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十三鄉
九龍十三鄉(簡稱十三鄉),是指香港1960年代以前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由左至右包括沙埔、衙前圍、竹園(約為今整個黃大仙範圍)[1]、大磡、元嶺、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晒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晒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的鄉村。[2][3]
十三鄉實際位置就是指九龍城的賈炳達道以東至鯉魚門一帶的東九龍地區,實際區域為九龍城部份地區、黃大仙和觀塘區,於1968年前為舊香港四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的新九龍地區。後來隨著港英政府將九龍半島、香港島與新界重新分為十區,以及1960年代政府大規模發展新九龍而逐漸被人淡忘。[4][5]
歷史
最晚在宋朝,九龍十三鄉一帶已有人定居。定居的村民把這一帶陸續發展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原住村落。[6][3]
清拆衝突
在1956至1957年,港英政府為安置於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六村及1954年大坑東火災的災民,決定清拆竹園木屋區,以沒有賠償的手段強制性徵收十三鄉中竹園鄉的土地,以用於興建黃大仙徙置區公共屋邨(即日後的黃大仙下邨與上邨)。[2][7]
村民不願意交出土地,引發了政府與當地村民的官民衝突。[2][3][8][9]在受到港英政府無理強徵土地的情況下,九龍十三鄉中的牛池灣鄉、竹園鄉、衙前圍、大磡鄉、元嶺鄉、沙地園鄉、坪頂鄉、牛頭角鄉、沙埔鄉和坪石鄉各鄉長聯合起來,組成「九龍十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並發起對抗政府的抗爭行動。[8][7][10]
政府介入
其後,十三鄉中另外三鄉—茜草灣鄉、茶果嶺鄉和鯉魚門鄉亦相繼響應加入組織,事件最終引起了中英兩國政府的關注。[2][8]及後,在當時已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於7月24日及9月10日的連續發出兩次照會強烈譴責英國政府,責成英國政府停止清拆行動以及作出賠償,加上當時英國國會議員向港英政府的斡旋下,最後以港英政府讓步下衝突才得以平息。[2][3][7]
現在的十三鄉
參考文獻
- 游子安,張瑞威,卜永堅(2003),《黃大仙區風物志》,第六章 雜纂逸聞篇,2003年3月版
- . 東方日報 (香港). 2011年5月19日 [2014-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16日) (中文).
- .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港英政府1937年12月8日《香港法例》第1章 釋義及通則條例
- 林慶儀. .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 2006. ISBN 9789624519549.
- 衙前圍村陳、吳、李三姓族譜
- (PDF). [2014-05-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5-12).
- .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 張瑞威.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6月. ISBN 9789620433184.
- .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 2009年12月24日 [201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12日) (中文).
- .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