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儿童节

“四四”儿童节[1]为中华民国政府所法定、曾經流行於中國大陸、現今仍為香港民間所慶祝的儿童节[2][3]。1931年,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华慈幼协会的意见,建议在4月4日设立儿童节,该案获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批准,故而设立4月4日的儿童节[1]中国大陆的儿童节原为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儿童节于1950年改为6月1日,以悼念捷克利迪策村的大屠殺。香港民间在1949年后仍然视中华民国为正统,故而并未追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六一”儿童节,仍然庆祝“四四”儿童节[3],1997年香港回归后仍然保持4月4日儿童节[4]。在台湾,4月4日的儿童节是法定假期,常常与清明节形成四天连假,各地会有亲子活动等庆祝活动;在香港,儿童节并非公众假期,气氛也较台湾相对冷淡[2]

中華民國

创立和发展

1935年,中华慈幼协会在南京举行儿童节庆祝大会

1925年8月,54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呼吁世界各国设立“儿童节”[5]。到1930年7月,天津出现了儿童幸福宣传周,在1930年10月12日举办了第一次以儿童健康为主题的儿童幸福运动会,后中国各地开始追随天津举办儿童幸福运动会[1]

1931年3月7日[5],上海中华慈幼协会提案,呼吁政府响应《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重视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在4月4日设立儿童节[6],旨在“引起民众注意,使人人有慈幼思想,人人负慈幼责任,并可使儿童自知所处之地位,庶扩大慈幼范围,树强国强种之基”[5]。提案经过上海市社会局提交给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当年8月17日收到批准,翌日经由上海申报》、北平《世界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公布[5]。当时的《中华周报》如此解释设立儿童节的必要:[7]

1936年上海的兒童節大會

面对日本入侵,儿童被与救国相联系。提议将4月4日定为儿童节孔祥熙还专门撰文称:“欲谋救国,宜从根本上着手,需先培养国家生命所寄托之儿童,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义,教养国内多数儿童,如此国难可解外侮永绝。”“儿童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儿童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儿童是改造社会的小工人”、“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紧敎育儿童,训练儿童”等口号逐渐流传开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儿童节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如1934年广州市政府制定《儿童歌》,并要求各学校在节前教授给学生,其内容则是“今朝盛节祝儿童,国光付托我儿童,责任繁重,雪耻国强仗我躬,真主人翁,警醒大家勿醉梦,频敲暮鼓与晨钟”。[7]

衣食住行,智体德美,因未来之责任,异常繁复,如无相当之训练,将来不易担当。

蔡元培在1934年第四届儿童节上的演讲

1931年起,儿童节多以各学校的童子军活动,加之庆祝活动。抗日战争中,童子军们还上街进行宣传,协助抓捕汉奸八一三事变后,南京的童子军纷纷上街游行,宣传抗日,还进行自发募捐。此外,他们还协同宪兵等盘查可疑人员,如9月下旬三民中学童子军即抓获准备向高射炮兵营房水井下毒的男女。共有七十多人在八一三事变后的若干月内被南京童子军抓获。[1]

儿童节的纪念活动颇为繁复,例如上海市的纪念活动包括奏乐、唱歌、向总理遗像致敬、静默、主席报告、市长致辞、各机关代表演说、名人演讲、儿童代表演讲、欢呼口号以及公安局奏乐、保安队教导团演习等诸多流程,还常延请名人进行演讲。 纪念大会参与者众多,多有设立党政机关职员为主的儿童节纪念大会委员会,结束是还要高呼“中华民族万岁、三民主义万岁”等口号。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当年4月4日至次年4月3日为“全国儿童年”。[7]

1941年兒童節慰劳难童活動剪影
北平《国民杂志》报道1942年儿童节当天的流浪儿童

质疑和反思

然而,这类的儿童节庆祝也遭到质疑,如1935年的《民众先锋》刊载《谁的儿童节》一文,其中说道[7]

陶行知也在《民主的儿童节》一文中说道[7]

中共的慶祝

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国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

1938年毛泽东为《边区儿童》杂志题词

1950年前,中国大陆及先前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儿童节亦为4月4日,中共报刊会发文或发题词纪念,如:1938年毛泽东就曾为《边区儿童》杂志题词。1939年儿童节,河北阜平举行大会进行游行、演讲和演戏,河北唐县则进行了儿童大检阅,山西辽县则举办政治测验、军事测验、话剧表演。1940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帮助已有的儿童团体,普遍建立抗日儿童团”,毛泽东在当年4月12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题词“天天向上”。1949年的“四四”儿童节获得了《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大众日报》、北平人民电台等诸多媒体的关注[8]。《人民日报》以头版报道中共接管北平后的首个“四四”儿童节:[8]

变更与废除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第一個“六一”兒童節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响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将儿童节定为6月1日的决议,在其第十二次政务会议中公布了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中国大陆的儿童节改为6月1日[8],以悼念捷克利迪策村的大屠殺[3]。1950年3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庆祝“六一”儿童节的通告》,并宣布废除“四四”儿童节。当年的新华社还写了《儿童节为什么从四月四日改为六月一日?》的专门报道,其中称[8]

自此,中国大陆的儿童节改为6月1日[8]

國府遷台後

馬英九出席2015年兒童節「大手牽小手 兒權齊步走」家家愛跑活動

庆祝活动

國府遷台後,台灣沿用4月4日的兒童節[4],迄今未有變更[9]。许多县市会在儿童节前举办模范儿童表扬大会,表彰国小幼稚园中品学兼优的儿童。慈善组织也会组织病童关怀活动。社会团体和商家还会推出福利和优惠,全台各地会涌现许许多多的亲子活动。[2][10]游乐园等娱乐设施会有优惠[11]

法定假日

中华民国自1931年订立4月4日儿童节以来,儿童节直到1991年方才成为國定假日,该假日称为「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民间常简称「婦幼節」[12],是为当年的政府以兒童放假一天乏人照顧,並能與清明節形成連續假期的理由,将3月8日的妇女节和4月4日儿童节的假期合并在4月4日而得来[13]。然而「婦幼節」之称实为大众传媒之误称,儿童节仍在4月4日,妇女节仍在3月8日,且「婦幼節」之称的父权主义色彩可能引起争议[14]。然而1998年,休假制度更動,政府取消了该日的假期,直至2011年方才恢复[12]

雲林縣麥寮鄉興華國小師生於2019年兒童節前夕訪問台北中华民国总统官邸[15]

「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为《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规定之应当放假的节日,属于带薪假日,如若上班则需要加倍给薪,若需调休则需要雇主和劳工提前磋商。除却这两日外,若逢周末则可放假四日,若这两日落在例假或休息日中,则需要补假,2018年因彈性放假还可放假5日。[13]2011年,曾经有劳工投诉雇主不准予儿童节放假,被勞工局指若违法至少罰6千[16]。雇主不在儿童节放假可向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申诉[17]

香港

1939年,香港學界舉辦活動,慶祝4月4日兒童節

香港民间在1949年后仍然视中华民国为正统,故而并未追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六一”儿童节,仍然庆祝“四四”儿童节[3]。这一做法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仍然保持[4],而澳门政府则在6月1日举办活动,庆祝儿童节[3]

在香港,4月4日并非公众假期,但常常和法定公众假日清明节为同日。香港人庆祝儿童节的方式多是给小朋友送玩具或礼物,或者带小朋友出外吃晚餐或游玩[4]。香港的学校在儿童节一般不放假,商家也很少促销,慶祝活動也很少,气氛较台湾冷淡[2][18][19]。2016年,《蘋果日報》在九龍公園採訪約14名兒童,無一答出4月4日為兒童節日期[20]。2019年兒童節,《香港01》引述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調查指出香港課業壓力沈重,近半孩童無充足閒暇時間[21]

香港01》指,香港仍然庆祝4月4日儿童节或被指責「人心未回歸」,從而被解读为政治不正确[3]。然而,也有中國內地媒體認為香港的兒童節之冷清局面,並非對兒童之不重視,而是值得借鑑的智慧[18][19]

逸事

选期的解释

儿童节为何设立于4月4日并无官方之解释,蔡元培在1934年上海市第四届儿童节纪念会给出了其个人见解。蔡元培在演说中表示“我国国庆节为十月十日,而名之为双十节;儿童节为四月四日,当名之为双四节”,认为“盖以时期正值春令,且届植树节,以气候论,南北相同,又与往时之‘三三’、‘五五’、‘七七’、‘九九’及‘十十’各节交相辉映而不冲突”[8]

蔡元培还提出“两种事、四件事、八个字”用以解释4月4日儿童节的内涵:“第一个‘四’字,即食、衣、住、行,是我们的基本生活。各位小朋友,现在仰给于家庭父母,如果没有父母的供给,或父母不注意,即发生危险。故各位要记着此时此刻父母供给,将来成人后即要努力工作,以抵偿今日之债;第二个‘四’字,即智、体、德、美四育。大人们锻炼你们的身体,培植你们读书,告诉你们做人的道理,陶养你们的性情,就是智体德美四种教育。”[8]

儿童节歌曲

1939年,蔡元培为当年的儿童节创作了《儿童节歌》:[8]

陶行知也曾为4月4日的儿童节创作歌曲《儿童世大人歌》:[8]

参见

参考资料

  1. 郝建荣. . 南京晨报. 2018-05-31 [2019-07-22].
  2. 董一秀. . 新华网. 2018-04-04 [2019-07-22].
  3. 凌昕. . 香港01. 2018-04-04 [2019-07-22].
  4. 钱凯彤. . BBC News 中文. 2015-06-01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5. . 北京日报. 2019-05-23 [2019-07-22] 中工文化-中工网.
  6. . 华夏经纬网. [2019-07-22].
  7. 史健. . 澎湃新闻. 2015-06-01 [2019-07-22].
  8. 闫树军; 阎爱诗. . 人民政协报. 2019-05-30 [2019-07-22].
  9. 黃阡阡. . 旺報. 2016-05-31 [2019-07-23].
  10. 莊士賢. . 自由娛樂. 2019-04-01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11.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PDF).
  12. 洪嘉鎂. . 東森新聞. 2017-04-03 [2019-07-22].
  13. 劉明岩. . 聯合新聞網. 2019-04-0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14. 沈安柔. .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社會觀察. 2019-02-28 [2019-07-22].
  15. 郭萍英. . 中央社 CNA. 2019-04-01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16. 林海全. . 蘋果新聞網.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17. 中華民國勞動部. . 中華民國勞動部. 2017-03-31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6).
  18. 张维. . 中国青年网. 2014-05-31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19. 魏青. . 紅網. 2014-05-30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20. 湛婉淇; 李錦鏵; 鄧浩朗.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6-04-04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21. 王潔恩. . 香港01. 2019-04-04 [2019-07-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