.460638°E / 23.811304; 120.460638
承載縣道145號
臺灣糖業鐵路(1979年停駛)
跨越濁水溪
地點 中華民國臺灣彰化縣溪州鄉雲林縣西螺鎮
官方名稱西螺大橋
维护交通部公路總局委託彰化縣政府管理
特性
类型鋼鐵桁架橋
全长1,939.03(6,362英尺)
寬度7.32(24英尺)
最大跨度62.5(205英尺)[1]
橋墩数30[2][3]
桥上淨空4.6(15英尺)
桥下净空6(20英尺)
历史
施工單位太田組(橋台、橋墩)
資源委員會機械工程處、台灣機械公司(桁梁、橋面)
钢材生产商美國鋼鐵公司
开工日1938年3月(橋台、橋墩)
1952年5月(桁梁、橋面)
完工日1941年(橋台、橋墩)
1952年12月25日(桁梁、橋面)
造价49萬4千日圓(橋台、橋墩)[4]
新臺幣7,370萬元(桁梁、橋面)
开通日1953年1月28日
地圖
西螺大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西螺大橋
登錄名稱西螺大橋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橋樑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彰化縣溪州鄉水尾村
雲林縣西螺鎮光華里
建成年代民國41年(1952年)12月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材質鋼桁架梁,鋼筋混凝土橋墩
參觀費用免費

諸元

  • 橋長:1939.03公尺
  • 橋寬:7.32公尺。
  • 橋台:南、北共2座。
  • 橋孔:31孔。
  • 橋墩:30座[3][4][lower-alpha 1]
  • 基礎:橢圓形沉箱,長端11公尺、短端3.5公尺、深20.3公尺[1]
  • 橋身:下承式華倫式穿式鋼桁架,美國鋼鐵公司製造,通車時灰綠色塗裝,1962年1月23日完成重漆為灰色[6],1986年8月更換紅色塗裝[7]

歷史

興建背景

濁水溪為台灣中部重要分界河,由於河面廣闊,16世紀歐洲人所繪之台灣地圖,甚至誤將台灣分為北、南兩島。台灣日治時期前期,跨越濁水溪的橋梁,僅有中、下游交界處(二水鼻子頭、林內觸口為界[8])的縱貫鐵路濁水溪橋,未有公路或人行橋梁跨過,長期以來,兩岸人民渡溪須利用竹筏或轉乘鐵路,甚至於從滔滔濁流之溪水,擇淺以渡,若遇上溪水暴漲,則嚴重影響兩地交通,故一直有架橋之議。日本殖民政府土木局曾構想在台鐵濁水溪橋東側一旁架設同高度的人行木板橋,寬度8尺[9],但無疾而終。

1920年代起,臺灣的產業經濟及文化日漸發達,而臺灣總督府也陸續改良貫穿南北的縱貫道路,並建成跨越各大溪流的公路橋[lower-alpha 2],到1935年底,縱貫道路全線只剩下濁水溪與下淡水溪(今高屏溪)無法通行汽車[10],因此,地方人士奮力向政府陳情建橋:

  • 1934年9月:斗六實業協會提案興建濁水溪橋梁[11]
  • 1935年:
  • 1936年:
    • 3月22日,員林商工會定期總會中,江纘禹提案組織濁水溪架橋期成同盟會,與北斗街、西螺街合作推動大橋建設[14]
    • 4月10日,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長松本虎太臺中州員林郡北斗郡視察縱貫道路工程,員林街民眾推舉臺、日籍街庄長與地方仕紳,向松本課長陳情興建濁水溪橋[15]
    • 4月19日,西螺街實業會廖添德副會長、廖仍、廖振茂、劉英賢等人向虎尾郡守陳情濁水溪西螺橋架設[16]
    • 5月24日,「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在西螺成立,由臺南州虎尾郡北港郡東石郡、臺中州員林郡北斗郡居民組成,西螺街廖重光任會長,會中決議要求臺灣總督府建設大橋[17][18]
    • 6月25日,架橋期成同盟會長廖重光、北斗郡守那須重德、虎尾郡守高木秀雄、西螺街長永井英輔、北斗街長陳章琪、溪州長鄭添益等人就興建濁水溪公路橋事,聯袂至臺北市,向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陳情[19]

日治時期

戰前1939年3月《臺灣日日新報》濁水溪建橋工程一景(虎尾郡西螺端)[4]
  • 1937年:
    • 2月,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擬定工程費320萬圓,以五個年度完成濁水溪公路橋[20]
    • 12月23日,橋梁工程由太田組得標[21]
  • 1938年(昭和12年)春,發包興建濁水溪大橋[2][5],預定1942年3月竣工[4],主要的建設部分為橋墩,方法是先以鐵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接著灌漿抽沙來加重重量使板模下沉,如此反覆作業[3],使每座橋墩的基樁高度約二層樓高。
  • 1941年,30座橋墩與南、北2座橋台完工[22]。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成道路。

國民政府時期

  • 1946年,臺灣省參議會議員李崇禮劉傳來李友三黃純青等人提案,要求政府續建西螺大橋。俟後,省參議會副議長李萬居提案請撥美援以完成西螺大橋,以及前日治西螺街廖重光、北斗鎮民代表會、台中縣參議會、西螺鎮李應鏜、溪湖鎮民代表會等等均請政府早日續建大橋[22]
  • 1950年1月26日,臺灣省政府邀集相關廳處首長、立法委員西螺鎮勘察橋梁續建,決定除了以省府預算建橋之外,並函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協助經援撥款[23]
  • 1951年春,美國國務院核准130萬美元購買鋼材,協建大橋,款項匯予申請人西螺鎮長李應鏜,轉交西螺橋工程處[18][23][24]
  • 1952年:
    • 5月8日,大橋在美援資助製造的鋼桁梁運抵台灣後再度開工,分別由經濟部資源委員會[lower-alpha 3]機械工程處台灣機械公司自北、南兩端配合菲律賓技工向橋梁中間架設,而為了避免地震影響架橋,工程採用鷹架工法施工[26][27]
    • 11月26日,全部31孔桁梁架成,後續施作橋面鋪設工程。

竣工通車

1953年1月28日西螺大橋通車一景(彰化縣溪州端)[28]

西螺大橋於1952年12月25日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由臺灣省主席吳國楨主持通車典禮、行政院長陳誠剪綵、美國共同安全總署中國分署署長施幹克(Hubert G. Schenck)為橋名牌揭幕。典禮主要貴賓尚有交通部長賀衷寒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長黃朝琴、省交通處長侯家源、美國駐中華民國公使藍欽(Karl L. Rankin)、駐台美軍顧問團蔡斯(William C. Chase)、日本建設省道路局長富樫凱一、西螺橋工程處長洪紳等人[26][29]

西螺大橋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當時遠東第一大橋[30],亦使日治時期即定線的縱貫道路全線通車,具有經濟和軍事的雙重意義[31]

另外,橋上亦併設臺灣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臺糖鐵路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32]

近況

1994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台1線縱貫公路改經溪州大橋,西螺大橋改隸縣道145號,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2000年曾被提議此橋老舊應予拆除,在彰化縣政府雲林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2001年10月31日與2005年1月27日,雲林縣及彰化縣政府分別將西螺大橋列入該縣的歷史建築[33][34]。而台中大甲媽祖每年農曆三月前往嘉義縣新港鄉遶境進出雲林必走西螺大橋,是少數開放大型車行駛西螺大橋的特例。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期間獲選為百大亮點。[35]

橋墩改建

西螺大橋改建後的P10~P25號各橋墩

1990至2000年代受濁水溪砂石開採與歷年颱風豪雨影響,西螺大橋河床下降,溪水沖刷加劇,使該橋沉箱基礎嚴重裸露,有安全疑慮,所以交通部公路總局辦理「西螺大橋橋墩換底工程」,2004年9月7日開工,拆除原日治時期建造的P10~P25號橋墩及其基礎,重建新基礎與新墩。第一期重建流心處P13~P20號8座橋墩,第二期重建北側P10~P12號與南側P21~P25號共8座橋墩,改建期間以臨時鋼架支撐橋面,未影響橋上交通,全部工程於2011年(?)竣工[1][36]

為配合日治時期橋墩樣式,重建的新橋墩為二墩柱組成,一墩柱斷面分別由直徑3.5公尺之半圓及寬度隨柱高以1/20斜率漸變的矩形斷面構成。橋墩重建後,可確保西螺大橋安全、保留文化資產及地方觀光資源[1]

圖片

其它紀事

第一套橫式新臺幣拾元鈔票正面印有西螺大橋圖像。藍色調於1963年發行,紅色調於1968年發行。

相鄰道路

濁水溪主要橋樑
北行道路 濁水溪 南行道路
中山路
彰水路
溪州鄉
西螺大橋

彰化縣    雲林縣
建興路
西螺鎮

註釋

    1. 有關西螺大橋橋墩數,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記載為「」,意即橋墩(pier)30座與橋台(abutment)2座。而現代文獻多寫為32座橋墩,應係誤將南、北2座橋台都視為橋墩後,訛算為32座之故。本條目依一般橋梁工程慣例(橋墩數為橋孔數減1)與最原始文獻,修正橋墩數為30。
    2. 例如1921年二層橋(1931年度進行災後重建[10])、1923年大肚橋、1927年八堵橋、1929年頭前溪橋 、1930年八掌溪橋
    3. 該年8月資源委員會縮編為國營事業司[25]

    参考文献

    1. 吳江富、盧國樑、潘其良. (PDF). 中華顧問工程司. 2007年1月 (中文(台灣)‎).
    2. 〈東洋一の人道橋 工事中の濁水溪橋梁〉,《臺灣日日新報》,1938年12月5日2版(日語)
    3. 〈濁水溪人道橋の橋腳作業〉,《臺灣日日新報》,1938年12月12日2版(日語)
    4. 〈濁水溪架橋工事〉,《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3月1日5版(日語)
    5. . 雲林縣文化旅遊網.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2009-02-10 [2015-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中文(台灣)‎).
    6. 〈西螺大橋煥然一新 全部重新油漆 公路局日內驗收〉,《徵信新聞報》,1962年1月24日8版(繁體中文)
    7. 西螺大橋共94張圖片,《聯合知識庫》新聞圖庫(繁體中文)
    8. 濁水溪,維基百科。
    9. 〈濁水溪之人道橋〉,《臺灣日日新報》,1907年8月1日漢文3版(繁體中文)
    10. 蔡龍保.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頁52~53. 2008年9月1日 (中文(台灣)‎).
    11. 〈全島實業大會提出議案(上) 七、八、九日新竹市に開催/濁水溪橋梁架設促進の件〉,《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9月7日5版(日語)
    12. 〈西螺街民らが 大會を開て獅子吼 濁水溪の架橋促進問題〉,《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5月5日3版(日語)
    13. 〈北斗/架橋陳情〉,《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15日漢文8版(繁體中文)
    14. 〈員林/架橋同盟〉,《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3月24日漢文夕刊4版(繁體中文)
    15. 〈員林代表 陳情濁水溪架人道橋〉,《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4月13日漢文8版(繁體中文)
    16. 〈西螺架橋及街長問題 陳情郡守〉,《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4月22日漢文夕刊4版(繁體中文)
    17. 〈虎尾濁水溪人道橋架橋期成同盟會 由五郡郡民合同組織〉,《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5月26日漢文12版(繁體中文)
    18. . 聚珍臺灣. 2019年1月25日 (中文(台灣)‎).
    19. 〈濁水溪架橋の陳情〉,《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6月26日夕刊2版(日語)
    20. 〈五ケ年計畫で 濁水溪に人道橋 全長實に二千百米 東洋一の長橋〉,《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2月25日7版(日語)
    21. 〈日本一の人道橋 濁水溪の下流に架設 第一期工事太田組に落札〉,《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12月30日2版(日語)
    22. 蘭文里. . 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 [2012-12-23] (中文(台灣)‎).
    23. 王彥彭,〈橫跨濁水一橋通—西螺大橋施工經過〉,《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1953年1月28日1版(繁體中文)
    24. 季季. . OPEN BOOK 閱讀誌. 2020年4月13日09:00 (中文(台灣)‎).
    25. (PDF). 中華民國國史館: 頁2. (發刊日不詳) (中文(台灣)‎).
    26. 李雅容. . 新北市: 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公司. 2020年3月24日 (中文(台灣)‎).
    27. 〈臺灣省經濟 因此橋繁榮 施幹克署長致詞〉,《徵信新聞》,1953年1月29日1版(繁體中文)
    28. 西螺大橋通車典禮中央社 鄧秀璧攝,1953年1月28日。
    29. 〈西螺大橋今通車 陳揆剪綵吳主席主持盛典 彰化豐原間高級路面同舉行通車禮〉,《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1953年1月28日1版(繁體中文)
    30. 王派仁. . 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9年4月號. 臺灣省政府.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31. 〈西螺大橋價值 具有軍經雙重意義 係美援台計劃典型 藍欽公使致詞〉,《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1953年1月29日1版(繁體中文)
    32. 走過台灣一甲子 1950~1959(黑白照片)
    33. 西螺大橋,中華民國(台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34. 西螺大橋(北段),中華民國(台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35. 百大亮點 -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 存檔,存档日期2014-08-22.
    36. 鄭勝軒. . 新北市: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2007年7月13日 (中文(台灣)‎).
    37. . 《蘋果日報》. 2012-12-24 (中文(台灣)‎).
    38. . 《大紀元時報》. 2013年5月3日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西螺大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