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曼差

弥曼差梵語为古代印度正统哲学思想六派之一。弥曼差又称前弥曼差(Puarra Mimansa / Pūrva Mīmāṁsā),原义为审查、仔细考虑等,漢譯佛典中还音译为「弥息伽」,和为古印度正统哲学思想六派之一的後彌曼差(Uttara Mimansa)相区分。

弥曼差的创始人或称为组织者为耆米尼(Jaimini),此派依照梵书(Brahmana,又称“婆罗门那”)中实际的方面为背景,以“立声”为概念创建常住论,拥护吠陀(Veda,意为“知识、启示”)的神权。

歷史

教派前期

弥曼差派虽然与早期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关系紧密,但这一派通常是反神论。反神论的由来,源於弥曼差派对「无前」(apurva)理论的信仰,弥曼差派相信祭祀的功效,认为祭祀行为能产生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无前」。如主张有神,那就要承认神的超自然力,就要承认在祭祀行为与果报之间起作用的是神,而不是“无前”,这会否认祭祀行为的神圣有效性。

在梵书时期(大约西元前10世纪至前4世纪),弥曼差派以吠陀祭祀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相信吠陀圣典的正确性,相信祭祀的功效。随着婆罗门教的产生,祭祀地位的提高,此时,更迫切需要对吠陀祭祀作出统一的解释。

教派中期

前2世纪,古时的弥曼差学派确实是也研究吠陀全部,以《弥曼差经》爲主张,将吠陀为中心组织自己的学说,着重於吠陀祭祀的解义与研究,使梵我合一

随时代逐渐有着细微的不同,开始分化成两类。

  1. 主修外在事相:弥曼差学派、业弥曼差学派、前弥曼差学派
  2. 主修宇宙真理:智弥曼差学派、後弥曼差学派(吠檀多学派)

然而在环境演化中弥曼差学派逐渐偏重外在事相,而宇宙真理则以吠檀多学派,形成互补性质。

弥曼差派对於祭祀的注重,以致不是很重视轮回解脱理论,後来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印度传统的轮回解脱理论影响,在接受这些元素时,亦极为强调祭祀在获得解脱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教派後期

弥曼差派与婆罗门教祭祀有直接关系,在後期虽接受轮回理论但依然强调祭祀过程,并融入印度现代的宗教仪式当中,现今的祭祀过程中亦可追寻到其踪影。弥曼差因着重外在实际性质,相对来说解读、祭祀、弘扬等较为强化,在7世纪前主要以声论及量论,来增信吠陀经的正确性以及祭祀的功效。西元七世纪後,更是吸收及改造了胜论派的句议论(实、德、业、同、异、和合),加以使用。

註釋參考

  • 《佛学概论》(释睿理 著)
  • 《佛光大辭典》【弥曼差学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