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世论

順世論(Lokāyatika),亦作順世派,7世紀後被稱為遮盧婆迦(Cārvāka),是六師外道之一。順世論是一種唯物論思想,是當時的一種享樂主義思想。

簡介

順世論是反對婆羅門種姓制思潮中有力的一支力量,以其尖銳的諷刺鞭笞了祭祀行為和等級制度。

順世論被認為是沙門思潮的重要代表,樸素的經驗唯物主義流派,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是其先驅,主要思想如下:

  1. 反對神創論,主張四大元素独立存在為世界萬物的物質基礎,從而否定梵天等天神創世論
  2. 主張無神論,認為肉體存在,才存在靈魂,靈魂就是意識,人的意識是由四大和合而生;人死後四大分散,靈魂湮滅,否認轉生輪迴業報
  3. 主張經驗主義,人唯一可信任的是自己的認識,感覺經驗,主張積極樂觀的入世,反對苦行禁欲和虛偽的道德。
  4. 反對祭祀,世界萬物自然產生、自然消亡,不存在萬能的造物主天神。反對婆羅門祭祀行為,反對種姓制度

佛教記載

順世論是典型的斷滅見[1],其核心教義是:四大種外無別有物。具如《大乘廣百論釋論》記載:

注釋

  1. 雜阿含經·一七一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若麁四大色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欲界斷壞,死後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色界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得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我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
    大毘婆沙論》:「七斷滅論者。一、作是念:此我有色,麁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彼見此生受胎為初,死時為後,便作是念:我受胎時,本無而有,若至死位,有已還無,名善斷滅。……」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