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197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75年12月20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院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當時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以正值動員戡亂時期,且主張主權涵蓋的中國大陸無法舉行選舉為由,僅在台灣地區辦理選舉,核定52個名額(含15名國外僑選立委)。[1]
| |||||||||||||
投票率 | 75.97% | ||||||||||||
---|---|---|---|---|---|---|---|---|---|---|---|---|---|
| |||||||||||||
第一屆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區域立委選區圖
| |||||||||||||
|
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第二次增額選舉) | |||
投票日 | 1975年12月20日 | ||
當時在任總統 | 嚴家淦 | ||
任期屆滿日 | 1980年12月6日 | ||
改選數 | 52席 | ||
選舉制度 | 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 | ||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據在臺北市選區參選的康寧祥回憶,當時蔣經國在立法院說過「支持現任立委連任」,因此對於無黨籍人士相對客氣,如康寧祥所在的臺北市選區、黃順興所在的臺灣省第三選區、許世賢所在的臺灣省第四選區,國民黨都採取不足額提名,在競選活動上不像過去發動媒體醜化黨外,或者任國民黨籍候選人大肆買票。[2]:202然而郭雨新所在的臺灣省第一選區仍發生作票事件。
舉行
197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經一日投票選舉後,經統計,全台灣選舉人數為8,410,775;投票人數6,389,311,投票率高達75.97%[3][4],比1972年的選舉高出8.79%。此次選舉順利選出區域、山胞及職業團體立委37位,加上由總統遴選的僑選立委15位,合計52位增額立委。
區域、山胞及職業團體立委當選名單
選區 | 名額 | 中國國民黨 | 中國青年黨 | 無黨籍 | |
---|---|---|---|---|---|
台北市 | 5 | 李志鵬、李東輝、周文璣 | 蔡萬才、康寧祥 | ||
台灣省 | 第一選區(北基宜) | 4 | 邱永聰、鄭水枝 | 張淑真 | 林榮三 |
第二選區(桃竹苗) | 3 | 呂學儀、邱仕豐、邱家湖 | |||
第三選區(中中彰投) | 5 | 陳幼石、劉松藩、張啟仲、洪宣治 | 黃順興 | ||
第四選區(雲嘉南南) | 5 | 張文獻、陳水亮、蕭天讚、辛文炳 | 許世賢 | ||
第五選區(高高屏澎) | 4 | 洪慶麟、王金平、張瑞妍、李長貴 | |||
第六選區(花、東) | 1 | 許添枝 | |||
福建省(金、連) | 1 | 吳金贊 | |||
山胞 | 1 | 華愛 | |||
農民團體 | 2 | 黃世英、蔡友土 | |||
漁民團體 | 1 | 黃澤青 | |||
工人團體 | 2 | 謝深山 | 楊登洲 | ||
工業團體 | 1 | 汪竹一 | |||
商業團體 | 1 | 黃綿綿 | |||
教育團體 | 1 | 劉芳遠 |
僑選立委遴選名單
選區 | 包含地區 | 名額 | 中國國民黨 | 無黨籍 |
---|---|---|---|---|
第一區 | 東北亞地區 | 1 | 林以文 | |
第二區 | 港澳地區 | 3 | 徐亨、黎晉偉 | 謝伯昌 |
第三區 | 亞洲其他地區 | 5 | 蔡廷碩、余鶴史、雲昌鎊、陳錦濤 (印尼)、劉英若 | |
第四區 | 北美洲及中南美洲 | 4 | 李實卿、梅友謀、司徒政、陳錦濤 (厄瓜多) | |
第五區 | 歐洲、非洲及大洋洲 | 2 | 陳沛泉、劉彰德 |
得票統計
各區域選區、山胞及職業團體的詳細投票結果,於上述列表列出。
事件
参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