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
饅頭,中國傳統麵食,以麵粉和水按比例混合發酵後(或拌入內餡)蒸製而成的食品。華北地區稱為餑餑,關中、中原等地稱為饃、晉語、部分閩語地區也稱為饃饃等。通常是半球形、长方体,大小從直徑4公分左右到直徑15公分左右均有。其中,無餡的饅頭是中國北方人的主食。
馒头 | |||||||||||||||||||||
白馒头 | |||||||||||||||||||||
繁体字 | |||||||||||||||||||||
---|---|---|---|---|---|---|---|---|---|---|---|---|---|---|---|---|---|---|---|---|---|
简化字 | |||||||||||||||||||||
| |||||||||||||||||||||
汉语别称㈠ | |||||||||||||||||||||
繁体字 | |||||||||||||||||||||
简化字 | |||||||||||||||||||||
| |||||||||||||||||||||
汉语别称㈡ | |||||||||||||||||||||
繁体字 | |||||||||||||||||||||
简化字 | |||||||||||||||||||||
|
历史
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當時統稱為「餅」。
“饅头”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束广微[1],又稱“蒸饼”[2][3]。
饅頭一詞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4]。当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麵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諸葛亮將其命名為「蠻頭」,即蠻人之頭之意[5]江面原先浮疠瘴竟消散,大军得以平安渡江,一说孤野会讨吃讨喝;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唐代以后,馒头变小,称“玉柱”、“灌浆”[6]、“馒役”[7]、“粳头”[8]。
此後,無論有無餡心,均統稱饅頭。直到北宋,才出現包子這一稱呼,指代有餡的饅頭(用菜葉裹餡的菜包),[9]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現在苏南及浙北地區,如上海、蘇州、杭州,仍將無論是否含有內餡的饅頭統稱為饅頭,例如肉為餡的稱為「肉饅頭」。[10]
饅頭有瞞頭(欺瞞河神的人頭)之說法,無文獻可供考證。有人以為說郛中以瞞頭表示,但其實沒有,乃誤傳也。
逸聞
参考文献
- 《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
-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何曾传》:“(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 《诚斋杂记》“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
- 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三: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面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 《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 吴自牧《梦粱录》
- 陈梗《负暄野录》“馒亦作梗”,书之“粳头”
- 王栐《燕翼冶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下注“即馒头别名。”、“今俗屑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
- . [2019-10-22].
- 曾美惠. . 新聞引據:中國時報、聯合報 (中央廣播電台). 2012-04-07.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所成立的食品添加物委員會,已將鋁每週可容許攝取量,暫定每人每公斤為2毫克;大陸則直接規範食物鋁殘留量,不超過100ppm……預防之道就是多喝水,將鋁盡速代謝出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