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與歐洲聯盟關係

中華民國與歐洲聯盟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歐洲聯盟(通稱歐盟)之間的關係。歐盟成員國不承认中華民國,但有互設代表機構。

中華民國與歐洲聯盟關係

歐盟

中華民國
外交代表機構
歐洲經貿辦事處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
外交代表
處長 高哲夫[1]
Filip Tadeusz Grzegorzewski
代表 蔡明彥[註 1][3]

歷史

外交

中華民國與歐盟早期關係之維護,由中華民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兼辦與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業務。

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與比利時王國於中止外交關係後,為維持雙邊實質關係,中華民國政府於1971年11月5日於比京布魯塞爾設置「孫逸仙文化中心」作為代表機構。1990年1月,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995年11月,復更名為「駐比利時台北代表處」。在歐盟成形逐漸擴大之際,且晉身為世界政經要角後,為增進中華民國與歐盟之關係,於2001年4月再更名為「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此後通過歐盟可加強在沒有設立代表處的歐盟國家非官方外交关系。

2018年5月8日,歐洲聯盟對外事務部表示,在符合歐盟的「一中政策」以及歐盟的政策目標下,歐盟支持以務實方式處理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包括世界卫生大会(WHA)、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其所有技術性會議,並主張歐盟的「一中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不同,歐盟不斷強化與台灣在經貿關係、科學、教育與文化等各種領域的良好合作關係。[4]

2019年9月23日,不具名的歐盟發言人表示,知曉在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決定改與北京外交承認後,台灣決定終止邦交。強調歐盟在符合其一個中國政策,以及沒有外交承認的情況下與台灣發展更緊密的關係與合作,並鼓勵台灣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而台灣以民主、法治與人權為治理基礎,在許多方面與歐盟都是理念相近的夥伴。[5]

2020年1月11日,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後,歐盟對外事務部祝賀這次大選台灣高投票率所展現的民意,並強調雙方的治理體系均是建立在對民主、法治和人權的共同承諾之上。[6]

2020年1月30日,由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但WHO排除出現確認病例的台灣參與討論。歐盟對外事務部外交安全政策發言人表示,在一般情況及目前爆發疫情的特別情況下,歐盟致力與合作夥伴討論並尋求務實解決方案,在台灣有相關專業技術及能力的場域,台灣應該被納入。[7]2月6日,德國代表歐盟成員國在WHO執行委員會上發言表示,面對全球疫情合作至關重要,務必避免訊息出現缺口,沒有任何區域應被遺落在資訊分享過程之外。[8]

2020年4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宣布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嚴重的國家。外交部指出,其中700萬片給歐盟成員國以及瑞士與英國、300萬片給美國、100萬片給中華民國的邦交國[9]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Twitter感謝台灣捐贈560萬片口罩給歐盟成員國,這也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首度針對台灣發表聲明。[10]9日,中華航空貨機降落在卢森堡机场,歐盟在官網放上台灣捐贈口罩抵達的6分多鐘影片,內容可見卸運時出現許多掛有中華民國國旗和「台灣能幫忙(Taiwan Can Help)」布條的貨箱。[11]5月5日,再捐贈歐盟成員國130萬片口罩。[12]

議會友台言行

1991年7月22日,歐洲議會副議長亞伯率領多位議員抵台訪問。期間會見立法院長梁肅戎、外交部長錢復、政務次長房金炎、經濟部國濟貿易局長許柯生、交通部觀光局長毛治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英九、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黃老生、中歐貿易促進會理事長曹嶽維等人士。[13]

1996年2月15日,歐洲議會通過緊急決議案,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福建沿岸部署重兵,威脅台灣即將於3月23日舉行的首次中華民國總統直接選舉。該決議案要求歐洲聯盟理事會運用對其影響力,阻止其對台灣的侵略行為以及對台灣選舉的恫嚇干預。[14]3月8日,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公開發表聲明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3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第二次緊急決議案。[15]

1997年5月22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章孝嚴應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史賓塞邀請,前往該委員會發表演說。[16]

2000年11月30日,歐洲議會通過「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其中第42條有關歐盟與中國部分,綠黨黨團提出修正條文「促請歐洲聯盟理事會設法加強與台灣之政治關係,藉以促進台北與中國之對話並支持台灣之民主;同時亦再促請執委會在台北設立代表處。」表決以482票贊成、5票反對、34票棄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第42條。[17]

2018年2月1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團訪問比利時,於布魯塞爾歐洲議會議員沙龍發表演說,共有30位歐洲議會議員應邀出席,設宴者為歐洲議會友台小組副主席安德烈·科瓦契夫。柯文哲也是首位於歐洲議會發表演說的中華民國台灣縣市首長。[18]

2018年12月12日,歐洲議會通過CFSP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強化印太地區安全對歐盟及其會員國具重要利益;其中包括鼓勵中國與台灣迅速恢復雙邊對話,也重申堅定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機制及活動。與前一年的決議案相比,增加鼓勵兩岸迅速恢復雙邊對話,也是繼同年9月歐洲議會「歐中關係報告」之後再度鼓勵兩岸恢復官方對話。[19]

2019年1月30日,歐洲議會約有20位議員發言力挺台灣,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藍根表示中共繼續對台軍事威脅,歐盟別無選擇,只能有一種回應「在外交上承認台灣」。[20]31日,歐盟執委會人道援助及危機管理執委斯蒂里亞尼迪斯受邀至歐洲議會上報告兩岸議題時表示,歐盟對近年兩岸關係趨於緊張感到遺憾,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對台談話,歐盟希望兩岸能和平對話,並強調尊重台灣治理體系,且台灣與歐盟在民主、法治及人權具有共同價值,鼓勵台灣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亦指出自2016年以來中國限制兩岸高層交流,且欲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及誘使盟友改變立場,歐盟對此持續鼓勵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樂見歐洲議會關注兩岸議題,歐盟籲兩岸維持現狀,並在與台灣共享價值及利益下,歐盟將繼續尋求與台灣在不同領域緊密合作。[21]

2019年4月15日,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和英國德國法國等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聯名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邀請台灣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22][23]

2020年4月8日,歐洲議會67位議員聯名致函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肯定台灣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因應模式值得學習,WHO排除台灣是對台灣民眾的歧視與不公。[24]5月13日,歐洲議會102位議員與4位德國國會議員連署致歐盟成員國衛生部長的公開信,呼籲支持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觀察員身分受邀出席WHA視訊會議,並要求WHO落實讓臺灣務實參與所有WHO會議、機制與活動。[25]

2020年8月20日,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比蒂科夫與副團長史雅琪發表聯合聲明,支持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臺,完成已故議長柯佳洛訪臺的遺願[註 2]。25日,由2名歐洲議會議員領銜,並獲歐洲議會友臺小組主席凱勒、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以及德國、法國、英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加拿大澳洲等68名跨國國會議員連署發表聯合聲明,強力支持維特齊訪臺,並譴責中國施壓已故議長柯佳洛要求切勿訪臺的蠻橫干預。[27]9月5日,捷克籍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喬霍瓦亦表示,這件事她和歐盟官方都與韋德齊站在同一邊,「他讓捷克人腰桿挺得更直」。[28]

2021年1月20日,歐洲議會全會表決通過「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年度執行報告之2項決議案,首度呼籲歐盟成員國重新檢視並加強對臺交往政策。[29]

議會友好組織

1991年6月12日,歐洲議會成立「台灣之友協會」。1997年4月,更名為「歐洲議會友台小組」。[30]

2003年9月,歐洲議會和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會友台小組共同倡議籌組「馬可波羅俱樂部」(Marco Polo Club)。2004年11月,舉辦成立典禮暨第1屆年會。[31]

2008年5月30日,中華民國立法院成立「中華民國與歐洲議會議員友好協會」,由國民黨立委擔任會長;[32]2012年4月20日,另成立「臺灣與歐洲議會議員友好協會」,由民進黨立委擔任會長。[33]

2019年10月16日,歐洲議會和德國、法國、英國等國會友台小組共同成立「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強化跨國支持台灣的力量。[34]

經濟

貿易

2018年,中華民國出口至歐盟的金額為294億5,831萬9,417美元,年增8.392%;自歐盟進口的金額為279億6,535萬1,270美元,年增7.357%。貿易呈現出超盈餘)14億9,296萬8,147美元,年增32.268%。[35]

協定

1990年8月1日,駐比利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舒梅生與歐洲商會主席R. Delorozoy在布魯塞爾簽署《中歐互免海運事業所得稅議定書》。[36]

為增進中華民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關係,中華民國經濟部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海合會)於1994年4月17日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聖彼德堡年會中,由駐比利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魯肇忠與該行總裁戴拉賀謝簽署諒解備忘錄,對中、東歐友好國家進行共同融資[37]

2017年9月,歐盟在貿易政策報告文件中指出,已準備與台灣展開投資談判。[38]

事件

2015年10月,台灣被歐盟列入打擊「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IUU)不合作國家警告(黃牌警告),使得遠洋漁業在國際牽制的風險下,發展受到限制。此項警告於2019年6月解除。[39]

交通

航空

多邊直航班機來往的城市如下(截至2019年12月18日[註 3]):

客運

中華民國歐洲國家(按照國家英文字母排列)
臺北 維也納中華航空直飛、長榮航空直飛,長榮每周部分日期中途停靠曼谷
巴黎(長榮航空、法國航空
法蘭克福(中華航空)
羅馬(中華航空)
米蘭(長榮航空於2020年2月18日開航)
阿姆斯特丹(中華航空直飛、荷蘭皇家航空直飛、長榮航空中途停靠曼谷)
海參崴西伯利亚航空季節性)
倫敦希斯洛(長榮航空中途停靠曼谷)
倫敦蓋威克(中華航空)

貨運

中華民國歐洲國家(按照國家英文字母排列)
臺北 布拉格中華航空貨運
法蘭克福(中華航空貨運)
布達佩斯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
米蘭(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
盧森堡(中華航空貨運、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
阿姆斯特丹(中華航空貨運)
莫斯科(空橋貨運航空

注釋

  1. 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2]
  2. 詳見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根據《捷克憲法》,參議院議長的位階僅次於總統[26]
  3.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見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 陳培煌. . Yahoo!奇摩引用中央通訊社. 2012年8月31日 [2017年10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30日).
  3. . 中華民國外交部.
  4. 唐佩君. . 中央社. 2018年5月9日 [2019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5日).
  5.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19年9月24日 [2019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29日).
  6. 唐佩君. . 經濟日報. 2020年1月12日 [2020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7.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月30日 [2020年1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31日).
  8. 尚國強. . 上報. 2020年2月7日 [2020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9. 張庭瑋. . 上報.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10. 陳怡君. . 中央廣播電臺. 2020年4月2日 [2020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1. 周家豪. . 新頭殼. 2020年4月10日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12. 徐偉真. . 聯合新聞網. 2020年5月5日 [2020年5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7日).
  13.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7月21日 [2019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4.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6年2月16日 [2019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5.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6年3月15日 [2019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6. 公眾外交協調會.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5月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14).
  17.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0年12月8日 [2020年6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8. 陳家祥.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2月1日 [2018年2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19. 唐佩君. . 中央社. 2018年12月13日 [2019年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20. .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1. 唐佩君. . 中央社. 2019年1月31日 [2019年1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22. 中央社. . 中央社. 2019年4月16日 [2019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6日).
  23.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年4月16日 [2019年5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1日).
  24. 陳子華. . 中央廣播電臺. 2020年4月11日 [2020年4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1日).
  25.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5月14日 [2020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26.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0年5月2日 [202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8日).
  27.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8月26日 [202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28. 蘇永耀. . 自由時報. 2020年9月6日 [2020年9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7日).
  29. 唐佩君. . 中央通訊社. 2021-01-21 [2021-01-21] (中文(台灣)‎).
  30.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31.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4年11月13日.
  32.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33.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1).
  34.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19年10月17日 [2019年10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16日).
  35. .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36.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0年8月2日 [2019年1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7.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4月19日 [2019年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8. . [2017-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39. 林敬殷. . 聯合新聞網. 2019年6月27日 [2019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28日).
  • 冷战后美日欧盟与台湾关系研究 ISBN 978780195971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