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印欧人

原始印欧人英語:)指古代时原始印欧语的使用者,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对原始印欧语的重建和考古学进行了解。

认知历史

颚-咝音同言线,Centum (藍色)和 Satem (紅色)的粗略区域。最初噝音化的區域為深紅色。

公元前4世纪古代南亚的语言学家波你尼已经注意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语言与印度地区的语言有相似之处。

1647年,荷兰学者马库斯·祖依斯·凡·博克斯霍恩大胆的提出了荷兰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德语源于同一个的原始语的假说。

1786年2月2日,英国语言学家威廉·琼斯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亚洲学会成立三周年演说[1],指出了梵语拉丁语希腊语有惊人地相似之处并指出了“原始语”的存在。之后弗兰兹·波普奥古斯特·施莱谢尔卡尔·勃鲁格曼弗迪南·德·索绪尔语言学家用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其他方法对印度语和欧洲各语言的语音系统、形态系统、语法和语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

关于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何如此相似的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国语言学家约翰内斯·施密特提出了波浪理论,他认为由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互相交流,不同的语言像波浪一样终究会相交到一起,即不同的语言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2],另一位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谢尔谱系树理论则认为最开始存在着讲原始印欧语的一群人,他们因为被隔绝开来,才导致欧洲与印度的这些语言非常相似。支持约翰内斯·施密特的人不认为有“原始印欧人”存在,支持奥古斯特·施莱谢尔谱系树理论的人则认为存在着“原始印欧人”,正是因为他们向四面八方扩散,这才使欧洲和印度的语言如此相似。

起源地假说

图为坟塚假说中,印欧人在公元前约4000年至1000年期间的迁移的情况。虚箭头表示的路线可能经过高加索地区或巴尔干半岛。粉色表示的范围为假设的起源地,包括萨马拉文化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红色表示的是操印欧语的族群在公元前约2500年可能已定居的地区,橙色表示的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情形。
安納托利亞起源說下,歐洲新石器時代的傳播擴展。

从19世纪至今,科学家对原始印欧人起源地进行了研究,20世纪初时,德国的部分科学家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北欧,但是该理论现在在学术界已很少受到支持。20世纪下半葉时学术界提出的很多假說。其中坟塚假说是最为广泛接受的有关印欧起源的模型,[3][4]与之相对的一个模型是安纳托利亚假说,很多印欧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立场。

坟塚假說

坟冢假说最早是由美国考古学家玛利亚·金布塔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假说认为印欧人起源於“坟塚文化”,指东欧大草原亚姆纳文化(意为“坑墓文化”)及其前身这一考古文化。坟塚假说将“坟塚文化”定义为四个连续时段的统称,其中最早的阶段(“坟塚甲”)包含红铜时代(公元前四千年)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地区的萨马拉文化塞罗格拉佐沃文化。这些文化由游牧民所建立,假说认为他们的活动范围在前3000年左右在东欧大草原扩张并进入东欧[5]

安纳托利亚起源说

安纳托利亚起源说科林·伦弗鲁在1987年提出,该假说认为原始印歐人的起源地是新石器時代安納托利亞。講原始印歐語的人在新石器時期居住在安納托利亞,而歷史上印歐語系語言的分佈與在公元前7千年前6千年期間的新石器革命的傳播擴張有關聯。伦弗鲁在2004年修訂了他的假說,他將“前原始印歐人”唯一置於公元前7千年的安納托利亞,提出原始印歐人的真正故鄉是大約公元前5000年的巴爾幹[6]

其他起源地學說

  • 20世纪初,德国的部分科学家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北欧,但是该理论现在在学术界已很少受到支持。
  • 部分印度学者与比利时学者柯恩拉德·埃尔斯特均支持印度起源说,该假说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印度次大陆
  • 部分学者根据声门音理论提出了亚美尼亚起源说,该假说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亚美尼亚
  • 舊石器連續理論,部分学者认为自旧石器时代以来欧洲各地的文明就一直是连续发展的,没有大规模的武力入侵。在旧石器时代之前人类向世界各地迁移的过程中,语言就开始产生了分化。
  • 1990年,印度学者阿瓦德基肖尔·纳拉因提出了原始印欧人起源于古代中国西域以及周边的广大地区的观点[7]

遷徙假說

墳塚假說和安納托利亞假說對原始印歐人如何在歐洲擴展方面差異巨大,在安納托利亞假說中原始印歐人於新石器時代在歐洲的擴張已經初步完成,而在墳塚假說下原始印歐人在青銅時代才從東歐遷入西歐

歐洲擴張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主要文化的範圍(依據EIEC)。

依據墳塚假說和其他一些考古學證據,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部分原始印欧人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着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同一时期,部分原始印欧人进入安纳托利亚。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赫梯人吕底亚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大约在今天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一批原始印欧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今天的意大利一带,被称为拉丁人罗马人拉丁人中最著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原始印欧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中欧凯尔特人北欧日耳曼人

遷入亞洲

印度-伊朗人(見《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有关的考古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Yaz 文化一般被认为与印度-伊朗人有关。Swat 文化、Cemetery H、Copper Hoard 和PGW 文化被认为是与印度-雅利安人迁移有关的候选文化。

一支原始印欧人部落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草原地带建立了安德罗诺沃文化,此文化區域中有歷史記載的最早族群是斯基泰人辛梅里安人,其中一部分原始印欧人進入了伊朗高原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波斯人

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體的一部分原始印欧人则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来到印度河流域,他们被称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他们遇到了印度土著人的顽强抵抗,经过长时间的漫长战争,原始印欧人最终击败达罗毗荼人和其他印度土著人,有些印度土著人则变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隶。入侵印度次大陆这批原始印欧人写出了《梨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夜柔吠陀》(Yajui Veda)、《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梵書》(Brahmana)、《奧義書》(Upanishad)这六種吠陀经典,印度的吠陀时期开始。

与雅利安人的关系

“雅利安人”这个词来源于梵语词汇“”,意思是“高贵的”,學者研究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和其他古印度书籍,得出一個说法,在古代,有一个叫“雅利安人”的人群从印度西北部(即五河地带)向东南进发,到达恒河流域以及阎牟拿河中游地区,逐步占领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在18世纪及以前,雅利安人还仅仅相当于现在的“印度-雅利安人”的概念。在19世纪,马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说,约瑟夫-阿瑟·高比诺豪斯顿·张伯伦等学者对“雅利安人”的概念进行了扩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从印度-雅利安人扩大到原始印欧人。

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葉,部分种族主义者鼓吹雅利安人種是最优越的种族,为20世纪30至40年代纳粹德国种族灭绝政策种下了祸根。二战结束后,“雅利安人”一词已很少被使用,目前在称呼原始印欧语的使用者时,学术界会直接用“原始印欧人”而不是“雅利安人”一词。

遺傳學

基因研究者通常视人类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单倍型类群 R1a (Y-DNA)()与原始印歐人相关联。主要现见于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东欧等地的人中,在東歐斯拉夫人中,最常见於波兰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中。在北欧,出現於23.6%的挪威人、18.4%的瑞典人、16.5%的丹麦人和11%的萨米人[8]中。在西欧的多数国家(如法国英国大部地區)少见。[9]

除外,另外一个遗传标记是卡瓦利-斯福扎提出的B型血的基因,它在欧洲的分布与坟塚假说和的分布均吻合。

印歐人

印欧人是指講印歐語系語言的人。目前生活在歐洲的印歐人主要是講日耳曼語族語言的日耳曼人,講希臘語希臘人,講意大利語族語言的拉丁人,講凱爾特語族語言的凱爾特人,講斯拉夫語族語言的斯拉夫人等。今天印歐人分佈的基礎形成于歐洲民族大遷徙结束时。

印欧人在約公元前500年時的分布。 印欧人在欧洲民族大迁徙后(約公元500年)的分布。

按現代遺傳學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了與原始印歐人相關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R-M420()之外,在歐洲還有與其親緣最近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R1b,在新石器時代隨農耕技術而從近東傳入[10][11],可能與凱爾特人相關;以及親緣相對較遠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I,與自末次冰盛期之前就居於本地的歐洲人相關[12] ,其中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I1日耳曼人相關[13][14]印度次大陸中亞高加索還有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R2,其中至少佔90%的人居住於印度次大陸[15],在西孟加拉邦洛得人安得拉邦海岸的泰盧固人斯里蘭卡僧伽羅人中有密集出現。

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R所有後裔。 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R1b 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I 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I1

學者研究了原始印歐人之前智人的遷徙,有研究稱與原始印歐人和閃米特人以及北亞、東亞、東南亞人的共同祖先有關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F,可能最早出現在印度或其附近[16];也有說法稱可能最早出現在中東北非[17][18]

下面两种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 F的分化假说都相容於墳塚假說
印度起源說[註 1] 中東起源說

註釋

  1. 其中 F* 是沒有建立單獨子類的 F 的後裔。

参考文献

  1. 访亚洲学学会
  2. . [201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Mallory (1989:185). "The Kurgan solution is attractive and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archaeologists and linguists, in part or total. It is the solution one encounters in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nd the Grand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Larousse."
  4. Strazny (2000:163). "The single most popular proposal is the Pontic steppes (see the Kurgan hypothesis)..."
  5. Gimbutas (1985) page 190.
  6. Colin Renfrew, Time depth, convergence theory, and innovation in Proto-Indo-European, in Alfred Bammesberger and Theo Vennemann (eds.), Languages in Prehistoric Europe (2004)
  7. 西域遗骸为印欧族人 白人可能起源与中国西域
  8. (PDF). [2014-0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7-08).
  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10. Balaresque et al. 2010, A Predominantly Neolithic Origin for European Paternal Lineag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1. Most British men are descended from ancient farm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Guardian, 20 January 2010
    Most European males 'descended from farm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 News, 20 January 2010
    Study finds Britons are descended from farmers who left Iraq and Syria 10,000 years ag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aily Mail, 20 January 2010
  12. Rootsi, S.; Magri, C; Kivisild, T; Benuzzi, G; Help, H; Bermisheva, M; Kutuev, I; Bara�, L; Perici�, M; 等,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4, 75 (1): 128–137 [2014年1月30日], PMC 1181996, PMID 15162323, doi:10.1086/42219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6月19日). 已忽略未知参数|author-separator= (帮助); 参数|last9=值左起第7位存在替换字符 (帮助); 参数|last8=值左起第5位存在替换字符 (帮助)
  13. Genographic Project of National Geographic
  14. "New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for Y-chromosome Haplogroup I: Reappraising its Phylogeography and Prehistory," Rethinking the Human Evolution, Mellars P, Boyle K, Bar-Yosef O, Stringer C, Eds.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ambridge, UK, 2007, pp. 33–42 by Underhill PA, Myres NM, Rootsi S, Chow CT, Lin AA, Otillar RP, King R, Zhivotovsky LA, Balanovsky O, Pshenichnov A, Ritchie KH, Cavalli-Sforza LL, Kivisild T, Villems R, Woodward SR
  15. Manoukian, Jean-Grégoire (2006), "A Synthesis of Haplogroup R2 - 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6. Sengupta, Sanghamitra; Zhivotovsky, Lev A.; King, Roy; Mehdi, S.Q.; Edmonds, Christopher A.; Chow, Cheryl-Emiliane T.; Lin, Alice A.; Mitra, Mitashree; Sil, Samir K.; Ramesh, A.; Rani, M.V. Usha; Thakur, Chitra M.; Cavalli-Sforza, L. Luca; Majumder, Partha P.; Underhill, Peter A.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1 February 2006, 78 (2): 202–221. PMC 1380230. PMID 16400607. doi:10.1086/499411.
  17. Hammer, M.F.; Zegura, S.L. .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002, 31: 303–321. doi:10.1146/annurev.anthro.31.040402.085413. .
  18. Roper, L. David. . L. David Roper.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9).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